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案编制导则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8
施工方案编制导则一、概述施工方案是指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和施工进度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必须编制的详细计划和操作指南。
它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基础和依据,对于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制定施工方案的导则,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进行施工组织管理。
二、编制原则1.系统性原则:施工方案必须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文档,包含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如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机械设备配置、施工人员组织等。
2.预见性原则:施工方案需要具备预见性,即综合分析工程项目的难点、风险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应对措施。
3.可操作性原则:施工方案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即能够指导实际操作人员进行施工,包括具体的工期安排、操作步骤、安全措施等。
4.实用性原则:施工方案要符合实际情况,能够适应工地实际施工环境和现有条件。
5.统一性原则:施工方案需要与其他技术文件保持一致,如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等。
三、编制步骤1.收集资料:施工方案编制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合同约定等资料,了解工程项目的要求和具体情况。
2.分析评估:综合分析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难点、技术要求、工期等因素,评估施工的风险和可行性。
3.制定总体方案: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总体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4.编制详细方案:根据总体方案,逐步细化施工方案,包括具体的施工步骤、设备调配、材料采购、人员组织等。
5.安全措施:根据工程项目的风险点和施工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定期评审: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应定期进行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时间:施工方案的编制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时间要求,确保编制进度与工程进度保持一致。
2.充分沟通协作: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与设计方、监理方等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长江委长建管[2013]299号文印发1 总则1.0.1 为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效率,规范申请人报送的建设项目涉及河道与防洪管理的建设方案报告(以下简称涉河建设方案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特编制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长江水利委员会许可权限范围内的河道(包括河滩地、湖泊、水库、人工河道、行洪区)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开发水利(水电)、防治水害、整治河道(航道)的各类工程,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船坞(台)、道路、堆场、渡口、隧道、闸站、管线、缆线、取水口,排水(污)口等建筑物,厂房、仓库、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1.0.3 涉河建设方案报告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编制,涉河建设方案报告应附具设计资质证书,设计图纸应有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出图专用章。
1.0.4 涉河建设方案报告编制工作深度应满足国家或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的相关要求,重点反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与河道及防洪管理有关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概述。
(2)水文。
(3)工程地质。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建设项目方案比选,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6)施工组织设计。
1.0.5 下列资料可列为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的附件:(1)建设项目的有关重要文件。
(2)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和批复文件或审查会议纪要。
(3)与政府、部门或其它项目业主达成的相关协议。
1.0.6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送审时,应同时报送涉河建设方案报告;建设项目申请行政许可时,应报送根据防洪评价报告评审意见修改后的涉河建设方案报告。
1.0.7 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应按本导则第2-7章进行编制,将概述列为第一章,依次编排。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规划所一、总则1.目的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3)合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4.内容要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
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础没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他规定(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同家有关规定。
(2)地块变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变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1.编制单元划分目的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1)地域完整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
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2)界线稳定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城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城市特征、功能区划分、主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经过划定的编制单元,原则上不应更动。
实施方案编制导则一、引言。
实施方案编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实现。
因此,编制实施方案需要遵循一定的导则,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就实施方案编制的导则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二、确定目标。
在编制实施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为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三、分析现状。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包括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状况、竞争对手情况等方面的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企业的现状,才能为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
四、制定策略。
在明确目标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策略应该与目标相一致,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资源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只有科学合理的策略,才能为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五、具体方案。
在确定了策略之后,需要对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编制。
实施方案应该包括目标、步骤、时间表、责任人等内容,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风险和应对措施。
只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六、监控和评估。
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控和评估。
监控和评估应该是全程的、及时的、客观的。
只有科学的监控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方案,以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
七、总结。
在实施方案的结束阶段,需要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
总结应该客观、全面、深入,同时也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只有科学的总结,才能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八、结语。
实施方案编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只有遵循科学的导则,才能编制出科学的实施方案,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希望广大企业管理者能够认真对待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新源基建〔〕号(DOC)Q/GDW46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GDW46×××××××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5 总体策划编制的内容和要求 (3)5.1工程概况 (3)5.2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策划 (4)5.3质量管理策划 (14)5.4工期控制策划 (18)5.5工程造价控制策划 (20)5.6工程达标创优策划与控制 (24)5.7工程技术管理策划 (29)5.8科技管理策划 (31)5.9信息管理策划 (33)5.10物资管理策划 (34)5.11档案管理策划 (38)5.12合同管理策划 (41)5.13征地移民管理策划 (43)5.14工程风险管理策划 (45)I5.15设计单位管理策划 (46)5.16监理单位管理策划 (49)5.17施工单位管理策划 (50)II前言本标准是为规范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而制定。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原则,规范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促进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管理进行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有序化、规范化。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负责解释。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宋睿枫、葛军强、仝新宏本标准审核人:王洪玉、李富春。
本标准批准人:黄悦照。
III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公司)独资或控股的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原则、编制内容和要求。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导则一、前言矿山开采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保护和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制定一套完整的治理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提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导则,旨在规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方案必须基于科学的研究和数据,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整体性原则:方案应考虑到矿山生态环境的全面治理,同时也要兼顾矿山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
3.可操作性原则:方案必须具有实施操作性,要能够指导实际工作并确保治理目标的达成。
4.参与性原则:方案的编制过程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尊重参与者的权益,确保方案的可接受性和合理性。
三、编制流程1.问题识别与评估:对矿山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确定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2.目标设定:根据识别和评估的结果,明确治理的目标和方向,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污染防治等方面。
3.制定治理方案: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具体规划,包括土地复垦、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4.方案评估和论证:对制定的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
5.方案实施:将优化后的方案作为指导,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实施。
6.监测和评价:对治理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主要内容1.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对矿山开采后的土地进行复垦和植被恢复,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2.水资源管理:加强对矿山周边水资源的管理,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和水资源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矿山废弃物管理:制定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的方案,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浪费。
4.生态修复与保护:采取相应措施修复和保护矿山周边的生态系统,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5.环境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矿山环境问题。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编制导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全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加企业的运营效率,确立企业的规范化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本文将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规章制度的编制导则。
1. 规章制度编制的基本原则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编制,需要在以下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编制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切实可行规章制度要基于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和实际运行需要,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不能是只能毕竟制定,实施时无法实现。
(3) 公开透明规章制度的编制应具有公开透明的属性,应向全体员工公开,员工应完全理解和支持规章制度的实施。
(4) 完整性规章制度的编制应事无巨细,尽可能的吧管理范围内的内容完整归纳好,充分考虑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和影响因素。
(5) 持续改进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应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紧密相连,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提升提出不断的改进和修订。
2. 规章制度编制的步骤规章制度的编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以确保制度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1) 初步调查初步调查是规章制度编制的第一步,目的是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管理现状。
初步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企业的危险情况、主要风险和安全隐患;•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和工作标准;•收集企业现有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其实施情况和管理效果。
(2) 制定规章制度编制计划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之上,制定规章制度编制计划,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的范围、编制目标、编制内容、编制要点、时间计划、编制人员及其职责等。
(3) 确定编制流程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编制的流程应当包括:•主管领导和人员确定编制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规章制度编制计划;•负责人员启动制度编制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具体实施;•负责人员对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核、修改、完善和定稿;•规章制度的全面解读和培训;•全体员工对规章制度的遵守和履行。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1.0.1为了规范、指导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大、中型和坝高超过15m的小型水库预案的编制,其他水库参照执行。
1.0.3预案是在水库大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避免或减少损失的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提高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降低水库风险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内容一般包括前言、水库大坝概况、突发事件分析、应急组织体系、预案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宣传、培训、演练(习)、附录等。
1.0.4预案编制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2)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3)强调“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4)突出“可操作性”原则,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5)力求“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6)实行“动态管理”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0.5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长江委长建管[2013]299号文印发1 总则1.0.1 为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效率,规范申请人报送的建设项目涉及河道与防洪管理的建设方案报告(以下简称涉河建设方案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特编制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长江水利委员会许可权限范围内的河道(包括河滩地、湖泊、水库、人工河道、行洪区)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开发水利(水电)、防治水害、整治河道(航道)的各类工程,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船坞(台)、道路、堆场、渡口、隧道、闸站、管线、缆线、取水口,排水(污)口等建筑物,厂房、仓库、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1.0.3 涉河建设方案报告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编制,涉河建设方案报告应附具设计资质证书,设计图纸应有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出图专用章。
1.0.4 涉河建设方案报告编制工作深度应满足国家或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的相关要求,重点反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与河道及防洪管理有关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概述。
(2)水文。
(3)工程地质。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建设项目方案比选,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6)施工组织设计。
1.0.5 下列资料可列为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的附件:(1)建设项目的有关重要文件。
(2)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和批复文件或审查会议纪要。
(3)与政府、部门或其它项目业主达成的相关协议。
1.0.6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送审时,应同时报送涉河建设方案报告;建设项目申请行政许可时,应报送根据防洪评价报告评审意见修改后的涉河建设方案报告。
1.0.7 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应按本导则第2-7章进行编制,将概述列为第一章,依次编排。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导则1. 引言在进行建筑施工项目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导则,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流程2.1 提前准备在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之前,项目管理团队需要进行提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调研项目施工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安全风险;•资源需求的评估,包括人力、设备和资金;•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2 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实际项目需求,以下是一个编制方案的基本步骤:2.2.1 制定目标和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之前,明确项目的安全目标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目标和原则必须与相关法规和标准保持一致,并有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2.2 识别安全风险通过分析项目施工区域的特点和环境,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电气设备使用、临时施工道路等。
针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并编制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2.3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基于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安全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管理和培训计划,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如安全帽、防护服等;•施工现场的布局和指引,确保合理的工作区域划分和通道设置;•紧急救援计划和设备的准备。
2.2.4 编制操作规程为了保证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编制详细的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操作规程应该覆盖每个工作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施工材料的存储和使用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标牌设置。
2.3 审核和修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完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后,需要进行审查和修改。
审查应由项目管理团队和安全专家共同进行,以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根据审查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直到达到预期的安全标准。
成都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管理方案编制导则
1 目的
本导则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中管理方案的编制要求,以确保公司各级管理方案编制更趋规范和适用。
2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公司内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中管理方案的编制。
3 引用文件
QG/CA 0101-2007《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导则》
QG/CA QEO 01-2007《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公司适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 管理方案编制的目的
为有效控制其他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实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
5编制依据及要求:
5.1 管理方案的编制应依据各单位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及其目标指标。
5.2 当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实现或其他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的控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环保、安全设施时,应编制管理方案。
5.3 管理方案的编制应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方案措施应明确、合理、可行,明确规定投入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和完成时间。
5.4 当各单位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过程、活动、服务和产品发生变化时,应对管理方案和目标指标进行必要的修订。
5.5 各单位管理方案应报工程部审批、备案后组织实施,并定期对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落实。
6 管理方案编制内容:
6.1 管理方案应针对某个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
6.2 目标和指标。
管理方案中应明确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控制实现的目标和指
标,且目标指标应量化,是可测量的。
6.3 措施办法。
管理方案中应有可行的措施办法,即应确定所需实现目标指标的作业任务,包括完成目标指标所需的资源(人力、资金、设备等)配置。
6.4 完成时间。
管理方案中应明确每项措施办法完成的进度要求和完成的时间;
6.5 职责、权限。
管理方案中应明确执行措施的责任部门/人员。
6.6 管理方案应有管理方案的名称(是环境管理方案,还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和审核人、批准人签字等。
6.7 相关文件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标准规范
QG/CA QEO 04《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
6.8 记录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实施完成情况检查记录
6.9 附表/附录
7 相关文件
QG/CA QEO 0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8 附件
附录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及管理方案示例
附录二:环境管理体系目标及管理方案示例
附录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及管理方案示例
审批人:审核人:编制人:二OO年月日
附录二:
环境管理体系目标及管理方案示例
环境管理体系目标及管理方案示例(续)
审批人:审核人:编制人:二OO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