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礼仪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7
文明礼仪常识之基本礼仪
基本礼仪是指社交场合中,人们所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本礼仪:
1. 礼貌用语:在与他人交流时,应该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以显示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2. 立正站立:当有长辈、领导或重要人物出现时,应该立正站立,表示对其的尊敬。
3. 握手礼仪:在与人握手时,要注意握手的力度适中,不要过于轻飘或过于用力。
同时应该注视对方的眼睛,表达诚挚的态度。
4. 礼让行为:在公共场所,应该让座给老人、孕妇、残障人士等有需要的人,同时也要礼让其他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5. 饭桌礼仪:用餐时应该保持端庄、优雅的仪态,不要嘴巴含食物说话,咀嚼后再与他人交谈。
同时要用正确的餐具,不滥用筷子、刀叉等。
6. 手机礼仪:在公共场合,要注意手机的使用,避免大声通话或大声播放音乐,若需要接电话应该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
7. 上下楼梯礼仪:在上下楼梯时,应该注意保持右侧通行,遇到有需要的人时要礼让他们先行。
8. 门扇礼仪:进出房间或建筑物时,应该礼貌地开关门,并注意不要让门以及门把手撞击到他人。
9. 尊重隐私: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不要透露他人的私人信息或对其私生活进行过多的询问。
10. 注意自身形象: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穿着整洁得体,不要涂口红或修指甲等令人不悦或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
这些是基本礼仪的一些常见范例,遵循这些基本规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友好。
中国礼仪文化常识大全
1. 传统的中国礼仪文化强调尊重长辈和尊重他人的尊严。
2. 在中国,人们通常以握手、鞠躬、微笑等方式来致意和表示尊敬。
3. 在中国,吃饭时,尊重长辈和年长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先开始吃饭,年轻人则要等待他们先动筷子。
4. 在中国习俗中,夫妻双方会向父母敬献茶水以示尊敬,这被称为“敬茶”。
5.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中,新郎要接新娘的床,这被认为是一种幸运的象征。
6. 在正式场合的宴会上,主人会坐在宴会桌的主位上,而客人则会坐在主人左右两侧的客位上。
7. 在中国,给别人送礼物时,应注意坚持双手递送和双手接受的礼仪。
8. 在中国,人们会在新年和其他重要的节日里燃放烟花和爆竹来庆祝。
9. 在宗教场所,如寺庙或道观,人们通常要脱掉鞋子以示尊重。
10. 在与中国人交谈时,直接询问个人问题,如年龄、婚姻状
况等,被看作是不恰当的礼貌行为。
这只是一些中国礼仪文化的常识,并不能穷尽所有。
在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社会场合可能有不同的礼仪习俗。
基本社交礼仪常识大全
一、餐桌礼仪
1、入席:当准备就绪,由招待者请客人入座。
如果是由女主人发出的邀请,客人应该首先尊敬女主人,稍作停留,以便女主人先入座,之后由客人入座。
2、礼貌问候:在正式宴会活动中,客人应当以恭敬有礼的口吻问候主人和其他客人。
3、分配座位:多数情况下,主人通常会先安排主人客人,其余客人随后入座。
4、准备就餐:客人手中拿着餐具及餐具时,若有人先行进食,应以谦虚的口气请他们先行进餐。
5、就餐时:就餐时,要举止庄重,不要和另一位客人谈话,也不要把餐具放在桌上空谈。
6、进食礼仪:进餐前,应先点餐,把碗盘放在一起,里外不要乱糟糟,以免影响一餐的美感。
7、离席:当进餐完毕,应以谦虚的口气离开餐桌。
二、会客礼仪
1、门面:会客时,主人应当以周到的态度,受客以热情的态度;客人应当把会客当做是去友人家作客,要有一种开心的心情,以正常的礼貌与主人交流。
2、谈话:谈话时,要注意一定的礼节,不要冒犯对方,说话要有气度,注重礼貌,不要太直接。
3、送礼:会客时,客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送上一些节日或生日的礼物,但要注意不要太过攀比,更不要太过显耀。
4、搭话:若有机会。
日常基本礼仪常识日常礼仪知识大全其实,“礼仪”并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下面带来日常基本礼仪常识介绍,以供参考!日常基本礼仪常识1、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
3、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4、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面带微笑,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职场厚黑,学习一下。
8、说道就一定要做到。
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9、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
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11、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12、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13、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14、送人走要说:“慢走。
”1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1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17、不揭别人的短处18、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
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19、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日常基本礼仪常识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
女性应两膝并拢或两膝合并倾斜;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
中国基本礼仪常识中国基本礼仪常识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基本礼仪常识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基本礼仪常识1一、仪表1、仪表——第一印象的关键仪表,也就是人的外表形象,包括仪容、服饰、姿态和风度,是一个人教养、性格内涵的外在表现。
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衣着整洁是仪表美的最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条件,就必须勤梳洗、讲卫生,尤其在社交场合务必穿戴整齐,精神振作。
要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追赶潮流,注意得体和谐,做到装扮适宜,举止大方,态度亲切,秀外慧中,个性鲜明。
2、仪容——淡妆浓抹要相宜仪容即容貌,由发式、面容以及人体所有未被服饰遮掩的肌肤所构成,是个人仪表的基本要素。
保持清洁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美容。
男士要注意细部的整洁,如眼部、鼻腔、口腔、胡须、指甲等。
要知道,有时“细节”也能决定一切。
风华正茂的学生,天生丽质,一般不必化妆。
职业女性,尤其是社交场合的女士,通常要化妆。
在某些场合,适当的美容化妆则是一种礼貌,也是自尊、尊人的体现。
化妆的浓淡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来选择。
在平时,以化淡妆为宜,注重自然和谐,不宜浓妆艳抹、香气袭人;参加晚会、舞会等社交活动时,则应适当浓妆。
3、美发——并非时尚就是好发型是仪容的极为重要部分。
头发整洁、发型得体是美发的基本要求。
整洁得体大方的发式易给人留下神清气爽的美感,而蓬头垢面难免使人联想起乞丐。
发型的选择要根据自然、大方、整洁、美观的原则,既要观察发型的流行趋势,又不能盲目追赶潮流,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爱好和脸型特点。
头发的护理:⑴ 常梳洗保清洁。
洗发时用十指按摩头皮,以促进血液循环,也有助于头发生长。
常梳头亦可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还应及时将枯黄、开叉的发梢剪掉,保持头发的美观。
⑵ 烫发、染发要审慎对待,把握好分寸,否则会损伤头发,损害自己的形象。
4、服饰——也要讲原则⑴ 遵循国际通行的“TPO”三原则:T(Time)表示时间,即穿着要应时。
日常基本礼仪常识大全
1、出门在外,着装要合适得体,千万不要不修边幅,甚至蓬头垢面。
2、不要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3、坐有坐姿,不要跷二郎腿,更不要随意抖腿。
4、坐椅子时,应坐满椅面的三分之二。
不要把椅面坐满,也不要故意坐在边沿上。
5、在与人交谈之时,要坐姿端正,不要用手掌支撑着下巴。
6、与人交谈的时候,不要将脚跨在座椅的扶手上,或者架在茶几上。
7、坐着的时候,不可以将大腿并拢,并且把小腿分开。
8、坐姿要端正,千万不要将双手放在臀下,脚尖相对。
9、走路时,要抬头挺胸,眼睛直视前方,不能歪肩晃膀,弯腰驼背。
10、行走时,不要左右晃肩,左顾右盼,要走直线。
11、当屋里有人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轻声关门。
12、当最后一个进门时,一定要记得随手关门。
13、送客的时候,要把客人送到门口,等客人离开自己的视线之后,再关门。
14、打喷嚏或者咳嗽时,转过身去,用纸巾捂住口鼻。
15、自觉排队,不插队,不扰乱公共秩序。
16、在公共场合,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声音不要外放,
记得戴上耳机。
17、任何时候都不要边走边吃东西。
18、公共场合不要吃味道大的食物,以免影响他人。
19、洗完手不要随意甩手,特别是旁边有人的时候,很容易溅到别人的身上。
20、进图书馆的时候,要放轻脚步,不要发出刺耳的声音。
礼仪常识全知道1.社交礼仪:●问候礼仪:与人打招呼时,可以使用合适的问候语,如“你好”、“您好”、“早上好”等。
●微笑和眼神交流:微笑是一种友好的表达方式,与人交流时保持适度的眼神接触也是重要的礼仪。
●握手礼仪:握手要坚定但不过于强硬,同时要注意握手时间不要过长。
2.餐桌礼仪:●使用餐具:从外向内使用餐具,依次是刀、叉、汤匙等。
用餐时要保持优雅的姿势。
●言谈举止:避免在嘴里塞满食物或说话时大声嚼食物。
用餐时应保持礼貌和谦逊。
3.商务礼仪:●着装得体:根据场合选择适当的服装,保持整洁、干净。
●准时:在商务场合,准时是非常重要的。
迟到可能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
4.电话礼仪:●接听电话:用专业和友好的语气接听电话,标明自己的身份。
●避免大声通话:在公共场合要尽量保持通话音量适中,避免打扰他人。
5.礼物赠送:●选择合适的礼物:根据场合和接受者的喜好选择礼物。
●送礼的方式:递交礼物时要用双手,表达真诚的祝愿。
6.家庭礼仪:●尊重长辈:尊敬和尊重长辈是家庭中的基本礼仪。
●关心他人:在家庭中,关心家人的感受和需求,展现关爱之情。
7.公共场所礼仪:●排队:在排队时要守规矩,不插队。
●保持环境整洁:在公共场所要保持环境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
8.面试礼仪:●穿着得体:在面试时选择合适的服装,展现专业和自信。
●自我介绍: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和优势,展现自信和表达能力。
9.网络社交礼仪:●尊重他人隐私:在社交媒体上要注意尊重他人隐私,避免过度分享个人信息。
●文明用语:在网络交流中使用文明、尊重的语言,避免恶意攻击和侮辱。
10.旅行礼仪:●尊重当地文化:在旅行时要尊重并遵循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守时:在旅行中,尽量遵守行程安排,不要耽误他人时间。
11.陪同礼仪:●照顾他人感受:在陪同他人时,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关心他们的需求。
●注意言行举止:在公共场合陪同他人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给他人添麻烦。
12.红白喜事礼仪:●参与庆祝:在红白喜事中要表达真诚祝福,积极参与庆祝活动。
中国基本礼仪常识一、社交礼仪1.问候礼仪:见到对方时,要主动问候并握手,尊称对方的姓名或姓氏加称谓。
2.礼貌用语:在日常交流中,要使用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等,以表达尊敬和友好。
3.注意姿态:要保持姿态端正、举止得体,不可大声喧哗或身体暴露,以避免给人不良印象。
4.面部表情:要保持微笑和友好的面部表情,表达出诚意和善意。
5.礼物送礼:在特殊场合或拜访他人时,可以带上一些小礼物,如糕点、茶叶或小装饰品等,表示关心和祝福。
二、用餐礼仪1.就坐礼仪:就餐时,要等主人或年长者入座后才能坐下,女士可略为推让。
2.礼貌用餐:用餐时,要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嚼食或发出噪音,要有条不紊地用餐。
3.用具使用:要熟悉并正确使用餐具,尽量使用正确的顺序,不可乱拿碗筷和口杯。
4.随分取食:在共同盘菜时,要按照适量、随分的原则取食,尊重他人的选择并不拥挤争夺。
5.结束礼仪:用餐结束后,要将餐具放置整齐,并向主人或年长者道谢。
三、商务礼仪1.适当穿着:在商务场合,要注意适当的穿着,不可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时宜的服装。
2.合适谈话:商务谈话时,要以礼貌和尊重为基础,不可攻击或侮辱他人,保持平和的语气和表情,谦虚谨慎。
3.注意容貌:在商务交流中,要注重仪容仪表,保持整洁干净,不可有异味或油腻感。
4.遵守规则:在商务会议或宴会中,要遵守会议纪律和规则,不可中途离席、插话或过于激动。
5.尊重知识产权:在商务交流中,要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不可侵犯他人的专利、商标等权益。
四、其他方面礼仪1.尊敬长辈:中国文化强调尊敬和孝顺长辈,要主动向长辈问好,并帮助和尊重他们。
2.有礼上下车: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等待别人先上下车,保持有序和安全。
3.文化遗产保护:在参观文化古迹或博物馆时,要保持安静和干净,不可触摸、破坏文物。
4.遵守法律:要遵守国家法律,不可进行赌博、偷窃、伪造等不法行为,同时尊重他人的权益。
5.登记签字:在办理官方文件或合同时,要认真阅读并签字,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关于中华礼仪常识关于中华礼仪常识1、个人礼仪你身为文明社会中的一员,你就有必要提升个人的礼仪。
首先,你得提高个人修养,使自己的内在更丰满,做一个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再者,你要懂得尊己爱人,事事讲求和谐;最好,你要适当地美化自己的外在,向他人展现出你最好的一面。
2、社交礼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可缺乏礼仪,而社交礼仪体现在交往时要讲诚信,平等互助,相互包容,追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你还应注意仪容仪表,行为举止大方得体。
3、言谈礼仪说话要文明,态度要友善,谢绝要委婉,谦虚要得当,请求要恭敬,辩论要节制......遵守以上的原则与人交谈,必能减少出错。
还有,中国人讲求和气生财,请避免争论,也不要随意八卦。
4、职场礼仪职场有职场的礼仪,在职场中,你的着装应职业性,符合你公司的要求。
无论面对上级或是下属,你都要讲礼貌,态度谦虚和顺,说话有分寸,行为举止端庄稳重,展现出你的专业。
5、家庭礼仪无家不成国,养成在家讲礼仪的习惯,在外你才能自然而然地讲求礼仪。
在家时,夫妻间要互爱互助,相互关心、理解,平等相处;父母与子女,父母要和蔼,爱护子女,女子要尊敬、孝顺父母;兄弟姐妹间要和睦相处,互相礼让与帮助。
亲戚间要团结有爱,互相扶持。
中华礼仪常识中,这五大礼仪常识最重要,精通它们,你就能展现出最好的礼仪形象。
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执手礼与源于西方的握手礼相近,古人称之为"奉手",就是双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与之相似的礼节叫"执手"《礼记》说,长辈跟小孩表示亲切,摸他的手时,小孩应该用两只手去握长辈的手,以示尊敬和亲密,此谓不同辈分之间的礼节。
作揖礼双手叠抱胸前拱手致意,是古代用得最多的形体礼节,多用于宾主相见,包括"对揖"和"遍揖"。
古代揖礼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
其中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者,行礼时俯身,推手稍稍向下,称"士揖"。
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相关推荐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1(一)形象礼仪1.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
2.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3.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4.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5.经常整理仪表。
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长发不披肩。
6.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7.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
8.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后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9.注意读写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10.课堂上,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
应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
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1.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
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2.课堂小组活动时,要有全局意识,听从组长安排,分工协作,积极与伙伴沟通,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兼顾组内伙伴,共同赢得团队的成功。
13.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主动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三)活动礼仪14.课间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
15.集体外出活动要服从管理。
同学间要相互谦让,主动关心和照顾好体弱的同学。
分组活动时,要服从大家的共同意愿,遵守时间,不单独行动。
16.参加竞赛活动时,遵守比赛规则,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或过失宽宏大量。
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17.出入教室时要轻声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线路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四)集会礼仪18.静心倾听发言人讲话,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
文明礼仪常识:基本礼仪文明礼仪常识:基本礼仪导语: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
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明礼仪常识:基本礼仪,欢迎大家参考!一、仪表仪态礼仪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
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
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
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
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站姿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
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
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
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尖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者旗袍时,可双脚微分。
坐姿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不可随意拖拉椅凳,从椅子的左侧入座,沉着安静地坐下。
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一般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
离座时动作轻级,不发出声响,从座位的`左侧离开,站好再走,保持体态轻盈、稳重。
走姿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遵守行路规则,行人之间互相礼让。
三人并行,老人、妇幼走在中间。
男女一起走时,男士一般走在外侧。
走路时避免吃东西或抽烟。
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路边站立,不要防碍交通。
二、交谈礼仪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
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
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
文明礼仪常识
文明礼仪常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则。
养
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明礼仪常识:
1.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益,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不辱骂或歧视他人。
2. 听讲礼仪:在学习、工作或公共场合,尊重讲话者,不打断他人讲话,不喧哗、大
声嚷嚷。
3. 礼貌用语:学会使用谢谢、对不起、请、您好等礼貌用语,对人表达尊重和友善。
4. 饭桌礼仪:进餐时保持整洁,使用餐具得体,不发出刺耳的声音,不说恶心的话题,注意与他人共同享受用餐的氛围。
5. 排队礼仪:在排队时,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不插队,不推挤,保持有序。
6. 公交礼仪:乘坐公交工具时,让座给需要帮助的人,不大声喧哗、吐痰、吃东西,
不践踏座椅。
7. 礼仪用语:在与人交流时使用文明的语言,不使用粗鲁、侮辱性或攻击性的言辞。
8. 街头礼仪:在公共场合如街头、商场、电梯等,保持排队、文明驾车、不乱扔垃圾
等行为,遵守交通规则。
9. 礼仪打扮: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着装和打扮,不穿着暴露、不雅观或引人注目
的服装。
10. 尊老爱幼:对老人和孩子要心存敬意,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关照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这些文明礼仪常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塑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1.仪态礼仪穿袜子进韩国人家里要脱鞋,到韩国式食堂进餐也要脱鞋,因此一定要注意穿干净的袜子。
袜子不干净或有破洞是失礼行为。
入座时,宾主都要盘腿席地而坐,不能将腿伸直,更不能叉开。
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
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 -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
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2.餐具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
韩国人平时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儿的筷子。
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
而筷子呢只负责夹菜。
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
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这了便于拿起来再用。
3.吃饭顺序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
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
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
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端碗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
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
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
4.饮酒礼仪韩国人家里如有贵客临门,主人感到十分荣幸,一般会以好酒好菜招待。
客人应尽量多喝酒,多吃饭菜。
吃得越多,主人越发感到有面子。
传统观念是右尊左卑,因而用左手执杯或取酒被认为不礼貌的。
经长辈允许,下级(晚辈)才可向上级(长辈)敬酒。
敬酒人右手提酒瓶,左手托瓶底(双手都要用上 ),上前鞠躬、致词,为上级(长辈)斟酒,一般是一连三杯。
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
日常生活礼仪常识1001、旁人打电话的时候把音乐声调小;2、擤鼻涕的时候尽量小声,把纸巾及时扔掉,不直接堆放在桌面;3、离远处的人要拿东西,就近的人顺手递给他;4、喷香水的时候不喷到别人;5、走夜路时,男生主动走在最后;6、吃饭点菜前先问对方有没有忌口;7、迟到的时候快速、轻声、弯腰走进电影院,当然,尽量不迟到;8、每次找别人帮忙,即便是很小的事情,也时刻让人感觉到你的谢意;9、公交车或者地铁上,不要抱在或依靠在扶手上;10、递剪刀的时候把手柄向着别人;11、帮别人捡掉在地上的东西时,把灰尘拍干净再递给别人。
12、进门后扶住门,方便下一个人进去;13、和别人一起吃饭,主动让别人先起筷;14、公共场合拨头发,小心不要扫到别人,很疼的;15、刷牙时腰弯低一点吐水;16、洗手后在洗手台甩干水再往外走;17、走在路上不要突然停下,停下前注意后面有没有人会被你挡道;18、在餐厅不要大声叫服务员,哪怕手举久一点累一点;19、在餐厅吃鱼记得要用骨叠或者纸巾垫一下鱼刺;20、如果可以,在全家/7-11/麦当劳等地方吃完收拾好再离开;21、撒胡椒粉的时候用手挡挡,防止胡椒粉乱扬,导致一同就餐的人鼻子不舒服;22、常对服务人员说谢谢;23、看见孕妇小孩靠近主动把烟熄灭;24、给不经意间与你对视的人报以微笑;25、分碗筷时先把东西传给最里面的人,然后才到自己;26、室友睡觉时主动把音量放低,关掉刺眼的灯;27、进别人房间敲门,听到“请进”再进,不管多熟;28、生活必需品借一两次就该自己买了;29、离开会议室把椅子推回原位;30、就餐时,给大家分发纸巾;31、就餐时,倒茶水的时候给附近的人也一起满上;32、尖锐的物品碎掉玻璃渣细心包好再丢进垃圾桶;33、拖拉没有轮子的椅子的时候轻点;34、在大冬天出门,屋里还有人的时候,尽量把门开小一点;35、在公共厕所关门的时候不要甩;36、对小朋友友善;37、洗手的时候主动放低,不要溅到其他人;38、不跟朋友三五成群并列走在不宽的路/楼梯上;39、侃侃而谈时,如果别人有发表意见的动作和表情,择机停下来让他说,不要喋喋不休;40、在聚会的时候不要让客人感觉被冷落,有人抛出冷场的话题尽力化解尴尬;41、不要习惯性地反驳别人;42、不接传单礼貌地回绝;43、看到同行的女生提重物男生主动帮忙;44、夜晚行车时看到来车关掉远光灯;45、在大圆桌上吃饭的时候,主动帮夹菜的人停下并按住转盘;46、下雨的时候遇见没有打伞的人,可以顺路同行一段,或是将其送至最近的挡雨处;47、放杯子的时候轻轻地;48、有大件行李主动乘坐电梯,如果带着行李搭乘扶梯不要挡到后面的人通行;49、下雨时带上小塑胶袋,尽量不让雨伞滴滴答答弄湿地面;50、口香糖包住再扔;51、服务员询问你是否需要加水时,无论是否需要,都记得说声谢谢;52、不要用垃圾桶练三分球,将扔不中的捡起乖乖投进垃圾桶;53、在别人也许不懂粤语英语的情况下,用普通话进行交流;54、在服务员收盘子的时候,主动帮忙清理递给他;55、为女生开车门、挡头、关车门,无论是男女生,做这件事情都让人感觉很nice;56、断电之后主动关灯,第二天大家就不会被灯亮醒;57、别人讲话时把耳机摘下来;58、购物车用完主动放回方便他人整理的位置;59、长得高的男生主动俯下身听个子小的女生说话;60、因为拥挤被迫只能站在门口的时候,主动给先下的人腾出位子,必要时先出去再进来;61、使用公共物品的时候,多为下一个使用的人想想;62、说话的时候尽量看着对方,手里的活儿先放一放;63、进门前在门垫上把鞋底踩干净;64、向在斑马线前让行的司机点头示意谢谢;65、不穿发出巨响的鞋子去空旷安静的室内,或是踮起脚走路避免发出响声;生活中文明礼仪常识100条,建议收藏!66、别人给你看手机里的某张照片时,不要随意前后滑动;67、上公共场所里的厕所都习惯性先敲门确定没人,而不是直接猛推;68、不要凑过去看别人手机屏幕;69、连续发大段语音给对方的时候,先确认对方有没有时间听;70、男生抽烟跟女生讲话的时候把烟放在身后;71、离对方很近说话的时候,用手轻遮嘴巴;72、不要叉开腿坐在地铁上,一人霸占很大的空间;73、同理,在公共场所看报纸的时候,双臂充分展开之前先确认自己不会碍到别人;74、下车的时候双脚着地再俯身出来;75、开车路过积水地面的时候,注意减速;76、喇叭是用来发出必需的音响信号,警告行人和引起其他车辆注意,保证交通安全的,不是用来发泄情绪的;77、看到单车或摩托,主动从滑坡上让开;78、不要认为男生埋单是理所当然;79、不要滔滔不绝地进行别人看起来一点都不感兴趣的话题;80、对别人不想提起的事情,不要表示出过分关心;81、主动把菜碟上的最后一块留给别人;82、在自己电脑上看到别人没登出的账号,主动登出;83、听到别人议论自己的时候保持风度,是最有力的反击;84、在超市临时决定不买的东西不要随便乱放;85、仔细掐灭烟头再扔;86、就事论事,不要总提起对方过去犯的错;87、不要吓水族馆里的鱼,小动物也是有生命的;88、有汤汁的垃圾系紧垃圾袋再扔;89、不要只发自己好看别人丑的合照;90、用过的纸巾对折,收起有痕迹的一面;91、看到女生有行李,主动下车打开后备箱帮忙搬;92、放杯子的时候轻轻地;93、无论何时记得先下后上;94、穿高跟鞋的时候,在拥挤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别踩到别人,痛;95、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鼻梁是最适合的,不是看眼睛不是看下巴,是看着鼻梁;96、不要用食指指人,学会用整个手掌示意;97、情侣不在公共场合表现得过分亲热;98、吃难嚼的东西记得捂嘴;99、补妆去洗水间;100、酒杯永远低于别人,除非你是领导;。
日常基本礼仪常识1.问候礼仪:在社交场合,我们应该学会和他人友好、礼貌地打招呼。
当见到朋友、熟人或长辈时,可以用“你好”、“请问您贵姓”等问候语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关心。
而在正式场合或未见过的人面前,可以使用更加正式的问候方式,如“您好”、“非常荣幸见到您”。
2.言谈礼仪:在交谈中,我们应该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
首先,要保持适度的音量,不要嘈杂或低声细语,以免给别人带来困扰。
其次,要避免在公共场合使用粗俗语言或说不恰当的笑话,以免引起他人不悦。
另外,在和他人交谈时,要注意平等对待,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要注重倾听对方的意见。
3.用餐礼仪:在正式用餐场合,要遵循一些用餐礼仪。
首先,要有正确的姿势坐下来,背部挺直,不要横卧或扭曲。
其次,用餐时要使用正确的餐具,不要用手直接触碰食物,也不要用嘴巴吹凉食物。
同时,要学会进食时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吵闹的声音。
用餐结束时,要将所用餐具整齐放置,并向主人表达感谢。
4.礼让礼仪:在公共场合或日常交往中,要学会关心他人并主动让步。
当乘坐公共交通时,要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如老人、孕妇或身体不便的人。
在走路时,要尽量避让行人,不要占用其他人的空间。
此外,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学会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要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
5.礼仪待客:当我们接待来访客人时,要以友好和礼貌的态度对待对方。
首先,要主动迎接客人,并引领他们入座。
在接待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客人的需求,如是否需要水或其他服务。
同时,要与客人进行正式的交流,互相尊重对方的身份和地位。
接待结束时,要主动表示感谢,并表达希望再次相聚的愿望。
总的来说,日常基本礼仪是我们在社交中应该具备的一种行为素质。
只有通过学会并遵守这些礼仪规范,我们才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礼貌和友善,尊重他人的权益,并注重自身的修养。
生活礼仪常识100条1.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权利。
2.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3.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打闹,不要影响他人休息。
4.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要随时运用。
5.见到长辈、上司、客人要主动问好。
6.在餐桌上要注意不发出声音,不用手指挑食物。
7.在朋友家里做客要注意礼仪,不要随便开冰箱、柜子。
8.穿着要整洁,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过于朴素。
9.在公共场合不要用手机大声说话,不要打扰他人。
10.在电梯里要让老人、妇女、儿童先进入。
11.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让座位给有需要的人。
12.在商场、超市等地方要排队,不要插队。
13.不要随意触摸别人的头发、脸部等部位。
14.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打闹,要注意保持安静。
15.不要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要尊重他人的私人物品。
16.在外面吃饭要注意文明,不要吃得太过粗糙。
17.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18.不要随意嘲笑别人,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19.在公共场合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20.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做出不雅的动作。
21.不要在公共场合喧哗、打闹,要保持安静。
22.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说脏话、不要用粗俗的言辞。
23.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吸烟、喝酒,要保持清醒。
24.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吵闹、打闹,要保持安静。
25.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嘲笑别人,要尊重他人。
26.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说脏话、不要用粗俗的言辞。
27.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吸烟、喝酒,要保持清醒。
28.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吵闹、打闹,要保持安静。
29.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嘲笑别人,要尊重他人。
30.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说脏话、不要用粗俗的言辞。
31.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吸烟、喝酒,要保持清醒。
32.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吵闹、打闹,要保持安静。
33.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嘲笑别人,要尊重他人。
34.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不要说脏话、不要用粗俗的言辞。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中国,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以下是中国的一些基本礼仪常识。
一、见面礼节
在中国,见面时通常要行握手礼,握手要诚恳、有力,但不要过于强硬。
在长辈、领导或贵宾面前,要用双手握手,以表尊重和敬意。
同时,微笑和问候也是见面时必不可少的礼节。
二、餐桌礼仪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要注意让年长者或地位高的人先入座,自己再就座。
用餐时,不要大声喧哗、打嗝或放屁等不雅行为。
不要将筷子插在饭里,因为这是祭祀时的做法。
同时,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或在空中乱摆,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吃完饭后,要向主人道谢并告别。
三、拜访礼仪
在拜访他人时,要提前预约时间,不要随意打扰别人的生活。
到达时,要先敲门或按门铃,等待主人开门。
进门后,要脱鞋或穿上拖鞋,保持室内卫生和整洁。
在与主人交谈时,要注意言辞得体、态度恭敬。
离开时,要向主人道谢并告别。
四、公共场所礼仪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排队等候、让座给需要帮助的人等。
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占用公共资源等行为。
同时,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要随意拍照或录像。
以上是中国的一些基本礼仪常识,这些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