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 格式:docx
- 大小:16.02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四世界近代史阶段历史特征一.经济——必修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六单元)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伴随着新航路开辟的脚步,欧洲殖民者开始在亚非美殖民扩张,殖民扩张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也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加紧全球扩张,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商品,掠夺原料,早期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或“初步形成”)。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类开始由蒸汽时代向电气时代过渡,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垄断组织也由此形成,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列强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或“最终形成”)。
(重点梳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和重大历史影响。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只充当“守夜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有序竞争的秩序维护者),自由资本主义因此兴起发展。
1929—1933年的“大萧条”,美国胡佛总统沿袭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危机更加恶化,新任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国家开始全面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同时兴起),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此兴起。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广为推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50—70年代初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黄金期”;同时“福利国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日益完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资本主义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成型。
初中历史近代知识点梳理近代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括了从17世纪中叶的启蒙运动到20世纪中叶的二战结束的一段时间。
在这个时期,人类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革,这些事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初中历史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近代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下面将对近代历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兴起工业革命是近代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它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逐渐推广至其他欧洲国家。
工业革命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为特征,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一时期,工业生产逐渐取代农业生产,出现了大规模的工厂和城市化现象。
同时,由于机器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列强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
帝国主义的主要动机包括寻求原材料、市场和政治影响力的扩展。
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通过武力和政治手段掠夺殖民地资源,并在殖民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这导致了殖民地居民的贫困和剥削,同时也带来了不稳定的政治局势。
三、民主主义和人权的发展近代历史见证了民主主义和人权观念的崛起和发展。
法国大革命是民主主义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它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倡导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民主革命。
同时,人权观念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例如《人权宣言》的颁布便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四、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近代历史的发展使得社会结构和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结构逐渐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同时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蒸汽机、电力、电报等发明引领着现代化进程,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五、世界大战和国际关系20世纪是近代历史最为动荡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成为了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事件。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总结近代史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的世界历史。
在这个时期内,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变革,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对近代史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
首先,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扩展,以及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在欧洲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人的权利和自由。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有伏尔泰、卢梭等人,他们主张以理性和科学作为指导,追求人类解放。
法国大革命则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通过推翻王室建立了共和国,并确立了人权、自由和平等原则。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还包括拿破仑的崛起和欧洲战争。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中国近代史开始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包括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
同时,西方列强逐渐侵占中国的领土和权益,导致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
这一时期还包括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迅速现代化并成为亚洲的列强。
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
这场战争导致了许多国家的毁灭和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同时,也加速了欧洲列强的衰落和新兴大国的崛起。
十月革命则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奠定了苏联的建立,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除了以上几个时期外,近代史的其他重要内容还包括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变化等。
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则是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的结果,对殖民地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压迫和掠夺。
同时,近代史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变化的时期,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主流。
九年级历上册近代史知识点近代史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九年级上册近代史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知识点: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众多社会变革的起点。
它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通过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
不仅仅是英国,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进行了工业化的改革。
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并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格局。
接下来,我们转向第二个知识点:殖民扩张。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开始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市场和资源,这就导致了殖民扩张的浪潮。
欧洲列强通过武力和经济手段将许多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地区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殖民扩张不仅给殖民地带来了苦难,也给殖民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
同时,殖民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也受到了殖民者的影响,这种影响仍然延续至今。
第三个知识点是:文化变革。
在这个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艺术、文学和哲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潮流,如印象派画家的出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以及法国作家舒尔卜的小说等。
这些文化变革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态势,也推动了后来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在艺术领域,一些艺术家开始探索新的形式和表现方式,如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在文学领域,一些作家开始关注个人主义和内心的表现,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叙事方式。
最后,我们来讨论第四个知识点: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是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革命事件之一。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社会矛盾的积累和国家财政危机的加剧。
这场革命颠覆了封建制度,推翻了法国君主制,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崛起。
法国大革命的理念自由、平等和博爱也影响了后来全球范围内的革命运动。
世界近代现代史阶段特征1、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时期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原始积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模式是手工工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国际关系:早期殖民扩张。
思想:文艺复兴。
2、16——18世纪: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模式依然是手工工场。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展开,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在少数国家确立,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制度统治之下。
国际关系:争夺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
民族解放运动:中心在美洲(北美独立运动和拉美独立运动)思想: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
3、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化初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生产方式由手工向机器转变;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向工厂转变;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统治地位。
国际关系: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初步形成。
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思想:自由主义(亚当斯密)、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
4、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前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发展不平衡,呈现两种基本类型。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形成三对基本矛盾和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一战。
民族解放运动:亚洲觉醒;思想:列宁主义诞生。
5、1917——1929年:十月革命到二十年代的东西方世界经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日本崛起为东亚霸主;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政治: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第一个社会主要国家苏联的建立和巩固;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峙与斗争。
初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整理近代史是初中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涉及到近代世界发展与变革的学科,它包括了从近代历史时期的开端直至现代的一系列事件和人物。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近代史的知识点,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1. 近代史的时间段和标志性事件近代史时间段一般从西方历史的工业革命开始,约为18世纪末至20世纪末。
以下是一些标志性事件:-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引发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从而带动了现代化进程。
- 法国大革命:1789年至1799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典范,推翻了君主制度,奠定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 不平等条约: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和其他亚洲、非洲国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了国家的割据和民族矛盾。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是全球性的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 二战:1939年至1945年,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彻底改变,使冷战开始。
2. 近代史的主要思潮和影响- 18世纪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科学、人权和个人自由,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9世纪资本主义思潮: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资本主义成为了当时社会主要的经济制度。
- 20世纪社会主义思潮: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国家干预经济等,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近代史中的主要国家和人物-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19世纪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代表人物有工业革命的先驱者詹姆斯·瓦特、发明家伊莱沙·麦克斯韦和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之一温斯顿·丘吉尔。
- 法国: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先驱,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地。
代表人物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和民主派领袖罗伯斯庇尔。
- 中国:面临列强侵略和国内政治动乱,近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
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
2、主题线索
(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具体表现为: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家垄断)
3、世界近代史的分期---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
(1)公元14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阶段
(2)17世纪—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3)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4)19世纪后期———1917年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
(一)内容总论
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阶段特征或史实】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萌芽时代(14世纪至16世纪初)向工业文明迈进时期
㈠核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
㈡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经济: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欧洲出现(意大利)。
开辟新航路(1500年前后)和殖民掠夺扩张,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并开始出现世界市场雏形,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政治: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天主教会)--宗教改革(1517年)斗争,西欧封建制度的解。
思想:文艺复兴(14-17世纪)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略)
对外关系: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扩张,
第二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现代化起步--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时期
㈠核心内容:构想、构建理性王国,革命时代,科学诞生。
㈡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
政治: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18世纪),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40-1689年)、美国独立战争和共和制的确立(1775-1787年)、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工业资产阶级还未真正掌权,处于劣势,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
经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拓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重商主义政策广泛盛行。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对外:西欧列强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18世纪)密切各地区联系。
思想: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牛顿经典力学(1687年)),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启蒙运动广泛传播,(17-18世纪)理性主义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 ---工业化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时期
㈠核心内容:科技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统治确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㈡阶段特征:
基本线索:一个中心(工业革命)、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特征: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
政治: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遍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三次议会改革);
美国内战(1861年);
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1875);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德意志统一(1871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英国海外殖民霸权和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②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社会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第一国际(1864-1871年)、巴黎公社(1871年));
③西方殖民主义第二次扩张高潮,东方从属于西方.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年)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后法美相继完成,德意志、俄、日等国也陆续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出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
文化:①思想界自由主义兴起(亚当·斯密《国富论》);
②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弊端的逐渐暴露,社会主义学说产生(《共产党宣言》(1848年)),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的失望和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拜、雪、巴、托);古典音乐(贝),印象派音乐与绘画。
科学理论重大突破:生物进化论(1859年),瓦特与蒸汽机;
第四阶段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时期
㈠核心内容:新兴工业不断涌现,垄断资本主义到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出现不平衡。
㈡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大企业时代到来,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度(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政治:①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干预国家政治。
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②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③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日、德是个别、暂时现象)
④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觉醒:中国、印度、土耳其)
⑤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合法斗争为主,经济斗争为主,有组织的斗争增加,
经济:二次工业革命(美德:迅速。
英法:缓慢。
日俄: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思想: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德);现代主义、电影和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