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 格式:docx
- 大小:20.81 KB
- 文档页数:1
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资源主类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的观赏、娱乐、休闲、体验和学习价值,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观赏、体验和交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活动。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的主类。
自然景观类自然景观类是指那些由自然力量形成的地貌、气候、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和可替代性等特点,是旅游业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人文景观类人文景观类是指那些由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建筑艺术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历史性、艺术性和社会意义等特点,是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活动类社会经济活动类是指那些由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是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类自然景观类山水景观亚类山水景观是指那些由山峦、河流、湖泊、瀑布等自然环境因素所构成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壮美、秀丽、神奇和浪漫等特点,是旅游业中最受欢迎的自然景观之一。
海岸风光亚类海岸风光是指那些由海洋和陆地相交的地带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壮丽、奇特和丰富多彩等特点,是旅游业中备受关注的自然景观之一。
荒漠风光亚类荒漠风光是指那些由干旱气候和地貌因素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苍凉、寂静和神秘等特点,是旅游业中备受关注的自然景观之一。
人文景观类历史文化遗产亚类历史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能够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和文明进步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建筑、遗址、文物、民俗和传统艺术等。
现代建筑艺术亚类现代建筑艺术是指那些具有时代性、前卫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能够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文化特征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高科技建筑、城市景观、公共设施和艺术装置等。
社会经济活动类休闲娱乐亚类休闲娱乐是指那些能够满足游客消遣娱乐需求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主题公园、水上乐园、度假村和温泉等,具有舒适、放松和愉悦等特点。
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的内涵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等因素形成的旅游资源。
它包括陆地、海洋、湖泊、河流、山脉、森林、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以及其中的动植物、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要素。
自然旅游资源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中形成的山脉、湖泊、河流、瀑布、海滩、珊瑚礁、峡谷、冰川等自然景观。
2. 野生动植物: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珍稀濒危动物和植物,如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白鲸、珊瑚等。
3. 自然生态系统:指一定地理范围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4. 土地和水资源:包括丰富的农田、湖泊、河流、海洋等自然资源,可以提供农业种植、渔业养殖、水上运动等旅游活动。
5. 自然环境质量: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还取决于其环境质量,包括空气清新度、水质清澈度、生态环境健康度等因素。
自然旅游资源的内涵丰富多样,它们不仅提供了美丽壮观的景色,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等各种需求的满足。
同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也是人们应该关注和努力实践
的重要议题。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教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居民地较多功能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示例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一、山水之美中国拥有众多山脉、河流和湖泊,这些自然地理景观成为了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
黄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脉之一,其奇峰、怪石、云海和温泉吸引了无数游客。
张家界的凤凰山则以其险峻的峰林和壮丽的峡谷而闻名。
而壶口瀑布是中国最大的黄河瀑布之一,并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
二、森林探险中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提供了极佳的探险旅游机会。
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一个热带雨林地区,这里的热带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吸引了许多自然爱好者。
黑龙江的小岭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之一,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色壮丽,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湿地生态中国拥有许多湿地生态资源,这些地区对于保护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四川的九寨沟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湿地,拥有多个瀑布和彩色湖泊,吸引了众多游客。
而中国东北的红海滩湿地是一个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每年都会有大量候鸟在此停歇和繁殖。
四、海洋探险中国拥有辽阔的海洋,提供了丰富的海洋探险旅游资源。
海南的三亚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这里的白沙、蓝天和海水构成了美丽的海洋风景。
福建的厦门是一个岛屿城市,拥有美丽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吸引了许多海洋爱好者。
五、地质奇观中国拥有许多地质奇观,这些地区的地貌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
甘肃的麦积山是一个由黄土堆积而成的巨大土丘,其形状独特,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广西的桂林则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这里的山峰、溶洞和地下河形成了美丽壮观的景象。
六、温泉养生中国是温泉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些温泉不仅可以供人们洗浴放松,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能。
四川的九寨黄龙温泉是中国最著名的温泉之一,其温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皮肤和身体健康有益。
而浙江的南浔温泉则以其温泉水质清澈、温度适宜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七、动植物观察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提供了优良的观察和研究机会。
西藏的阿里地区是一个高原生态系统,这里的高原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吸引了许多生物学家和自然爱好者。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是指供游客旅游消费、旅游娱乐、旅游观赏等活动所需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条件。
在自然、人文和社会三个方面,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们旅游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比如美丽的自然风景、优质的空气、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自然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包括山水、草原、森林、海洋、湖泊、瀑布、峡谷等。
二、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和文化遗产,是由历史、文化、艺术、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构成的旅游资源。
比如古迹、名胜古建筑、历史遗址、博物馆、文化公园等。
三、社会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是指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环境、社会服务设施和社会制度等。
这些资源包括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导游服务等。
这些资源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对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 -。
⽣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态旅游资源分为⾃然⽣态旅游资源系统和⼈⽂⽣态旅游资源系统两⼤类型。
1、⾃然⽣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是地⽂⽣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态旅游资源,如岩⽯、矿物、古⽣物化⽯、⽕⼭、地震遗迹等;(2)地貌景观⽣态旅游资源,如⼭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
⼆是⽔体⽣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
三是⽓候天象⽣态旅游资源,包括宜⼈的⽓候、天象奇观等。
四是⽣物⽣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态旅游资源、草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
⼀是⼈⼯⾃然型⽣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态旅游资源、农业⽣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动物园)、⾃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
⼆是⼈造⽂化型⽣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
2.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运用实例区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教材整理1自然旅游资源阅读教材P10~P11,回答下列问题:1.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1)概念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景观要素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
(3)分类①地文景观类:路南石林、甘肃鸣沙山等。
②气象气候类:泰山日出、黄山云海、吉林雾凇等。
③水域风光类:壶口瀑布、济南趵突泉、长江三峡等。
④生物景观类:黄山迎客松、海南椰林等。
⑤宇宙类:新疆大陨石、流星雨等。
填空填出下列旅游景点所属的类型(1)伊瓜苏瀑布________ (2)日本樱花________(3)海市蜃楼________ (4)路南石林________(5)彗星________【提示】(1)水域风光类(2)生物景观类(3)气象气候类(4)地文景观类(5)宇宙类教材整理2人文旅游资源阅读教材P11~P13,回答下列问题:1.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
2.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1)古迹和古建筑类:北京故宫、福建永定土楼、苏州园林等。
(2)现代建筑成就类:北京鸟巢、法国埃菲尔铁塔等。
(3)消闲、求知、健身类:美国迪士尼乐园、傣族泼水节等。
(4)购物类:北京庙会、上海南京路等。
填空填出下列旅游景点所属的类型(1)上海世博园________ (2)北京庙会________(3)巴西狂欢节________ (4)伦敦塔桥________【提示】(1)现代建筑成就类(2)购物类(3)消闲、求知、健身类(4)古建筑类自然旅游资源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中已经规划开发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就有以下旅游资源:热带沙滩、浅海水域、阳光、火山、珊瑚礁、森林、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民间舞蹈、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婆罗浮屠佛塔、普兰班南神庙等。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环境为主要吸引物,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需求为目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湖泊、河流、山脉、沙漠等自然景观,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
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遗址、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品等文化资源。
3.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农业资源。
4. 工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工业生产、工业遗产、工业文化等工业资源。
5. 科普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资源。
这些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时,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是指对国家境内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统一编码和命名的标准体系。
它是旅游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景观类。
1. 山脉,包括著名的山峰、山脉、山地景观等,如黄山、泰山、长白山等。
2. 河流,包括著名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如长江、黄河、西湖、洞庭湖等。
3. 海岸线,包括著名的海岸线、海湾、海滩等,如青岛海岸线、三亚海湾、厦门海滩等。
4. 峡谷,包括著名的峡谷、溶洞、地质地貌等,如九寨沟、龙门石窟、张家界等。
二、人文景观类。
1. 古迹遗址,包括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遗址、古城遗址等,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
2. 名胜古迹,包括著名的历史名胜、文化古迹、风景名胜等,如颐和园、西湖、鼓浪屿等。
3. 民俗风情,包括著名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如苗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藏族赛马节等。
4. 宗教建筑,包括著名的寺庙、教堂、清真寺等,如大雄宝殿、圣索菲亚大教堂、敦煌莫高窟等。
三、现代旅游景点类。
1. 主题公园,包括著名的游乐园、动物园、水上乐园等,如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欢乐谷等。
2. 城市建筑,包括著名的摩天大楼、地标建筑、现代景点等,如上海金茂大厦、广州塔、北京鸟巢等。
3. 文化艺术,包括著名的博物馆、艺术馆、剧院等,如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
4. 休闲度假,包括著名的度假村、温泉疗养、高尔夫球场等,如马尔代夫度假村、日本箱根温泉、美国奥兰多高尔夫球场等。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统一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提高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清晰、便捷的旅游信息,提升了旅游体验的质量,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希望各地旅游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别包涵哪些类别?以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可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人文旅游资源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
还有复合型旅游资源即社会资源。
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矿泉、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以及气温、日照、雨星等。
1.中国名山:(1)五岳: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2)风景名山:黄山、庐山、武夷山、雁荡山、阿里山、天柱山2.四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3.四大名河: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4.七大名湖:太湖、洞庭湖、巢湖、鄱阳湖、洪泽湖、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5.四大瀑布: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黄山风景区瀑布、庐山瀑布6.著名泉水:北京玉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泉水、杭州虎跑泉7.著名海滨:大连海滨、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厦门海滨、天涯海角海滨8、七大丹霞地貌:①.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②.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的武夷山;③.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的大金湖;④.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的龙虎山;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⑥.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⑦.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丹霞地貌。
9、“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
二、人文资源:历史和文化古迹,习惯称为人文资源;其中包括纪念忸、古建筑、古墓葬、艺术宝库以及各种考古发现等。
旅游资源开发及其相关理论一、旅游资源简述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滨海、高山、湖泊、温泉、森林、峡谷、动植物、气候等等,可以概括为地貌、水文、生物、气候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物古迹、古建筑、美食、购物、民俗、现代建筑等等,可以概括为人文景观、文化传统、民俗风情、体育娱乐和新兴娱乐五大类,也有学者划分为物质层面的文化景观,制度与行为层面的文化风情,意识层面的文化艺术.国内对于旅游资源的理解有一重要的相似性,即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如保继刚教授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而西方把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包括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甚至包括旅游交通等.二、旅游资源开发概述(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旅游资源开发是指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在旅游规划的基础上,为了完善旅游系统的结构功能,使潜在的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从而进一步地发挥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所进行的总体规划部署和建议活动.(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1.通盘考虑,合理配置的原则统筹兼顾,分工协作的原则2.遵纪守法、分期实施的原则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综合效应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原则5.突出特色与坚持创新的原则独特性、特色性原则6.以人为本原则7.市场导向原则8.保护性原则(三)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1.地域性2.多样性3.综合性4.永续性5.文化性6.系统性7.阶段性8.层次性9.技术性 10.基础性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自然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2)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4)现代人工吸引物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2.按投资主题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政府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2)企业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民间投资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4)外商投资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东部地区的精品开发模式2)中部地区的特品开发模式3)西部地区的极品开发模式4.按资源、区位和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1)价值高,区位优,经济条件好:全方位开发模式2)价值高,区位一般,经济条件差:重点开发模式3)价值高,区位、经济条件差:特色开发模式4)价值低,区位好,经济条件好:参与性游乐开发模式5)价值、区位、经济条件都一般:稀有性开发模式四、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鉴和学习许多学科和领域已经形成的理论及方法.第一个理论就是地域分异理论.旅游资源的特性、区位和环境共同组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域条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分异规律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地域性形成的背景条件.在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地域性这篇文章中,就探讨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地域特征和我国自然地理地域差异的关系,认为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旅游的地域分异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旅游区划分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之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人文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我认为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性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区划,寻找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以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第二个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础:其一,旅游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因子,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旅游资源的强度与可利用的潜力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以资源为导向的旅游开发应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要协调自然、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前提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实现.第三个理论是系统性理论.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从整体布局出发,进行系统的规划,分析资源、基础设施、客源市场和投资条件等,分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依次进行.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明确重点、分清主次,使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周围环境和其他地区相和谐,在整体上具有层次感和完整性.第四个理论是区位理论.运用最多的就是点-轴开发理论.“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资源开发的基础,它是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根据中心地理论、空间扩散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提出的.南疆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就是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南疆地区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从而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的构想.我国旅游资源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地带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小区域层面分布严重不平衡,旅游资源这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通过点轴串联,可以优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发挥辐射带动功能,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第五个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旅游地所处的阶段,“对症下药”,考虑对旅游资源是深度开发,较小规模改造,再调整还是考虑关闭等等.一个地区的旅游生命周期特点源于资源特点,二资源开发也应以此理论为基础,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开发与改造,从而促进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个是旅游者行为理论.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身心需求,在开发当中必然需要考虑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充分了解旅游者的身心需要,在此基础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提高层次娱乐、购物,专门层析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等.此外,还包括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等等.只有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才能设计开发出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这样的旅游资源开发才更为有效,更为合情合理.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应该遵循美学的相关理论,不仅仅是单纯资源的“空洞”开发,应该具有色彩、样式、类型的转变和融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现在的旅游资源开发,很多地方都十分类似,缺乏地方特色和视觉上的美感,因此还需要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人员具备美学的思想和底蕴.。
自然旅游资源名词解释自然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文社会的自然景物和现象,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旅游吸引物,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组成及其内容:自然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以景观功能作为划分依据,有综合性分类和专题性分类两大类。
综合性分类法将某一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按其主要特征进行综合归类。
其中最基本的单元是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下面就对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分别加以介绍。
风景名胜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凡具有独特、优越的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并有重大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它不仅具备有形的观赏对象,而且具有与之相关的文化、游憩、历史等无形的观赏对象。
这里的观赏对象和游憩、历史等无形的观赏对象统称为景观,也称风景。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区域由核心景区和外围景区两部分构成。
自然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以景观功能作为划分依据,有综合性分类和专题性分类两大类。
综合性分类法将某一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按其主要特征进行综合归类。
其中最基本的单元是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下面就对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分别加以介绍。
风景名胜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凡具有独特、优越的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并有重大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它不仅具备有形的观赏对象,而且具有与之相关的文化、游憩、历史等无形的观赏对象。
这里的观赏对象和游憩、历史等无形的观赏对象统称为景观,也称风景。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区域由核心景区和外围景区两部分构成。
核心景区指具有较高景观质量、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规模较大的风景游览地;外围景区指距离核心景区较远,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集中了该区旅游资源精华,在全国或世界上有较大知名度的风景游览地。
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风景名胜区规划,一般根据总体设计原则和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范围,提出核心景区和外围景区的范围、选择观赏内容和组织旅游线路,经专家论证后,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4类:
1.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
类型等。
2.水域风光类: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3.生物景观类: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4.气候与天象景观类: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
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以上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旅游资源往往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对旅游者及当地社区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