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3.23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广泛运用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开始兴起并蓬勃发展。
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成果深刻改变着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趋向和表现形式,给人类生存的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滞涨”现象,给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电子政务应运而生,旨在将新科技革命进程中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政府管理领域,以期成为解决政府管理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助推力。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斥资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作为电子政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却没有及时跟上,存在一系列需要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相关主体在深刻分析和认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所处的复杂环境,把握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进工作,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起源、国内外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这一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以及我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积极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相关基本理论,以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深刻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所处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学科因素、民主因素和实践因素三方面的支撑因素和经济环境、行政环境和人文环境三方面的制约因素两个部分;第四部分在指出服务型政府理念对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健康发展。
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与构建方法摘要:电子政务的核心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借助信息手段集成,实现更高效率的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
通过分析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及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构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包括体系框架原则、体系框架内容、体系实施要素及流程,以期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做出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49-02一、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从全球实践看,信息技术应用与制度创新密切关联,相得益彰。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革命与各国政府行政改革运动的产物,电子政务发展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
电子政务的核心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借助信息手段集成,实现更高效率的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
服务型政府与传统行政方式相比,弱化了政府的垄断性和强权性,强调了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
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相比,电子政务意味着一种全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技术上促进服务型政府;从结构上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扁平化、无缝化;从价值上约定服务型政府的取向。
认识到电子政务对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促进性,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跨越时间、空间,跨越地域、部门等信息集成价值。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与意义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不可衡量,则无法管理”的理念决定了电子政务绩效管理的必然性。
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在政府的责任和绩效日趋公开的情况下,电子政务项目由于财政的约束硬化和公民知情权的声张,失败的成本核算不仅是项目终止,还包括公民的信任与支持的流失。
因此,西方国家成功的电子政务建设无一不十分重视绩效评估,一方面把它作为项目全程管理的手段,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公民支持的依据。
我国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已有十多年历史,据统计每年的财政花费都超过300亿人民币,用以建设大量的网络系统、业务系统、数据库等,然而相当大比例的建设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比比皆是,浪费了巨额公共资源,相应的电子政务的应用性、有效性也受到公众的诟病。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摘要:该文在分析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且设计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模型,为评价电子政务的绩效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3-3103-02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governmentNING Bin, WU Zhao, ZHOU Jian-wei(Maths & Computer Science School, Xiangfan University, Xiangfan 441053, China)Abstract: In the thesis, beginning with ananalysis of methods of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its is built up. And then model applying neural network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E-government is designed, which offers a new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E-government.Key words: e-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neural network随着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价研究也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估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估标准,综合性考核与评估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过程,以促进电子政务管理水平和应用绩效的提高。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引言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提供的各种电子服务和解决方案来推进政府机构运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如何评估电子政务的绩效,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系统评估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法,通过向各方参与者发放问卷,收集其对电子政务的满意度、效益、可用性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案例研究是一种深入分析具体案例的方法,通过案例的详细研究,了解电子政务在实际应用中的绩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系统评估是一种基于数据的评估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数据和效果数据,评估其绩效表现。
这些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是评估的基础,良好的指标体系可以准确地描述和衡量电子政务的绩效。
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应包括效率、效能、满意度、可用性等方面的指标。
效率指标用来衡量电子政务在资源利用和工作效率方面的绩效表现;效能指标用来衡量电子政务在实现政策目标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绩效表现;满意度指标用来衡量公众和各利益相关方对电子政务的满意程度;可用性指标用来衡量电子政务的易用性和可访问性。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问题与挑战虽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仍然不够完善,现有的指标往往过于宽泛,无法准确地描述电子政务的绩效。
其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对评估人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成为政府机构向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的手段。
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政府机构可以更好地管理自身的运营,并提供公共服务。
然而,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缺少标准化指标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估需要依据一定的指标,以衡量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然而,目前并没有对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标准化指标。
这使得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难以使用一致的标准来评估自身绩效。
2. 评估重点偏向技术而不是服务质量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重点往往放在技术方面,而不是服务质量。
政府机构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体验和满意度。
3. 缺少相应的评估工具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需要相应的绩效评估工具。
然而,缺乏相应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具,政府机构难以对自身绩效进行准确评估和改进。
解决方案1. 制定标准化指标政府部门可以制定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以便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能够使用一致的评估标准。
标准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公众需求、政府机构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
2. 将服务质量作为评估重点政府机构需要将服务质量作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点。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提高电子服务质量、升级服务设施和改进服务流程,提高公众对服务的满意度,从而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
3. 开发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具政府机构需要开发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具,以便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估和改进。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具需要针对不同的服务类型和目标群体进行开发,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
结论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政府机构与公众合作,政府机构需要注重服务质量、制定标准化的评估指标、开发相应的评估工具。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政府机构提高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也变得日趋成熟,改善了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了政府的运作效率,减少了行政审批环节。
时,电子政务也带来了政府绩效评估的问题。
府绩效评估是政府运营的重要指标,但政府机构在评估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如何更深入地了解和评价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绩效评估应该具有哪些特点等问题。
此,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至关重要。
一、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
1.1绩效体系框架的构建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是将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转化为实
际操作的有效框架。
据《政府绩效评估指南》,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应包括:政策目标、活动、结果以及影响;具体而言,从政策目标入手,先定义期望,然后细化到流程活动;从流程活动出发,定义目标并确定评估指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影响结果的活动;以此为基础,评估结果,最终形成绩效体系框架。
1.2绩效体系框架的应用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不仅可以应用于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如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
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内容,企业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利用绩效体系框架,调整绩效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方法,完成绩效评估。
二、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
2.1数据采集与分析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数据采集和分析。
评估过程中,政府机构首先要收集有关政府行为的所有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分析、经济学分析、社会学分析、心理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为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2.2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是另一种重要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
地调研可以直接体察电子政务服务的过程,为绩效评估提供客观的参考。
地调研可以从四个方面完成:一是从市民身上,调查他们的满意度,以评估政府的绩效水平;二是从社会组织身上,调查政府服务的效率、质量,以评估服务的质量;三是从行政部门身上,调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和流程问题,以评估行政能力;四是从政府技术部门身上,调查技术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以评估技术支持程度。
2.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
府通过深入案例,以了解政府所处环境,分析各要素的影响,识别必要的信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行为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评估政府行为的绩效。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的研究,发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是将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转化为实际操
作的有效框架,而且可以用于多种企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
则是收集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
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保证政府更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推动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