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能力评估项目申报方案培训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146.98 KB
- 文档页数:13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解读(讲义)xx年xx月xx日•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概述•标准评估指标解读•标准评估方法解读•标准评估实践解读目•标准实施中的困难与对策•标准未来发展展望录01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概述标准于XXXX年X月X日发布标准的制定与发布发布时间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机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多个部门制定单位标准共分为X个部分,包括总则、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评估结果与报告等主要内容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时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经验,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特点概述标准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应用领域标准适用于养老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涉老服务领域的评估意义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养老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标准的应用与意义02标准评估指标解读总结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老年人自理程度的重要评估标准,包括穿衣、吃饭、洗澡等日常活动。
详细描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旨在全面了解老年人的自理程度和身体功能水平,包括基本日常活动、高级日常活动和工具性日常活动。
评估结果可为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提供参考,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维持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认知能力评估是老年人能力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老年人的思考、记忆和判断等认知功能。
总结词认知能力评估包括多个方面,如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计算力和视空间能力等。
该评估可发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减退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问题进一步加剧。
详细描述认知能力评估视听能力评估是评估老年人感知外界的重要手段,包括视力、听力和平衡感等方面的测试。
详细描述视听能力评估包括视力测试、听力测试和平衡感测试等方面。
视力测试可了解老年人视力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视力问题;听力测试可了解老年人的听力状况,避免交流障碍;平衡感测试可了解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及时发现并避免跌倒风险。
老年综合评估课件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面临着多种健康问题,如慢性疾病、功能衰退、认知障碍等。
老年综合评估(CGA)是一种全面的评估方法,旨在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计划,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课件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和实践应用。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您将能够:1、了解老年综合评估的定义和目的;2、掌握老年综合评估的方法和流程;3、熟悉老年综合评估的实践应用;4、了解老年综合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内容提要1、老年综合评估概述本部分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定义、目的和发展历程。
同时,还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特点和优势。
2、老年综合评估方法本部分将详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评估内容、评估工具和评估流程等。
同时,还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实践技巧和注意事项。
3、老年综合评估实践应用本部分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实践应用,包括老年常见疾病的综合评估、康复治疗和长期照护等。
同时,还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
4、老年综合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本部分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包括智能化评估、预防性干预和跨学科合作等。
同时,还将介绍老年综合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本课件通过对老年综合评估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和实践应用的介绍,帮助大家了解老年综合评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综合评估将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老年综合评估的理解和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
重视老年综合评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作为一种全面的评估方法,旨在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健康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许多人对老年综合评估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
目录01 02 03走进“老年综合评估”探索“老年综合评估”把握“老年综合评估”01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是全面关注与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状态相关的所有问题,从医学问题、躯体(多种慢性病、老年综合症、功能损害、多药合用)和认知功能、心理状态(抑郁、痴呆)和社会支持(独居、无社会支持、受虐)等多层面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具体目标:1、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功能缺陷,以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功能恢复和避免安全隐患。
2、明确患者的医疗和护理需求,制定可行的治疗干预策略。
3、随访,评估干预效果、调整治疗计划和策略。
4、安排患者合理使用慢性长期的医护照料服务。
终极目标:1、改善虚弱老人的躯体、功能、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老年综合评估”实用对象适合对象:患有多种慢性病(共病)、老年问题/老年综合征,不同程度功能残障、衰弱的老年患者,并能从中获益。
不适对象:不能从CGA中获益。
1、严重疾病:ICU、疾病晚期、重度痴呆、完全失能者;2、健康和少病老人。
“老年综合评估”评估维度021、疾病完整的病史、体格检查 有针对性的化验和影像学检查,相应治疗2、用药管理完整用药记录,包括OTC和保健品、中草药用药是否有适应症?有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药师参与3、营养近1年内是否有体重下降 ?测体重、BMI;摄入量有无减少? MNA-SF, NRS2002,营养师指导4、牙齿牙齿和牙龈,咀嚼功能评估;有无呛咳?口腔科治疗 佩戴义齿,进一步吞咽功能检查5、听力房间内有人用正常声音跟你说话,如果不佩戴助听器、不看对方的脸,你能听到并听懂吗?看病交谈中观察听力计检测;耳科会诊,除外耵聍,佩戴助听器6、视力您的视力在开车、看电视、阅读或日常生活方面有困难吗?看病交谈中观察;视力表检测眼科会诊,纠正视力障碍7、尿失禁您是否有不能控制排尿而弄湿裤子?是否1年内超过5次?且已经对您造成困扰以至于需要治疗吗?夜尿多少次?除去可逆原因,行为/药物治疗,妇科、泌尿外科会诊8、便秘询问排便次数和性状,是否费时、费力 ?去除可逆原因,行为/药物治疗9、慢性疼痛评估疼痛部位、 程度和持续时间寻找病因,对因及对症处理10、睡眠询问睡眠情况(入睡难,早醒,易醒,次日疲乏感,睡眠时间),有无打鼾? 睡眠监测11、认知及情感有无丢三落四,记忆下降情况?Mini-COG1:近2周是否常常觉得做事没有兴趣或乐趣?2:近2周是否常常觉得情绪低落, 压抑,没有希望?MMSE,神经科评估GDS,PHQ-9严重看心理科12、躯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跌倒评估ADL(Katz index)IADL(Lawton index):门诊筛查首先看IADL,异常筛 ADL1:近1年内有无跌倒史?2:询问和观察有无步态异常?康复治疗替代陪伴和照顾肌力平衡和步态评估,防跌宣教和居住环境改造13、社会和环境和谁一起居住?是否要考虑经济负担?谁做家务?子女是否孝顺住房和居住环境?有无电梯?居家安全性?社会工作者参与家访,防跌倒改造14、医疗意愿 1.如果自己不能表达时,是否有医疗代理人? 2.对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倾向生前预嘱宣教“老年综合评估”评估人资质执业医师(注册本院)护士康复技师营养师“老年综合评估”评估量表序号评估项目使用的评估量表评估者1一般医学评估《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住院病人再评估表》医生2老年躯体功能评估《ADL评估量表》、《洼田氏饮水试验量表》护士3老年精神心理评估《老年抑郁量表GDS》医生4老年认知功能评估《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医生5跌倒评估《跌倒评估表》护士6压疮评估《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护士7老年营养评估《SGA营养评估量表》营养师8卒中单元评估《康复科卒中单元评测结果表》康复技师9步行功能评定《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康复技师“老年综合评估”时限要求1、普通住院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2、一般医学评估及ADL、认知、压疮、跌倒、吞咽、营养评估、《康复科卒中单元评测结果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必要时);3、急危重症患者:立即评估。
六、项目实施方案(一)养老评估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发展,养老产业越来越重要。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据悉,过去的30年间,全国65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增长了1倍,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慢性疾病患者与失能老人的出现。
卫生统计数据表明,城市老年人群患病率高出总人口1倍以上,80%的老年人患有某种慢性疾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率和失能率为总人口4倍,患病和失能限制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2013年民政部发布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行业标准,按能力完好程度将老年人划分为4个等级: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
养老机构作为长期照护机构的主体,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是实现长期照护服务按需供给,合理分配养老服务资源的必要需求。
(二)评估对象需求分析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04.27万,老龄化率17.75%。
老龄人口持续增多,高龄老人占比不断增加,子女工作压力增大,无暇照顾老人,空巢及独居老人增多,老人因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等不同综合呈现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老年人的需求是复杂的、长期性的。
其复杂性在于老年人的需求包含多种类别、分为多种程度。
例如,患有残疾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种类疾病的老年人,与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他们的需求都迥然不同。
即使同样患有残疾的两位老年人,由于残疾的类型和程度的不同,两个人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服务的提供变得复杂、多样。
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复杂多样的老年人需求和老年人长期照护带来的巨额开支,与有限的健康照护资源形成强烈对比,为全社会带来日益增加的养老压力。
在此背景之下,如何评估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将服务有效递送至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已经成为养老服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市城区的社区,你所见到的基本都是老年人,60-70岁,身体健康的老人,生活状态还相对较好,生活可以自理,可以独立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儿孙成群,其乐融融,生活幸福,生活幸福指数较高;而相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身上有各种不适,如关节疼痛、高血压、心脏病等等,他们只能在社区周围活动,太远的距离会增加身体的负担,所以他们的生活相对单调。
更有甚者,如老年认知症患者、不便行走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家里,或者是托老所,保姆护士、照料日常生活、搀扶着活动或者依靠辅具,经常去看望他们,你就能体会到孤独和无望的感觉。
当然,也会有十分乐观的老人,但他们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
(三)养老评估开展的工作原则与意义1、评估的工作原则在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老年人能力评估是重要的一步,为准确量化老年人真正需求和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提供了依据,是实现合理化、规范化提供养老服务的基础。
只有通过老年人能力评估,才能掌握老年人需求、合理分配资源、明确养老市场供需以及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
(1)评估是一次实践性强的技能,是确定护理分级等级、合理配置养老护理人力资源、制定护理服务收费的重要依据;(2)通过熟悉、熟练操作,评估可以制定科学规范的照护计划,可以与服务长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3)发展老年人的需求,从日常生活到精神到心理各方面提升老年人的服务品质,让长者有尊严、健康幸福的生活;(4)可以方便机构在安全、质量等方面全面提升;(5)可以与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对长者的福利政策;(6)在规范养老护理人员行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安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评估的意义(1)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是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的基础。
如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人保证独立生活的最基本能力。
一旦自理能力丧失,老年人的生活就需要有外力的介入,这会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负担。
为此,评估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提前发现并避免或者延缓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对于国家和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医疗经济学意义。
(2)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助推器。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离不开标准化建设,只有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才能够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制定科学的照护计划,推动建设一系列配套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养老服务制度,保障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3)开启老年人能力评估是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有了深入基层的评估、筛查、调研,各有关部门就可摸清底数,建立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高龄等老年人补贴制度,保障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为政府制定支持政策、扶持服务项目、分配资金等提供分区域、分人群、分项目等方面的精准数据支持,使政府制定老年人需求规则及运营补贴政策方面有据可依,从而保障社会服务的有限供给,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4)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机制,不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评估,发现不足和缺点,为政府制定政策以及购买老年人服务提供依据,为养老机构长远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资源,有利于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使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四)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措施1、培养一支高效的专业化的评估团队,为分析判断老年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依据。
(1)计划组建出由评估员、医生、护士、高级养老护理员和社会工作者构成的评估队伍,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每位成员的业务技能,熟练掌握标准和流程,同时注意提升每位成员的职业素养,尊重老人人格,保护老人隐私,强化沟通能力。
因老年人在生理、心里、社会等方面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特点,对老年人做健康综合评估时,不但要重视身体的评估,而且还要反映老年人心里、社会、文化、经济等情况,因此评估重点应在年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家庭和社会情况上。
在收集老年人信息时,评估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做到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反复询问,有效沟通,保证评估工作在轻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顺利实施。
(2)关注评估人员心理和职业教育,确定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养老服务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会受到员工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评估人员在入户过程中会遇到入户困难等问题,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精神状态的老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
应通过及时的团体心理辅导、个案咨询等方式,对员工的心理压力进行解压,使其在团体中的安全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保证服务的顺利开展,确定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因此,加强对员工的职业观教育,重视机构内各种人际关系的变化,加强各方面标准化培训。
2、评估内容上强调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精神健康与社会经济状况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克服了传统评估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老年综合评估强调从社会、经济、精神、躯体及自理能力等多个维度测量老年人综合健康水平,对老年人健康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可以较全面深入地反映老年综合评估的目的,包括医学评估(疾病)、躯体健康评估、心理社会健康评估、生理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认知功能评估。
(1)老年人躯体评估:评估者采取询问、体格检查、及评估量表完成。
内容包括健康史(既往史、检查项目结果)、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全身体检、休息与睡眠、进食情况评估、营养状况评估、粪便的评估、尿液的评估、舒适的评估)。
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特别是症状、体征的表现,健康史、用药史及日常生活情况。
通过体格检查,客观地评估老年人基本身体情况,为及时准确地完成治疗、护理提供基本的信息资料。
(2)老年人心理社会评估:方法包括会谈法、观察法和心理测验法,可通过国际通用量表评估。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包括认知功能、情绪与情感、心理特征、环境、家庭、经济、社会支持等。
临床常进行的评估内容是认知、焦虑和抑郁。
(3)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又可称为生存质量、生命质量、生命素质等。
评估方法包括访谈法、观察法、自我评价法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4)老年人认知功能评估:认知是集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身体、心里和社会行为。
目前临床上最常适用于老年人认知状况评估量表有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及简易操作智力状态问卷。
内容包括感知障碍;学习、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痴呆等。
上述认知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器质性疾病原因外,大多由精神疾病所致,如神经衰弱、癔症、疑症、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强迫症、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躁狂症、躁郁症等。
3、评估本着以人为本,客观准确,遵循个体差异原则。
(1)以老年人为中心,本着尊重老年人的原则。
(2)评估内容以客观、准确为原则。
评估者应具有认真、客观的态度,不能因为时间仓促,评估内容多而敷衍了事;也不能生搬硬套。
综合评估老年人健康时,应对老年人认知、语言表达、情绪及周围环境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评估内容与老年人实际情况不符。
评估中,发现不明确的问题,应反复询问并仔细观察确认。
(3)动态评估原则:入院、出院评估;病情变化及功能状态改变而评估;手术后应评估;生活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应评估。
(4)遵循个体差异原则。
老年人个体差异明显,应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来评估,虽然有疾病共性的表现,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映出疾病非典型的临床症状,其症状、体征不明显,因此评估要因人而异。
4、采用规范化的服务流程,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4.1老年人评估的方法与步骤4.1.1收集资料:首先必须对老人的基本功能情况有所了解,如关节活动范围、平衡性、肌力等,以确定其残存的技能和缺陷,以及是否需要专门的设备如轮椅、步行椅、还应确定感知和认知功能。
4.1.2人员组织:每次评估至少由2名评估员,采用询问法和观察法评估,观察其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依赖回答。
4.1.3量表使用:采取总的指令,如穿衣,也可以基于具体的指令按照先简单后复杂的项目进行。
4.1.4评估报告:逐项填写老年人能力基本信息表,录入数据库,系统自动评分,确定能力等级,评估员、老人或照顾者签名确认归档,确保老人的隐私权。
”4.1.5动态评估:有初始评估(准入评估)、定期评估、及时评估。
4.2评估的具体方法4.2.1测试:如站立、转移、行走等。
4.2.2观察:老人动作、行为、反应4.2.3询问:询问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4.2.4查找:相关病例、临床检查报告4.3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技巧4.3.1评估时,语速应减慢,语言清晰、语气关心、体贴。
4.3.2问题直接简单,需要掌握好与老人沟通时的分寸。
4.3.3适时停顿和重复,确保老人能够准确理解问题与完整地回答问题。
4.3.4耐心倾听、适当与老人互动、拉近距离。
4.3.5保护老人的安全,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协助。
4.4重视老年人的主观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必然发生全身各种退行性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变化,这两种变化过程往往在多数老年人身上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有时难以严格区分,使老年人主观感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