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一化学分离和提纯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其中,分离和提纯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高一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分离和提纯的知识点,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一、分离方法在化学实验和生产中,为了得到纯净的物质,常常需要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以下几种:1. 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通过过滤纸、滤网等材料来分离固体与液体或不同颗粒大小的固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离悬浮物与溶液、固体与固体等。
当我们用过滤纸过滤混合物时,固体颗粒会被滞留在过滤纸上,而溶液则通过纸孔流出。
2. 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通过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有两种或以上的液体成分时,利用其沸点的差异,将液体组分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于蒸馏纯净水或提取液体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
3. 结晶法结晶法是一种利用溶解度差异来分离物质的方法。
在适当的溶剂中将混合物溶解,通过控制溶剂的温度或浓度,使其中一种物质结晶出来,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得到纯净的结晶物质。
4. 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通过溶解度差异或分配系数来分离物质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从混合溶液中提取想要的物质。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使混合物中的某种物质更易溶于溶剂,从而实现分离。
二、提纯方法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需要提纯某种物质,以得到具有高纯度的样品。
常见的提纯方法包括:1. 结晶提纯法结晶提纯法是通过以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为基础,通过结晶过程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多次结晶,不断去除杂质,从而提高物质的纯度。
2. 沉淀提纯法沉淀提纯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物质与其反应生成较易沉淀的产物,然后进行沉淀与过滤,最终得到纯净的物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离含有杂质的金属离子。
3. 萃取提纯法萃取提纯法是通过将混合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经过萃取过程将有机或无机物质分离得到纯净物质的方法。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混合物的提纯(即除杂质)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其基本原则是: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物质;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并恢复原来的状态;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2,混合物的分离是指把混合物中的几种成份分开得到几种纯净物,其原则和方法与混合物的提纯(即除杂质)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除杂质的题目只需把杂质除去恢复所需物质原来的状态即可,而混合物分离则要求被分离的每种纯净物都要恢复原来状态。
常用方法如下: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
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
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例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氧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原理:(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人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2.气体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限时集训(三十三)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2·广东云浮模拟)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A.从石油中得到汽油,可用蒸馏的方法B.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C.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D.除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用加入足量铁屑过滤的方法2.下列物质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及试剂都正确的是()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先小火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换个烧杯,再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4.(2010·重庆高考)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5.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表所示,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C .分液法D .蒸馏法 6.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
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某些原料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 2-4、Ca 2+、Mg 2+、Fe 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 .工业上通过氯碱工业制取金属钠C .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D .第②步的反应条件是高温加热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7.(2012·梅州期末)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的方法很多,如蒸馏、过滤、结晶,渗析、盐析等,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选用方法最合适的是( )A .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Cl -——(过滤、洗涤、干燥)B .除去CO 2中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分离NaNO 3和BaSO 4的混合物——(溶解、过滤)D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通过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洗气瓶)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C .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 .在含FeCl 2杂质的FeCl 3溶液中通入足量Cl 2后,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 3溶液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4分)9.(14分)(2011·山东高考)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2-4、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知识点总结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杂)1. 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1)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巾的各组分分开,并将物质恢复到原状态。
(2)提纯和除杂: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过程中,如果杂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必恢复成原物质。
二者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但分离比提纯的步骤要多,因为各组分均要保留,绎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各组分经转化而分离后还要复原为原来的组分物质提纯和除杂过程中经常用到分离操作,二者有时又密不可分。
2.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1)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要求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但在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可和保留物质应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 3,溶液中的NaCl ,可加过量的NaOH 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2)“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 3中的少量Fe 2(SO 4)3应选用BaCl 2而不应选用Ba(NO 3)2,否则发生反应3Ba(NO 3)2+Fe 2(SO 4)3==3BaSO 4↓+2Fe(NO 3)3溶液中又增加了Fe(NO 3)3.(3)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的状态不同,便于分离。
(4)不污染环境:即耍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5)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常见除杂的方法:CO 2(O 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O 2(H 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O 2或CO 2或H 2(含H 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 2或H 2或CO(含CO 2或SO 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u(含Fe 或Mg 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Cu(含CuO),Fe(含Fe 2O 3):高温下与H 2或CO 反应 CuO(含Cu 或C):在空气中灼烧CaO(含CaCO 3):高温煅烧(CaCO 3分解成CaO 和CO 2) CaCO 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H)2(含CaO)加足量水FeSO 4溶液(含H 2SO 4或CuSO 4),FeCl 2溶液(含盐酸或CuCl 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NaCl 溶液(含Na 2CO 3):加适量稀盐酸 Na 2SO 4溶液(含CuSO 4):加适量 NaOH 溶液酸、碱、盐溶液的除杂技巧:1.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阳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不共存的阳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
分离和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1.加热法:当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去。
如NaCl中混有NH4Cl,Na2CO3中混有NaHCO3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2.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试剂的过量部分除去,最后加的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
如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再如NaCl溶液中混有MgCl2、CaCl2杂质,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使Mg2+转化为Mg(OH)2沉淀而除去(同时引入了OH-杂质);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使Ca2+转化为CaCO3沉淀而除去(同时引入了CO32-杂质);最后加入足量的盐酸,并加热除去OH-及CO32-(加热的目的是赶走溶液中存在的CO2及HCl),并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
3.酸碱法:被提纯的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反应,用酸碱作除杂试剂。
如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CaCO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等。
4.氧化还原反应法:如果混合物中混有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使其被氧化为被提纯物质。
如将适量的氯气通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以除去FeCl2杂质;同样如果混合物中混有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还原剂使其被还原为被提纯物质。
如将过量的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以除去FeCl3杂质。
5.转化法:不能通过一次达到分离目的的,需要经过多次转化,将其转化成其它物质才能分离,然后再将转化的物质恢复为原物质。
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再加入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
在转化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6.调节pH法: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复习
【归纳】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
1.物理方法:
2.分离和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3.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过关练习】
1.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升华法 C.萃取法 D.过滤法
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用分液漏斗的是()
A.乙醇和水 B.苯和食盐水
C.黄河水中的泥沙与水 D.食盐水中获得食盐
3.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杂质不要求回收),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高温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过滤
(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 )
(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 ( )
(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 )
(4)二氧化锰中混有少量的炭粉 ( )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 ( )
5.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已学方法: A.萃取B.分液 C.过滤D.加热分解E.蒸发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把选用方法的标号填入括号内)(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OH)2 颗粒()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3)除去酒精中溶解的微量食盐()
(4)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
(5)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
(6)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7)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