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
Waston关怀理论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沈海晨1ꎬ许友清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ꎬ1.护理部ꎻ2.神经内科ꎬ安徽㊀芜湖㊀241000)㊀㊀摘要:㊀目的㊀探讨Watson关怀理论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ꎮ本研究基于Watson关怀理论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ꎬ分析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效果ꎬ为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ꎮ方法㊀选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17~2018年在职护士105名ꎬ其中对照组52名ꎬ干预组53名ꎬ对照组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同时参与院内常规培训ꎮ干预组护士在完成护理工作㊁参与院内培训同时ꎬ还要参加人文关怀能力培训ꎬ引入Watson关怀理论ꎬ适时融入各个关怀要素于课程培训中ꎮ培训结束时通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㊁关怀能力评价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员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情况ꎮ结果㊀本研究结果显示ꎬ培训后初期及培训后2个月ꎬ干预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ꎬ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ꎮ结论㊀在培训护士的职业知识㊁技能同时ꎬ将Watson关怀理论运用到护士的培训中ꎬ培养护士运用科学方法与人文照护理念结合的人文素质ꎬ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素质ꎮ关键词:㊀Watson关怀理论ꎻ护士ꎻ人文关怀ꎻ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㊀文献标识码:E㊀文章编号:1001-7550(2019)06-0151-04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200581702092)ꎻ安徽省教育厅课题(SK2017A0215)㊀作者简介:沈海晨(1993-)ꎬ女ꎬ硕士ꎬ护师ꎬ研究方向:消化内科护理学ꎮ㊀通讯作者:许友清ꎬE-mail:2495683080@qq.comꎮ㊀㊀Watson关怀理论由美国学者Watson创立于1979年[1]ꎬ他认为护理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行为ꎬ旨在关注患者的心理内部的感知觉和主观感受ꎮ该理论强调护理关怀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关爱的人际交往ꎬ其目的是关心他人ꎬ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层面上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ꎮWatson关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含10个要素[2]:人类利他价值体系ꎻ信任和希望的促进ꎻ自我和他人敏感性的培养ꎻ接受帮助之间正面和负面情绪的变化ꎻ广泛的发现和解决问题ꎻ促进人际关系的教与学ꎻ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ꎻ为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治疗性环境[3]ꎮ2016年ꎬ国务院的规划纲要 健康中国2030 中指出ꎬ我国应当加强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ꎬ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4]ꎮ随着中国高质量护理模式的引进和实践ꎬ如何实施人文关怀尤其重要ꎮ因此ꎬ本研究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出发点ꎬ运用Watson关怀理论培养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ꎬ提升其人文护理能力ꎬ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关怀ꎮ此次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ꎮ现报告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㊀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类实验性研究ꎬ选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17~2018年在职护士105名ꎬ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干预组ꎬ其中对照组52名ꎬ干预组53名ꎬ对参与此次研究的护士分别在培训前㊁培训后初期和培训后2个月测量其临床护士关怀能力ꎮ研究纳入标准:取得护士职业注册资格证并在本院注册的护士ꎻ一年以内体检健康者ꎻ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ꎻ有良好的沟通㊁学习能力ꎬ能独立完成全部课程者ꎮ研究排除标准:严重的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者ꎻ机关㊁后勤㊁供应室或辅助科室等非临床一线护士ꎻ未连续从事护士职业者ꎮ研究退出标准:研究对象本人要求退出研究者ꎻ干预组护士因外出进修㊁病事假等未完成全部课程者ꎮ符合上述条件中任意一条者即可排除ꎮ1.2㊀方法㊀对照组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同时参与院内培训ꎮ干预组护士在完成护理工作㊁参与院内培训同时ꎬ还要参加人文关怀能力培训ꎮ每周2次ꎬ安排在周一㊁五下午16:00~17:30ꎬ1.5h/次ꎬ连续进行32次ꎬ总共128学时ꎮ引入Watson关怀理论ꎬ并且将各个关怀要素融入于课程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人文关怀理论教育方式为集体教学㊁小组讨论㊁反思日记法ꎬ系统学习«关怀护理学 华生人性关怀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ꎬ«护士人文修养»ꎬ«护理心理学»等关课程ꎬ以及沟通技巧培训ꎮ编写«人文关怀护理流程»手册ꎬ将人文关怀护理流程贯穿到护理礼仪㊁护患沟通文明用语和沟通技巧中ꎬ践行至患者从培训到手术以及康复ꎬ最终出院的全部流程ꎮ开展护士人文关怀的个案护理比赛ꎬ深化护士的人文护理关怀能力ꎬ通过人文关怀的个案护理ꎬ按照不同系统功能患者的个性化需求ꎬ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措施ꎮ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ꎬ编辑人文关怀照片墙ꎬ录制人文关怀宣传视频ꎬ此外还包括为患者提供便利生活的工具ꎬ如指甲钳ꎬ针线ꎬ梳子和牙刷ꎬ并在护士站摆放绿色盆栽植物以及花卉营造人文关怀和睦的氛围ꎮ开展人文关怀体验交流会ꎬ恰逢医院建设130周年ꎬ通过高年资护士分享从业以来自身与患者的心得体会ꎬ以此启发年轻护士学习交流与自我反省ꎮ引导护士在实施临床操作的同时践行人文关怀理念和行为ꎬ达到互补的目的ꎮ1.3㊀评价工具1.3.1㊀一般情况调查问卷㊀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ꎬ学历ꎬ职称ꎬ职位ꎬ参加工作年限㊁科室㊁护士层级ꎬ来自于家人或同事的关心程度等ꎮ1.3.2㊀关怀能力评价问卷(TheCaringAbilityInven ̄toryꎬCAI)[5]㊀该量表是由纽约市立大学护理学教授Nkongho开发的ꎬ用于评估本体关怀他人的能力ꎮ该量表由3个维度组成ꎬ包括37个条目ꎬ其中认知(意识ꎬ关于对自己㊁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关心和知识的知识率ꎬ共14项)㊁勇气(积极关心自己㊁他人和对未知情况的反应ꎬ共13项)㊁耐心(耐心和毅力ꎬ共10项)ꎮ采用Likert7计分制ꎬ 非常同意 为7分ꎬ 完全反对 为1分ꎬ总量表得分范围是37~259分ꎮ各维度得分:认知14~98分ꎻ>84分ꎬ认知维度得分高ꎻ<76.4分ꎬ认知维度得分低ꎻ勇气13~91ꎻ>74表明勇气维度得分高ꎬ<62.5意味着低的勇气维度得分耐心是10~70ꎻ>65.2意味着耐心维度得分髙ꎻ<61意味着低耐心维度得分ꎬ其中Cronbach sα系数为0.84ꎬ效度指数为0.78ꎮ1.4㊀伦理原则㊀告知参与者本研究的目的和过程ꎬ遵循参与者同意和自愿参与的原则ꎬ确保他们有权在不损害相关利益的情况下进行选择ꎻ所有参与者的隐私严格按照保密原则进行ꎬ并对研究数据进行编码ꎬ以防止参与者身份信息的泄露ꎮ1.5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IBMSPSSStatistics21.0进行统计分析ꎮ计量资料以 均数ʃ标准差 表示ꎬ并进行t检验ꎬ计数资料以频数形式表示ꎬ并进行卡方检验ꎬ当P<0.05时ꎬ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㊀将两组护士的年龄㊁参加工作年限㊁护士层级㊁学历㊁职称㊁家人㊁同事关心程度的资料进行比较ꎬ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表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项目对照组(n=52)干预组(n=52)统计量(n=53)P年龄(岁)<2530(46.9)34(53.1)0.4770.78825~17(53.1)15(46.9)ȡ305(55.6)4(44.4)参加工作年限(年)<330(48.4)32(51.6)0.1980.9063~518(50.0)18(50.0)ȡ54(57.1)3(42.9)护士层级N124(49.0)25(51.0)0.0830.959N215(48.4)16(51.6)N3及以上13(52.0)12(48.0)学历中专13(48.1)14(51.9)0.2390.887大专22(47.8)24(52.2)本科及以上17(53.1)15(46.9)职称护士23(52.3)21(47.7)0.3880.823护师23(48.9)24(51.1)主管护师及以上6(42.9)8(57.1)家人关心程度较少9(47.4)10(52.6)0.0430.979一般31(50.0)31(50.0)较多12(50.0)12(50.0)同事关心程度较少9(47.4)10(52.6)0.2640.876一般29(48.3)31(51.7)较多14(53.8)12(46.2)2.2㊀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㊁培训后和培训后2个月末的生存质量得分㊀结果发现:培训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认知㊁勇气㊁耐心3个维度及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护士在接受以Watson关怀理论为主导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之后ꎬ人文关怀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ꎮ在培训后初期以及培训后2个月末评分中ꎬ实验组患者在认知维度㊁勇气维度㊁耐心维度及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均高于护士培训时和对照组评分ꎬ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ꎬ干预不同时间段ꎬ护士的关怀能力不同ꎬ干预时间越长ꎬ护士的关怀能力越强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2ꎮ2.3㊀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㊀对以Watson关怀理论为指导干预的不同时间段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ꎬ两组护士的认知维度㊁勇气维度㊁耐心维度及人文关怀能力总分组内因素(P<0.001)ꎬ说明时间因素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具有表2㊀对照组与实验组不同干预时间段人文关怀能力提升比较(xʃs)项目组别培训前培训后培训后2个月末认知维度对照组28.38ʃ9.1427.27ʃ8.8428.33ʃ8.87实验组27.60ʃ8.1033.19ʃ8.9440.09ʃ8.80t0.464-3.413-6.826p0.6440.0010.000勇气维度对照组26.75ʃ9.5826.02ʃ9.5826.21ʃ8.86实验组28.25ʃ10.0431.55ʃ10.2532.91ʃ10.05t-0.781-2.853-3.619p0.4370.0050.000耐心维度对照组19.77ʃ6.7019.44ʃ5.9720.47ʃ7.30实验组20.57ʃ7.2125.89ʃ7.9128.62ʃ7.93t-0.586-4.705-5.450p0.5590.0000.000总分对照组74.90ʃ15.4672.73ʃ15.8175.00ʃ15.32实验组76.42ʃ16.7090.62ʃ17.49101.62ʃ16.44t-0.481-5.497-8.538p0.6310.0000.000显著影响ꎻ两组护士的认知维度㊁勇气维度㊁耐心维度及人文关怀能力总分组间因素(P<0.001)ꎬ说明以Watson关怀理论为指导的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培训具有显著差异ꎬ以Watson关怀理论为指导的人文关怀知识培训能够显著提升住提升护士人文关怀水平ꎬ见表3ꎮ表3㊀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人文关怀能力得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项目组内因素组间因素交互作用FPFPFP认知维度40.3460.00019.5540.00020.1010.000勇气维度33.1370.00013.2770.0001.4160.245耐心维度23.5030.00029.8150.00011.1670.000总分48.0380.00051.8640.00020.1890.0003㊀讨论3.1㊀强化人文关怀知识培训ꎬ提升护士人文关怀水平㊀本研究结果显示ꎬ培训后初期及培训后2个月干预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ꎬ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ꎮ说明本次培训能够提高护士人文认知及实践水平ꎬ这与甘秋萍[6]等研究结论较为一致ꎮWaston[7-9]提出人文关怀照顾能力是自我认知㊁自我实践和自我完善的共同体ꎬ本研究中基于Waston关怀理论的课程教育营造了一种整体关怀的氛围[10]ꎬ传达着富有同情心的关怀行为ꎬ引导护士逐渐理解和感受护理的真正含义并进行内化ꎮ与纯粹的理论讲座或简单的实践练习相比ꎬ此次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参与者的参与度与完成效率ꎬ将关心爱护的护理理念转化为护士自我内涵丰富ꎬ最终贯穿临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ꎬ真正提高了护士的照护能力ꎮ本研究结果提示ꎬWaston关怀理论[11]应当被全方位㊁多层次㊁宽领域的应用到临床护士的培训中ꎬ从而扩充护士人文关怀知识㊁提高护士人文素质ꎬ最终提高护理质量ꎮ3.2㊀健全人文关怀课程设置ꎬ深入人文关怀理念㊀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和本质ꎬ因此人文关怀理念的深化不是纯粹的灌输概念ꎬ也不是教条的行为主义规范ꎬ而是关注护士护理关怀意识的内化[12]ꎬ使其意识到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ꎬ本能地引发和提升自己的人文护理行为[13-14]ꎮ本研究中通过判断㊁推理和反复循证㊁实践ꎬ促使护士对人文关怀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ꎬ人文理念将转化为人文精神ꎬ并形成稳定的价值体系[16]ꎮ除此以外ꎬ强调护理人文关怀护理的重要性ꎬ应当从学校教育入手ꎬ增加人文心理和人文护理课程的比例ꎬ丰富人文护理课程的内容ꎬ营造良好的学校关怀氛围ꎮ让即将步入护理工作岗位的护生初步感受和知晓人文关怀[15]ꎮ3.3㊀营造人文环境ꎬ倡导人文管理㊀学者提出 关怀不是理论的传授ꎬ而是姿态的感染 [17]ꎮ可见人文关怀理念的活动必须通过感知来促进ꎬ感知是思想的反应和主体对客观情况分析的反应ꎻ而氛围影响则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ꎬ是一种隐性教育ꎬ是人文护理培训的关键[18]ꎮ在医院营造人性化的氛围是提高护理人文关怀质量的重要手段ꎮ医院是护士每天工作的主要环境ꎬ病房的环境建设应当体现人文关怀的所在ꎮ首先ꎬ医院的外部设施应当人性化ꎬ除了优雅的环境ꎬ它还应该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ꎮ例如通过电视㊁照片㊁公告板促进人文关怀护理概念的推广ꎮ同时ꎬ在护士的工作安排中ꎬ护理管理者应联系临床护士询问意见ꎬ根据个人的具体特点设置岗位ꎬ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ꎮ其次ꎬ灵活机动地安排时间ꎬ允许临床护士调整他们的时间ꎬ下班后自主学习ꎬ激发其主观能动性ꎮ根据最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ꎬ护理同伴之间的关怀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19]ꎮ因此ꎬ还应当制定减少护士心理压力和身体疲劳的相关计划ꎬ如演讲比赛㊁征文比赛㊁郊游㊁厨艺大赛㊁文化表演ꎬ诗歌朗诵等ꎬ以次促进同事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ꎮ此外ꎬ护理管理者不仅要考虑新护士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ꎬ还要提高新入职护士对新临床技能的适应能力和接纳能力[20]ꎮ综上所述ꎬ本研究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出发点ꎬ将Watson关怀理论应用于临床护士培训中ꎬ培养护士的人格素质ꎬ提高护士职业素质ꎬ在临床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ꎮ满足患者的归属感和安全感ꎬ真正体现出高质量的护士人文护理关怀ꎬ而不是机械化和程序化的护理操作流程ꎮ初步结果表明ꎬ人文护理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的人文护理能力ꎬ但由于干预时间较短ꎬ样本量较小ꎬWatson关怀理论应当如何标准化㊁系统化以更详细的方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ꎮ参考文献[1]㊀GENGNꎬZHENY.ResearchonCorrelationbetweentheHumanisticCareofNursesandProfessionalIdentification[J].ChinaHealthIn ̄dustryꎬ2017ꎬ63(7):322-334.[2]㊀CHANGYQ.Investigationanalysisonworkadaptationandhuman ̄isticcareofnewnursesanditscountermeasures[J].NursingPractice&Researchꎬ2017ꎬ90(32):422-434.[3]㊀TIANSꎬNURSINGDO.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currentsitua ̄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ofhumanisticcareabilityofnewlyre ̄cruitednurses[J].ChineseCommunityDoctorsꎬ2017ꎬ42(7):178-182.[4]㊀李安琪ꎬ刘芳.中医与西医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ꎬ2018ꎬ5(3):22-28.[5]㊀LIZC.AnalysisonHumanisticCareofNursesinNursingManage ̄ment[J].China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ꎬ2016ꎬ87(36):609-614.[6]㊀甘秋萍ꎬ卢柳霞ꎬ邹凤娥ꎬ等.护理人文关怀核心能力评价与临床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ꎬ2018ꎬ15(13):209-214.[7]㊀SADATHOSEINIASꎬKHOSROPANAHAH.ComparingtheCon ̄ceptofCaringinIslamicPerspectivewithWatsonandParse sNursingTheories[J].IranianJournalofNursing&MidwiferyRe ̄searchꎬ2017ꎬ22(2):83-90.[7]㊀BLISSSꎬBALTZLYDꎬBULLRꎬetal.Aroleforvirtueinunifyingtheknowledgeandcaringdiscoursesinnursingtheory[J].NursingInquiryꎬ2017ꎬ24(4):121-129.[8]㊀TURKELMCꎬWATSONJꎬGIOVANNONIJ.CaringScienceorSci ̄enceofCaring[J].NursingScienceQuarterlyꎬ2018ꎬ31(1):66-68. [9]㊀王晓彤ꎬ卢天舒ꎬ李雪华.ICU护理人文关怀氛围评价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8ꎬ11(12):133-142. [10]㊀陈睿ꎬ刘义兰.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4ꎬ49(10):1249-1253.[11]㊀孙一勤ꎬ陈三妹.护理关怀教育的内涵结构与实施策略分析[J].重庆医学ꎬ2015ꎬ9(3):424-425.[12]㊀廖雨风ꎬ刘义兰ꎬ黄辉ꎬ等.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评价[J].护理学杂志ꎬ2018ꎬ31(30):73-82.[13]㊀LEEIꎬWANGHH.Preliminarydevelopmentofhumanisticcareindicatorsforresidentsinnursinghomes:aDelphitechnique[J].AsianNursingResearchꎬ2014ꎬ8(1):75-81.[14]㊀孙海春ꎬ饶智明ꎬ傅晓玲.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对实习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ꎬ2018ꎬ445(3):109-111.[15]㊀吴为ꎬ刘义兰ꎬ胡德英ꎬ等.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标准观点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ꎬ2017ꎬ32(10):65-68.[16]㊀NEWBANKSRSꎬRIEGLSꎬSCHAEFERB.WhatIsCaringinNursing?SortingOutHumanisticandChristianPerspectives[J].JournalofChristianNursingAQuarterlyPublicationofNursesChristianFellowshipꎬ2017ꎬ35(3):10-21.[17]㊀张雪ꎬ王晓丽ꎬ王益兰ꎬ等.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ꎬ2018ꎬ18(6):22-25. [18]㊀周守民ꎬ陈立言.运用生命教育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ꎬ2018ꎬ18(5):72-83.[19]㊀郭舒婕ꎬ孙明明ꎬ张红梅ꎬ等.护理人文关怀学术组织的建立与实践[J].护理学杂志ꎬ2017ꎬ32(12):70-71.(收稿日期:2019-04-07㊀本文编辑:黄㊀蕊)(上接9页)[6]㊀毛海波ꎬ朱国栋ꎬ刘国龙ꎬ等.Bmi-1基因的过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CD133~+细胞增殖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ꎬ2017ꎬ16(1):23-26.[7]㊀SIEGELRLꎬMILLERKDꎬJEMALA.Cancerstatisticsꎬ2015[J].CACancerJClinꎬ2015ꎬ65(1):5-29.[8]㊀MEESTERRGꎬDOUBENICAꎬLANSDORPVIꎬetal.ColorectalcancerdeathsattributabletononuseofscreeningintheUnitedStates[J].AnnEpidemiolꎬ2015ꎬ25(3):208-213. [9]㊀陈红跃ꎬ杨萌萌ꎬ张小路等.miR-144靶向PIK3CD基因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J].中国免疫学杂志ꎬ2019ꎬ35(10):1179-1183ꎬ1187.[10]㊀NOHHꎬHONGSꎬHUANGS.Roleofurokinasereceptorintumorpro-gressionanddevelopment[J].Theranosticsꎬ2013ꎬ3(7):487-495.[11]㊀ASSELBERGSFWꎬPATTINKꎬSNIEDERHꎬetal.Geneticar ̄chitectureof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and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J].SeminThrombHemostꎬ2008ꎬ34(6):562-568.[12]㊀RAGNIMVꎬJOURNEYCAKEJMꎬBRAMBILLADJ.Tissueplas ̄minogenactivatortopreventcentralvenousaccessdeviceinfec ̄tions:asystematicreviewofcentralvenousaccesscatheterthrom ̄bosisꎬinfectionandthromboprophylaxis[J].Haemophiliaꎬ2008ꎬ14(1):30-38.[13]㊀程雨涵ꎬ龚熹ꎬ罗玉萍.CD133(Prominin-1)的结构㊁功能及其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ꎬ2019ꎬ39(5):105-113.[14]㊀YUNUSYOꎬSENAEꎬAYDOSꎬetal.InvestigationofCD133andCD24ascandidateazoospermiamarkersandtheirrelationshipwithspermatogenesisdefects[J].Geneꎬ2019ꎬ37(6):542-548. [15]㊀李鹏ꎬ马晓莹ꎬ李小嘉ꎬ等.一种结肠癌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分层模型的建立和验证[J].中国癌症杂志ꎬ2019ꎬ29(2):100-110.(收稿日期:2019-06-18㊀本文编辑:郭丽双)。
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应用效果一、人文精神教育对护理教育的意义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道德情操。
在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增进与患者的交流和理解能力,提高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水准。
人文精神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更自觉地投身到护理事业中去,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文精神教育对护理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方式在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以下主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导师指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课堂教学在护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文学作品、传记、影视作品等,让学生了解伟大的医护人员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让学生感受医护人员对患者无私的奉献精神与高尚人格,从而唤起学生对医护事业的热爱和向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去探讨与之相关的人文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也能够从人文层面来审视和思考。
2. 实践教学在护理学科的实践教学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医院、护理院等实习,让学生亲身感受护理工作的酸甜苦辣,体验到与患者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护理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实践中,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到护理院、慈善医院等机构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护理工作,并领会到关爱他人的真正含义。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体验到人文精神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护理理念和职业道德观。
3. 导师指导在护理教育中,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导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医护事业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病人的人文关怀问题等,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和社会责任,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理想信念,让学生成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护理人员。
三、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应用效果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的应用体会
许敏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6(027)004
【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学基础实践课程中渗透人文理念教育,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旨在确立护理专业人文理念,充分体现整体护理.方法:在第一节实验课前观看<南丁格尔传>录像片、基础技术操作教学中以病历为中心、教学基地扩大到病房、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中设立体现人文理念评价指标等.结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加,在操作中能体现人文理念,整体护理能力提高.结论: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在深刻理解各种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因人施护,为发展专科护理和提高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提高运用评判性思维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科护理的学习及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完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总页数】2页(P401-402)
【作者】许敏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1
【相关文献】
1.人文精神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渗透 [J], 赖妙玲
2.《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的应用体会 [J], 许敏
3.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加强男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探讨 [J], 张瑞芹;李荣
4.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J], 周瑾
5.人文理念融入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讨 [J], 兰艺; 冯超; 石文青; 黎剑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理管理··论 著·基于丹尼森组织文化理论分析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李敏1,张培莉1*,李月美2摘要:目的加深对护理文化建设现状的了解,提高其建设效果。
方法采用丹尼森组织文化量表对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375名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12个维度中有11个维度显示较高水平(评分3.76~4.50),仅协调与整合维度略显不足(3.35分);护理文化的参与性特质得分最高(3.99~4.50分)。
结论医院护理文化的各特质得分存在差异,但总体建设比较成功。
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化建设的认可程度。
关键词:三级甲等医院; 丹尼森组织文化理论; 护理文化; 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47;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13)12-0059-03 DOI:10.3870/hlxzz.2013.12.059Analysis of nursing culture in a tertiary hospital by the use of Denison′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ory∥Li Min,Zhang Peili,Li Yue-mei∥(Nursing Schoo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status quo of construction of nursing culture.Methods Totally,375nurses workingin a tertiary hospital completed the Denis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urvey.Results In all 12dimensions,11dimensions scored 3.75to 4.50indicating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nursing culture,and the dimension of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showed relatively pooroutcome with the score being 3.35;involvement trait of nursing culture scored the highest(3.99-4.50).Conclusion Differenceswere found in traits of nursing culture,but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was successful.Nursing administrators should take targetedmeasures to improve nurses′perception of construction of nursing culture.Key words:tertiary hospital; Denison′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ory; nursing culture; nursing management作者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1);2.青海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李敏:女,硕士在读,护师;*通信作者:张培莉收稿:2012-12-19;修回:2013-01-20 护理文化的实质是以管理为目的、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以调动医院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1]。
华森关怀理论在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全文)【【【XX】R-0 【XX】B 【XX】1671-8801(2021)02-0386-02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关怀护理的重要性。
因此,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关怀护理,既是人性的呼唤,也是护理专业准确定位进而把握未来进展方向的具体体现。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带教中如何对护生进行人性化关怀,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人性化关怀的真正魅力,在将来的工作中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位生命,这已成为现代护理带教中普遍关注的问题。
华森认为[1],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的体验。
人际关怀是在特定的时间、场合与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神体验,这种体验使关怀的双方都能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关怀者与被关怀者都能从人格上得到升华,并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
护理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及义务,以保护和捍卫服务对象的人格及尊严。
华森关怀理论提出之后,对临床护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加拿大等GJ,台湾、香港等地区广泛应用该理论,并在护理本科学生中开设照护课程,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此理论,使护理专业学生和临床护理人员都可能成为照护自己和别人的专家[2]。
2 华森关怀理论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一)人性-利他主义价值体系的形成: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护生,了解护生对环境和工作的陌生感,引导护生熟悉环境和掌握工作方法。
聆听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感受、想法和建议,让护生感觉自己被了解,护生反过来也会尊重和体会我们的用心良苦。
对护生实行第一天、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阶段的导航,每阶段进行阶段小结。
导航内容包括实习规章制度、病区环境介绍、高危药物治理、抢救用物治理,护理缺陷分析,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每阶段的实习要求和达标内容,医护分组治理、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示范、护理记录书写要求、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资料介绍等。
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探讨了该理论在医院护理中的应用。
接着分析了护理实习生的特点及需求,以及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总结了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于提升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 护理实习生, 医院护理文化教育, 应用, 特点, 需求, 案例分析, 重要性, 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理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期间,需要融入医院的护理文化,与护理团队协作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由于护理实习生缺乏实践经验,对医院护理文化的了解和适应存在一定困难。
如何有效地将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应用于护理实习生的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引导他们快速融入护理团队并提升护理素养,成为当前护理实习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是由Daniel Denison提出的,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使命、适应性、一致性和参与度。
这些维度通过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来影响组织绩效,对于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研究旨在探究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提升护理实习生对医院护理文化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促进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同时也为未来的护理实习生培养和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实习生对医院护理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其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
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该理论在护理实习生教育和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实践探讨了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对护理实习生医院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提升护理实习生在医院护理文化中的角色认知和适应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推动护理教育的进步和质量提升。
【关键词】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 护理实习生, 医院护理文化教育, 应用, 实例分析, 实践意义, 重要性, 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医疗领域,护理实习生在医院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适应医院特有的护理文化。
护理文化是指医院内部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组织氛围,它直接影响着护士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
护理实习生在医院护理文化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们需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同时还要保持专业素养和人际关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护理实习生适应医院护理文化,提高其工作绩效和职业发展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将运用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探讨其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旨在为提升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护理实习生对医院护理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利用该理论来引导护理实习生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素养,从而提升他们在医院工作中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医院护理文化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探究其对护理实习生的职业发展和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为今后的护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专业逐渐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护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
本文通过对人文护理教育实践的分析,探讨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引言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人文护理教育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护理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随着社会对护理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护理教育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
因此,加强人文护理教育实践,对于提高护理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文护理教育实践的内容1. 培养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在人文护理教育实践中,学校应加强对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具体措施包括:(1)开设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课程,让学生了解护理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3)邀请优秀护理工作者、道德模范等进行讲座,让学生学习先进事迹,树立榜样。
2. 提高护理学生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者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在人文护理教育实践中,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患者、家属、同事等有效沟通。
具体措施包括:(1)开设沟通技巧、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沟通理论水平。
(2)组织模拟演练、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沟通能力。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3. 强化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文护理教育实践中,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2)开展临床带教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护士指导学生。
组织文化建设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通过组织文化建设,激发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的功能,促进护理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团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品质。
【关键词】组织文化护理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79-02组织文化比较经典的是西方学者希恩于1984年下的定义:“组织文化是特定组织在适当处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
这些规范运行良好,相当有效,因此,被用作教导新成员观察、思考和感受有关问题的正确方式。
”[1]组织文化四个基本特征包括:1、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2、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3、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软性管理为主;4、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组织文化具有自我内聚功能;自我改造功能;自我调控功能;自我完善功能和自我延续功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国际接轨的一大举措。
然而,目前护理管理仍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主要为一种功能型管理方式,把执行医嘱和技术操作作为护士工作的主要部分,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旧观念严重束缚了护理管理者的思维。
因此,护士长应转变护理观念,把硬性的规章制度和软性的组织文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无形的“软约束”力量构成组织有效运行的内在驱动力。
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如何增强组织凝聚力、营造和谐、团结、进取的护理团队是我们勤于思考的问题,只有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能在工作中总结经验,通过这种人文化的管理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形象的目的。
如何塑造组织文化?作为一名护士长,浅谈体会如下:1、选择价值标准由于组织价值观是整个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选择正确的组织价值观是塑造组织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医院是大多数护理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去向,护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帮助学生顺利走上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需求是护理教育的落脚点。
因此,实习是护理教育必不可少且必须重视的环节,教学医院必须注重医院护理文化与专科实习的融合与衔接,发挥优秀护理文化的引领作用,创新护理实习生带教模式,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为此,该文探讨Denison 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1医院护理文化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1.1有助于实习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护理文化是护理组织在特定的医院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自身形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是护理人员价值观念、护理行为、护理思想及伦理道德的反映[1]。
其中,职业价值观是护理文化的核心,是护士个体或群体对职业的信念、态度、价值取向或判断,是衡量或评价护士职业行为的重要方面[2]。
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护理职业价值观的体现[3]。
1.2有助于实习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实习生由于年龄、阅历、经验等方面的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偏见的负面影响而产生对护理职业的困惑[4]。
如果没有培养实习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势必影响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能造成护理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和流失。
因此,通过医院护理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端正实习生对护理职业的态度,正确理解护理职业的发展前景,树立职业使命感,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1.3有助于实习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护理服务文化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创建便利、舒适的就医环境是现代护理服务文化的真实体现[2]。
通过医院护理文化教育,宣传服务理念,培养服务意识,培养服务艺术,培训服务技巧,使实习生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4有助于实习生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实习生有一整年的时间在医院实习,而且如上所述,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岗位都是临床护理。
因DOI:10.16659/ki.1672-5654.2019.17.187Denison 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龚小宝,李姗姗,蔡清强福建省石狮市医院,福建石狮362700[摘要]实习是护理学生必经的阶段,是学校教育与就业的衔接,实习医院必须重视实习生带教模式的创新,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为此,该文以医院优秀护理文化为引领,借鉴Denison 组织文化理论探讨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的教育,积极探索护理实习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对护理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积极的价值。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Denison 组织文化理论[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6(b)-0187-02Application of Denison'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ory in Nursing Intern Health EducationGONG Xiao-bao,LI Shan-shan,CAI Qing-qiangShishi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Shishi,Fujian Province,362700China[Abstract]Internship is the inevitable stage of nursing students.I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choo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Internship hospital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interns'teaching mode and help interns adapt to their jobs as soon as possible.To this end,this article takes the hospital's excellent nursing culture as the guide,draws on the Deni⁃s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ory to explore the education of the intern hospital nursing culture,and actively explores theways and methods of nursing interns training,which has positive value for the growth and success of nursing students.[Key words]Nursing;Intern;Denis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ory[作者简介]龚小宝(1989-),女,福建泉州人,大专,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蔡清强(1984-),男,福建泉州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工作,E-mail:50200745@。
187此,医院护理文化的教育可以帮助实习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做好充分准备,更好地适应医院管理,更快地融入护理环境,避免产生心理冲突,防范因为不熟悉而产生违反纪律或差错事故等问题,使得实习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2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在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中的应用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Daniel Denison创建,他将组织文化分为4个实际可操作的层面:适应性、参与性、一致性和使命感[5]。
适应性是指员工对来自外部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潜在能力;参与性指的是员工是否具备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一致性主要是指员工共同完成目标;使命感则是员工对职业的认同[6]。
基于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该文提出护理实习生医院护理文化教育的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2.1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医学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科学之一,随着人类对自身身心健康认识的不断更新和深入,临床护理工作也跟随时代的步伐日新月异。
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新技能的培训都应该贯穿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
因此,学生要树立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学习态度,要认识到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而仅仅是职业发展的起点。
为此,本文提出的具体举措包括:①在实习中按人体系统、疾病类型等给实习生介绍新进展,提供学生可以自主获取新知识的链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②在实习中邀请临床有经验的护士介绍护理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让实习生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完全的释放。
2.2实习前创造学生参与医院工作的机会医院实习是护理学生完成学业必经的阶段,实习生由于就业前景不明朗、或因为离开熟悉的校园进入陌生的医院,容易产生归属感的缺失。
因此,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医院的工作,既有利于学生提前熟悉医院环境,也有利于学生找到主人翁的感觉和对医院的责任感。
为此,该文提出的具体举措包括:①医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生中广招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此举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品质,也有助于学生熟悉医院的环境和工作流程;②医院在组织文艺活动(如512国际护士节文艺演出)、健康教育小讲课比赛或义诊活动时,让实习生参与其中,既是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2.3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中的一致性要求员工有共同的目标,并为了共同完成目标而协调与整合。
而护理工作恰恰需要高协调性的团队合作,护士不仅需要与本科室的医生协作,也需要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配合,例如药剂师、检验师等,即使是护士群体内部也有不同的分工需要互相协调。
为此,该文提出的具体举措包括:①在教学查房中应用小组情景表演法,布置学生提前小组讨论、撰写剧本,做好小组成员分工表;②在医院为实习生举办的竞赛中采用团体赛制,或组织其他的以团队为参赛单位的比赛,例如健康教育小讲课比赛,通过比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体荣誉感。
2.4提升学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职业使命感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感知和认同,只有对护理职业认同度高才会热爱工作、珍惜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实习生由于对护理职业的前景、社会地位、待遇等方面有疑虑,在入学初期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
为此,该文提出的具体举措包括:①邀请临床护理专家与实习生面对面,解答学生关于护理职业的疑惑,介绍医院护理文化、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②请优秀护士为实习生介绍临床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用自身成才的经历传递正能量,激发实习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③布置学生阅读现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塑造学生对职业的自豪感。
3结语Denison组织文化理论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研究组织文化的理论之一,受到中国多数学者的欢迎和关注[7],在管理学界已有多名学者做过相关研究证实此理论也适用于中国背景下的组织文化[8]。
而医院是具有一般组织特征和要素的为患者服务的特殊机构,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各自特色的护理文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
因此,该文借鉴常用于测评组织文化的Denison理论系统地分析医院护理文化,以优秀护理文化为引领,采用全方位、全过程、多形式的医院护理文化教育措施,积极探索护理实习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重视医院护理文化对实习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1]曹广菊.护理文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影响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67-68.[2]王群.应用医院文化理论构建医院护理文化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0):37-38.[3]沈玲,宗慧霞.临床护士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3(11):3730-3732.[4]高怡芳,宁玉婷.以医院文化理论为载体构建护理文化[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13):1198-1199.[5]李月美,李晓芳.新时期护理文化分层建设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3,28(12):62-64.[6]李敏,张培莉,李月美.基于丹尼森组织文化理论分析医院护理文化建设[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3,28(6):59-61. [7]贺景锋,凌秋英,王丽芝,等.丹尼森组织文化理论及对医院文化测量举例[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5):56-58. [8]詹长虹.试论医院文化建设[J].卫生政策,2006(7):57-59.(收稿日期:2019-03-17)188中国卫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