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的成语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庄子有关的成语
1. 庄生之绰 - 形容能言善辩,口才了得。
2. 庄周梦蝶 - 比喻事物的真实性难以确定,常用于哲学或心理
学领域。
3. 庄家铁臂 - 比喻强有力的支持力量。
4. 庄家九侠 - 比喻好战的人或团队。
5. 庄子变化 - 形容事物的变幻多端或变化无常。
6. 庄子飞剑 - 比喻言语或文字的锋芒。
7. 庄子认鼎 - 比喻看问题有远见卓识。
8. 庄稼患水 - 比喻虽然处于自己的领域中,但却需要别人帮助。
9. 庄河船笠 - 比喻守土有责,保卫家园。
10. 庄园四象- 比喻宽阔开阔,周围环境清新,使人心情舒畅。
1、哀莫大于心死语出"庄子·田子方"。
心死违背天性比人死更可悲,后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思想停滞。
2、安常处顺语出"庄子·养生主"。
原指顺应自然便无所牵累,逍遥自在。
后指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
3、安室利处语出"庄子·徐无鬼"。
指平安便利的处所。
4、安危相易语出"庄子·那么阳"。
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5、白驹过隙语出"庄子·知北游"。
比喻时光过得很快,好似在缝隙中窥见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
6、百舍重趼〔茧〕语出"庄子·天道"。
在途中住了上百宿,脚下起了层层茧,形容旅途劳苦。
7、苞苴竿牍语出"庄子·列御寇"。
送人礼物,并且附以书信。
指行贿请人办事。
8、奔逸绝尘语出"庄子·田子方"。
形容奔驰得非常快。
9、避世绝俗语出"庄子·刻意"。
脱离现实生活,防止同外界来往。
10、变化无常语出"庄子·天下"。
变化很多,没有定规。
11、冰解冻释语出"庄子·庚桑楚"。
比喻困难、障碍或疑难完全消除。
12、不及之法语出"庄子·骈拇"。
比喻高不可及,无法实用的法式。
13、不急之察语出"庄子·天地"。
指不急需考察的事情。
14、不系之舟语出"庄子·列御寇"。
比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15、不近不情语出"庄子·逍遥游"。
行为不符合人之常情,或情情行为怪癖。
16、不上不下语出"庄子·达生"。
形容两头都没有着落,进退都困难。
17、不生不死语出"庄子·大宗师"。
《庄子》:[庄子,即庄周,字子休或子沐,宋国人。
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文采更胜老子。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达生》:不上不下(bù shàng bù xià):词意:上不来下不去的。
比喻进退都不能。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也作——蠢若木鸡、呆若木偶:词意:呆得像一只木头做的鸡。
原指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鬼斧神工(guǐ fǔ shén gōng),也作——神工鬼斧:词意:形容技艺十分高超、精妙,不是人力能达到的。
款启寡闻(kuǎn qǐ guǎ wén),也作——款学寡闻:词意:指学识短浅,见闻寡陋。
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词意:看作可怕的道路。
比喻看成困难可怕、不敢从事的事情。
昭然若揭(zhāo rán ruò jiē):词意: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
《大宗师》:虫臂鼠肝(chóng bì shǔ gān):词意:小虫的胳膊,老鼠的肝。
指形体小。
后比喻身份低贱。
也可比喻微笑而无价值的东西。
方外之人(fānɡ wài zhī rén):词意: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也指僧道等出家人。
附赘悬疣(fù zhuì xuán yóu):词意:比喻多余无用之物。
尻轮神马(kāo lún shén mǎ):词意:用臀为车,用精神驾马遨游于自然。
指不借外物的神游。
莫逆之交(mò nì zhī jiāo):词意:指情投意合,感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骑箕尾(qí jī wěi):词意:箕、尾二星宿间有一傅说星,传为殷王武丁贤相傅说死后升天所化。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100个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代表作,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全书共分为33篇,篇篇皆以寓言的方式表达思想,形式简洁生动。
下面列举了庄子中的一百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1. 入木三分:形容笔力深刻准确,能刺中问题的要点。
2. 笑逐颜开:形容非常开心,笑容充满了整个面颊。
3. 世外桃园:形容人们远离纷扰的生活,生活在安宁祥和的环境中。
4. 耳濡目染:形容长期经常听到或见到某种事物,使人受其影响。
5. 日新月异:形容事物变化非常快速,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6. 不见棺材不掉泪:形容在别人发生不幸之前,不会真正感到悲伤。
7. 江郎才尽:形容才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作品。
8. 随遇而安:形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能保持平静和安逸。
9.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力气。
10. 囊括全局:形容掌握了全部事务的基本情况,能够全面地掌握。
11. 画龙点睛:形容在某件事情最后关头做一件关键性的工作,使之更加完美。
12. 刀山火海:形容非常险恶的环境,比喻艰难困苦的处境。
13. 前仆后继:形容人们接连不断地上来,一个接一个。
14. 颠来倒去:形容事情相反,来回翻转。
15. 无所不至:形容做事极度无理智,极度过分。
16. 豁然开朗:形容豁然明白,顿悟。
17. 精卫填海:比喻有坚强毅力的人能克服困难。
18. 悲欢离合:形容人生多变的境遇和情况。
19. 回光返照:形容事物走向衰败时一时出现的振作和活跃。
20. 丧钟长鸣:比喻连续传来死亡的消息。
21. 推陈出新:比喻摒弃陈旧,创造出新的东西。
22. 愚公移山:比喻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23. 金玉满堂:形容家财丰富,充满了金银珠宝。
24. 草木皆兵:指心里害怕,无所适从。
25. 亲力亲为:自己亲自去做,不推诿别人。
26. 应运而生:形容适时地出现,满足一定的需要。
27. 调兵遣将:指动员军队,准备战斗。
28. 一日千里:形容进展迅速,发展迅猛。
庄子逍遥游中的成语1,鲲鹏展翅鲲鹏展翅是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
出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程万里鹏程万里用来指前程远大。
出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扶摇直上扶摇直上意思是形容人的地位、名声等迅速上升,古时常用来比喻仕途得意。
出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越俎代庖越俎代庖超出自己的范围去管别人的事,意指多管闲事。
出处: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5,吸风饮露吸风饮露在道家中指修道者或神仙绝食五谷,以风或露水为食。
出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6,大而无当大而无当是指太大而不切合实际,没有用处。
出处: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7,尘垢粃糠尘垢粃糠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
出处: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8,河汉斯言河汉斯言形容言论夸张不实,荒诞无比。
出处: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9,大相径庭大相径庭比喻事物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10,不近人情不近人情形容人的言行不合情理,或者意指为人严厉,不容易套近乎。
出处: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最后三个成语,竟然出自于一段话,令人不得不感叹《庄子》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鹏程万里『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
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直上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越俎代庖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
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
每况愈下每:每一次;逐一;况:状况;愈:更加。
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大而无当当:底。
虽然大,却无底。
原指大得无边际。
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大相径庭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
《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心如死灰死灰:已冷却的灰烬。
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
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朝三暮四(古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今义)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或者用来比喻花心,想得太多。
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
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游:运转;刃:刀口;余:余地。
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满:满足。
志:心意。
从容自得,心意满足。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螳臂当车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
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当:阻挡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喻贪生惧死,不如相忘于自然。
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
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盗亦有道道:道理。
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
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这是一篇关于庄子的成语大全,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与民更始更始:重新开始。
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
后比喻改革旧状。
以火救火用火来救火灾。
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运斤成风运:挥动;斤:斧头。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以沫相濡沫:唾沫;濡:沾湿,湿润。
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异名同实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溢美溢恶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
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迎来送往走的欢送,来的欢迎。
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以管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
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饮冰内热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
饮河满腹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
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摇尾涂中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
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
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
见《庄子·秋水》。
曳尾,犹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
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
常含贬意。
一晦一明一暗一明。
常指昼夜循环。
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
溢美之语过分夸奖的话倚强凌弱倚:仗恃;凌:欺凌。
《庄子》中的成语1、求之不得: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
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2、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
指一路走,擦肩而过。
形容错过当面的机会。
3、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
比喻前程远大。
4、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
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
5、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6、孟浪之言:大而无当,不着边际的话。
7、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
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8、朝三暮四: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原比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9、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
10、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
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11、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
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2、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
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13、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
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14、不见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15、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有学问的内行人。
16、每下愈况:比喻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道”的真实情况。
况,由比照而显明。
后用以指情况越来越差。
也作“每况愈下”。
17、薪尽火传:薪:柴。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
(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18、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
形容满足于现状。
19、劳而无功:劳:劳累,劳苦;功:成效,功效。
庄子寓言中的成语1、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
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
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
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除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
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
就像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
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业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2、成者英雄败者贼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
在春秋这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
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
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
齐国的大臣田常杀死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
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
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可是连圣贤都对他们没有非议。
其实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书》上说:“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在后来的社会也是这样。
北宋苏轼在《孔北海赞序》中说:“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
庄子中的成语
1.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2.成者英雄败者贼《庄子盗跖》。
3.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
4、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本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后来一般形容胡说八道。
4.越俎代庖
5.运斤成风
6.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
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
7.明镜止水
“明镜止水”,形容能以宁静坦诚的心情面对任何事物的一种心性境界。
出典于“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8.螳臂挡车
以螳螂舞动镰刀似的双臂对抗车子的情形作为譬喻,劝人不要自不量力。
9.每况愈下《庄子·知北游》
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
10.薪火相传《庄子*养生主》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11.东施效颦
12.盗亦有道
13.枯鱼之肆
14.望洋兴叹
15.呆若木鸡
16.无用之用
17.蜗角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