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工艺学-制药工艺学2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一章绪论1、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物工业生产过程的共性规律及其应用,包括制备原理,工艺路线和质量控制。
2、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可分为:包括小试研究、中试放大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分别在实验室、中试车间和生产车间进行。
3、按照药物生产过程,制药工艺过程分为:✓化学制药工艺:全合成工艺(total synthesis)和半合成工艺(semi synthesis)✓生物技术制药工艺✓中药制药工艺✓制剂工艺4、化学全合成工艺——化学合成药物一般由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
5、化学半合成工艺——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
第二章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1、药物生产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的一般程序:1)必须先对类似的化合物进行国内外文献资料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2)优选一条或若干条技术先进,操作条件切实可行,设备条件容易解决,原辅材料有可靠来源的技术路线。
3)写出文献总结和生产研究方案(包括多条技术路线的对比试验)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属于有机合成化学中的一个分支,从使用的原料来分,有机合成可分为全合成和半合成两类。
●半合成(semi synthesis):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复杂化合物的过程。
●全合成(total synthesis):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复杂化合物的过程。
2、逆合成分析方法逆合成的过程是对目标分子进行切断,寻找合成子及其合成等价物的过程。
切断:目标化合物结构剖析的一种处理方法,想象在目标分子中有价键被打断,形成碎片,进而推出合成所需要的原料。
切断的方式有均裂和异裂两种,即切成自由基形式或电正性、电负性形式,后者更为常用。
切断的部位极为重要,原则是“能合的地方才能切”,合是目的,切是手段,与200余种常用的有机反应相对应。
合成子:已切断的分子的各个组成单元,包括电正性、电负性和自由基形式。
药酒的炮制钟小宇一、药酒的炮制方法1、先将买回的药材打碎或剪短后,再用冷开水浸湿,这样既可洗去脏物,又可防止药材吸酒太多。
然后取出,放在玻璃瓶或罐里,兑入白酒,至少应将药材全部淹没,最后,将口封严,每天摇动数次,以使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浸泡半月后即可饮用。
有些贵重药材,可将酒饮完后再浸泡几次。
2、用酒浸泡中药材,可以浸出许多水无法浸出的有效成分,故药酒的滋补与治疗作用比中药煎剂疗效更好,但药酒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酒,除滋补性质的药酒外,按规定的疗程和剂量服用,病愈后即可停止服用。
3、不善饮酒者,可将药酒兑在葡萄酒、黄酒或冷开水中,按量饮用。
药酒中虽含有酒精,但浓度不高,服用量又小,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少量饮用还会使唾液、胃液的分泌增加,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
4、患有肝肾疾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皮肤病者,最好不要饮用药酒,即使需要饮用时,也应多兑加一些水,放在锅里煮一下,除去大部分酒精后再饮用。
5、药酒的制作有冷浸、热浸、渗漉和回流热浸四种方法。
民间通常采用冷浸法,即将药材与白酒共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室温下浸泡,定期搅拌,一般浸渍30天以上。
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6、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老百姓往往重视不够,经常随意调配中药,浸泡药酒饮用,配方的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中毒。
自己浸泡药酒,应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调配处方,并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白酒,一般为1:4—1:30。
7、浸泡药酒所用白酒的酒精含量通常为50—60%。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8、李时珍说:“酒,天之美禄也。
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此物损益兼行。
药酒亦然。
制药工艺学第一章绪论一.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制药工艺学的基础:☆研究内容:研究、设计和选择安全、经济、先进的药物工业化生产途径和方法解决药物在生产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根据原料药物的理化性质、产品的质量要求和设备的特点,确定高产、节能、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和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实现制药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依据研究对象不同:中药制药工艺、化学制药工艺、生物制药工艺(一)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对象:化学类药物研究内容: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工艺路线设计、选择、评价与中试放大;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管理;“三废”的防治制药工艺的一般研究程序: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研究→工业生产研究1)仿制药物与创新药物:仿制国外过专利保护期的药物;首先要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药理作用、剂型用量和工业化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及关键技术;创新药物的开发研究,应对研制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市场前景等做出详细评估分析,经反复论证后方可进行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以及对工业条件的研究☆2)实验工艺研究:合成药物的工艺原理和方法;影响合成工艺的因素分析;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小试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工艺条件的优化;生产设备的初步选型;“三废”治理、综合利用;劳保、安全生产技术;原料、辅料消耗等☆3)中试放大研究:以小试参数为基础;是对小试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和工业化生产的考察;制订各步反应产物、中间体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等质量监控指标;提出生产车间的工艺管道的施工、设备安装方案;工业“三废”防治的规划☆4)工业化生产:批量生产(二)中药制药工艺学研究对象:中药、天然药物研究内容: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理论基础是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评价标准:三个前提:主治病症、处方组成、选择剂型三个结果:药品质量检验标准、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疗效(三)生物制药工艺学研究对象:生物技术药物(多肽、蛋白质、酶、核酸、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天然活性化合物及类似物)研究内容:发酵、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工艺分为:上游、下游和制剂工艺上游:基因操作、细胞调控、细胞固定化等;下游:细胞培养、分离纯化、精制、质检等;制剂:制成合适的剂型☆二.现代制药工业的特点1.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精密、连续、自动);先进的生产技术;高效的管理手段2.分工细致明确、质量标准规范不同工序具有相对固定的人员配置;从药品的生产到临床试验、流通都有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3.生产过程复杂、品种繁多原辅料种类繁多,仅辅料就有60多种;产品种类繁多;制造过程多反应单元、多反应步骤,且经常几个反应单元串联;具有副反应,且反应复杂;溶剂种类多,其中部分是危险品4.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不同工序间必须协调,符合一定的生产比例;不同工序间在时间上必须统筹安排5.高投入、高产出研发资金投入量大,一些国家仅次于国防科研的资金投入,居其他民用工业之首;高产出和高效益三.我国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特点:解放初我国缺医少药,没有医药工业体系;现在我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且能满足全国13.2亿百姓医疗保障需要的各种药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