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修辞手法之比拟手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89.42 KB
- 文档页数:12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比拟手法专项练习题
__________
1.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中“飞出”运用
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刻画出小孩活泼灵动的性格。B. “雄伟”“精神”“那里”“佩服”分别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和动词。
C. “赐教”“家父”“愚见”“斧正”“寒舍”都是谦辞类。
D. 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如“桑树”“地球”“自然”“热烈”。
2.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比喻)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排比)
D.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3.下列句子没有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B.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D. 咆哮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没了整个村庄。
4.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
B. 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C.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D. 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5.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 老王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C.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 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7.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黄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一句话中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三国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又表现了她
的儿女儿情怀。C.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句中“历史”“最”“深远”分别是
名词、副词和形容词。D. 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准确。
8.下列各句中对相闫语文常识的理解不准确的一是( )
A.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寻蝉蜕。(句子划线
词都是动词,其中“上”是表示动作趋向类运词。)B. “赐教”“惠存””奉陪“劳驾”。垂询”,是古代常见的敬辞;“鄙人”“愚兄”“寒舍”“见谅”“拙见”,是古代常
见的谦辞。C.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见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句中两个“艰难”
的意义相同,都表现了母亲生理上十分困难。)D.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句中的“春天”能领着“我们上前去”,
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
A.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C.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D.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10.对下面语段中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溪流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②正因为要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
③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金属般的声响;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
回旋在幽潭之中,便有了自己不可测的深沉。A. 第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借溪流的“宣告”显示了它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
B. 第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步伐是艰辛的”强调了前进路途中的坎坷不平。
C. 第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摹了溪流欢快流淌时喧嚣的声音和优雅的姿态。
D. 第③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展现了溪流历经种种磨难依然坚忍、乐观的精神。
11.下列判断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B. 比喻 拟人 互文 对偶
C. 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 D. 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12.下列语句中采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B. 它伟岸,正
直,朴质,严肃……它是树中的伟丈夫。C.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D.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
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1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 清国留学生头顶盘
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C.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 老信客在
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1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让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感受文
化传奇。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里头 之下 应当 纯粹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
同 。C.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
比拟的修辞手法。 D. 拙作 见教 垂问 家慈解说:这四个词语都属于古人称谓中的谦辞类。1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 B. 那
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
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 “狂澜” “沉湎” “鞠躬尽瘁” “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
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
当)16.选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蓝色的天幕下,山腰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巉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
然的图画。B. 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
C. 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D. 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17.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是( )
A.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C.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D.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
恶魔鬼……18.下列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
①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②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
③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
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A.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反问,排比 ④对偶 B. ①拟人 ②排比 ③反问,排比 ④对偶
C. ①排比 ②排比 ③反问,排比 ④对偶 D. ①拟人 ②排比 ③设问,排比 ④比喻
1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抒怀,写成此文。
B. 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 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 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0.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优美画
面) B. 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
翔。(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尊严高于生命)C. 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色随
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D. 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
精神?(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21.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 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 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2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________
(2)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________
(3)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________ 2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________
②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________
③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________
④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
深处。________ 24.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________
②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________
③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________
④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________
25.读《夜》一诗,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