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破框法之应该如此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凡遇要法总诀》是清代国手施襄夏《弈理指归续编》中的一篇,是作者晚年教授弟子所用的教材。
《弈理指归续编》中的是《凡遇要法总诀》而不是《凡遇要处总诀》,至于为何又被称为《凡遇要处总诀》,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认为“凡遇”两字有“普通遇到”的意思,所以“凡遇要法总诀”指的是普通遇到的棋局的重要方法的总诀。
而“凡遇要处总诀”指的是普通遇到的棋局的关键之处的总诀。
区别还是蛮大的,前者是方法,后者就有点“手筋”的意味。
感觉说“要处”有些误导人们了,好像在这种地方一下子就要击倒对方。
比如“立二拆三三拆四”,这明显就是方法,哪里看出有什么“要处”了?简明白话版《凡遇要法总诀》力求简洁明了,用极少的棋图,以把原文解释清楚为目的,由于时间的原因虽然原注也与原文列在一起,但不对原注做出解释,并且我还删除了原注中一些繁琐的部分,如一式、两用等,对此在意的棋友可以找来原作对照一下。
本文的围棋参考图大部分取材于吴清源先生的对局。
本文借鉴了过惕生、孔凡章图释,范孙操整理的《施襄夏棋诀图释》、黄小牧的《围棋棋谚与实战运用》王元以及段嵘的电视讲座,因此工作轻松了许多,但是由于本人古文功底和棋力极为有限,有所失误也在所难免,还请大家睁大眼睛给予批评指正,并且多多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以后的修改。
本文将不定期更新,有着急的棋友也可率先发文,本骑士必会深表谢意。
本文按原文顺序在围棋吧发表的同时在本人的百度空间和QQ空间(295879143)发表,敬请期待!《凡遇要法总诀》原文及原注起手据边隅,逸己攻人原在是。
注:边角根基既足,自然不战屈人。
入腹争正面,制孤克敌验于斯。
注:争据正面之大道,逼敌小径以成功。
镇头大而含笼制虚,宽攻为妙。
注:镇阻大路,当以宽舒制敌,紧则启变。
尖路小以阻渡避坚,紧处方宜。
注:关值无情而惧挖,尖因被碍于左右。
关胜长而路宽,须防挖断。
注:挨挺之时,彼既头高,脱飞胜挺,所以避扳。
顶来再长更畅。
形方必觑,跳托递胜虎接。
注:跳胜托以避扳,托愈虎而扼要,接逊虎之情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8分)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
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
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
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
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
”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
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
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
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
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取材于王安石《材论》)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特未知其故也特:只不过B.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处理得好C.求其所异者蔑矣蔑:微小D.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别:告别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患材之.不众人之.有异能于其身B.不患士之不欲为.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C.而其.将无不趋我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D.尽其道以.求而试之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荣辱忧戚在我他们的荣辱忧伤令我挂怀B.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C.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心理治疗师操作技巧(04)破框法破框法1、一个人的思想模式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即一个人怎样思考决定了一个人怎样做一件事情。
2、除非改变思想模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难以改变。
3、当在某一类事情上的行为模式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时,突破需要来自这个人对自己思想模式的检讨。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情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
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思想模式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
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生活的三个“思想模式框”,是:“应该如此”、“托负心态”和“没有办法”。
这三个感知模式之间有关连,往往也会一并出现。
一、应该如此简单地说,“应该如此”的思想模式就是:“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发生。
”或“如果事情没有像我所想像的那样发生,那可就糟了”佛经中有“因缘”二字。
用种树一事去解释,树的种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气、水分、太阳、肥料等是缘。
“主因助缘”的意思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
反过来说,试想一想,在一个有了所有的主因助缘的环境中,那棵树不生长出来才是怪事呢!因此,事情发生了便有发生的原因。
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发生的理由;有发生的理由也就是应该发生。
所以,当事情没有像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发生时,我们感到不满或生气,其实是在气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
你需要有非凡的能力才可以使事情按你所想像的那样发生,你我也当然明白,没有人有这种能力。
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也无法学到这种能力。
但是,我们无须有这种能力才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
我们只要提醒自己两点:1、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2、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制造给自己成功开心的机会?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每天出现的大部分事,我们都是就实际情况加以处理,从中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再继续走下去。
二、托负心态“托负心态”所指的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负给别人。
在婚姻或恋爱关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你是我的,我会给你快乐”,或者“只有你才能给我快乐,没有你,我不知怎样活”的话。
大飞大龙大关大眼大盘大跳小飞小尖小目小盘小侵子力上扳下扳下侵飞压飞攻飞补飞枷飞封飞镇公活公气双活双关双打双虎双吃双劫双盘内扳内气反夹反打反敲反提反吃反征反点反扳引征开拆开劫开花不入长生长考长气见合见损气合气数方向手筋手割欠点计算中线分先分投风铃太极打吃打劫打过打将打入打挂打谱叫吃切断外扳外势外气包吃正征正着正应扑劫四劫台象半眼半先本手巧着巧手失着对弈对杀让子先手先二先两后手死棋收后收气共话尖顶尖封尖冲尖侵回夹回提曲镇托渡托角争劫寻劫场合有趣向背次序自灭优势劣势行棋过门交换延气杀气扳头扳渡扳断连扳连劫还夹还提纽断扭断闷吃攻击攻逼护断补断补劫劫争劫材劫活劫杀找劫应劫抛劫投劫投子投入两劫两分两活两持局面步调弃子坚实低位形崩龟甲妙手妙着妙棋冷着完胜完败伸气围空围地单关单劫抱吃征子实地实利实空实眼孤棋废子废着定型定先盲点败线败着虎口奇着奇手变着试着松着松气软着细棋受子受先拆棋肩冲肩侵浅浸浅消转换治孤狙击净杀净吃净活终盘终局直胜挺头侵分侵入侵消活棋追杀点眼点空点目结构厚壁残子顺序选点要点急所俗筋俗手重复逆转便宜胜线胜着胜势矩形鬼手持棋饶子复局复盘倒扑透点破眼造劫损劫套劫紧劫紧气浮子浮石浮棋速度配置恋子高位钵形秤砣涩手弱着恶手敌手谈棋悔棋通型真眼虚夹虚实虚眼盖帽盘征盆渡盘面象步象眼脱骨脱壳脱九脱先做眼做活做劫粘劫授子弹性断点断眼崩溃崩形眼形眼位庸着假眼常型常先猜先续弈棋形棋筋棋精棒粘帽子提劫提空装劫缓急缓着裂形硬腿强手嵌子欺着骗着骗棋惜着搜根滚打感觉解剖简明愚形新手新型暗目填空数空数目摆谱腾挪鼻顶鹗立疑问漏着瞎劫趣向撞气凝形整形整眼戴帽一方地一手劫二段劫三连扳三段扳三羽乌大斜飞大局观大局感大头鬼小斜飞万年劫天下劫天王山无忧劫无理棋不入子不计胜不战胜中盘胜中局胜中押胜斗笠形长生劫双倒扑本身劫打劫活打劫杀生死劫台象形对子棋让子棋北斗七关门吃回纹征回龙征先手劫先相先后手劫后手眼后手死后中先多元劫团子棋扭羊头找劫材补劫材两手劫两手先两后手连环劫求投场投场求胀牯牛胀死牛松气劫金井劫空三角试应手命令手想思断穿象眼重鋂劫鬼头刀胜负手倒脱靴紧气劫紧对子宽气劫通盘劫射子法桃花五接不归做劫材第一感梅钵形随手棋猜子法隔二关装倒扑缓气劫循环劫猴子脸猴脸形赖皮劫摇槽劫舞剑劫疑问手一石三鸟二五侵分三五侵分三六侵分三劫连环三劫循环中途半端长期打挂手割分析双方先手双方后手打二还一四劫连环四劫循环自由让子形势判断拆二单关拆二斜飞征子关系金鸡独立松气三角粘劫收后朝天拆二滚打包收缠绕战术愚形三角愚形之筋围棋名词边品级负败弈枰段星挂点胜格隅缔道碁路嬴罫输二手十局丁四九段九宫刀五力棋八卦三三三四三五下手上手大棋大着大场大斜小分手谈方圆方四云子公弈五行五五鸟鹭天元互围斗方双官升段四象四时四景四隅四四四五四六永子外家本战本赛古风目外玉柱布局中盘中局出目让目加赛记分记录名人名家名局品棋争碁守角对围曲三曲四曲尺收官收束场分自杀围棋坐隐低段低挂连棋吴图拟局角子序盘初盘花四花五花六钉四快棋局分违例国工国手国棋国弈势子定式定石拆一拆二拆三直三宜四拐三扳六和局和棋单官官子金印烂柯弈仙弈圣弈师弈士弈工弈谱秒表段位迹目贴目贴子挂角总缔带钩残局院生点角封角封棋封局封盘封手珍型珍珑玲珑弯三栉形持棋高手高段高目高挂座子套子倚盖积分读秒常套假生猪嘴做棋黑白缔角赌棋联棋联赛棋盘棋枰棋局棋盒棋奁棋子棋石棋仙棋圣棋师棋士棋手棋式棋势棋品棋风棋会碁圣碁所楸枰置子蜻蜓聚四聚五聚六聚七徽派警告一间夹二间夹二连星十九字十局棋十盘棋十番棋十厄势九五镇刀板五刀柄五三间夹三连星三番棋大国手大伸腿大模样大形势大仓赏大目外大高目大飞挂大飞角大铁网大压梁大角图大贴目大猪嘴小伸腿小飞挂小铁网小角图小猪猪卫生棋卫冕战卫冕赛上扭角下扭角木野狐计时钟计算型六天王内弟子升降棋升段点车轮战引退棋书房棋无忧角无胜负天心图中国流双飞燕太极图方聚四斗笠四反则负比目法欠眼活写盘式代号谱记录纸记分制白国手本因坊永嘉派四家元四角星四连星加压棋东坡棋玉井栏玉栏杆玉屏风玉简六边角图正统派电话棋电报棋立仁角交叉点对手分血泪篇宇宙流自拟谱自填满观弈图地堡形死活题秀哉赏秀荣型围棋谱求道派纽十字投拆三花聚四花聚五花聚六花幡六两头蛇还棋头还块子违例负时间负时限制京师派试验棋单双棋单关角参考图空花角金井栏金圭七金柜角采樵式限时制测验棋指导棋重屏图背绰角绛节五神芝六逆手官逆收官点目法点数制封棋制总子数总得分准名人真似棋通讯棋剖解图铁重关起手式倒垂莲倒贴目莲花角倾斜型拳头六套官子宽曲尺宽带钩商量棋悬赏棋雪崩型笠帽四梅花五断头六累积分棋博士棋待诏棋道赏黑国手道策流超高目葡萄六填满法填空法新安派新布局新布石输赢先感觉型碉堡形错小目禁着点禁入点数子法模仿棋模拟棋演武图镇神头擂台制一间高挂一间低挂一间高夹一间低夹一间反夹二间高挂二间低挂二间高夹二间低夹二间反夹十八国手十局决胜人涉昂否入界宜缓七死八活三间高夹三间低夹三间反夹三劫之局三三点角三六挂角三眼两做大循环制大飞缔角大飞挂角大斜定式大雪崩型大倾斜型小飞缔角小飞挂角小雪崩型个人比赛专业棋手天保四杰天元之局不提三目无目妙手计算胜负归本子数互提二子五六飞攻五赋三论双提二子双淘汰制立二拆三立三拆四电子棋盘业余棋手业余段位四大棋家四角穿心对应官子平湖三张仙鹤伸腿老鼠偷油名誉段位地方段位过周十局当湖十局场合定式先手官子后手官子关无恶手尖无恶手百劫不应自杀着手团体比赛同型反复同形再现有眼杀瞎围棋四哲陈方七局妖刀定式两翼开拆秀荣的星角上板六角上板八弃子争先攻击用飞形方必觑劫尽棋亡初棋无劫单关缔角单淘汰制官子价值责任局数柘湖三张南王北顾南刘北顾南刘北过相对小目追击用飞逃出用关校定棋品高中国流起好手式贾玄七着缺顶斗方逢方必点宽三勿打竞赛阶段职业棋手黄龙周虎黄莺扑蝶盛清国手晚清国手脱先定式断头曲四断头斗方盘角曲四棋院四家棋盘方位傍角板六遇劫先提新闻棋赛磁石棋子1·5型布局二连星布局十王走马势十九路棋盘十六路棋盘入腹争正面三连星布局大眼杀小眼小林流布局千层宝阁势双活不作地分组循环制手评十八局手批十八局互挂型布局中国流布局公活烂包皮乌龟不出头长气杀有眼不完整曲四不完整板六四大景盘式四大景盘字四家世系谱四连星布局四角星布局对角星布局对角型布局对面千里势平行型布局未完成定式打单不打双让子棋还子耳赤之妙手压强不压弱有眼杀无眼多局决胜制全队循环制吴清源时代两三三布局秀策流布局秀荣流布局重屏会棋图总缔型布局特殊型布局起好手诸式准先手官子积分编排制积分循环制斜行型布局超一流棋手程白水遗局棋从断处打棋从断处生强迫抽签制错小目布局擂争十番棋蟹眼式布局一子解双征图一子解双征势二子之头必扳三大难解定式大雪崩型定式应氏围棋规则两打同情不打弈乐园三十局相对小目布局高中国流布局昭和1.3.5布局六子沿边活也输左右同形适其中台象生根点胜托秀哉名人的小目。
提高辩论能力的训练方法提高辩论能力的训练方法(一)借力打力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
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
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友!(热烈掌声)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
扭转了被动局势。
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是很难。
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借反方狭隘、低位定义的"知易"和"行难…的攻击之力,有效地回击了反方,使反方构建在"知"和"行"表浅层面上的立论框架崩溃了。
(二)移花接木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反方:古人说"蜀遭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
关于破框的作文
吾友闻子,言及破框之论,心悦诚服。
夫破框者,非徒摧毁外在之桎梏,亦是内心之自我解放也。
自古以来,圣贤垂训,多有讲究突破旧俗,开创新意之教。
昔日孔子游于各国,讲学立说,不拘一格,其志在推陈出新,以达教化万民。
颜回、子贡之徒,皆能因材施教,不囿于成规。
孟子亦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盖言读书人须得思辨,不可尽信书中之言,当以心之明镜,照见是非,方得真知。
今子欲作文以论破框,宜先正其心志,不为旧俗所羁。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以自然之理,破世间之伪。
文之妙处,在于通变,如江海之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日月之照万物,无私而明。
故子之作文,当以经世致用为旨,引经据典,参以时事,使文章既有古人之深厚,亦有今日之新意。
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既要典雅庄重,又要古朴清新。
修辞华美,字词考究,使读者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子若依此法作文,必能笔下生花,文采斐然,破框而出,自成一家之言。
牛头破框法之应该如此
作者:牛头| 文章出处:牛头NLP圣经| 编辑:nlpblr3 | 更新时间:2009-12-22
「破框法」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情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
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
若想人生有更好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
这些没有效果,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口边挂着的「思想框框」了。
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三个「思想框框」,是:「应该如此」、「托负心态」和「没有办法」。
这三个信念之间有关连,往往也会一并出现。
(一)「应该如此」
简单地说,「应该如此」的就是:「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发生。
」
试想象一下,你约了我吃午饭,在百忙之中抽出两个小时,约好中午12时半在某间餐厅见面。
你准时赴约,但是我一直没有出现。
也许在12时45分时你开始感到那份内心的平静渐渐消失。
1时10分时你尝试用手提电话找我,我的手提电话没有开,我的公司说不知我在那里,你的秘书也说我没有来电留言。
1时40分时你感到十分不满了,决定叫午餐给自己充饥,一面吃一面想起在过去我或有过各种不同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者其它缺点,终于,在2时半付钱起行时,你决定把我的名字在你的朋友名单上划去,之后也没有找过我。
这只是一虚构的过程,你当然有很多其它的做法,带给你我之间的友谊不同的结果,但是就让我们暂时容许这个虚拟的过程帮助我解释我想说的话吧。
事实上,我有一段不平凡的遭遇。
我是在下楼准备赴约的过程中出了意外:在楼梯摔倒了滚下,折了腿骨,晕过去了,四个小时后才被发现送进医院,更引起了并发症,在神智不清的状态中过了一个月。
我一清醒过来,便马上从医院的病床上给你电话,只是你的秘书说你不会听我的电话。
你我的友谊便由此中断,本来有一个两人合作可以有很大回报的计划,也因此错过了。
回想当天午饭时间中,当你内心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你因此而在脑中涌出的是一些怎样的说话?会否像下面的一些例子?
「这个人为什么这样没有责任感的?」
「真倒霉,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还得了一肚子的闷气。
」
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约好了我便应守时赴约。
当事情没有如你所认为的出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了,同时假设是我的行为破坏了事情应有的规律,带给你不理想的某些结果。
现在明白了我的遭遇,你这刻的念头也许是:我这样的想法是无可避免的,事情的确会使人误会,因此所引起的误会和友谊中断也是无可避免的。
极其量是知道真相之后,我们重新再做朋友。
其实,「能否避免」这点操纵在你的手里。
若果认为无可避免,我们便只得准备承受因而带来的后果:不愉快的心情、友谊中断、生意计划的损失。
若果你不想要这些后果,希望改为「能够避免」因而可以带给你人生更多的得着,也许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个「应该如此」
的感知模式。
佛经中有「因缘」二字。
用种树一事去解释,树的种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气、水份、太阳、肥料等是缘。
「主因助缘」的意思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
反过来说,试想一想,在一个有了所有的主因助缘的环境中,那株树不生长出来才是怪事呢!因此,事情发生了便有发生的原因;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发生的理由;有发生的理由也就是应该发生。
不发生才奇怪呢!当时意外出现了,我无法赴约,也无法通知你;而你无法见到我,也无法知道我的遭遇,所有的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发生,不是这样才是怪事呢!所以,一位大师说的「应该知的都已经知道;应该来的也已经来了」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因我没有赴约而产生的不忿,其实是在愤怒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
你需要有这种能力才会在当时明白事情的真相,而你我也当然明白:没有人有这种能力。
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也无法学到这种能力。
但是,我们无须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
我们只要提醒自己两点:
1.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
2.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制造给自己成功开心的机会?
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大部份每天出现的事,我们都是就实际情况而加以处理,从中努力取得更多更好,再继续走下去。
例如,若李先生能够赴会,两人可以开开心心地共享一顿午餐,在两小时中互相帮助对方有所得着,有所提升,固是乐事;若李先生不见出现,或者想到写封信给多年没有通讯的好友,或者好好享受那篇早应但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的文章,同样可以使这两个小时有意义,也一样可以开开心心。
这不是更好的人生吗?那两个小时怎样运用能给你更多的人生成功快乐,你完全可以主宰,又何必任由一个「事情应该怎样」的信念来决定呢?!
其实,这个态度,在十二时半你坐下时便可以运用,人生便会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