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8
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一、电力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电力网:由输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在电力网的基础上加上发电设备。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大。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占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三是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个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四是适用性,电力行业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五是先行性,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220/380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 kV、6 kV、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机过去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低压用户均是220/380V。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力系统基础知识是指关于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工作原理、调度管理及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由输电、变电、发电、调度和配电等多个环节组成,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是电力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工程实践,也涵盖了电力系统的理论基础。
1、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输电、变电、调度和配电等组成的一整套电力供应系统,它是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
电力系统包括三级电力系统,即国家电网、区域电网和地方电网。
其中国家电网是最高级别、覆盖范围最广的电力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和分配区域电网全部电力负荷。
2、电力系统构成电力系统包含四大子系统:发电系统、输电系统、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
其中发电系统是指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输电系统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用电地点的线路、变电器和开关设备。
变电系统则是将输送在高压线上的电能升压或降压为合适的电压等级,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
配电系统负责将电能分配到用户的终端用电设备上。
3、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水能、燃料能、核能等能源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传递到发电机上,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输电和变电进行分配和转换后,最终被配电系统送达用户的终端设备上。
4、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是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和控制,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电量调度、电压调节、负荷平衡、电网稳定控制等。
5、电力系统的优化电力系统的优化是指对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运营和调度的优化,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电力质量和优化供电结构。
电力系统的优化包括系统优化、运行优化、管理优化、市场优化等。
6、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未来电力系统发展重点将转向寻找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同时也需要通过新能源技术等手段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第一章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和安全控制的作用,因此首先应明确所要保护和控制对象的相关情况,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特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及其相关概念。
这是学习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本书内容的基础。
>>第一节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一、电力系统构成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所)、送电线路、配电线路、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
其中,联系发电厂与用户的中间环节称为电力网,主要由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如图1-1中的虚框所示。
电力系统和动力设备组成了动力系统,动力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水轮机等。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多是三相的,且三相系统基本上呈现或设计为对称形式,所以可以将三相电力系统用单相图表述。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及电力网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l所示。
图1-1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及电力网示意图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一次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还需要配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计量装置、通信和电网调度自动化设施等。
电力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和电气设备的作用如下。
(1)发电厂。
发电厂是把各种天然能源转换成电能的工厂。
天然能源也称为一次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等,根据发电厂使用的一次能源不同,发电厂分为火力发电厂(一次能源为煤炭、石油或天然气)、水力发屯厂、风力发电厂等。
(2)变电站(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厂与用户的中间环节,具有汇集电能和分配电能、变换电压和交换功率等功能,是一个装有多种电气设备的场所。
根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根据设备安装位置,可分为户外变电站、户内变电站、半户外变电站和地下变电站。
变电站内一次电气设备主要有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负荷开关等。
变电站内还配备有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测量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及远动通信装置等。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单位组成的整体,在同一瞬间,发电厂将发出的电能通过送变电线路,送到供配电所,经过变压器将电能送到用电单位,供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因此掌握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电力生产特点,是对进网作业电工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电力系统、电力网构成发电厂将燃料的热能、水流的位能或动能以及核能等转换为电能。
电力经过送电、变电和配电到各用电场所,通过各种设备在转换成为动力(机械能)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由于目前电力不能大量储存,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因此,必须将各个环节有机的联成一个整体。
这个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中的送电、变电、配电三个部分称为电力网。
什么叫电力网?电力网是将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各个类型的变电所连接而成的网络,简称电网。
配电网中又分为高压配电网指110KV及以上电压、中压配电网指(35KV)10KV、6KV、3KV 电压及低压配电网220V、380V。
我国标准:0.38,3,6,10,35,66,110,220,(330),500,750,1000 KV。
辽宁电网的电压中枢点为:南关岭、红旗堡、沙河营、沈东变、清河厂220KV母线及辽阳变500KV母线辽宁沈阳电网一次系统结线图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不包括动力部分)、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直到用户等在电气上相互联结的整体,它包括了发电、输电、配电直到用电这样一个全过程。
10kV输电线路动力系统与电力系统、电力网关系示意图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低压配电?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小功率损耗、电能损耗和电压降落,保证电能质量,提高运行中的经济性。
P=√3UI (U↑I ↓)一、大型电力系统优点1提高了供电可靠性2减少了系统的备用容量3通过合理地分配负荷4提高了供电质量5形成大的电力系统,便于利用大型动力资源,特别是能充分发挥水力发电厂的作用。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1、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振荡?答: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原动机向发电机提供的功率始终等于发电机向系统提供的负载消耗功率,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使上述功率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时,电力系统应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的作用过度到新的功率平衡状态运行,即谓电力系统稳定。
这是电力系统维持稳定运行的能力,是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简称稳定)研究的课题。
电力系统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微小的扰动(如负载和电压较小的变化)后,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性对应于电网受到严重干扰的情况。
系统的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摆动,系统任何点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随功率角而变化δ的变化而改变、频率下降等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电力系统振荡。
2、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之间有什么区别?答: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振荡期间,系统每个点的电压和电流值来回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
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的电流、电压值突变量很大。
振荡期间,系统任何点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随功率角而变化δ的变化而改变;而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是基本不变的。
振荡期间没有零序和负序分量,短路时有零序和负序分量。
3、电力系统振荡时,对继电保护装置有什么影响?那些保护装置不受影响?答:电力系统振荡时,继电保护装置用电流继电器、阻抗继电器有影响。
对电流继电器的影响。
当保护装置的时限大于1.5-2秒时,可以避免振荡而不会误操作。
对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I↑U↓保护动作,I↓U↑保护返回。
距离ⅠⅡ该段采用振荡锁定原理,以避免系统振荡,以防止阻抗继电器误动作。
原则上,不受振荡影响的保护具有相位差保护,和电流差动纵联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
4、中国电力系统中有几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它们对继电保护的要求是什么?答:中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有三种方式:①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②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③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一、电力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电力网:由输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在电力网的基础上加上发电设备。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大。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占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三是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个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四是适用性,电力行业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五是先行性,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220/380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 kV、6 kV、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机过去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低压用户均是220/380V。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No.1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接线方式1、电力系统的四大主要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负荷。
2、动力系统包括动力部分(火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水电厂的水库和水轮机、核电厂的核反应堆和汽轮机)和电力系统。
3、电力网包括变压器和电力线路。
4、用户只能从一回线路获得电能的接线方式称为无备用接线方式。
No.2 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1、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具有:①重要性、②快速性、③同时性。
2、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①安全可靠持续供电(首要要求)、②优质、③经济3、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供电可靠性)将负荷分为三级。
4、电压质量分为:①电压允许偏差、②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③公网谐波、④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5、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①电压、②频率、③波形(电压畸变率)6、10kV公用电网电压畸变率不超过4%。
7、抑制谐波的主要措施:①变压器星三角接线、②加装调谐波器、③并联电容/串联电抗、④增加整流器的脉冲次数8、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指标:①燃料损耗率、②厂用电率、③网损率9、线损包括:①管理线损、②理论线损、③不明线损10、线损计算方法:①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②最大负荷损失因数法③均方根电流法No.3 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1、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也称电力网的额定电压)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相同。
2、正常运行时电力线路首端的运行电压常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05%,末端电压为额定电压。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电力网的额定电压高5%。
4、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但变压器直接与发电机相连时,其额定电压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即为该电压级额定电压的105%。
5、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相当于电源,其输出电压应较额定电压高5%,但因变压器本身漏抗的电压损耗在额定负荷时约为5%,所以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规定比额定电压高10%。
6、降压变压器二次侧连接10kV线路,当短路电压百分比小于7.5%(变压器本身漏抗的电压损耗较小)时,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家庭、工业和商业用户。
第一部分: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
它们使用各种能源,如煤炭、天然气、核能和风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厂的核心设备是发电机,它通过转子磁场和定子通过磁感应原理产生电能。
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经过变压器提高电压级别,然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变电站。
第二部分: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变电站的关键组成部分。
输电线路有不同的类型,包括高压直流(HVDC)线路和交流(AC)线路。
HVDC线路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而AC线路适用于中短距离传输。
输电线路通常使用电缆或电杆支撑,以及绝缘材料保护电力输送中途不丧失过多的能量。
输电线路上的输电塔用于支撑电缆,并提供必要的电气绝缘。
输电线路上的电能输送需要经过多次变压,以提高或降低电压级别,以适应不同电网的需求。
第三部分: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将高压输电线路带来的电能转换为适用于配电网和终端用户的低电压。
变电站使用变压器进行电能变换,并通过开关设备进行电能控制和分配。
变电站还提供对电能质量、电压稳定性和短路保护的监测和调整。
第四部分:配电网配电网是将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家庭、工业和商业用户的最后一环。
配电网包括各种低压开关设备、断路器和配电变压器,用于控制电能的分配和保护。
配电网还涉及用于远程读取电能使用量和控制的智能电表。
总结: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而其中的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是使电能到达最终用户的基础设施。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使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正经历着重大变革。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并为未来的能源转型做好准备。
电力系统根底知识简介电力系统是一个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终端用电等环节的供电系统。
它是现代社会运转中不可或缺的根底设施之一,为各种生产、生活以及交通等领域的电能需求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
发电局部发电是电力系统的起点,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
常见的发电方式有热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等。
热力发电是利用燃烧化石燃料或核反响等方式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的能量,通过水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风能发电那么是利用风力转动风车产生电能。
输电局部输电是把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从发电厂送到用户的过程。
高压输电线路主要通过电缆或者电网架设在地面或者高架上,以减小电能的损耗和延长输电距离,通常有220千伏、500千伏和750千伏等不同电压等级。
输电线路在铁塔、绝缘子、导线和接地电缆等配套设备的支持下,保证电能的稳定传输。
配电局部配电是将输电过程中的高电压电能转换成适合终端用户使用的低电压电能。
配电系统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内将电能分成不同的支路,通过变压器等设备提供适当的电压和频率,以满足用户的电能需求。
配电系统通常包括变电站、高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等。
终端用电局部终端用电指的是最终将电能用于生活、生产等领域的环节。
这涉及到各种电器设备和用电设施,包括家庭中的灯具、冰箱、空调等,工业部门的机器设备,以及商业领域的电脑、空调等设备。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遇到外部扰动或内部失常时,能够自动恢复原有的稳定工作状态的能力。
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电力工业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依靠高效准确的监测和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的平安性电力系统的平安性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人员和设备的保护。
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平安问题包括线路过载、断路器故障和电气火灾等。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平安性,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并加强系统的保护措施。
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开展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开展是指在满足当前电能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长远利用。
共131题1. 一条指令代码,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
2.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
3. 我们把用“ 0”表示高电平,“ 1”表示低电平的方式叫做负逻辑 ____ 。
4. 示波器是用来观测电压______ 、电流______ 波形的一种电子仪器,凡能变换成电压、电流的其它电量和非电量,也可以用示波器进行观测。
5. 微波收发信设备的基本功能就是频率变换和波形变换。
6. A/D转换是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7. 正弦波的三要素是振幅_______ ,频率_____ 和初相角______ 。
8. 运算器可进行两种运算,包括—算术运算 _____ 和一逻辑运算____ o9. 按照传送信息的类型,总线可以分为—数据总线_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
10.OSI模型可分为七层,从最底层开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1. TCP/IP层次模型共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12. 存贮器分为内存贮器禾口夕卜存贮器两部分,简称内存和外存。
13. 对计算机远动系统的要求:可靠性高、实时性强、数据准确一、设计合理、可维护性好、信道混用、设备多样化、兼容性强、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一。
14. 系统产生死锁的原因有:系统资源不足____ 、进程推进顺序非法____ 。
15. 计算机病毒分为一感染文件型一和—引导区型____ 。
16.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_____ 上运行的过程,使系统进行—资源分配_和_调度一的一个独立单位。
17. 中央处理器CPU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
18. 进程通常由—程序—、一数据集合_ 、_讲程控制块 _ 三部分组成.19. 计算机网络中,主计算机系统应选择分时类操作系统20. 存贮器的RAM和EPRO是RTU用来_存放数据和程序_____ 的地方,RAM用于暂存实时采集的数据、RTU程序处理过程中的___ 中间结果_ 和接收到的调度端命令等信息,EPRO则用于固化设计人员为RTU编写的_程序——,一旦固化之后,RTU 的工作方式、通信规约也就确定了。
21. 两个来自不同计算机的数据同时在共享介质中传播时就会产生冲突。
22. 数据传输有两种主要的编码方式:不归零制编码和曼彻斯特编码。
23. 一台Pentium133计算机,其中133只的是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技术指标。
24. 某人事管理软件,属于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中的应用软件。
25.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核心。
26. DOS的中文名称是磁盘操作系统。
27. 在计算机的文件系统中,是通过目录对文件讲行管理和操作的。
28.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对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有影响的、会传染的特殊的程序。
29. 在WINDOWS,利用鼠标打开图表窗口时,应该双击鼠标左键30. 计算机与外设数据传输方式有同步、异步、中断、DMA方式四种。
31. 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他们是硬件、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32. 由总线构成的局域网按其组网的拓扑结构,主要可以分成主从和对从网两种。
33. 计算机系统中包围着硬件的一层是操作系统OS它控制和管理这系统硬件,操作系统的功能有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34. EB90 H 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10111001000035. 为了使接入In ternet的众多电脑主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In ternet中的每一台主机都分配有一个唯一的32位地址,该地址称为IP地址,也称作网际地址。
36.IP地址由四个数组成,每个数可取值0〜255,各数之间用一个点号“.”分开。
实际上,每个IP地址是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37. 计算机病毒是指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或数据丢失两部分组成。
38. 在电容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则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加。
39. 程序设计语言指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计算机高级语言。
40. 磁盘和磁带都属于计算机的外围设备的辅助存储器。
41. 计算机系统包含的软件主要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42. 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
43. 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三种44. 关系型数据库中有三种基本操作,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属性成分操作称为投影。
45. 实现网络互连的关键设备为路由器。
46. 系统调用接口是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接口。
47. 内存中,每一个存储单元都与相应的内存地址编号相对应。
48. 调度模块的作用是为进程分配CPU49. 虚拟存储器是存储管理的核心概念。
50. 覆盖与交换技术是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用来扩充内存的两种方法。
51. 软件可移植性是用来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尺度之一。
52.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
53.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多道程序设计,计算机需要有更大的内存。
54. 正在处理机上运行的进程,称为执行状态。
55. 一个进程是一个程序对某个数据的执行过程,是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56. 死锁的起因是并发进程的资源竞争。
57. 吞吐率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一个计算机系统所完成的总工作量。
58. 计算机设备利用率主要指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情况。
59. 把一个进程划分为若干个可同时执行的程序模块设计方法是并—程序设计。
60.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式,能提高CPU和外设的利用效率。
61.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局域网通常采用以太网形式。
62. 将二进制数11011011转化成十进制数为219。
63. 将BCD码10010110转化成十进制数为96。
64. 将十六进制数30H转化成十进制数为48。
65.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66.010*********.1102=1371.7510=2533.68=55B.C1667.二进制数10011111,用八进制数表示为237,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9F,用BCD码表示为000101011001。
68.10110-00111 = 1111。
69.101111 + 11011 = 100101070.1010 X 101 = 11001。
71. 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络接口卡,英文名NIC。
72. 使用双绞线组网,双绞线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使用的接头是RJ45接头。
73.I nternet中各个网络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靠网络上的世界语TCP/IP协议。
74. 网络互连的目的: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不同网络上用户之间信息、数据交换。
75. 在网络中用于连接PC机的网卡和路由器的线缆类型为交叉缆。
76. 按计算机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进行分类,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77.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过滤、存储转发、路径选择、流量管理和介质转换等。
78. 交换机工作在ISO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79. 网络层所提供的功能有两大类:面向联接的网络服务和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80. 在计算机通信中,可以直接用串行接口电路对传送的信息实现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效验。
81.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共享资源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库等的计算机集合。
82. 根据中断源产生的条件,可把中断分为外中断和内中断。
83. 从任务调度的角度来分析,有四种不同的任务状态,它们是运行状态、就绪状态、挂起状态、潜伏状态。
84. 处理机暂停执行原来的程序,而转去处理中断,这样的过程为中断响应。
85. 实时系统的突出特点是时间性强,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
86. 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部分组成。
87. 处理机调度可以分为作业调度、交换调度、进程调度三级。
88. 文件的存取方法有顺序存取法、随机存取法、按键存取法89. 处理机调度可分为单处理机调度和多处理机调度。
90. 文件可采用连续和不连续两种方式保存在磁盘的各盘区中。
91. 数字计算机通常分为微、小、中、大、巨型计算机。
92. 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93. 硬件部分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I/O设备,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94. 实现相等网络互联的关键设备是网桥。
95. 低速的微型机局域网传输媒体通常采用双绞线。
96. 电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即频率、电压和波形三项指标。
97. 电容器的_一电压_ 不能突变,电感器的一电流_ __不能突变。
98.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安全可靠地发供电、要有合格的电能质量、要有良好的经济条件。
99. 电力系统是由许多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开关等发供电设备组成的庞大网络100.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有正常运行状态、警戒状态、紧急状态、系统崩溃、恢复状态。
101. 我国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
102. 《全网调度系统“十五”发展计划纲要》中“五化”是指主—通信光纤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运行指标国际化、专业管理现代化。
103. 电网调度自动化工程、配电工程、发电工程要求的四个同时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104. 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热备用是指主备系统同时采集数据,同时运转。
105. 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配置可划分为:主机系统;前置处理机系统;接口通信设备;双机切换设备;模拟盘;人机系统;不停电电源等。
106.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数据库存放的是来自各个RTU的模拟量—、开关量和累计量。
107. 十进制数27的二进制数为11011 ,用BCD码表示为_ 00100111 。
108. 按机械强度要求,控制电缆芯线最小截面为:强电控制回路」1.5mm,弱电控制回路》0.5mm。
109. 构成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包括厂站端子站设备、调度端主站设备和自动化通道。
110. 电力网络包括电气元件及其连接方式两个要素。
111. 局域网常见的传输线缆有双绞线和光纤。
112. 传输速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指标,主要有码元传输速率和比特传输速率。
113. 模拟远动通道的传输速率有300> 600、1200bit/s。
114. Oracle使用select语句从数据库查询数据。
115. C类IP 地址的范围是192.0.0.0 至223.255.255.255。
116.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和星型。
117. 某正弦交流电流,频率为50HZ最大值为20A,初相位为-40:此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20sin314t-40 o A。
118. 3.在一般电流互感器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激磁电流。
119. 电力系统信息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结构状态信息,另一类是系统 _____ 运行状态______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