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37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设计1. 理论部分1.1 课程简介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生物制品制造中的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学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生物制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日后从事生物制品制造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1.2 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制品制造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熟悉各种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3.熟练掌握生物制品制造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技能;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1.3 课程大纲序号内容学时1 微生物学基础82 生物化学基础83 分子生物学84 细胞培养技术85 发酵工程学8序号内容学时6 生产工艺优化87 质量控制体系88 新药研发流程89 现代生产技术81.4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课件、PPT等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解;2.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掌握生产技术、仪器设备操作等技能;3.独立思考: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文献、科研项目等形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4.讨论研究:老师安排小组讨论,学生进行思路碰撞,为创新思考打下基础。
2. 实践部分2.1 实验设计1.基本实验:培养微生物、生产生物制品、分离提纯、质量检测;2.综合实验:结合多个生产环节,完成一次完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质量控制。
2.2 实验器材1.常规实验器材:超净台、平板培养箱、恒温水浴、高速离心机等;2.特殊实验器材:生物反应器、膜分离设备、柱层析设备等。
2.3 实验流程1.实验前准备:培养菌种、准备介质、消毒仪器设备等;2.实验操作流程:发酵过程、生产工艺、离心分离、柱层析等;3.实验数据处理:生产过程监控、质量检测分析等。
3. 课程评估3.1 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期末笔试、实验操作评估、课程设计等;2.考核比重:笔试占50%、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各占25%。
3.2 课程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通过填写问卷形式进行;2.班主任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优秀者给予表彰。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1.课程名称:制药工艺2.课程目标:2.1熟练掌握制药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2.2了解制药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2.3熟悉制药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2.4培养制药质量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3.教学内容:3.1 制药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3.1.1 药品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3.1.2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3.1.3 药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操作规范;3.2 制药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3.2.1 设备的选择与配置;3.2.2 设备的检测和维护;3.2.3 设备的保养。
3.3 制药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3.3.1 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3.3.2 药材检测方法及其分析技术;3.3.3 药材的加工制备,质量与标准。
3.4 制药质量管理和控制3.4.1 药品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3.4.2 药品生产中的质控技术和方法;3.4.3 药品生产中质量风险评估与管理。
4.教学方法:4.1 知识讲授:通过讲述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理论基础。
4.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制药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4.3 样本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制药材料和产品,让学生熟悉制药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4.4 视频教学:引入视频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药生产的实际情况。
5.考核方式:5.1 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统计分析的方式,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5.2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制药工艺过程掌握情况,包括流程、规范和操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5.3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和出勤情况等方面。
6.参考教材:6.1 《制药工程学》(第3版),何泽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6.2 《制药工艺学教程》(第2版),姚春波,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6.3 《制药工艺学》(第2版),孙定亮,科学出版社,2017年。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cad图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制药工程CAD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制药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常用图形的绘制方法。
2. 学生能了解制药工程CAD图中各类符号、线型、标注等基本元素的含义及规范。
3. 学生掌握制药工程CAD图的设计原则,能运用相关知识对制药工艺进行初步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制药工程图纸的绘制,提高制图速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具备一定的制药工程图纸识图能力,能对现有图纸进行分析、修改和优化。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制药工程CAD图的绘制与设计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制药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观念,注重工程实践,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制药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药工程CAD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制药工程CAD图基本概念与软件操作- 制药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基本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CAD软件的界面与基本操作方法- 制药工程CAD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2. 制药工程CAD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制药工程图纸中各类符号、线型、标注的规范使用- 常见制药设备、管道、仪表等的绘制方法- 制药工程图纸的布局与设计原则3. 制药工程CAD图实例分析与团队协作实践- 分析实际制药工程案例,解读CAD图纸- 学生动手绘制制药工程CAD图,进行设计实践- 团队协作,完成制药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的设计与绘制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药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
2. 了解各类药物制备方法及其特点,如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等。
3. 掌握药物质量评价的标准及方法,了解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药工艺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制药设备,并能进行简单的设备维护。
3. 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药工艺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药物制备新技术、新工艺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程。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从事制药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制药工艺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药物制备工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药物制备过程中的质量传递、热量传递与反应动力学等基本原理。
2. 药物制备方法:介绍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 制药工艺流程:详细讲解药物制备过程中的原料处理、反应条件控制、产品精制、干燥、制剂等工艺流程。
4. 药物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学习药品质量标准制定、药物分析方法、质量控制指标及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5.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介绍常用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探讨工艺设计原理及方法。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制药工艺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药物制备方法第三周:制药工艺流程第四周:药物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第五周: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如下:第一章:制药工艺学概述第二章:药物制备方法第三章:药物制备工艺过程第四章:药物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第五章: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节概述依托西布(Etoricoxib),又名Arcoxia,MK0663,化学名为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2,3']-双吡啶;其英文化学名为5-chloro-6'-methyl-3-[4-(methylsulfonyl)phenyl]-[2,3']-bipyridine.MeO Me SONNCAS[202409-33-4]C18H15ClN2O2SWeight:358.5依托西布(Etoricoxib,1)[开发单位]美国Merck Sharp Dohme[首次上市时间和国家]2002年6月,美国[性状]白色固体[药理作用]用于治疗炎症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cox起作用,它是由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前列腺素类,前列腺环素类,及血栓素类过程中的第一个酶.主要的cox的同功酶,cox-1,作为基本酶被表达,它的存在与胃肠道内环境的稳定性有关。
另一种诱生型的cox的同功酶cox-2,也在炎症组织中表达。
选择性的抑制cox-2可以很大地改善药物的副作用,包括长期使用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溃疡等。
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2,3']-双吡啶是特效的cox-2抑制剂,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比对胃肠道更安全。
[适应症]缓解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慢性肌肉骨骼痛(包括下腰痛),缓解与牙齿手术有关的急性疼痛,以及治疗原发性痛经。
第二节合成路线及评价依托西布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路线一1.12-氯-1,3-双(二甲胺基)三次甲基六氟磷酸(2)的制备Cl O POCl3,DMF,70-75℃ClClNNCl60%aq HPF6,NaOH ClNNPF62将氯乙酰氯50℃时加入DMF中,将混合物加热到70℃得到透明黄色的溶液。
将POCl3以5mL/h的速度加入,保持温度在70℃,混合物加热3小时。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掌握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2. 使学生了解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及制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药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药品生产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制药设备,具备初步的药品质量检验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制药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制药工程专业,树立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业动态,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制药人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几部分:1. 制药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药品生产流程、制药设备、制药工艺等基本知识,涉及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
2. 药品质量控制与检验:介绍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与设备,涵盖教材第四章内容。
3. 制药设备与工艺:详细讲解各类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应用,包括教材第五章和第六章内容。
4. 药品生产流程设计:教授药品生产流程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涉及教材第七章内容。
5.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介绍环保法规、制药废水处理等技术,涵盖教材第八章内容。
6.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及制药行业发展:分析我国药品管理法规体系,探讨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第九章内容。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该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制药工程的工艺设计,掌握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熟悉GMP规范,并能够结合药品的性质、用途和市场需求,设计符合规范的制药工艺方案。
二、课程设计内容•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制药工艺设计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则–药品生产中的物质转移方式、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基本理论–GMP规范概述•制药工艺设计流程–预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选型–质量控制点及检测方法设计–工艺参数设置及优化–工艺流程验证及放大•实例分析–根据具体药品的性质和用途,设计制药工艺流程–分析不同工艺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优工艺流程–评估工艺流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结构与要求–实例分析报告撰写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时间安排如下:阶段时间内容理论学习3周学习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和流程实践操作4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案例分析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课程设计报告:20分•实例分析报告:40分•实践操作表现:40分总分100分。
五、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理论学习阶段:教师讲授课件和案例分析,学生独立阅读附带读物。
•实践操作阶段:学生自行分组完成课程设计,教师对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课程设计教学资源•课件:PowerPoint或PDF格式•读物:制药工程学、GMP规范等相关教材和论文•设备: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实验设备七、课程设计注意事项•学生需要熟悉GMP规范,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遵循规范。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八、课程设计结论制药工艺设计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药品生产的全过程,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GMP规范的认识和遵守意识,从而为未来从事制药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诺氟沙星甲基化过程工艺设计二工艺条件原料参数一览表设产品的年产量为393吨,终产品诺氟沙星甲基化物的纯度为95%,诺氟沙星投料富余系数为1.05,反应转化率均为100%,甲基化收率99%,总收率为86%,用活性炭抽滤时,活性炭损失为20%(重量比),假设其它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均无损失。
每年工作日为330天(具体见设计题目分配方案),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1。
设计并选择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完成反应原理;2.。
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工艺条件的确定;3。
写出较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字)。
四、设计要求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五、时间4周(1114周)~六、参考书1.《制药工程学》主编:王志祥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第二版2.《化工原理》主编: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4.《化工机械基础》主编:刁玉玮,王立业,喻健良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六版前言甲磺酸培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伤寒、沙门菌属以及流杆感菌、奈瑟菌属等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本品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有轻度作用。
本品为杀菌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
主要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等格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肾盂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细菌性痢疾或其他肠道感染、伤寒及沙门菌属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葡萄球菌感染病例.本次设计内容中所采用的工艺是以诺氟沙星为原料,与甲醛、甲酸甲基化生成培氟沙星,再与甲烷磺酸成盐,的甲磺酸培氟沙星,后精制得到产品.本路线工序较短,对反应条件,反应设备的要求也不高,而且生产成本呢较低,最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总收率达86%。
再经过回收,精制等工序,可以制得。
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制药已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制药工艺设计是生物医药企业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实现高效、安全、高质量生物制品生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本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生物制药工艺设计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制药的工艺流程和制品特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生物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生物制药工艺设计和开发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理论支持。
二、课程设计目标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目标:1.理解生物制药工艺流程和制品特性;2.掌握生物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学会如何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4.熟悉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杂质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5.掌握生物制药工艺设计中的相关技术,并学会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三、课程设计内容3.1 生物制药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2.细胞培养3.分离和提取制品4.产品纯化5.产品成型6.储存及配制3.2 生物制药工艺设计1.生物制药工艺流程设计2.利用统计学方法优化工艺流程3.工艺参数检验和评价4.动态过程控制5.水、空气和废气等的净化技术6.杂质控制7.质量控制3.3 课程实践在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将近距离接触生物制药生产,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同时,学生将有机会取得如下实践经验:1.生物化学实验操作2.细胞培养技术实践3.生物制品分离和纯化4.工艺流程设计和实验优化5.动态过程控制6.水、空气和废气的安全处理7.杂质控制和质量控制四、课程设计实施本门课程主要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课程报告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具体的课程实践,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生物制药工艺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
4.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生物制药工艺的概念、原理和流程,并熟悉生物制药的工艺特点和重要环节,理解整个生物制药流程的基本要素,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药物制备工艺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药物制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
2. 学生能了解不同药物制备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掌握药物制备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药物制备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药物制备设备,掌握实验技巧,提高实验效率。
3. 学生能够分析药物制备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 增强学生对药物制备工艺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新方法的热情。
4. 使学生认识到药物制备工艺在医药产业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药物制备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思维活跃,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药物制备基本概念:包括药物制备的定义、分类、原理及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
2. 药物制备方法:详细介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药物制备方法,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 药物制备工艺流程:讲解药物制备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反应、分离纯化、干燥、制剂等环节。
4. 药物制备设备与操作:介绍常用药物制备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强调实验安全。
5. 药物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学习如何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6.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药物制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课 程 设 计头孢氨苄的生产工艺* ***************************药学院制药工程系2012年 3 月 28 日设计题目 学 号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课程设计的题目:头孢氨苄的生产工艺一、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熟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和革新。
根据原辅材料的来源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的设计和选择工艺路线并掌握中试放大的生产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 了解化学药品的特殊性和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2) 熟悉化学制药工艺路线;设计与选择及其评价方法;(3) 熟悉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技术;(4) 了解中试放大、生产工艺规程和安全生产技术;(5) 了解药厂“三废”的防治。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 、合成工艺设计( 1 )设计方案确定:对选定的工艺路线、主要反应原理等作简要介绍与评述。
( 2 )工艺流程图绘制:工艺流程图用单线形式绘制,用示意图表示单元操作所有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之间的反应过程。
( 3 )主要反应的设备要求。
( 4 )生产工艺操作注意事项。
( 5 )反应产生的三废的处理方法。
目录一头孢氨苄的简介1. 头孢氨苄发展过程 (1)2. 头孢氨苄的药理性质与临床应用 (2)3. 头孢氨苄的理化性质 (3)二头孢氨苄的合成路线和选择1. 微生物酶酰化法 (4)2. 苯甘氨酸无水酰化法 (5)3. 苯甘氨酰氯与7-ADCA缩合工艺 (6)三头孢氨苄的生产工艺流程1. 生产头孢氨苄的操作流程 (7)四三废的治理措施1. 对产生的废水的分析 (8)2. 树脂吸附法处理产生的废水 (9)五课程设计的总结1.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总结 (10)六参考文献头孢氨苄的简介1. 头孢氨苄的发展头孢类抗生素发展到今天一共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氨苄属于其中的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二妙栓的制备工艺)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二、课程设计的意义三、概述3.1 剂型简介3.2 二妙栓3.3 苍术3.4 黄柏3.5挥发油四、二妙栓的制备工4.1 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4.2 黄柏挥发油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4.3 二妙栓的制备工艺五、参考文献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报告-二妙栓的制备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综合运用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合成、制药工艺等基本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对化学药物和中药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除了在理论课堂上掌握有关制药工艺的基本过程之后,另一个主要环节就是能够通过设计一种药物的制备工艺,达到以下目的:1. 以理论课堂上讲解的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药物工艺路线的评价与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学会设计某一药物制备工艺。
2. 通过实现设计某一药物制备工艺,掌握考察和选择工艺路线的基本技术。
3. 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意义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苍术,黄柏等中药材有了一定的了解。
2.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懂得了挥发油的基本知识,并学到了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工艺路线。
3.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掌握了中药二妙栓的制备工艺。
三、概述3.1剂型简介栓剂(Suppository)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
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早期人们认为栓剂只起润滑、收敛、抗菌、杀虫、局麻等局部作用,后来又发现栓剂尚可通过直肠吸收药物发挥全身作用,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按制备工艺与释药特点分类1、双层栓:一种是内外层含不同药物,另一种是上下两层,分别使用水溶或脂溶性基质,将不同药物分隔在不同层内,控制各层的溶化,使药物具有不同的释放速度。
2、中空栓:可达到快速释药目的。
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设计
概述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药物的制备工艺、药物的性质分析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制药工艺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目的
1.了解制药工艺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
2.学习常见药物的制备工艺和操作技能;
3.掌握一定的药物质量控制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实验内容与方案
实验一磷酸氢钙片的制备和分析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掌握磷酸氢钙片的制备方法;
2.熟悉磷酸氢钙片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
3.学习分析磷酸氢钙片的物理和化学参数。
实验设备和材料
1.高速搅拌器、真空泵、烘箱、电子天平、滤纸、喷雾瓶;
2.磷酸氢钙、二氧化硅、玉米淀粉、硬脂酸。
实验步骤
1.将磷酸氢钙和二氧化硅混合,加入水中搅拌至均匀;
2.加入玉米淀粉和硬脂酸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均匀粘稠;
3.过滤混合物,得到滤饼;
4.将滤饼放入烘箱中干燥;
5.用高速搅拌器将干燥滤饼粉碎;
6.将粉末加入喷雾瓶中,以二氧化硅为助剂进行微粒化处理;
7.将微粒化的粉末进一步加工成磷酸氢钙片。
实验评价标准
1.磷酸氢钙片制备成功;
2.磷酸氢钙片大小均匀;
3.磷酸氢钙片的物理和化学参数符合要求。
实验二盐酸利福平片的制备和分析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掌握盐酸利福平片的制备方法;
2.熟悉盐酸利福平片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
3.学习分析盐酸利福平片的物理和化学参数。
实验设备和材料
1.高速搅拌器、真空泵、烘箱、电子天平、滤纸、进口盐酸、硬脂酸、
甘露醇。
实验步骤
1.将盐酸利福平和硬脂酸混合,加入水中搅拌至均匀;
2.加入甘露醇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均匀粘稠;
3.过滤混合物,得到滤饼;
4.将滤饼放入烘箱中干燥;
5.用高速搅拌器将干燥滤饼粉碎;
6.将粉末加入片剂机中,通过片剂机成型;
7.待成型片干燥后,进行喷涂包衣。
实验评价标准
1.盐酸利福平片制备成功;
2.盐酸利福平片大小均匀;
3.盐酸利福平片的物理和化学参数符合要求。
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设计,我对制药工艺学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实验操作,我不仅学会了制药基础理论及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制药工艺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这启迪着我不断学习和探索更多制药领域知识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