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样乳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4.31 KB
- 文档页数:2
门诊经常会接待乳头出现湿疹样改变的患者,也有些病理已经确诊乳腺Paget's病,由于此病在临床相对少见,又容易出现误诊,患者常常疑虑较多。
因此,综合了一些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此对乳腺Paget's病做一个有针对性的介绍,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怎样诊断乳腺Paget's病?乳腺Paget's病又称乳腺湿疹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恶性程度较低,发病率也低。
这种病首诊容易误诊,原因是:与真正的乳头湿疹容易混淆。
乳腺Paget's病早期主要表现是乳头皮肤发红、瘙痒、微痛,有的患者还有少量渗出,继而出现乳头乳晕区皮肤增厚、渗液、结痂、脱屑或有乳头乳晕皮肤糜烂、溃疡。
这种情况经皮肤科医生对症处理后可暂时性痂下愈合,并可多次复发。
所以,当女性反复出现皮肤湿疹样改变时,一定要做考虑到是否患有乳腺Paget's病。
一般建议乳头乳晕区皮肤病损治疗超过2周疗效不明显者,应做病理检查排除乳腺Paget's病。
由于此病经常伴有乳腺导管内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所以还要做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以发现乳腺内的病变,避免漏诊。
诊断乳腺Paget's病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记住一定要做病理学检查,以找到Paget's细胞为确诊依据。
常用的有细胞学检查和取病变部位皮肤全层的病理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无创检查,一般先揭去皮损部位的痂皮,清除分泌物后,再做细胞印片,如果伴随有乳头溢液的症状,还应该做溢液涂片检查,多次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但是,细胞学检查阴性不能排除此病。
病损皮肤的全层活检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就是从取病损处切取一小块全层皮肤做病理检查。
虽然,这是有创性检查,但是诊断率高。
取皮肤活检损伤很小,门诊就可以操作,不需要住院,伤口1周左右就可以愈合。
如果病理检查阳性就可以100%确诊了。
如果反复病理检查都是阴性,基本可以排除此病。
但是对高度怀疑此病的患者,建议还要详细检查乳腺,看看乳腺内有无肿块、砂砾样钙化灶等,必要时要做病理检查;对于有乳头溢液的患者,必要时还要做病变导管及相应腺叶切除,然后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但其实很多的女性在得知患有乳腺癌的时候都是到了中晚期,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忽视了乳腺癌的早期症状,那么乳腺癌在早期的时候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呢?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 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头湿疹样癌,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温馨提示:越早发现乳腺癌,在癌症早期得到控制与治疗,才能尽早避免乳腺癌向中晚期恶化,减少对女性危害。
女性应每月应做一次乳房自我检查,这有助于早期发现肿块。
乳房长湿疹可能是癌症先兆引言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瘙痒和出现皮疹等症状。
然而,当湿疹出现在乳房部位时,有些患者可能会产生担忧,担心这可能是乳腺癌的先兆。
本文将讨论乳房长湿疹的可能原因,以及与乳腺癌的关联。
乳房湿疹的常见原因1.皮肤炎症:湿疹是一种皮肤的炎症反应,当皮肤受到刺激、干燥或过敏等因素时,容易发生湿疹。
乳房皮肤与其他部位的皮肤一样,也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而发生湿疹。
2.皮肤感染: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乳房湿疹的发生。
感染常伴有红肿、疼痛和排出物等症状。
3.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也是乳房湿疹的一种可能原因。
例如,蝶片虫属寄生于乳头周围区域,可引起皮肤瘙痒和湿疹。
4.体液滞留:当乳房组织内的液体滞留时,也可能引起乳房湿疹。
这可能是由于乳头管道的阻塞或其他乳腺问题导致的。
乳房湿疹与乳腺癌的关联乳房湿疹通常不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但在极少数情况下,湿疹可能是乳腺癌的症状之一。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中恶性细胞在乳腺组织中异常增殖。
以下情况可能表明乳房湿疹可能与乳腺癌相关:1.持续性湿疹:乳房湿疹持续存在并不断加重,并伴随其他乳房变化,如肿块、皮肤凹陷等,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2.单侧湿疹:仅一侧乳房出现湿疹,与另一侧相比较为明显。
3.乳头异常:湿疹伴随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头形状改变等乳房异常。
4.淋巴结肿大:湿疹周围的腋窝淋巴结肿大,有可能表示湿疹与乳腺癌相关。
如果患者出现以上情况之一或多个,应及时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乳腺癌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乳腺活检。
预防和治疗乳房湿疹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其原因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保持乳房清洁:正确清洁乳房以预防细菌感染,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乳房,并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
2.保持皮肤湿润:保持乳房皮肤的湿润可以减少干燥刺激引起的湿疹,选择适合的保湿乳液进行日常护理。
Paget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Paget病概述Paget病(Paget disease)又称湿疹样癌,为临床上表现为湿疹样皮损,组织病理以表皮内有大而淡染的异常细胞(Paget细胞)为特点的一种特殊型皮肤肿瘤。
其病因尚未明确,临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结痂、鳞屑、糜烂、溃疡、瘙痒、疼痛等。
1874年James Paget首先描述了发生于乳头的乳腺Paget 病,1889年Crocker报道了首例累及阴囊和阴茎的乳腺外Paget病。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进行医治。
英文名称:Paget disease。
其它名称:湿疹样癌。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皮肤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结痂、鳞屑、糜烂、溃疡、瘙痒、疼痛。
主要病因: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本病为一种癌性病变,早期不易发觉,因此当出现皮肤异常湿疹样变,且经过湿疹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以防耽误治疗,导致不良后果。
临床分类:Paget病包括乳房Paget病和乳房外Paget病。
1、乳房Paget病又称乳房湿疹样癌,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3%左右,恶性程度低。
2、乳房外Paget病是发生在肛门生殖器、腋窝等部位的湿疹样改变,组织学与乳房Paget病相似。
其又可分为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和继发性乳房外Paget病。
二、Paget病的发病特点三、Paget病的病因病因总述:Paget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乳房Paget病可能为乳腺导管癌向外扩展侵及表皮所致;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多数认为是原发的表皮内肿瘤,其细胞来源可能是顶泌汗腺导管开口部细胞;继发性乳房外Paget病可能由深部的肿瘤向表皮转移而来。
乳腺湿疹样癌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治疗*导读:乳腺湿疹样癌是一种乳腺Paget病,为乳腺癌的一种类型,又称为上皮瘤样湿疹。
本病多为单侧发病,病初时常见临床症状为乳头潮红,瘙痒、疼痛、灼热。
随着病情发展,后期还会出现乳头渗液、破溃、糜烂、结痂等症状。
疾病经久不愈,要及早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乳腺湿疹样癌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治疗?乳腺湿疹样癌是一种乳腺Paget病,为乳腺癌的一种类型,又称为上皮瘤样湿疹。
本病多为单侧发病,病初时常见临床症状为乳头潮红,瘙痒、疼痛、灼热。
随着病情发展,后期还会出现乳头渗液、破溃、糜烂、结痂等症状。
疾病经久不愈,要及早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乳腺湿疹样癌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治疗?*一、乳腺湿疹样癌的病因乳腺湿疹样癌病因不明,癌细胞较大,呈椭圆形、无细胞间桥、可蔓延至皮脂腺、大小汗腺。
其与恶性黑色素瘤较为诶相似,在治疗前要先鉴别。
若并发大汗腺肿瘤,要一并治疗并发症。
若伴发直肠癌,要先治疗原发病,然后再治疗伴发症。
病情严重者要住院接触治疗,待病情稳定或好转后再出院。
*二、乳腺湿疹样癌的治疗乳腺湿疹样癌的治疗方法并不多,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除此之外,部分患者用放射治疗法治疗疾病。
1.手术治疗手术前应确定肿瘤所在位置、大小及浸润范围。
然后,医生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切除方案。
若肿瘤较大,无转移,可行根治术。
若肿瘤较小,腋淋巴结不大,可行全乳切除术。
若肿瘤发生转移,已确定肿瘤转移部位,及侵及器官,再一并切除。
2.放射治疗如果患者不耐受手术,可根据医生指导采用放射治疗法治疗。
但放射治疗法的疗效没有手术治疗法疗效佳。
疗效差者应采用较深的X线治疗,疗效好者可持续使用原方法治疗。
经治疗后,大面积损害者应注意护理。
护理不当,后期难处理。
3.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人使用的中药方不同。
患者可咨询中医师,然后再根据医生指导服药。
乳腺湿疹样癌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治疗,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乳腺癌的征兆有哪些?
乳腺癌在乳腺疾病中,可以算得上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了,在发病之后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切除乳房,才能控制癌变细胞的扩散。
所以对于女性来说,能否及时发现病情与保留乳房是有直接关系的,这就有必要知道该病会伴随的症状。
那今天就会讲解一下该病的具体表现。
1、肿块:患者以乳内发现肿块就诊者占绝大多数。
对成年妇女乳内肿块应引起高度重视。
乳腺癌多为单个,极少可见同一乳房内多个病灶。
肿块形态差异较大,一般认为形态不规则,质地偏硬。
癌性肿块在早期限于乳腺实质内,但又不似良性肿瘤那样有较大活动度,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
2、乳头溢液:乳头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头溢液发生率约为3%~8%,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亦不一样,患者常因溢液污染内衣而就诊。
对乳头溢液应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
3、乳头改变:正常人双侧乳房对称,当乳头附近有癌肿存在,乳头常被上牵,故双侧乳头高低不一。
乳头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乳头难以用手指牵出,乳头处于固定回缩状态。
湿疹样癌则见乳头呈糜烂状,常有痂皮;病变区与皮肤分界十分清楚,病变区与皮肤分界十分清楚,病变皮肤较厚。
上述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不适反应,全部都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而且比较容易让患者自身有所察觉。
所以就要强烈的作出提醒,只要是发现有其中一种症状,就需要及时查找出诱发因素,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控制住癌变的蔓延。
乳腺湿疹样乳癌33例临床分析王佑权;刘国文【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10(038)004【摘要】目的分析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使该病的确诊提前,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湿疹样乳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以乳头、乳晕区糜烂等湿疹样表现就诊,伴乳腺肿块19例,合并其它类型乳腺癌者28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9例.初诊到确诊时间平均28.4月.13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7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组5年生存率为46.2%(6/13),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为85%(17/20).结论湿疹样乳癌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易误诊,对乳头乳晕区有湿疹样表现者均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常规的钼靶检查有助于发现未能扪及的病灶;单纯的湿疹样乳癌可行乳房单纯切除;合并其它类型的乳腺癌者应行根治性切除或改良根治术,并行相应的辅肋治疗.【总页数】3页(P499-501)【作者】王佑权;刘国文【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湿疹样乳腺癌85例临床分析 [J], 申龙河;金日;金香春2.湿疹样乳腺癌85例临床分析 [J], 申龙河;金日;金香春3.湿疹样乳腺癌85例临床分析 [J], 申龙河;金日;金香春4.乳腺湿疹样癌(Paget's病)7例临床分析 [J], 刘海燕;黄信;曲少华;蒋光愉;王宁霞5.湿疹样乳癌(Paget病)9例临床分析 [J], 任红瑞[1];史永涛[2];刘战丛[3]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湿疹样乳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导语:乳腺癌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尽早的治疗,湿疹样乳腺癌一般多见于女性的哺乳时期,在女性乳房出现皮疹、红肿等症状,就要引起还
乳腺癌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尽早的治疗,湿疹样乳腺癌一般多见于女性的哺乳时期,在女性乳房出现皮疹、红肿等症状,就要引起还总是,尽早的去权威的医院检查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那么湿疹样乳腺癌的症状有哪些呢?我们来了解下吧。
?乳房湿疹一般多发于哺乳期,常对称发生,皮疹主要发生在乳头、乳晕及周围,急性期常可出现群集的小丘疹、疱疹或小水庖,基底潮红,水疱可破溃,有点状渗出,并可相互融合而成糜烂面,结痂后可出现脱屑等改变;至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皮肤表面可出现肥厚、粗糙及脱屑改变,乳头可有皲裂,且伴有色素沉着,自觉皮损部瘙痒剧烈,以夜间为重,伴有乳头皲裂者可有疼痛。
湿疹样乳癌则常于非哺乳期发病,以单侧发病者为多,早期病变主要侵及乳头乳晕部皮肤,在起病之初,常表现为乳头奇痒或轻度灼痛,继之出现乳头乳晕皮肤发红,轻度糜烂,表面常有黄褐色或灰色的鳞屑状痂皮附着,病变区域皮肤粗糙,增厚而坚硬,与周围分界清楚,以后还可发生患侧乳头凹陷或糜烂腐蚀,或于乳房内可触及质硬之肿块。
临床除体格检查外,还可通过乳房摄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辅助手段以明确诊断。
治疗上,乳房湿疹常可通过内服抗组织胺药物及祛风除湿的中药、外用各种湿疹膏而奏效;湿疹样乳癌用上述治疗则无效,一经确诊则需行手术治疗,在早期尚无乳房肿块时,可行患侧乳房单纯切除术,如已有乳房肿块则需行乳癌根治术。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