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建筑ppt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1.54 MB
- 文档页数:24
南京的旅游景点介绍ppt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南京的一些著名景点介绍:
1. 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紫金山。
陵墓高耸,周围有着美丽的园林景观,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 明故宫:位于南京市建邺区中华门外的紫金山南麓,是明朝初年的宫殿,也是明太祖朱棣和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所在地。
故宫庞大壮观,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宫殿群。
3. 瞻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西岸,是一座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皇家园林之一。
园内有精美的建筑、美丽的湖泊和扑鼻的花草香气,是游览和休闲的理想去处。
4. 珠江路:南京的商业街之一,位于秦淮河畔。
这里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商店,如南京洋行商品交易所等。
晚上,珠江路的夜景非常美丽,可以欣赏到秦淮河的灯光秀。
5. 秦淮河:南京的母亲河,是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河岸两侧有多处历史建筑和文化名胜,如夫子庙、秦淮夜市等。
晚上乘船游览秦淮河是南京旅游的一大亮点。
6.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栖霞山麓,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
7. 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路,是中国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办公地点。
这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民国时期的办公设施和总统的私人物品。
这只是南京众多旅游景点中的一部分,南京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夫子庙、雨花台、明城墙等。
无论是历史遗迹还是自然风光,南京都能给您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
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一)《南京民国民居建筑》目录注:目录中红色部分为本文《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一)》所述内容,蓝色部分为续期《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二)、(三)、(四)、(五)》所述内容。
白下路273号近代建筑百步坡1号民国建筑百子亭19号、33号民国建筑板桥华兴村民国建筑北极新村民国建筑北京西路3号民国建筑常府街30号民国建筑成贤街民国建筑赤壁路3号、5号民国建筑慈悲社民国建筑大方巷民国建筑大锏银巷民国建筑颐和路上的民国建筑大树根13号民国建筑邓府巷民国建筑豆菜桥民国建筑多伦路民国建筑峨眉路民国建筑复成新村14号民国建筑复兴巷民国建筑傅厚岗32号民国建筑傅佐路民国建筑干河沿前街民国建筑高家酒馆民国建筑高云岭民国建筑牯岭路10号民国建筑鼓楼区老菜市8号民国建筑鼓楼四条巷民国建筑汉府街民国建筑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北园民国建筑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南园中山楼汉口西路民国建筑合群新村民国建筑厚载巷民国建筑花家桥民国建筑花家巷民国建筑华侨路81号民国建筑慧园里民国建筑江苏路4号民国建筑金汤里民国建筑金银街2、4号民国建筑匡庐新村民国建筑昆仑路8号民国建筑廊后街民国建筑琅琊路9号、13号民国建筑乐业村民国建筑利济巷民国建筑莲子营民国建筑灵隐路民国建筑芦席营民国建筑珞珈路5号、46号民国建筑马家街民国建筑莫干路民国建筑南冬瓜市20号民国建筑南京大学斗鸡闸4号民国建筑南秀村民国建筑宁海路2号、14号民国建筑宁夏路2号民国建筑宁中里民国建筑浦口区东门左所大街228号清末民初建筑普陀路10号、15号民国建筑七一里民国建筑青岛路35号民国建筑青石街民国建筑人和街9号民国建筑仁寿里18、20、22、24号民国建筑三山街民国建筑三省里民国建筑三条巷民国建筑上海路民国建筑申家巷民国建筑沈举人巷26、28号民国建筑水佐岗民国建筑四卫头民国建筑太平北路民国建筑太平南路民国建筑桃源村民国建筑陶谷新村民国建筑天目路18号民国建筑天山路民国建筑天竺路3号、15号、25号民国建筑卫巷15号民国建筑文昌宫民国建筑文昌巷民国建筑五条巷民国建筑武夷路4号民国建筑西康路民国建筑西流湾8号民国建筑校门口民国建筑玄武湖内民国建筑扬州路18号民国建筑雍园1号民国建筑雨花巷民国建筑云南路民国建筑镇江路民国建筑中山北路40号民国建筑中山东路民国建筑中央路民国建筑钟岚里民国建筑白下路273号近代建筑该建筑建于1912年,两层砖木结构,西式外廊式建筑风格,相传为李鸿章女儿闺房,故又名小姐楼。
南京印象之民国回忆【PPT 1】如果有人问我:一说到南京你会想到什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吃的——莲湖的赤豆元宵,芳婆的糖芋苗,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六凤居的豆腐涝,魁光阁的五香豆,还有水游城的小南国,大众书局的辛香汇,小火瓦巷的蘑菇餐厅等等,这当然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嘛,我想每个人都对美食没有抵抗力的吧。
除此之外呢,我脑海里会蹦出两个词——孙中山、梧桐。
大家都知道南京是座历史古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
更是近代史上中华民国首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
孙中山大家一定不陌生,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可以看到ppt首页我设置的背景图片就是南京总统府,【PPT 2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丵放军攻克国丵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第35军104师312团占领南京总统府。
)】但是现如今上面的旗帜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补充:中华民国国旗,又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中华民国广为人知的国家象征之一,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底旗帜的左上角而来,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北伐征战结束后颁行全国。
《中华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六条明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
旗上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同时亦代表中华民国以三民主义立国之初衷。
】【PPT 3】这里大家就很熟悉了,就是紫金山上的中山陵。
说到南京比较有名的地方,除了像夫子庙,明孝陵,明城墙,朝天宫,阅江楼,玄武湖,莫愁湖这些历史文化之所在外,就是如总统府,1912街区,美龄宫等具体民国回忆的事物,说起宋美龄,提到南京,自然会想到南京街道的法国梧桐【PPT 4-5】,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砍树风波,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南京的梧桐已经不仅仅是植物绿化的存在,而是一种城市的象征,它见证了整座城市的历史沧桑,早已是南京的符号。
南京著名作家叶兆言曾说过,法国梧桐是南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的南京建筑南京——民国的首都。
留下的民国建筑多姿多彩,为南京这个走向现代化的都市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以杨廷宝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大师,为民国时期南京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民国建筑是诗,民国建筑是歌,民国建筑是南京回首往事的记录,民国建筑是南京走向未来的铺垫。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在南京兴建的各类建筑的总称。
南京是民国的首都,南京民国建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类型齐全,建筑风格、形式多样,反映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变迁,同时也记载着民国的历史,它们不仅是南京,也是中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转型、鼎盛、停滞、恢复五个时期,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六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经历了由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
南京民国建筑,有人民大会堂、南京大学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近现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南京民国建筑,其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
中西方建筑技术、风格的融合,在南京民国建筑中表现最为明显。
它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它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时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有建筑学家评论说:“南京地处南北之中,交通便利,文化兼容并蓄,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
比较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西化’,南京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堪称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
”解放后,南京的民国建筑大部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列入登记和保护的民国建筑就有1000多幢,让大家来感受南京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南京明国代表性建筑资料图文说明海军总司令部,位于中山北路346号,所在地原是江南水师学堂。
大门造型专门,坐北朝南,为砖混结构的牌楼形式,建于19世纪末,平面呈圆弧形,圆弧状的立面平均分布着10根装饰门柱。
在牌楼正中顶部设有斜向两侧的层层退台,共有五层,其上装饰有具有动感的曲线旋涡花纹,这在西方建筑史上称作"巴洛克风格"。
牌楼正中辟有一个拱形门,门上刻有“海军部”三字交通银行南京分行,位于新街口广场东北角的中山东路1号,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市分行。
1935年7月竣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近似矩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建筑造型为西方罗马古典建筑形式。
大楼正面朝南,门口有四根高达九米的爱奥尼亚式巨柱直抵二楼;大楼外部东西两侧各配有六根式样相同的檐柱。
大楼外墙面采纳水泥斩假石,做工细腻中央银行大楼,下关区大马路66号国民大会堂,现为人民大会堂。
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会堂。
造型属于西方近代剧院风格,建筑立面采纳了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划分的方法,简洁明快;但在澹口、门厅、雨篷等处,都巧妙地运用了民族风格的装饰江苏邮政治理局,位于下关大马路62号。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建筑面积4545平方米,正面外墙写有“1918”字样。
平面呈矩形,立面为外廊式。
立柱厚檐,平屋顶。
楼顶建有一座圆顶的两层塔楼。
建筑物的柱侧、檐口、腰线及门楣等处都塑有水涮石浮雕,图案精美。
建筑物拐角、底层柱面为一般水泥斩假石粉刷,墙面为水涮石,局部侧面为一般水泥砂浆粉刷。
该建筑的外部粉刷成为后来南京各类西式建筑水木作的样板中央饭店,位于中山东路237号。
原设计为七层大楼,因其位于国府路(今长江路)的正南方,有关当局认为这么高的建筑会对国民政府的安全构成威逼,因此只批准建筑三层。
坐北朝南,为西式混合结构的建筑。
建于20年代末,占地面积5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 0057平方米,设备无奇不有。
南京民国建筑介绍南京民国建筑介绍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大多数是单层,少数是双层,宫殿、庙宇多为重檐歇山顶,民居多为人字顶,表现为屋角上翘翻举,在装饰上则对滴水瓦当等细小部件饰以各种图案。
晚清和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西方建筑技艺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民国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其民国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格高,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一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建造的行政性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南京所独有的。
二是南京公共类建筑中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机构的建筑众多,这些建筑美观、坚固而又实用,这是同时期其他城市同类建筑所无法比拟的。
三是南京达官贵人的官邸别墅星罗棋布,这些建筑一律西化,有仿美的,有仿法的,还有西班牙式的,千姿百态,宛如万国建筑博览馆。
总之,南京民国建筑无论从现存面积、数量,还是从种类、特色和品位上来讲,在全国同时期建筑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南京民国建筑流派纷呈,风格各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西方折衷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2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的建筑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类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匀称,注重纯形式的美。
这类建筑在清末南京开埠后比较流行,如1870年建立的石鼓路天主教堂采用的是法国罗曼式教堂形制;1888年建立的汇文书院钟楼采用的是美国殖民期建筑风格;1909年建立的江苏咨议局大楼采用的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等。
民国建立后,这类建筑逐渐淡出。
建于1912~1914年的南京下关扬子饭店和1915年兴建的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办公楼,为民国南京西方折衷主义建筑的实例。
扬子饭店(西方折衷主义建筑)2.西方古典式建筑(又称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主要是指17世纪后期从法国兴起的古典主义建筑。
其特点是以古典柱式为构图的基础,突出轴线,注重比例,强调对称,讲究主从关系,显得坚实雄伟、华贵典雅。
南京民国建筑风格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转型、鼎盛、停滞、恢复五个时期,主要建筑风格有折中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六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经历了由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
南京民国建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近现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南京民国建筑,其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
中西方建筑技术、风格相结合,在南京民国建筑中表现最为明显。
它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它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时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有建筑学家评论说:“南京地处南北之中,交通便利,文化兼容并蓄,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
比较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西化’,南京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堪称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行政机构由五院十八部六个委员会构成,这些由中央政府统一建造的行政类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南京独有的。
如总统府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
南京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
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
大堂属中式建筑,抱厦五间面阔七间,硬山顶单层双檐,与二堂以穿堂相连,呈“工”型殿。
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此。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就在大堂后的西暖阁举行。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作为国民政府的大堂。
国民政府部分改建时,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挂于大堂正中横梁上。
以后,大堂先后被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沿用。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民国“黄金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27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中央政府的时间段。
在这段时间内,南京作为当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成为了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这段时间内,南京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形式建筑,展现了当时的潮流和风貌。
南京的民国建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辛亥革命后的初期,建筑风格较为复古、保守,主要是继承了清朝时期的建筑特色;第二个阶段是国民政府进驻南京后,建筑风格开始逐渐西化、现代化。
而在这两个阶段中,南京的建筑形式都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西方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形式建筑。
在南京,“黄金十年”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国民政府大楼和其它政府建筑。
国民政府大楼是当时国民政府的所在地,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其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欧洲文艺复兴式建筑相融合的特征。
大楼依山而建,建筑造型优美,整体的建筑气势雄伟,彰显了国家的威严和崇高。
南京在“黄金十年”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中还有很多宗教建筑,比如夫子庙、中山陵等。
夫子庙是南京著名的文化古迹,建筑风格中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整体风格显得古朴典雅,充满了古典文化的气息。
而中山陵则是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兴建的陵墓,建筑风格则更加突出了现代感和国际化。
还有很多当时的住宅、商业建筑也是“黄金十年”的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
比如南京的狮子桥、江宁织造局、总统府等,这些建筑在设计上大都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同时也添加了一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整体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气息,又具有现代洋气的特色。
南京在“黄金十年”的民族形式建筑中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建筑,比如钟山风景区的大报恩寺、德基广场的鼓楼等。
这些建筑不仅在建筑形式上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更在建筑结构、雕刻技艺、园林规划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黄金十年”,南京曾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首都,民族形式建筑是这一时期南京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民国时期,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的结合。
这些建筑大多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展示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化面貌。
南京民国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包括政府建筑、教育机构、商业建筑和民居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山陵和行宫。
中山陵是为纪念中国革命家孙中山而建的陵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整个建筑群占地广阔,由丰碑坊、南门、祭堂、墓庭组成,气势宏伟,寓意庄重。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将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与西方的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人民渴望民主与现代化的精神。
行宫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主要活动场所之一,也是南京著名的建筑群之一,位于中山陵附近的紫金山南麓。
这座建筑群由国民政府大楼、宴会楼、礼堂、休息楼和休闲花园等组成,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西方建筑的现代化特征。
在教育机构方面,民国时期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南京大学成为民国时期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建筑采用了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展示了神圣和庄重的氛围。
其他一些学校如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江宁农业学院等也在建筑设计上融合了中西文化特色,突显了当时社会的现代化倾向。
商业建筑方面,民国时期南京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民族形式的建筑,如夫子庙,它是南京历史文化名胜之一,也是旅游胜地。
夫子庙内的建筑风格兼具古典和现代化的特点,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成为中国传统商业与现代建筑相互融合的典范。
民国时期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丰富多样,展现了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这些建筑也体现了民国时期南京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方向,为城市建设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