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缺血治疗 1、镇痛 遵医嘱给予哌替啶、吗啡、罂粟碱等止痛; 吗啡具有强烈的止痛和抗焦虑作用,能引起静脉扩张,并且通过
提高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心率和收缩压,从而进一步降低心肌需 氧。 2、硝酸酯类药物 血管扩张作用,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和心肌耗氧 量。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对已有严重狭窄的冠 状动脉,可通过扩张侧枝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改善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依据梗死心电图型所分布导联来判定。 1.前间壁在V1—V3。 2.前壁在V3—V5。 3.前侧壁在V5-V6.I、aVL。 4.广泛前壁在V1-V5或V2—V6。 5.下壁在Ⅱ、Ⅲ、aVF。 6.右室在V4R—V6R。
广泛前壁心梗
3、超声心动图检查 :评估左心室梗死面积, 测量左心功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 要依据。
4天后坏死分界明显,心肌溶解并有肉芽组织形成。 约1-2周后坏死组织开始吸收,并逐渐纤维化。 在6-8周形成疤痕而愈合。
病因及发病机制
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 死。
一、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超过 75%,而侧枝循环未完全建立。
二、心排血量骤降 休克、脱水、出血、严重的心律失常 或外科手术等引起心排出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严重 不足。
8.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清心肌酶检查 ①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PK、CPK-
MB):起病后6h升高,24h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②天冬氨 酸转氨酶(AST):起病后6~12h升高,24~48h达高峰,3~6日恢 复正常。③乳酸脱氢酶(LDH):起病后8~10h升高,2~3d达高 峰,1~2周恢复正常。 (2)心肌肌钙蛋白: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