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7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中包括了药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设计、开发、研究和优化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满足社会对药物的需求。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等四个方面,对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制药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药物生产的要求,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特定的药物品种,进行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制定出合理的生产方案。
此外,还能够对制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掌握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GMP规范,熟悉常用制药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学生需要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和生产要求,设计和优化药物的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和试剂,并确定出最佳的生产条件。
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测方法,并制定出合理的质量控制计划。
3.制药设备选用。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制药设备的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并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4.GMP规范掌握。
学生需要掌握GMP规范的基本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5.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方法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
其中,理论教学是基础,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案例分析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剖析具体的药物生产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常见问题;课程设计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药物品种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和优化。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
2. 掌握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及规范操作。
3. 了解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其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制药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小试、中试及生产规模的制药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制药工程专业,树立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职业理想。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药品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制药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使他们在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制药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涵盖制药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制药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常见工艺流程。
2.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介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质量管理体系及规范操作。
3. 制药设备及其应用:分析各类制药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4.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讲解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措施、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方法。
5. 实验教学:设置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如下:1. 教材第一章:制药工程概述,介绍制药工程基本概念、发展历程。
2. 教材第二章:制药工艺及其流程,分析制药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工艺流程。
3. 教材第三章:药品生产质量控制,讲解质量控制要点及管理体系。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cad图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制药工程CAD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制药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常用图形的绘制方法。
2. 学生能了解制药工程CAD图中各类符号、线型、标注等基本元素的含义及规范。
3. 学生掌握制药工程CAD图的设计原则,能运用相关知识对制药工艺进行初步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制药工程图纸的绘制,提高制图速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具备一定的制药工程图纸识图能力,能对现有图纸进行分析、修改和优化。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制药工程CAD图的绘制与设计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制药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观念,注重工程实践,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制药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药工程CAD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制药工程CAD图基本概念与软件操作- 制药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基本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CAD软件的界面与基本操作方法- 制药工程CAD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2. 制药工程CAD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制药工程图纸中各类符号、线型、标注的规范使用- 常见制药设备、管道、仪表等的绘制方法- 制药工程图纸的布局与设计原则3. 制药工程CAD图实例分析与团队协作实践- 分析实际制药工程案例,解读CAD图纸- 学生动手绘制制药工程CAD图,进行设计实践- 团队协作,完成制药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的设计与绘制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了解药物研发、生产的关键环节。
2. 帮助学生了解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药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3. 使学生了解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熟悉药品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药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制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质量控制与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项目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药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专业自信。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强调质量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关注药品安全,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制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制药工程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拓展和深化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制药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制药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药物研发流程。
2. 药物合成与制备:讲解药物的合成方法、制备工艺,以及制药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3. 药品质量控制:分析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介绍药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及标准。
4. 药品生产与工程技术:探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制药工艺、设备、生产管理等方面。
5. 药品监管与法律法规:解读我国药品监管体系,分析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6. 制药工程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制药工程案例,分析其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第1-2周:制药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1000字制药工程是涉及到药品制备、药品生产过程设计与开发、药品质量控制与认证等方面的知识领域,由于药品是医疗和健康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因此,制药工程方面的教育课程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一、课程目标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制药工程技能,强化药物化学、生化制药等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 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学会使用生化技术制备药品;2. 熟悉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了解药品质量监控和要求;3. 运用药品质量认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药品的质量监测和控制技术;4. 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卫生要求有所了解,建立健康的工作习惯。
二、课程内容1. 制药基础课程主要涵盖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化学、生物化学、药物物理化学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药品生产技术课程通过详细介绍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规程的安排,提高学生对药品生产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此外,针对植物、动物组织和生物材料的药物制造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
3. 药品质量监测课程阐述了药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药品应用价值、药物污染及毒性、药品稳定性与储存、药品长期使用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介绍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原理,分析质量检验结果。
4. 课程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环节,例如药物化学实验、药品质量控制实验、药品生产工艺实验等。
通过实践来训练学生生产操作技能和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课堂授课方式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认识药品生产工艺的流程和要求。
2. 实验室实践在实验室环节中,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
3. 论文撰写通过撰写论文,鼓励学生尝试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1. 考试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制药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程作业在每个学期内,安排课程作业,包括平时作业和小组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药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药制剂的生产流程、药材质量控制、生产设备选型与维护等方面,加强学生对中药制剂工程学的认识和理解。
2. 课程设计背景中药制剂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现代药学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
如何将中药药材转化为更为便捷、准确、安全的中药制剂,是一个兼具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因此,深入研究中药制剂工程学对于提高我国中药制剂的质量和产量、推动中药制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 设计内容3.1 题目本课程设计题目为《基于GAP采收的柴胡(Radix Bupleuri)提取工艺研究》。
3.2 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熟悉中药柴胡的产地、采收方式、主要化学成分等基本情况;•掌握柴胡提取工艺的原理与方法,了解柴胡提取工艺的基本规律;•学会优化柴胡提取工艺,达到提取效果最佳的目的;•了解中药生产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3.3 活动流程3.3.1 阅读资料学生将阅读相关的中药制剂工艺学资料,包括中药柴胡的药材学、化学成分、提取工艺等方面的资料。
3.3.2 实地调研学生将实地前往柴胡产地进行调研,了解采收方式、生长环境等相关情况,并采集柴胡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
3.3.3 提取工艺实验基于实地调研结果和已有的文献资料,学生将在实验室中完成柴胡提取工艺实验,选取不同工艺参数,测试柴胡提取率、药效成分含量等指标。
3.3.4 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工艺参数之间的差别,找出最佳提取工艺。
3.3.5 编写报告学生将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基于GAP采收的柴胡提取工艺研究》实验报告,包括柴胡的采收、药材质量评价、提取工艺考察、结果分析、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4. 设计评估学生将根据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5. 参考文献1.《中华药典》. 一部[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2.章迅, 王红旗, 张又琳, 等. 柴胡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 2017, 42(7):164-166+171.3.张文华. 基于现代技术应用的柴胡生产探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5):683-685.。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50320Z11课程名称:制药工程课程设计/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Course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实践课学时/学分:3周/3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张洪斌主编.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06.112、王志祥主编.制药工程学(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03.013、朱宏吉主编.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7.01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将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及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应用于实际生产设计中,巩固已学的有关知识;掌握制药工程设计的任务、步骤和方法,完成制药工程中某单元反应或局部车间的初步设计,为以后毕业设计打好基础;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同时通过本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包含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厂址选择、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计算及选型、设备及管路的平立面布置、工艺设计说明书等。
具体要求为:知识:1、设计工艺路线的选择通过文献的调研对设计产品或单元反应的路线进行评价,提出拟采用路线的依据及合理性,巩固文献检索知识。
2、工艺设计计算通过单元反应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对所需设备进行初步选型,进而根据特定工艺条件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有关计算并进行结构设计,巩固化工原理及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工程设计的“三算”概念。
3、车间平立面设计通过“三算”已完成设备选型,在此基础上对车间的平立面布局提出合理安排,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4、工艺管道布置图对工艺管道的布置提出合理安排,为生产管道的安装提供依据。
制药工程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名称:制药工程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学时安排:32学时(16周,每周2学时)授课人员:制药工程专业教师一、课程背景制药工程是制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化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于制药工程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门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在制药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2. 熟悉制药工程领域的常用设备和工艺流程;3. 培养学生对于制药工程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制药工程概述- 制药工程的定义和范围- 制药工程的发展历史- 制药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制药工程原理- 化学工程原理- 药剂学原理- 生物工程原理3. 制药工程设备- 制药设备的分类和特点- 制药设备的常用工艺4. 制药工程工艺- 制药工艺流程- 制药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 制药工程实践- 实验室操作技巧-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制药工程的原理和技术知识。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制药实验操作,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课外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加深学生对于制药工程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评价。
3. 期中测试针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
4. 期末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测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主流的制药工程相关教材,如《制药工程导论》。
2. 实验设备配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实践操作。
3. 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和视频。
七、课程安排第1-2周制药工程概述第3-6周制药工程原理第7-10周制药工程设备第11-14周制药工程工艺第15-16周制药工程实践八、教学手段1. 课堂教学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并参与讨论。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1. 简介制药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最新的医学技术和制药学的发展成果,生产和制造各类药品的学科。
这门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制药工程学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甚至大型医院等领域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2. 设计内容2.1 选题本次课程设计共设置三个选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选题一:氧气机的设计与制造氧气机是医院急救室的重要设备之一,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病人提供大量的氧气,以帮助其恢复呼吸。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台氧气机的制造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选题二:脚气病药物的研制脚气病是一种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脚底疼痛和行走困难。
本次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制一种新的治疗脚气病的药物,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选题三:抗癌药物的生产工艺研究癌症是世界上最常见和致命的疾病之一。
本次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开发一种新的抗癌药物生产工艺,包括提取、纯化、结晶等过程,并评估其质量。
2.2 实验设计针对选题,学生需要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以验证所研究和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及其成果的准确性。
2.3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2.3.1 题目包含选题、学科、班级、姓名和学号等。
2.3.2 引言介绍选题的背景、现状和意义。
2.3.3 文献综述概括介绍与选题相关的文献,提供研究方向、研究现状等方面的信息。
2.3.4 实验设计详细介绍实验所采用的方法、仪器、试剂和实验步骤等。
2.3.5 结果与分析介绍实验数据及结果,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参数论证。
2.3.6 结论与展望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或解决方案。
2.3.7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包括已引用文献和未引用但在文中提到的文献等。
3.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制药工程学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开拓思路,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附件三《制药工程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课程编号:学时:4周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选课对象:制药工程专业内容概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本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
内容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恒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建议选用教材:《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张洪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8主要参考书: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3、《药剂学》;4、《GMP规范》;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6、制药车间课程设计讲义,合工大制药工程系自编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学时:4周学分:4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
经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同时经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确定主要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及主要制药设备的安装图,要求计算机AutoCAD绘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掌握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2. 使学生了解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及制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药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药品生产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制药设备,具备初步的药品质量检验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制药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制药工程专业,树立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业动态,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制药人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几部分:1. 制药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药品生产流程、制药设备、制药工艺等基本知识,涉及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
2. 药品质量控制与检验:介绍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与设备,涵盖教材第四章内容。
3. 制药设备与工艺:详细讲解各类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应用,包括教材第五章和第六章内容。
4. 药品生产流程设计:教授药品生产流程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涉及教材第七章内容。
5.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介绍环保法规、制药废水处理等技术,涵盖教材第八章内容。
6.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及制药行业发展:分析我国药品管理法规体系,探讨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第九章内容。
制药工程基础课程设计1. 简介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制药工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1.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
2.熟悉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流程。
3.理解制药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
4.能够分析和解决制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三个部分:3.1 理论学习本部分主要包括制药工程基础知识和理论,包括:1.制药工程中用到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2.制药原料的特性和制备方法。
3.制剂的分类和制备方法。
4.制药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3.2 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1.制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2.制药生产中的流程优化。
3.制药企业管理的经验总结。
3.3 实践操作本部分主要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流程,并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包括:1.制药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2.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测。
3.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4. 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让学生全面掌握制药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和分组讨论,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制药工程中的关键知识和技术要点。
3.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制药工程对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要求。
5. 课程评价方式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课堂表现(占总评价成绩的20%):包括听讲、提问和互动。
2.案例分析报告(占总评价成绩的30%):包括问题描述、分析和解决方案。
3.实践成果(占总评价成绩的30%):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成果。
4.最终考试(占总评价成绩的20%):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试。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年提取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提取技术,培养学生对制药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提取技术,了解制药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制药工程的原理和提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制药工程设计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制药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提取技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药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制药工程的基本原理,如提取、纯化、制备等。
3.制药工程的提取技术,如溶剂萃取、离子交换、膜分离等。
4.制药工程的设计和操作方法,如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操作规范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提取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制药工程的提取技术和应用领域。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制药工程的设计和操作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制药工程的提取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制药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制药工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制药工程的提取过程和技术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该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制药工程的工艺设计,掌握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熟悉GMP规范,并能够结合药品的性质、用途和市场需求,设计符合规范的制药工艺方案。
二、课程设计内容•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制药工艺设计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则–药品生产中的物质转移方式、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基本理论–GMP规范概述•制药工艺设计流程–预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选型–质量控制点及检测方法设计–工艺参数设置及优化–工艺流程验证及放大•实例分析–根据具体药品的性质和用途,设计制药工艺流程–分析不同工艺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优工艺流程–评估工艺流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结构与要求–实例分析报告撰写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时间安排如下:阶段时间内容理论学习3周学习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和流程实践操作4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案例分析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课程设计报告:20分•实例分析报告:40分•实践操作表现:40分总分100分。
五、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理论学习阶段:教师讲授课件和案例分析,学生独立阅读附带读物。
•实践操作阶段:学生自行分组完成课程设计,教师对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课程设计教学资源•课件:PowerPoint或PDF格式•读物:制药工程学、GMP规范等相关教材和论文•设备: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实验设备七、课程设计注意事项•学生需要熟悉GMP规范,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遵循规范。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八、课程设计结论制药工艺设计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药品生产的全过程,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GMP规范的认识和遵守意识,从而为未来从事制药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诺氟沙星甲基化过程工艺设计二工艺条件原料参数一览表设产品的年产量为393吨,终产品诺氟沙星甲基化物的纯度为95%,诺氟沙星投料富余系数为1.05,反应转化率均为100%,甲基化收率99%,总收率为86%,用活性炭抽滤时,活性炭损失为20%(重量比),假设其它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均无损失。
每年工作日为330天(具体见设计题目分配方案),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1。
设计并选择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完成反应原理;2.。
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工艺条件的确定;3。
写出较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字)。
四、设计要求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五、时间4周(1114周)~六、参考书1.《制药工程学》主编:王志祥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第二版2.《化工原理》主编: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4.《化工机械基础》主编:刁玉玮,王立业,喻健良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六版前言甲磺酸培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伤寒、沙门菌属以及流杆感菌、奈瑟菌属等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本品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有轻度作用。
本品为杀菌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
主要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等格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肾盂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细菌性痢疾或其他肠道感染、伤寒及沙门菌属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葡萄球菌感染病例.本次设计内容中所采用的工艺是以诺氟沙星为原料,与甲醛、甲酸甲基化生成培氟沙星,再与甲烷磺酸成盐,的甲磺酸培氟沙星,后精制得到产品.本路线工序较短,对反应条件,反应设备的要求也不高,而且生产成本呢较低,最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总收率达86%。
再经过回收,精制等工序,可以制得。
附件三《制药工程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课程编号:学时:4周学分:4课程性质:必修选课对象:制药工程专业内容概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本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
内容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恒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建议选用教材:《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张洪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主要参考书: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3、《药剂学》;4、《GMP规范》;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01版;6、制药车间课程设计讲义,合工大制药工程系自编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学时:4周学分:4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确定主要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及主要制药设备的安装图,要求计算机AutoCAD绘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
5、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分方法:6、设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的质量(指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车间布置是否合理,主要设备总装图结构是否合理,图纸表达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课程设计结束后,由任课教师以及相关教师主持课程设计答辩会,全班同学按设计组分别进行汇报和答辩;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化工原理》的化工单元操作及管路计算;《药剂学》的主要制剂生产工艺流程;《GMP规范》的有关车间设计的内容;《化工制图》及AutoCAD内容;《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形式和学时分配1、课程设计:从以下给定的设计题目中任选一题;2、设计时间为2周;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必修环节教学大纲内容设计题目一:年处理1000吨药材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并绘制中药提取工艺管道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3、年处理1000吨药材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包括精烘包区域)4、紧扣GMP规范要求5、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图纸),3.带控制点工艺管道流程图(1#图纸)。
设计题目二:年处理500吨药材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按醇提工艺设计,考虑提取的前处理。
2、确定并绘制中药提取工艺管道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3、物料衡算、设备选型4、年处理500吨药材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包括精烘包区域)5、中药提取罐的安装图(剖示图)(1:50)6、紧扣GMP规范要求7、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中药提取罐的安装图(剖示图)(1:50);4、带控制点工艺管道流程图。
设计题目三:年产1亿支2ml水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二班制,单机或联动线自定)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图纸),3、工艺管道流程图。
(包括配液工序)设计题目四:年产1000万瓶250ml大输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二班制,联动线生产)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图纸),3、工艺管道流程图。
(包括配液工序)设计题目五: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片剂5亿片/年,胶囊剂3亿粒/年,颗粒剂1000万袋/年)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胶囊重按0.3g/粒计,片重按0.4g/片计,颗粒剂按2g/袋计;要求有多种制粒方式、高效沸腾干燥、铝塑包装);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高效沸腾干燥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5、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高效沸腾干燥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4、工艺管道流程图。
设计题目六:年产100万支(5ml瓶)冻干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二班制,联动线生产);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车间工艺用水的管道布置图(不包括制水站,按照GMP规范要求,工艺用水由制水站出发650C循环送至用水点);5、工艺用水的管道系统图;6、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车间工艺用水的管道布置图(1:100);4、工艺用水的管道系统图(1:100);5、工艺管道流程图。
设计题目七:制药用水站的设计(纯化水3t/h,注射用水1t/h)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工艺管道流程;2、设备选型(纯化水按3t/h,注射用水按1t/h);3、按规范要求设计制药用水站工艺平面图,并注明其技术要求;4、总结和论述制药用水站的设计。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纯水生产工艺管道流程图。
设计题目八:年产5000万支10ml口服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二班制,联动线生产);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配液工序的工艺管道布置图(标出管道标号、管径、管材);5、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配液工序的工艺管道布置图(1:50);4、工艺管道流程图(包括配液工序)。
设计题目九:年产5000万支无菌分装的粉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二班制生产);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计算注射用水用量,并做注射用水制备工艺设计;5、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考虑胶塞、铝盖的处理;2、无菌分装的粉针剂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注射用水制备工艺平面图(1:50)4、工艺管道流程图。
设计题目十:年产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片重按0.5g计;要求有湿法制粒、卧式沸腾干燥、铝塑包装);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卧式沸腾干燥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5、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卧式沸腾干燥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4、工艺管道流程图。
设计题目十一:年产2亿片制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片重按0.5g计;要求有包衣工序,制粒方式、包装形式自定)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图纸),3、工艺管道流程图。
设计题目十二:年产2000万袋冲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冲剂重按5g计;要求有湿法制粒、高效沸腾干燥、包装形式自选)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计算该车间所用的工艺纯水量,并做纯水站的设计5、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纯水站的设计说明。
2、冲剂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纯水站的平面布置图(1:50);4、冲剂生产工艺管道流程图;5、纯水生产工艺管道流程图。
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1986年);3、张洪斌主编,《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4、《药剂学》;5、《GMP规范》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01版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8、制药车间课程设计讲义,合工大制药工程系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