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知识2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敬酒礼仪知识(2)敬酒祝福语当主人与主宾碰酒时,而主宾又不想喝酒,你可以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增进友谊靠喝酒嘛”。
当给主宾倒酒比主人少,并且主人又指出来了后,作为服务生应说:“添酒、添福”,及时为主宾添上。
当一位客人不小心把酒弄洒时,为了挽回面子,你在添酒时应说“酒到福到,洒向人间全是福,满地开花富贵华”。
当客人没注意到时,及时添上就行。
当你给客人敬酒时,全桌都说:“小姐,他不会喝酒,或不用喝酒”。
这时应给自己找个台阶,你应说:“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
给教师敬酒:“洒向人间都是福,您看您桃李满天下,借此机会给您满端杯酒,沾沾您的福气,希望有机会做您的学生”。
俗话说:一杯干、二杯净,三杯喝出真感情,前两杯都喝,不喝第三杯是徒劳无功的。
我们上岗前经过军训,不过以前是纸上谈兵,实践的机会,都是在座的栽培。
只要感情有,杯中不留酒假如酒没倒满,那是美满幸福酒满、福满,酒满心诚。
酒欠一点,福气不减,酒到一半,福气不断到我们这来。
只会让您喝好,不会让您喝倒。
自我介绍“大家好(中午好、晚上好),我是这个房间的服务员,今天很荣幸为大家服务,希望对我的服务多提宝贵意见,祝大家用餐愉快”。
“……好,很荣幸能再次为您服务,请多提宝贵意见,祝大家用餐愉快。
”客问:小姐,你怎么鸡头冲着我呀?应该说:“某总,这样的鸡是为咱们报晓的,每天鸡一叫,就说明天要亮了,太阳开始慢慢升起来,借此祝您的事业,就像那初升的太阳一样,蒸蒸日上。
”倒酒非常满时,一端都洒了,你应说:“洒向人间都是爱,你要不漏点福,我们怎幺能沾上您的福气呢?”当客人比较幽默地说:“我是从农村来的,不懂你们这儿的规矩。
”你应说:“咱们的伟大领袖邓小平主席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
”这样吧,给您打个折优惠一下----五折,您喝五杯,祝您的家庭五福临门,祝你和阿姨的生活幸福美满。
“当给一个即将出远门的客人端酒时,你可说:“您即将离开我们的家乡---xx,有这样一句话‘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此,我祝您好人一生平安,希望您荣归故里时我们xx能为您接风洗尘。
传统基本礼仪知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礼仪作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遵守传统基本礼仪知识不仅能够展示一个人的修养和风度,还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本文将从拜访礼仪、宴会礼仪和日常待人接物礼仪三个方面,介绍一些传统基本礼仪知识和注意事项。
一、拜访礼仪1. 应先敲门或按门铃,并在对方开门之后礼貌地向对方问好。
在进入对方的家中之前,应主动脱鞋,以示尊重。
2. 进入客厅或起居室后,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座位。
一般来说,客人应坐在主人的右侧,以示尊重。
若主人指定座位,则应照办。
3. 在对话过程中,要遵守言谈举止的规范,不要过于张扬或粗鲁。
适当问候主人家庭成员,并表达自己的敬意。
4. 当主人端茶或招待食物时,应示意接受并表示感谢。
如觉得不好意思接受可以婉拒。
5. 拜访结束时,应提前向主人告辞,并表示适当的感谢之意。
离开时要注意不要造成太大的打扰,不要忘记关门。
二、宴会礼仪1. 参加宴会前,应提前了解宴会的性质和规模,以便合理安排仪容仪表和穿着。
2. 进入宴会场所后,应首先向主人问好,并表达自己的敬意。
要保持微笑和自信的态度,以展现良好形象。
3. 在宴席上,要懂得尊重食酒文化,遵守用餐礼仪。
如遇到陌生食物或不知如何食用时,可以向旁边的人请教或观察他们的做法。
4. 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注意不要太过吵闹或喧哗,也不要直接从他人口中夺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空间。
5. 宴会结束时,应向主人道别,并表示感谢。
如有需要,可以主动提出帮忙收拾或清理。
三、日常待人接物礼仪1.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重礼貌和尊重。
遇到他人时,应主动说声"你好"或"您好",表达自己的问候之意。
2. 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注意礼貌用语的运用。
如对年长的人要称其为"先生"、"太太"、"阿姨"、"叔叔"等称谓,对年幼的人要称其为"小朋友"等,以示尊重和亲切。
日常社交礼仪知识2篇日常社交礼仪知识1日常社交礼仪知识基本礼仪(1)基本动作—走、坐、站立、门的开关、敲门、递交物品、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
(2)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不客气/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请等。
(3)个人礼仪—擤鼻涕、洗脸、洗手、梳头、漱口、刷牙、洗脚、洗澡、擦汗、叠放衣服、使用洗手间等。
(4)基本交往—打招呼、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接打电话、问路、如何插入/打断他人谈话、捡起物品、有借有还、学会原谅、学会信任、学会讲信用、礼貌拒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尊重他人的民族信仰等)家庭礼仪(1)尊敬长辈—称呼长辈须用尊称、听从长辈教导、体贴照顾长辈、及时回应长辈、回到家和离开家要打招呼、言行要一致,用餐、乘车时请长辈先、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爱护爸爸妈妈、对周围的人学会感恩等。
(2)行为习惯—和他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物品、能够关爱他人、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主动饲养动物等。
(3)客人来访—见到客人要握手、把客人引进门、请客人坐下、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客人礼物要感谢、给客人端茶倒水等。
(4)拜访作客—会正确敲门、拜访客人要带礼物等。
幼儿园礼仪(1)入园离园礼仪—主动和老师、幼儿、家长问好·说再见。
(2)盥洗室礼仪—知道有序排队、能够物归原处、能够节约用水、不在卫生间内打闹、遵守卫生间的礼仪等。
(3)教学活动礼仪—学会倾听、有事举手、勇于认错、尊敬老师、有事情主动找老师沟通等。
(4)户外活动礼仪—知道有序排队、上下楼梯不跑不跳、不推挤他人、遇问题先出列、谁最后·谁关门、集合解散听口令、游戏时要谦让、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等。
(5)室内活动礼仪—尊重小伙伴、爱护班级物品、拿取班级物品要轻拿轻放、主动积极交朋友、要学会宽容等。
(6)进餐礼仪—饭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嘴巴里有食物时不说话、不浪费粮食、吃东西没有声音、整理自己的餐具、饭后擦嘴漱口等。
礼仪知识之二:介绍礼仪介绍礼仪应该说是礼仪中最为常见的礼仪之一,吃饭会友、开会调研,总免不了认识一些陌生面孔,需要进行介绍认识。
但谁来介绍?先介绍谁,后介绍谁?什么时候介绍恰当?需要大家有所了解。
一、自我介绍注意事项1、介绍的时机:包括具体的时间、具体地点、具体场合。
比如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报告,来了一个熟人,这种场合顶多点下头,打个招呼完事。
你再详细介绍这个是谁、那个是谁就会影响会场秩序不合适。
2、介绍的主角:就是谁先出面介绍。
规则是:①地位低的人需要向地位高的人说明情况;② 主人应先向客人作介绍;③长辈和晚辈在一块,晚辈先自我介绍;④男士和女士在一起,男士先自我介绍,显得有绅士风度,也体现了尊重女性的美德。
3、介绍的表达方式:就是介绍的时候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说的要言简意赅,不该说的不要说,避免起反作用。
4、自我介绍的四要素:单位、部门、职务、姓名,大家都容易理解。
如我是XX 局办公室主任XXX 。
二、为他人作介绍注意事项为他人作介绍在社交场合很重要,比如大家参加一个酒场,请客的人都知道和认识客人,而客人之间就不一定全都相互认识了,客人到齐后主人就应该给大家互相作介绍。
1、谁来当介绍人:不同的场合情况不一样。
①在家请客,主人当介绍人尤其是女主人适合当介绍人,容易沟通,介绍客人互相认识;②一般性公务活动,得由专人作介绍,包括办公室主任、领导秘书、接待人员、公关人员等;③对口人员当介绍人,就是你找的人员当介绍人。
举个例子:你到某局找局长办事,他办公室正好有客人在,你们不认识,这时局长应起身给你们作介绍;再如,工作时间在办公室你老家有人来找你,办公室还有其他同事,这时你就应该当介绍人给大家互相介绍。
2、介绍的顺序,一般大家容易弄错,分以下几类:①介绍长辈和晚辈,一般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②介绍上级和下级,先把下级介绍给上级;③介绍主人和客人,先介绍主人;④介绍职务低的和职务高的,一般先介绍职务低的给职务高的,这个最容易出错;⑤介绍女士和男士,先介绍男的再介绍女的;⑥介绍已婚者和未婚者,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⑦介绍与会先来的和后来的,先介绍后来的,后介绍先来的如果先介绍方不止一人而是许多人,则先由高再向低逐一作介绍。
礼仪知识礼仪知识汇总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礼仪知识大全,希望大家礼仪知识篇1一、商务礼仪适用的场合总的来说商务礼仪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三个场:1、初次交往中,主要表现在人际距离。
2、公务交往中公务活动中讲礼仪的作用:(1)划清界限,公事公办;(2)维护企业形象值得关注的五个方面:(1)庆典;(2)仪式;(3)商务会议;(4)商务活动;(5)商务接待从礼仪角度看,最关键三个问题:(1)谈判者的着装;(2)谈判策略(3)会务安排3、涉外交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秉承入乡随俗的原则。
(1).握手只握右手。
(2).送花不要送菊花(欧美人眼中为死人专用)。
(3).忌讳猪的民族会不喜欢熊猫等类似猪的礼品。
二、商务礼仪适用的对象商务礼仪适用的对象主要针对于商务人员,而商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业务能力,业务能力为现代商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能力;另一个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才是商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际关系重视程度与处理能力。
三、商务礼仪的三个方面主要作用1、提高个人素质: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是一种个人修养及其表现。
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烟、不在大庭广众前喧哗。
2、维护个人和企业形象:商务礼仪最基本作用是“减灾效应”:少出洋相、少丢人、少破坏人际关系。
如果遇到不知事情,最稳妥方式是紧跟或模仿,以静制动。
3、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例如,拜访别人要预约,且要遵时守约,提前到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安排或正在进行的事宜;又如秘书接听找老总的电话,先告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再问对方是谁、有何事情。
总的来说,其作用在于内强素质,外强形象。
四、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商务礼仪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尊重为本。
从专业角度来讲,有两个层面:自尊与尊重他人。
五、其他的基本礼仪1、着装佩戴首饰方面规范体现四个方面:(1)、符合身份:以少为佳,提倡不戴,一般不多于三种,每种不多于两件如夏天,商务人员应着正式西装;(2)、善于搭配:如穿无袖旗袍、高筒薄纱手套去参加高级晚宴,戒指应戴在手套里(新娘除外);少女穿短裙去Party,脚链戴在袜子外(建议腿型好的或走路姿势好的少女才戴脚链)(3)、遵守惯例:遵循同质同色,遵守习俗原则,如配玉坠男戴观音女戴佛;戒指戴左手;戒指戴在食指表示想结婚、戴中指表示已有爱人,戴无名指表示已婚,戴小拇指表示独身,拇指不戴戒指。
酒店服务礼仪知识(2) (147)本⼈所处⽅位。
若双⽅并排⾏进时,服务⼈员应处于左侧。
若双⽅单⾏⾏进时,则服务⼈员应居于客⼈左前⽅约⼀⽶左右的位置。
当顾客不熟悉进⾏⽅向时,⼀般不应请其先⾏,同时也不应让其⾛在外侧。
(148)协调⾏进速度。
在陪同引导客⼈时,本⼈⾏进的速度须与对⽅相协调,切勿我⾏我素,⾛得太快或太慢。
(149)及时关照提醒。
(150)采⽤正确的体态。
如请对⽅开始⾏进时,应⾯向对⽅,稍许⽋⾝,在⾏进中与对⽅交流或答复其提问时,头部和上⾝应转向对⽅。
3、搀扶帮助 (151)在⼯作时,服务⼈员往往需要对⼀些⽼、弱、病、残、孕等顾客主动搀扶,以⽰体贴与特殊照顾。
(152)在为客⼈提供搀扶帮助时须注意:选择对象、两相情愿、留意速度、略事休息。
4、与客⼈对⾯相遇 (153)放慢步伐。
离客⼈约2⽶处,⽬视客⼈,⾯带微笑,轻轻点头致意,并且说:“您好!”,“您早” (154)⾏鞠躬礼。
应停步,躬⾝15度~30度,眼住下看,并致问候,切忌边⾛边看边躬⾝,这是⼗分不雅观的。
(155)员⼯在⼯作中,可边⼯作边致礼,若能暂停⼿中的⼯作致礼,更会让客⼈感到满意。
酒店礼貌礼仪核⼼——礼貌服务 ⽰意规范 (156)右⼿四指并拢,⼤指⾃然张开,⼿掌平伸,掌⼼向上,指⽰相应的⼈、物和⽅向。
介绍礼节 在正式场合介绍两⼈互相认识的规则是: (157)先把年轻⼈介绍给年长的⼈,先把男⼦介绍给⼥⼦(如果男⼦职务⽐⼥⼦⾼,则应先把⼥⼦介绍给男⼦),先把下级介绍给上级,先把客⼈介绍给主⼈,以便主⼈更好地接待客⼈。
(158)在介绍过程中,先提某⼈的名字是对他的⼀种敬意,这是⼀条放之四海⽽皆准的通则。
⽐如,要在宴会上把⼀姓王的男⼦介绍给⼀位姓李的⼥⼦。
可以这样介绍:“李⼩姐,让我把王先⽣介绍给你,好吗?”然后就给双⽅作介绍:“李⼩姐,这们是荆都⼤酒店的王先⽣,王先⽣,这位是我的同事李丽⼩姐。
” 名⽚礼仪 1、递名⽚ (159)事先将名⽚准备好,放在上⾐⼝袋⾥,⼀到时机就双⼿递上。
一、文明礼仪基本原则敬人、自律、适度、真诚二、个人礼仪着装:整洁,得体,美观(1)服装正规、整洁、完好、协调、无污渍;扣子齐全、不漏扣、错扣;(2)衬衣下摆束入裤腰和裙腰内,袖口扣好,内衣不外露;(3)穿西装时,打好领带,扣好领扣;上衣袋少装东西,裤袋不装东西并做到不挽袖口和裤脚;(4)鞋、袜保持干净,卫生,鞋面洁净,在工作场所不打赤脚,不穿拖鞋。
仪容:自然,大方,端庄(1)头发梳理整齐,不染彩色头发,不戴夸张饰物;(2)男性工作人员修饰得当,头发长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触领,嘴上不留胡须;(3)女职工淡妆上岗,修饰文雅且与年龄身份相符;(4)颜面和手臂保持清洁,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指甲;(5)保持口腔清洁,工作前忌食葱、蒜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言谈:亲切,诚恳,谦虚(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严禁说脏话、忌语;(2)语音清晰,语气诚恳,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意明确言简,提倡讲普通话;(3)与客人交谈时,要专心致志,面带微笑,不能目光呆滞,反应冷淡;(4)尽量少用生僻的行业术语,以免影响与客人的交流效果;(5)认真倾听,注意谈话艺术,不随意打断客人的话语.仪态举止:文雅,礼貌,精神(1)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无疲劳状、忧郁状和不满状;(2)保持微笑,目光平视客户,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3)坐姿良好,上身自然挺直,两肩平衡放松,后背与椅背保持一定间隙,不用托腮;(4)不翘二郎腿,不抖动腿,椅子过低时;(5)避免在客人面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挖耳朵等;实在难以控制时,应侧面回避;(6)不能在客人面前双手抱胸,尽量减少不必要手势动作;(7)站姿端正,抬头,挺胸,收腹,双手下垂置于大腿外侧或双手交叠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微开;(8)走路步伐有力,步幅适当,节奏适宜三、见面礼仪握手礼: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手套与人握手。
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浅谈中国古代礼仪知识(2) ⼀、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
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侵时的禬礼等。
凶礼都是在发⽣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三、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
包括⽤兵征伐、均⼟地和征赋税、⽥猎、营建⼟⽊⼯程、定疆封⼟等活动中的礼仪。
四、宾礼 宾礼即为天⼦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
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宾礼。
五、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王位承袭,下⾄乡饮酒礼,⽆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
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
六、婚冠之礼 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
唐宋制度,男⽅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以绛公服婚。
⼥⽅以礼⾐或连裳嫁。
七、冠礼 冠礼是成⼈礼,是给跨⼊成年⼈⾏列的男⼦加冠的礼仪。
在⽒族社会,男⼥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来。
⼋、笄礼 笄礼,即汉民族⼥孩成⼈礼。
⾃周代起,⼥⼦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笄礼。
⼀般在⼗五岁举⾏,如果⼀直待嫁未许⼈,则年⾄⼆⼗也⾏笄礼。
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宾以醴酒礼之。
笄礼⾄明代即废⽽不⽤。
民间⼥⼦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簪⼦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
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古代对年龄的描述⽅式 襁褓——指不满周岁 孩提——指2~3岁 髫年——指⼥孩7岁 龆年——指男孩8岁 总⾓——幼年泛称 黄⼝——指10岁以下 ⾦钗之年——指12岁(⼥) ⾖蔻年华——指13岁(⼥) 舞勺之年——指13~15岁 及笄之年——指15岁(⼥) 破⽠年华、碧⽟年华——指16岁(⼥) 舞象之年——指15~20岁 桃李年华——指20岁(⼥) 弱冠——指20岁(男) 花信年华——指24岁(⼥) 梅之年——指⾄出嫁 半⽼徐娘——指⾄30岁(⼥) ⽽⽴之年——指3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指40岁(男) 年逾半百、知⾮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衍之年——指50岁 花甲、平头甲⼦、⽿顺之年、杖乡之年——指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岁 杖朝之年——指80岁 耄耋之年——指80~90岁 【解释】 总⾓:指童年。
中国基本礼仪常识一、社交礼仪1.问候礼仪:见到对方时,要主动问候并握手,尊称对方的姓名或姓氏加称谓。
2.礼貌用语:在日常交流中,要使用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等,以表达尊敬和友好。
3.注意姿态:要保持姿态端正、举止得体,不可大声喧哗或身体暴露,以避免给人不良印象。
4.面部表情:要保持微笑和友好的面部表情,表达出诚意和善意。
5.礼物送礼:在特殊场合或拜访他人时,可以带上一些小礼物,如糕点、茶叶或小装饰品等,表示关心和祝福。
二、用餐礼仪1.就坐礼仪:就餐时,要等主人或年长者入座后才能坐下,女士可略为推让。
2.礼貌用餐:用餐时,要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嚼食或发出噪音,要有条不紊地用餐。
3.用具使用:要熟悉并正确使用餐具,尽量使用正确的顺序,不可乱拿碗筷和口杯。
4.随分取食:在共同盘菜时,要按照适量、随分的原则取食,尊重他人的选择并不拥挤争夺。
5.结束礼仪:用餐结束后,要将餐具放置整齐,并向主人或年长者道谢。
三、商务礼仪1.适当穿着:在商务场合,要注意适当的穿着,不可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时宜的服装。
2.合适谈话:商务谈话时,要以礼貌和尊重为基础,不可攻击或侮辱他人,保持平和的语气和表情,谦虚谨慎。
3.注意容貌:在商务交流中,要注重仪容仪表,保持整洁干净,不可有异味或油腻感。
4.遵守规则:在商务会议或宴会中,要遵守会议纪律和规则,不可中途离席、插话或过于激动。
5.尊重知识产权:在商务交流中,要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不可侵犯他人的专利、商标等权益。
四、其他方面礼仪1.尊敬长辈:中国文化强调尊敬和孝顺长辈,要主动向长辈问好,并帮助和尊重他们。
2.有礼上下车: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等待别人先上下车,保持有序和安全。
3.文化遗产保护:在参观文化古迹或博物馆时,要保持安静和干净,不可触摸、破坏文物。
4.遵守法律:要遵守国家法律,不可进行赌博、偷窃、伪造等不法行为,同时尊重他人的权益。
5.登记签字:在办理官方文件或合同时,要认真阅读并签字,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社交"十不要"(1)不要到忙于事业的人家去串门,即便有事必须去,也应在办妥后及早告退;也不要失约或做不速之客。
(2)不要为办事才给人送礼。
礼品与关心亲疏应成正比,但无论如何,礼品应讲究实惠,切不可送人“等外”、“处理”之类的东西。
(3)不要故意引人注目,喧宾夺主,也不要畏畏缩缩,自卑自贱。
(4)不要对别人的事过分好奇,再三打听,刨根问底;更不要去触犯别人的忌讳。
(5)不要拨弄是非,传播流言蜚语。
(6)不能要求旁人都合自己的脾气,须知你的脾气也并不合于每一个人,应学人宽容。
(7)不要服饰不整,肮脏,身上有难闻的气味。
反之,服饰过于华丽、轻佻也会惹得旁人不快。
(8)不要毫不掩饰地咳嗽、打嗝、吐痰等,也不要当众修饰自己的容貌。
(9)不要长幼无序,礼节应有度。
(10)不要不辞而别,离开时,应向主人告辞,表示谢意。
交际中运用目光的艺术(1)当别人在交际场合说了错话或做了不自然的动作时,他一定会感到很尴尬,生怕人们嘲笑,蔑视他。
这时你千万别看着他的脸,或看了一眼以后要马上转移你的视线。
否则,他会认为你在用目光讽刺嘲笑他。
(2)一般来说,双方在交谈中,应注视对方的眼睛或脸部,以示尊重别人,但是,当双方缄默无语时,就不要再老是看着对方的脸。
因为双方无话题时,本来就有一种冷漠、踌躇不安的感觉。
如果在此时,你注视对方势必使对方显得更尴尬。
(3)送客人时,要等客人转过身并走出一段路后,不再回头张望你时,你才能转移目送客人的视线。
(4)如果你在街上或人多的市场商店里看到某陌生人风度翩翩,相貌端秀,服饰新颖,你想欣赏他(她)的美感时,请你从侧面或后面欣赏,不要在人家的对方停住脚步来看他(她),因为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当你发觉对方目光将要与你的目光相遇时,你应主动避开。
有教养者十大特征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人在事业、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受到人们的欢迎,总的来说,他们具有以下十大特征:一、守时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二、谈吐有节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三、态度和蔼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四、语气中肯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讨厌。
五、注意交谈技巧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确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六、不自傲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七、信守诺言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
自己谈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八、关怀他人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
九、大度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来往。
十、富有同情心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哪些行为令人讨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以下8种行为会令人非常讨厌。
1、经常向人诉苦,包括个人经济、健康、工作情况,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不予关心,从不感兴趣。
2、唠唠叨叨,只谈论鸡毛小事,或不断重复一些肤浅的话题,及一无是的见解。
3、态度过分严肃,不苟言笑。
4、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情绪呆滞。
5、缺乏投入感,悄然独立。
6、反应过敏,语气浮夸粗俗。
7、以自我为中心。
8、过分热衷于取得别好感。
自我表现与分寸把握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尽量把自己的长处呈现在朋友面前,如伶俐的口才,渊博的学识,温文尔雅的举止,巧妙的化妆,典雅的服装,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有人缺乏自信又好面子,生怕引起别人注意,有人怕遭拒绝而不敢接近别人,这样只能默默无闻,使社交变得没有意义;有人清高自负不肯低就,只能被人冷落。
谨慎与拘束、自重与自负、谦虚与畏缩,其表现往往是一步之差,关键在于把握一个适当的分寸。
自己的身份,自己对某种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与当时的气氛谐调,这些都应当考虑周全。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优势,就可能得到更多的好感。
虚张声势者喜欢用旁苦无人的高声谈笑、矫饰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有些人为了讨异性的好感,乱送秋波、贬低同性。
这不仅是道德败坏,也失风雅。
无论什么时候,男性的油滑、女性的轻浮都是令人讨厌的。
要知道,对同性的友好是心底善良的表现,这又往往是人们对女性的期望。
如何拒绝他人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些同窗好友,或同事朋友,相处的日子久了,自然要相互求旁人点什么,如果我们能办到的话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办,假若朋友提出的某些要求过分,不是我们个人力所能及的。
这就出现了要拒绝他人的问题,很多人往往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感到很棘手,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拒绝,明知道一些事情办不成,可又怕害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当你在说“不”前,务必让对方了解自己拒绝的苦衷和歉忌,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温和。
2、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
如我再考虑考虑等,这种讲法讲话的人或许认为这是表示拒绝,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却认为对方真的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耽误了对方,所以切莫使用语言含糊的字眼。
3、把不得不拒绝的理由以诚恳的态度加以说明,直到对方了解你是爱莫能助,这是最成功的拒绝。
怎样获得别人尊重首先,纠正错误时,不要给别人现成的托辞,提出合理要求时也不要表示歉意;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
为了消除沟通方式上的上述不良习惯,可了以下七种方法:(1)直截了当,说清吩咐和期望。
(2)考虑透彻,凡事陈述得合情合理。
(3)碰到问题立刻解决。
(4)小心选择要对付的问题。
(5)表现自己时不可愤怒。
(6)利用眼睛,停顿和手势加强效果,不要反复解释。
(7)不要虚假恫吓,要言出必行。
请教别人的三种诀窍1、面对自己根本不理解的问题,要问出个所以,搞清来龙去脉,不要顾及情面,缩手缩脚,不管懂不懂都点头称是,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直至把问题弄明白才罢休。
2、请教别人,要本着先思考后请教的原则,对于自己经过思考可以弄懂,然而又一时不开窍的问题,在请教别人的时候,最好只求别人提示,启发一下,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继续去独立思考,不要让人家把全部都讲出来。
3、向别人请教之后,自己应再认真思考一番,其意义在于消化别人给你讲的东西,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入乎耳,箸乎心”琢磨一下别人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想一想自己在问之前为什么没有想出来,自己的思路有什么问题,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避免愚蠢的偏见(1)不妨亲自观察后再下结论。
亚里斯多德曾认为,妇女的牙齿比男性少,其实他只要让妻子张开嘴自己数一数,就可以避免这个错误了。
(2)如果你感情用事地相信了什么,你也有办法知道自己的偏见。
相反意见使你愤怒时,表明你本能地知道自己错了,如果一个人坚持2+2=5,或坚持说冰岛在赤道上,你会感到可怜而不是生气,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对不同的观点生气时,要警觉性,你相信的东西可能不是事实。
(3)应该熟悉你“圈子”之外的观点。
如果你不能旅行,就去结识那些经常旅行的人,或读一读各种报纸杂志。
(4)对于那些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假想自己与一个持不同观点的人争论是个极好的主意,可不受时空的限制。
如果你想肯定大多数人的观点,那么考虑考虑反对者可能要说的话,然后演习一遍这场争论吧。
认识到假想对手可能的合理之处,会使自己变得更为灵活和自信。
(5)对于奉承你的观点,一定要小心。
男性和女性十有八九都坚信自己性别的优越,双方都有丰富的论据。
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缺点。
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优点而忘乎所以,要提醒自己,人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角落上的一个小行星上的一段生命插曲而已。
串门的学问1、串门应把握恰当的时机,如果你在别人最忙的时候去串门,别人肯定不会有心与你交谈。
有时甚至会引起反感。
如果你在别人休息,会客或急需安静的时候去串门,亦常常会引起不愉快。
一般来说,串门应避开别人进餐,午休等时间,你拜访老人,应注意时间不要过晚,过长,你到朋友家应先问一下主人是否有约会,你到“以文会友”的朋友家,应留神对方是否在赶写稿件。
2、应寻找合适的地点,交谈并非局限于家里,可以另择合适的处所,或边散步边谈。
3、适当选择对象,要注意选择和自己志趣相同的新的活动圈子和对象。
4、方法应高雅文明,串门如能先给对方打个招呼,征得同意,效果就会好得多,有些人串门喜高谈阔论,影响邻居和家人休息,会使人产生反感,既不向老人问好,也不知起坐礼仪,这些都有损以礼待人以德会友的传统。
此外,串门应量避免讨论他人,搬弄是非、力戒庸俗低下的交往。
介绍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和素不相识的人相识和建立友谊?主要靠相互介绍或自我介绍。
在赴约、赴宴、访友、招待会等场合,有一些人自己不认识,这时候需要主人作介绍。
当主人向自己介绍别人时,一定要站起,致以谢意。
要主动向对方说清自己的姓名,职业等,同时注意在第一次介绍中记住对方姓名,免得谈话时不好称呼。
对一些自己不认识的长者或领导同志,要主动站起来,先自我介绍,让对方了解自己。
自我介绍时,态度要谦虚,不能自我吹捧。
如果你担负一定的领导职务,不要在介绍时显示,只要说出在某某单位工作。
初次见面过份地表现自己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自己给朋友作介绍要简洁明了。
一般是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介绍时,要注意实事求是,掌握分寸,不能胡乱吹捧,以免使被介绍人处于尴尬地位。
如果你一连介绍几个朋友在相识的话,应把他们邀在一起,简单扼要地介绍他们相互认识,不要拉着某一个人作点名式巡回,使对方尴尬。
有时,在一个社交场合,自己很想认识某一个人,可又不便直接作自我介绍,可以找一个既认识自己又认识对方的人作介绍。
特别是想去结交一个素不相识的异性朋友时,最好不要冒昧地直接地自我介绍。
介绍姓名时,口齿要清楚,并作必要的说明,如介绍李某,可是说是“木子李”;介绍章某,可以说是“立早章”这样既听得明确,又便于记忆。
被介绍的应以礼貌的语言向对方问候,点头或握手致意。
现在,名片的使用逐渐广泛,在自我介绍或被人介绍时递上一张名片,是既礼貌,又容易使对方准确记住自己的好办法。
出色女性的优雅风度迷人的风度有赖培养,无意间的一举一动皆足以显示你的性格与教养。
这里向广大女性同胞介绍几种有关坐、立、行方面的优美姿态:一、站着等人的时候:把身体的重心放在一只脚上,另外一只脚则微曲,并且要拿出精神来,不要使自己弯腰曲背,另外,还要注意被等的人可能来的方向,如果你不介意地东张西望,被等的人走到你面前才如梦初醒似的吓了一跳,那是不太礼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