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8.49 MB
- 文档页数:61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景观设计是指利用科学的手段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对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舒适性的公共空间。
下面是几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
1. 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麦迪逊广场花园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著名的公共广场,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具魅力的花园之一、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巴黎的蒙马特山,拥有雄伟的喷泉、精美的花坛和绿地。
这个设计将城市的繁忙和自然的美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和欣赏艺术的场所。
2.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充满创意和科技的景观设计项目。
它拥有多个主题花园,包括著名的超级树和云雾森林。
超级树是一个人工结构,高度超过50米,上面种植着各种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垂直花园。
云雾森林则是以人工喷雾和水池为特色,创造出了一个湿润和凉爽的氛围。
3. 巴塞罗那国家宫花园(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巴塞罗那国家宫花园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这个设计结合了自然和建筑的元素,通过花园和景观来装饰建筑。
花园中的水池、噴泉和花坛与建筑的花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和谐和美丽的整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和自然的场所。
4. 斯图加特公园(Stuttgart Park)德国斯图加特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公园,拥有丰富的植被和水域。
这个设计将自然的元素和人工的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宜人、舒适的环境。
公园中的湖泊和噴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凉爽和放松的场所,而花坛和雕塑则增加了艺术的氛围。
5. 日本庭园(Japanese Garden)日本庭园是日本独特的景观设计形式,以其简洁和平静的特点闻名。
这个设计强调自然的美感和和谐的氛围,通过清水池、假山和花园等元素来表达。
庭园中的花草树木和小桥流水与建筑的布局相呼应,形成了一个舒适和平静的空间,使人们放松身心。
优秀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引言:景观设计是为了营造宜人的环境和提供美学体验而对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创造舒适、美丽和与自然融合的环境。
本文将分析几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重点探讨其设计理念、空间规划和材料运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
一、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西区,是一座占地约2.33英亩的公共景观空间,其灵感来自于巴黎的拉布雷山与巴塞罗那的米拉之家。
这个城市公园是在2014年开放,并迅速成为纽约市的一个标志性地标。
设计理念: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将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一个环境友好、社区友好的公共空间。
设计师充分利用原有结构,保留了铁路轨道、桥梁和其他工业元素,并通过添加现代化的景观元素,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户外休闲空间。
空间规划:纽约高线公园采用了多层次的规划方式,将不同功能区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公园的入口有一个宽敞的广场,作为集会和活动的场所。
沿着铁路轨道,有植物花园、休息区、露天剧场和餐厅等。
公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位于上层的花园,那里有各种植物和树木,供人们漫步和休息。
材料运用:在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中,材料选择对于创造独特的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使用了可持续的材料,如回收木材、混凝土和铁艺,使公园看起来既现代又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协调。
绿化带的植物选择也十分丰富,包括灌木、花卉和树木,为公园带来了生机和自然的美感。
成就和影响: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空间规划和美学价值上,还体现在其对城市社区的积极影响上。
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城市风景和交流互动的场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公园还促进了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形象。
二、新加坡未来港湾新加坡未来港湾是一项规模庞大的景观设计项目,旨在将新加坡的港口地区改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城市空间。
这个项目于2011年开始,并于2019年完工。
作为亚洲最大的景观设计项目之一,新加坡未来港湾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
好玩的景观设计案例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景观设计案例:
1.日本富士山下的“富士山温泉”:该温泉位于富士山下,设计师利用了富士山的天然温泉资源,打造了一个充满日式风格的温泉浴场。
浴场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日本的传统文化和自然元素,如樱花、枫叶、瀑布等。
2.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公园”:该公园位于旧金山市中心,设计师将公园设计成一座城市绿洲,包括了多个不同的景点和活动区域,如湖泊、花园、游乐场、自行车道等。
公园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旧金山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文化,如海岸线、桥梁、建筑等。
3.中国杭州的“西湖”:该景区位于杭州市中心,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设计师将西湖打造成一个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景点,包括了多个不同的景点和活动区域,如苏堤、断桥、雷峰塔等。
公园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元素,如小桥流水、古树名花、茶楼酒肆等。
4.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南岸公园”:该公园位于布里斯班市中心的南岸,设计师将公园设计成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绿洲,包括了多个不同的景点和活动区域,如博物馆、剧院、艺术画廊等。
公园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布里斯班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文化,如河流、桥梁、建筑等。
这些景观设计案例都充分考虑了自然元素和文化元素的融合,打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和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艺术,旨在打造令人愉悦的户外环境,并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空间的追求。
在无数的景观设计案例中,有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杰作,它们以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技术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身心的享受。
本文将对几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和成功之道。
1. 中央公园(Central Park)中央公园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
该项目始建于1857年,经过多位著名设计师的持续改进,如弗雷德里克·奥尔姆斯特德和卡尔巴奇等,中央公园最终成为了一座集合了众多景观元素的综合性公园。
首先,中央公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纽约市的“绿色肺腑”,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和污染的休闲空间。
其次,公园内的湖泊、花坛、喷泉等景观元素相互配合,形成了和谐而丰富的景观画面,为游客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中央公园还设计了多条步行道和骑行道,方便市民进行各种户外运动活动,增加了公园的使用价值。
2. 圆明园(Yuanmingyuan)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
该园依山傍水,汲取了中西方园林设计的精华,构成了丰富而庞大的景观体系。
首先,圆明园吸收了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如塑造景观“三维”效果和强调意境的张力。
其次,园内建筑的布局和材质选择也极具特色,如碧波池、毓秀堂等,它们以自然元素和古典建筑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最后,圆明园还保留了各种标志性的景观元素,如十二生肖纪念碑和飞天等,这些景观元素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3. 阿布扎比儿童公园(Abu Dhabi Kids Park)阿布扎比儿童公园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一个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户外游乐场所。
这个公园以其丰富的儿童活动项目和精心设计的景观而闻名。
首先,儿童公园将儿童的需求和兴趣作为设计出发点,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了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如攀岩墙、滑梯和蹦床等。
asla获奖案例ASLA(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景观设计机构之一,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并授予ASLA奖。
下面列举了10个获得ASLA奖的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景观设计,展示了不同风格和创新理念的作品。
1. 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纽约市高线公园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是一条由废弃铁路改造而成的城市公园。
该项目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将废弃的铁路线转化为一个独特的城市绿地,融合了自然景观、艺术装置和休闲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
2. 卡拉查皮特亚公园(Karachipitaya Park),波利维亚卡拉查皮特亚公园位于波利维亚的拉巴斯市,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的社区公园。
公园设计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植物过滤污水等创新技术,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休闲空间。
3. 三一广场(Sanyi Plaza),中国三一广场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城市广场项目,以文化传承和景观塑造为设计理念。
广场采用了传统福建建筑风格和当地文化元素,结合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城市空间,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
4. 威尔明顿城市公园(Wilmington Waterfront Park),美国威尔明顿城市公园位于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
公园设计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融入了当地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成为当地居民放松和社交的场所。
5. 悉尼滨水公园(Sydney Waterfront Park),澳大利亚悉尼滨水公园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的滨海地区,是一个以滨水景观和生态恢复为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园。
公园设计注重保护和恢复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提供了丰富的休闲设施和活动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
6. 阿汉布拉大道(Ahnapee Trail),美国阿汉布拉大道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城市自行车道项目,被ASLA评为最佳景观设计案例之一。
乡村景观设计比赛优秀案例一、田园诗意风——桃花村的重生。
1. 背景。
桃花村原本就是一个有着美丽自然风光的小乡村,但是之前村子里的布局比较杂乱,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子缺乏活力。
2. 设计理念。
设计师们就想把桃花村打造成一个充满田园诗意的地方。
他们围绕着村里原有的大片桃花林做文章。
3. 具体设计。
入口景观:在村子的入口处,用桃花枝形状的木栅栏做了一个独特的大门,上面挂着写有“桃花村”的牌子,牌子是那种古色古香的木质招牌,字还是用毛笔手写的呢。
一进门,就能看到一条蜿蜒的石板路,路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像个小花海似的。
桃花林改造:把桃花林里面的空地合理规划了一下。
修建了一些古雅的木质亭子,亭子的样式就像古代诗人吟诗作画的那种,周围摆放着石凳。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游客们可以坐在亭子里赏花、喝茶。
还在林子里开辟了几条幽静的小径,小径用鹅卵石铺成,走在上面就像做足底按摩一样,超级舒服。
村民住宅周边:帮助村民们把自家的院子改造得很有特色。
有的院子用竹篱笆围起来,种上了蔬菜和水果,看起来既绿色又充满生机。
房屋的墙面上还画上了桃花和乡村生活的壁画,像是农民伯伯在田里劳作啊,小孩在桃花树下玩耍之类的画面,特别生动。
4. 成果。
现在的桃花村,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村里的农家乐也越开越多,年轻人也开始回来创业了,整个村子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文化传承型——瓷都村的陶瓷文化景观。
1. 背景。
瓷都村,顾名思义,是一个有着悠久陶瓷制作历史的村子。
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传统的陶瓷文化在村子里逐渐被遗忘,很多陶瓷作坊都面临着关闭的危险。
2. 设计理念。
设计师想要把瓷都村的陶瓷文化重新挖掘出来,让村子成为一个陶瓷文化的展示窗口。
3. 具体设计。
陶瓷广场:在村子的中心建了一个陶瓷广场。
广场地面用陶瓷碎片拼贴出各种精美的图案,有古代的陶瓷花瓶形状,还有传统的陶瓷花纹。
广场的中央立着一个巨大的陶瓷窑模型,这个模型是按照村子里最古老的窑的样子制作的,非常逼真。
中国优秀景观案例
中国拥有众多优秀的景观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及独特的景观设计理念。
以下是一些中国景观的优秀案例:
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以其精巧的布局、细腻的建筑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都是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它们将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2. 杭州西湖:西湖是杭州的标志性景观,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著称。
西湖的景观设计注重自然与文化的融合,通过堤、岛、桥等元素的巧妙布局,将湖面划分为若干个各具特色的景区,形成了“十里湖山半是园”的独特景观。
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其险峻的山峰、奇特的石柱和茂密的森林而著称。
这里的景观设计注重保护自然生态,通过修建悬空栈道、观景台等设施,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欣赏到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又不破坏自然环境。
4.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也是一处集体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这里的景观设计注重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现代感的城市公共空间。
5. 成都锦里古街:锦里古街是成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一处集旅游、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商业步行街。
这里的景
观设计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通过仿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氛围,让游客能够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于城市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艺术手法和科学原理来创造舒适、美观、实用的城市景观。
本文将对一些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
一、中山公园植物园景观设计案例中山公园植物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是广州市的一处重要的城市公园景区。
其植物园景区的设计,以其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景观布局而备受赞誉。
该植物园通过对植物的分类和展示,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并设置了详细的导览牌和解说板,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植物的特点。
同时,园内的景观设计也很注重细节,如有小溪流经园内,搭配精心设计的小桥和湖泊,使得整个景观显得更加生动而有活力。
此外,中山公园植物园还注重对游客的体验。
他们提供了舒适的步行道、休息区域和观景平台,便于游客观赏植物和休息。
此外,植物园还设有儿童活动区和科普展示区,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需求。
二、西湖景区“十景”景观设计案例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杭州的西湖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其中,“十景”被视为西湖景区的精髓,每一处景点都体现了独特的设计理念。
例如,在“三潭印月”景区,设计者将三个相邻的湖泊串联起来,并在湖中设置了一个小岛。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灯光设计,使得夜晚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潭水与月亮融为一体。
这样的设计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让游客能够更好地领略到当地的自然风光。
除了自然景观,西湖景区的小桥流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桥梁布局和材质选择,设计者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元素,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使得整个景区更加具有特色和美感。
三、日本京都嵯峨野竹林景观设计案例位于日本京都的嵯峨野竹林是一处以竹林为主题的自然景点,被誉为世界竹文化的宝地。
园区的设计非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竹林和自然环境,园区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地形和竹林资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优秀案例一、项目背景。
翡翠家园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但又巧妙地与周边的喧嚣隔离开来。
这个居住区原本是一片老旧的居民区,改造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现代、舒适且充满自然气息的居住环境,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二、整体布局。
1. 入口景观。
一走进翡翠家园的大门,就像踏入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入口处有一个大型的花坛,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四季都有不同的色彩。
春天是郁金香和樱花的海洋,夏天有向日葵和紫薇花在微风中摇曳,秋天菊花盛开,冬天还有腊梅散发着阵阵清香。
花坛中央是一个造型独特的喷泉,喷泉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就像无数颗钻石在跳动。
入口两侧是高大的银杏树,它们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家园。
每到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飘落下来,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美不胜收。
2. 中心绿地。
中心绿地是整个居住区的心脏。
这里有一大片开阔的草坪,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
草坪上点缀着一些艺术雕塑,有的是抽象的几何形状,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造型,给这片绿地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在草坪的边缘,是一个环形的步行道。
步行道采用了彩色的透水砖铺就,既美观又环保。
居民们可以在这里散步、慢跑或者遛狗。
步行道的两旁种满了各种树木,形成了一条绿色的走廊。
夏天的时候,这里绿树成荫,凉爽宜人。
绿地中还有一个小型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
湖中有几座小石桥,连接着湖中的小岛。
小岛上种满了垂柳,柳丝垂落在湖面上,就像绿色的珠帘。
湖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游动,还有几只鸭子在水面上嬉戏,给这个湖泊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3. 儿童游乐区。
儿童游乐区就在中心绿地的一侧,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堂。
这里有色彩鲜艳的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传统游乐设施,也有一些创意十足的新型游乐设施,比如模仿海盗船的攀爬架,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当小海盗的乐趣。
游乐区的地面采用了柔软的橡胶材质,即使孩子们不小心摔倒也不会受伤。
周围还有一些长椅和遮阳伞,供家长们休息和看护孩子。
游乐区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沙坑,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沙子,堆砌自己心中的城堡。
主题公园景观优秀案例
主题公园景观的优秀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是全球最著名的主题公园之一,以其经典的动画形象为原型,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和乐趣的世界。
园内景观设计精美,包括各种主题区、游乐设施、表演和商店,给游客带来极致的娱乐体验。
2. 环球影城:环球影城是另一家著名的主题公园,以电影和电视节目为主题,还原了许多经典场景。
这里的景观设计独特,将电影元素与现实世界完美融合,给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3. 六旗主题公园:六旗主题公园是一家美国的主题公园连锁,以其刺激的游艺机和独特的主题区而闻名。
景观设计充满创意,结合了各种元素,如科幻、幻想、恐怖等,为游客带来刺激和乐趣。
4. 乐高乐园:乐高乐园是以乐高积木为主题的儿童友好型主题公园。
这里的景观设计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用乐高积木打造出各种场景和游乐设施,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发挥创造力。
5. 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华谊兄弟电影世界是中国的一家以电影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这里以华谊兄弟的电影作品为灵感,创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主题区域和互动体验,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娱乐空间。
这些主题公园景观的优秀案例都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意理念,结合了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元素,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难忘的娱乐体验。
尽管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在1828年第一次使用了景观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
几世纪以来,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文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选择了15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是不为人所知的。
1. 橘院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Mosque of Córdoba(或叫做Mezquita de C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
它是在784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
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98棵——至少是在18世纪末成排种植的。
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 坎普广场在意大利有700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
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罗马广场,自12世纪建立市政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
锡耶纳居民称它为“Il Campo”,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
著名的丹麦设计师兼城市规划师Jan Gehl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ōan-ji 花园日本京都Ryōan-ji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
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Ryōan-ji花园,推测是在15世纪末以及17世纪之间建造的。
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15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砾石组成的矩形上。
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神秘主义熟识的标志。
4. Villa d’Este和世界其他顶级的花园一样,意大利蒂沃利的Villa d’Este是其热情的主人自愿花费大量金额来建造的。
花园建造时间是在1550年到1572年之间,由Pirro Ligorio设计,以其对水的颂扬而出名。
国内有许多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以下是其中几个:
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奥林匹克公园的园林景观设计充满活力、创新和人文关怀。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本土植物,为游客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空间,同时展现了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园林设计理念。
2.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其设计精巧、意境深远。
通过运用山、水、石、植物等元素,营造出自然、优美的景观空间。
其中,拙政园、留园等都是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之作。
3. 成都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市中心的人民公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内的园林景观设计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为市民提供了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
4. 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植物园之一,也是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园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与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植物景观空间。
5.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景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以自然美为主,通过借景、框景、对景等手法,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些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都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人性化设计,为人们提供了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
景观小品优秀案例简介景观小品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表达,为城市空间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趣味。
本文将介绍几个优秀的景观小品案例,探讨其设计理念和实现效果。
具体案例分析CASE 1:S曲水景小品这个案例位于某公园的中央,由曲线形水池和水上小亭组成。
设计师通过将水池打造成S型曲线,增加了整个景观的动感和趣味性。
水面上的小亭,以其精致的雕刻和曲线造型,与水池相得益彰,形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设计要点: - 利用曲线形状增加景观的动感 - 细致的雕刻和造型增加艺术性CASE 2:石雕人物小品这个案例位于某商业广场的中心区域,由一组石雕人物小品组成。
设计师以当地的传统文化为灵感,创造了一组栩栩如生的石雕人物,形态各异,生动有趣。
小品的设置不仅丰富了广场的视觉感受,也为观众提供了与艺术互动的机会。
设计要点: - 以当地传统文化为灵感创作 - 形态各异的石雕人物增加趣味和互动性CASE 3:光影摆件小品这个案例位于某校园的花坛中,由一组光影摆件小品组成。
设计师运用太阳光的折射和反射特性,通过金属结构和透明材料制作了一系列光影效果。
在阳光的照射下,摆件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效果,为校园增添了一份活力和美感。
设计要点: - 利用太阳光的折射和反射特性创造光影效果 - 金属结构和透明材料的运用增加艺术感和美感CASE 4:自然元素小品这个案例位于某小区的公共花园中,由一组自然元素小品组成。
设计师以自然界的形态和材料为创作灵感,打造了一系列仿真度极高的花朵和动物形象。
小品的设置营造出一个生态友好的环境,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设计要点: - 以自然界的形态和材料为创作灵感 - 仿真度高的花卉和动物形象增加生态氛围结论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景观小品在设计中注重创意和艺术性的表达。
它们通过形态、材料和光影效果的运用,为城市空间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趣味。
景观小品的设计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及与观众互动的可能性。
国内外优秀风景园林设计案例国内外优秀风景园林设计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列举的一些案例:1. 西湖风景区: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园林之一,西湖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园林设计师在保留自然景观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人工建筑和艺术元素,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2. 法国凡尔赛宫花园:凡尔赛宫花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园之一。
它采用了巴洛克式的设计风格,以宏大的规模和精心设计的几何图案而闻名。
花园中的喷泉、雕塑和花坛都体现了法国宫廷文化的典型特征。
3. 日本京都御苑:京都御苑是日本最著名的皇家花园之一。
它以其精美的园林设计和传统的日本文化而闻名。
园内有着精致的庭院、池塘和建筑,让人感受到了日本独特的美学理念。
4.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中央公园是纽约市最著名的公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
公园的设计融合了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5. 英国肯辛顿花园:肯辛顿花园是伦敦最著名的皇家花园之一。
它以其优雅的景观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花园内有着精心修剪的草坪、精美的花坛和古老的建筑,展现了英国传统园林设计的魅力。
6. 意大利佛罗伦萨鲜花广场:鲜花广场是佛罗伦萨最著名的公共广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
广场上摆放着各种鲜花和绿植,为城市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7. 中国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水池、假山、亭台楼阁而闻名。
苏州园林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艺术和智慧。
8.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现代设计和壮观的景观而闻名。
花园内有着各种主题花坛、雕塑和绿植,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的空间。
9.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周围的公园:悉尼歌剧院周围的公园是悉尼最知名的公园之一,以其宽阔的草坪和悠闲的氛围而闻名。
公园内有着各种植物和花坛,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
10. 巴西里约热内卢克里斯托瓦公园:克里斯托瓦公园是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公园之一,以其壮观的景观和悬崖上的巨型耶稣像而闻名。
广场设计赏析优秀案例一、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代广场,被誉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其设计独具匠心,将现代感与历史底蕴完美融合。
广场上的巨型LED屏幕,展示着五彩斑斓的广告,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
地面采用花岗岩铺装,与周围建筑的玻璃幕墙相映成趣,展现出独特的都市风情。
1. 设计亮点:(1)空间布局:时代广场采用开放式空间布局,使行人可以自由穿梭,感受城市的繁华。
(2)灯光设计:夜晚的灯光秀是时代广场的一大亮点,LED屏幕与建筑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3)艺术装置:广场上设置了许多艺术装置,如著名的“胜利之吻”雕塑,为广场增添了文化内涵。
二、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国的象征,其设计庄重、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自信。
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1. 设计亮点:(1)对称布局:天安门广场采用对称式布局,使整个广场显得庄严肃穆。
(2)建筑风格:广场上的建筑均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如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3)绿化设计:广场两侧的绿化带,既美化了环境,又为游客提供了休闲空间。
三、巴黎协和广场协和广场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其设计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之一。
广场上的方尖碑、喷泉等元素,共同构成了浪漫的法国风情。
1. 设计亮点:(1)方尖碑:广场中心的埃及方尖碑,见证了法国与埃及的友谊,成为广场的标志性建筑。
(2)喷泉设计:协和广场上的喷泉设计精美,与周围的雕塑相映成趣,为广场增添了浪漫氛围。
(3)轴线布局:广场采用轴线布局,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空间的秩序美。
四、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特拉法加广场是英国伦敦的心脏地带,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而闻名。
广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与环境的互动,成为市民集会和文化活动的热门场所。
1. 设计亮点:(1)纪念性雕塑:广场中央的纳尔逊纪念柱,高达52米,纪念了英国海军英雄霍雷肖·纳尔逊,成为广场的视觉焦点。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景观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或城市空间中,通过对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合理布局和设计,以及建筑物、雕塑等人工元素的搭配,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功能性的环境。
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不仅能够提升环境的美观度,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内外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
首先是位于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它占地面积约为843英亩,是纽约市最大的公园。
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充分融合了自然元素和人工建筑,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公园内有湖泊、树木、草坪等自然景观,还有雕塑、喷泉、亭台楼阁等人工建筑,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
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不仅为纽约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其次是位于中国上海的外滩。
外滩是上海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市景观之一。
外滩的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了西式建筑、中式建筑和现代建筑等,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外滩的景观设计不仅为上海增添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还成为了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们前来观赏和拍照。
再次是位于日本京都的岚山。
岚山是日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岚山的景观设计以自然景观为主,山水相间,树木葱茏,景色宜人。
岚山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花园,这些古建筑和庭园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岚山的景观设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了日本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最后是位于中国深圳的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是深圳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之一。
世界之窗的景观设计以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和景点为主题,通过模型和仿真建筑的形式,展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情和文化。
世界之窗的景观设计不仅为深圳增添了一道独特的城市景观线,还成为了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们前来观赏和体验。
优秀公园景观设计作品案例精选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背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位于新加坡滨海湾地区的一个综合性公园,是东南亚最大的滨海湾公园,也是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该项目的背景是为了提供一个绿色空间供市民休闲和娱乐,并丰富新加坡的旅游资源。
过程滨海湾花园的设计过程耗时6年,并由英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尔夫领导的团队负责。
设计团队结合了自然与人工元素,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景观。
设计团队将公园分为三个主要区域:湾南花园、湾中花园和湾东花园。
湾南花园是公园的中央区域,主要包括花园湾全景、大型湖泊和热带植物园。
设计团队巧妙地在大型湖泊中创造了一座人工岛屿,上面有一个令人惊叹的宝塔形状的建筑,提供了360度的全景景色。
湾中花园是一个以现代艺术为主题的区域,包括了几个大型雕塑和艺术装置。
设计团队精心选择了每个艺术品的位置,使其与周围的植物和景观相互辉映。
湾东花园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供游客进行户外运动和放松。
该区域包括一个大型草坪、许多步道和一个人工沙滩,可以俯瞰新加坡市区的壮丽景色。
结果滨海湾花园自开放以来,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它不仅成为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一个受到世界各地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公园提供了一个绿色和宜人的环境,让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滨海湾花园的成功主要在于它与周围的城市空间融为一体。
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喜好,提供了各种休闲和娱乐设施。
此外,公园将现代艺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独特而令人难忘的体验。
案例二:纽约中央公园背景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园之一。
该公园位于曼哈顿中心,占地面积约为843英亩,是纽约市最大的公共绿地。
过程中央公园的设计工作始于1858年,由时任纽约市建筑师弗雷德里克·洛·奥姆斯特德领导。
设计团队致力于在城市中心创造一个远离繁忙街道噪音的绿洲。
公园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英国乡村公园,设计团队将公园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包括湖泊、草坪、花坛、步道和人工景点。
•俞孔坚教授作为土人景观的创始人,是世界顶尖的优秀设计师。
他的“功能性景观”的概念与当代瑞士对农业的定义惊人地一致,在瑞士很久以前农业就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农产品而存在。
我们的文化景观,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其生态和保护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更加重要。
“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这是对如诗般的“红飘带公园”最为贴切的描述。
俞孔坚教授从回顾个人经历开始,展开了他在苏黎世市政厅的演讲。
俞教授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来自农村。
这样的背景影响了他对自然和景观的培育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他相信,景观的培育只有适应自然条件才会有好的收益,这种生态经济的方法,成为了他规划设计中最明显的特色。
俞孔坚曾经是全中国几百候选人当中60个得到学习园林设计机会的学生之一,讽刺的是,他之前那些在植物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其说是为了志趣更不如说是为了谋生。
直到后来在完成学业后的一次旅行当中,他忽然意识到环境状况的重要性,并从此投身其中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来他得以带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这个谦逊有礼的中国人怀揣着不亚于发起一场“大脚革命”的决心,踌躇满志地回到了祖国。
红飘带不仅仅是装饰性的设施,其目的不是去征服和禁锢自然,而是更醒目地呈现自然之美。
镶嵌在长椅内的灯具在晚上不仅可以渲染出浪漫的氛围,同时也保证了步道的安全。
“大脚革命”是一种借喻,取自中国妇女解放以后破除缠足陋习这一史实。
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压制自然的文明发展意味着对资源的浪费和挥霍。
相比之下,融合了生态学原则,并顺应自然法则的文明发展则会更加繁荣、多产。
俞孔坚教授开创了一条简单但是革命性的解决之道:运用生长于当地“繁殖力旺盛的植物”进行大面积的造景。
这些俞孔坚教授以“杂乱无序”形容的植物无需修剪和灌溉,它们却有着天然的美。
向日葵和稻谷则有着象征性的特质,它们的果实可以被收获。
红飘带公园:上千米长的长椅甚至可以从空中看到。
堤岸和河道被修建成公园,并为水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沼泽植物比如莲花、芦苇、水稻等,可以为河堤提供自然灵活的防护。
对于土人设计如此大尺度的项目来说,这种“自然的手段”可以用很短的时间使大面积被遗弃的土地重焕生机。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在沈阳建筑大学项目中,土人设计运用多产景观、自然水灌溉的理念,在六个月内就完成了校园的建设。
场地原先是一片冲积地,洪水来袭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此前种植有水稻和荞麦。
校园中各个建筑单体由小径相连,并通向为学生设置的室外空间里,学生们可以在那里学习、交谈,甚至冥想。
当收获季来临,生长在通道两旁的稻谷可以收割来出售,收割后的田地还能喂养山羊。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里种植有稻谷和荞麦,山羊在收割后校园里觅食。
瑞士主办了今年的IFLA大会,无论牛群的散养是否会使其乳制品工业更具竞争力,在这个国家牛羊是景观的捍卫者,因为它们是构成当地传统景观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也是维持瑞士典型的山地草场和高山草甸生态多样性不可替代的角色。
中国景观特有的传统特色则是梯田,层层抬高的田地不仅避免了流水的侵蚀,同时能让水体在一层层的跌落过程中得到净化。
这种古老的观念被运用到了宁波的一个80公顷公园当中,这样,就可以得到约有250,000 m³被植物净化过的干净水。
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以净化水体: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另一个俞孔坚教授喜欢用的更深的隐喻表现在红飘带中,红飘带具有装饰的作用:它不禁锢自然反而可以强调自然之美。
一条超大尺度的丝带贯穿了整个红飘带公园,长达上千米的坐凳从空中俯瞰时清晰可见。
尽管其尺度如此之大,土人设计的信条始终是“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
与该项目所覆盖的范围相比,红飘带仅仅通过对环境很小的干预就巩固了河岸,增强了其易达性,从而成为被自然环绕的公共休闲场所。
现代版的稻田土人设计目前为全国三分之一的城市政府提供景观顾问服务,雇员超过六百人。
俞孔坚教授在北京大学的景观设计课程的毕业生也已经从两人增加到两百人。
就在这个国家不计环境代价地追求激进的工业化时,人们已经开始进行反思。
人们犯下了种种错误,但这些错误(至少是部分错误)正在被认识到。
俞孔坚教授在和我谈话时说:“IFLA大会是景观设计行业最为重要的会议”,他笑了笑,“在苏黎世举行这次议会真的是太棒了,虽然你们这里无需做什么事情,毕竟瑞士已经是个引人入胜的地方了。
过程也许是缓慢的,但没有犯过重大的错误。
”或者也许这些问题已经被发现并改正了。
天津桥园公园: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用以提供多种生态服务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查看评论][发表评论]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甲方:上海世博局规模:14公顷地点:上海浦东,2010世博会园区状态:2010年5月建成特色: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2010上海世博园”区之西端,位于黄浦江之东岸之与浦明路之间,南临园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占地18公顷。
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07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2010年5月建成。
设计者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
最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
后滩公园不但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得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自我循环净化,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板。
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黄浦边的原有4公顷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自然植被。
同时,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应于江滩的乡土物种,芦笛翻飞,乌桕成林,更有群鱼游憩,白鹭照水,一派生机勃勃,实现了“滩”的回归。
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
春天菜花流金,夏时葵花照耀,秋季稻菽飘香,冬日翘摇铺地,无不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是土地的生产功能的以展示,并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
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
巨大的工业厂房之钢构得以保留,并演绎为立体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原临江码头被保留,并设计成生态化的水上花园和观景台,遥望浦西高楼林立,仿佛置身尘外世界;一条由钢板折叠而成的锈色长卷,写就无数沧桑记忆。
它隐约起伏,漂游于水岸平台之上,或蛰伏于地面而成为铺地,逶迤而远去,或翘首于空中而成为雨棚、景窗,巧取园中美景。
作为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验,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具有水净化功能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而成为三类净水,日净化量为每天2400立方。
净化后的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
除大量使用乡土物种以及水体净化等生态措施外,设计充分利用旧材料、节约造价、倡导低成本维护等生态理念,包括旧砖瓦的再用,黄浦江护岸的生态友好型设计、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以及可降解竹材作为会时大面积铺地,以满足同时考虑赛时和赛后的人流需要,等等。
在上述场地的四层含义之上,便是人的休闲、娱乐、审美和启智。
设计者在公园布置了一个狭长的幽谷空间,在巧妙地解决了防洪问题的同时,启承开合,委婉流动,长近2公里,其间设计了一系列亲水栈桥、平台和穿梭于植被中的步道网络。
始于西端的跌瀑水墙和层层梯田,而止于彩色翻涌的金属帷幔,游走其间,或潜谷底探水,葭蒹苍苍,青蛙绕足;或登高台临渊,芦笛茫茫,彩蝶翻飞;或入山中探路,丛林夹道,竹巷幽深,洞府围合;或上坦荡田野,荷叶田田,稻禾灿灿。
后滩公园展示了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指明了建立低碳和负碳城市的一条具体途径;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利用自然的调节和净化能力来治愈工业时代留下的污染;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
通过充分发挥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后滩公园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漫谈俞孔坚创建中国景观设计学(二)作者:洪铁城发表:《建筑创作》2008(02):134-143[评论]关键词:俞孔坚中国景观漫谈设计2007年7月16日零点左右,有人在“景观中国网友”发贴指责:他老人家在国外乱叫,将中国古典园林批得一无是处。
这位网友说的“老人家”就是俞孔坚。
他其实是年轻人,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市的一个小村庄。
类似的嘲笑、指责据说不少,我们且不评说。
俞孔坚1997年头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桂冠回国作了大量调研之后,首先抓住铺天盖地的“城市化妆运动”和仿古园林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和突破口进行工作。
由于敬恭桑梓之心过甚,他采取矫枉过正的方法和言论就难免显得唐突、显得锋芒毕露,让很多人不易接受。
其实他的目的极单一、极明确,那就是要为自己的祖国创立一门新鲜的、他认为最为急需的应用学科:景观设计学。
笔者以为,这是爱国家、爱人民的表现,是想为这个时代多做些益事。
即便言辞过激,相信世人最终会理解他、原谅他。
当代景观设计学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主席佩里·霍华德在2007年第1期《城市环境设计》杂志上撰文说,景观设计学这个词是1828年提出来的,整整过了40年才作为专业术语被应用。
从1909年到1920年,美国官方有纪录称景观设计学是一种为人们装饰土地和娱乐的艺术。
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章程里写明景观设计学的定义是安排土地,并以满足人们的使用和娱乐为目标。
1975年协会章程改得较为宽广而全面:景观设计学是设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艺术,通过文化和科学知识来安排自然与人口元素,并考虑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反过来环境将创造有利于人们的生活。
到了1983年协会宪章修订定义措辞,称景观设计学是一个通过艺术和科学手段来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自然与人口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