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优良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is Turcz.exHerd.),又名蓝靛果忍冬、山茄子、羊奶子、黑瞎子果,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忍冬科忍冬亚属、囊管组、蓝果亚组,属多年生落叶小浆果类果树。
蓝靛果具有抗寒性强、果实成熟期早、对土壤要求不严等特点,而且具有营养保健价值和经济实用价值,十分适合寒地栽植。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区自然概况试验区位于伊嘉公路友好界处,地东侧伊春河支流,南侧房屋建筑,西北侧伊嘉公路。
第四积温带,无霜期115d 。
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0.5℃,降水量641.8mm 。
地势平坦,黑壤土,灌溉条件良好。
1.2试验材料2012年引进人工育成品种(系)7份,其中蓓蕾、蓝精灵引自东北农业大学;蓝色甜点心、梦之蓝、X-11、L3-2和L4-2引自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3试验方法2012年春季在各点次农田地内,南北行向平地栽植蓓蕾、L4、蓝色甜点心、X-11、梦之蓝、中科蓝果1号、中科蓝果2号共7份入选品种,苗木为2011年夏季绿枝扦插,株高30~40cm ,具1~2条枝。
野生驯化蓝靛果作对照。
采用随机区组法,三区制一行区(设保护行),每个小区长12m 、宽2m ,面积24m 2,栽植密度1.1m ×2.0m ,13株/24m 2。
共21个小区,每点次试区面积504m 2,总面积1512m 2。
每个小区随机取3株作样株,观察记录各点次物候期、丰产年份生育期内生长发育表现,测定抽样株产量,调查果实综合经济性状。
丰产年份统一修剪,以疏枝为主,剪除细弱枝、徒长枝、重叠枝、干枯枝、基生枝等。
2结果分析2.1物候期观测2013年通过定株定时物候期观测,不同品种在伊春地区物候期有一定差异。
7个品种的物候期见表1,蓝靛果萌发比较早,4月中下旬开始萌芽,5月作者简介:张建全,男,本科,推广研究员,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张含生,男,本科,推广研究员,从事大田推广工作。
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号: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项目名称: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类别:科研技术领域:生物技术起止时间: 2002 年 7 月至 2006 年 12 月申报单位: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政府技术依托(协作)单位:山东农业大学主管部门:济南市历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申报日期 2002 年7 月20日填表说明1.技术领域系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能源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其它技术领域。
2.计划类别系指科研、中试、新产品。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是为项目申报单位申报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文字依据,要求研究内容、技术关键、技术经济指标突出、明确。
4.所列各项栏目务必认真填写,文字叙述和数据都应确切、可靠。
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无此项内容时填“无”。
5.科技三项经费使用范围为项目实施所必须的劳务费、原材料费、燃料动力费、设备购置及使用费,专用业务费、管理费、鉴定验收、论证费等。
6.产品名称要填写准确,应与产品鉴定和产品销售名称一致。
7.单位性质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填写。
8.项目投资概算应如实填写。
9.参加项目的科技人员情况应根据每人贡献大小安顺序排列。
10.申报书的填报要求字迹清晰、符号准确、易于辨认,尽量打印上报。
11.同一项目不得同时在市科委多处同时申报,否则,不予立项。
(一)申报单位概况:技术领域生物技术填报日期2001年10月20日项目名称(≤20个汉字)济南市历城区优质高效果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与产业开发承担单位概况名称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政府单位性质地址历城区柳埠镇主管部门历城区政府负责人电话2843022邮政编码250113开户银行银行支行(区办)分理处职工总数人技术人员数人中高级人员数人固定资产定值万元自有流动资金万元上年总产值万元上年销售收入万元上年销售税金万元上年销售利润万元上年净利润万元上年利润留成万元上年创汇万元上年节汇万美元技术性收益万元资产负债率万美元项目技术负责人电话经营负责人电话技术协作(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负责人刘静姓名年龄学历(学位)所学专业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参加项目的科技人员42 本科农学44 硕士果树31 硕士果树42 大专果树(二)项目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及水平分析(应注意资料来源)历城区地处济南市南部,以山区丘陵地为主,宜人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条件造就了极为丰富板栗、核桃等果品资源。
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研究现状、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等摘要:一、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1.引言2.选育目标与原则3.选育方法与技术4.选育成果与应用二、苹果研究现状1.国内外研究进展2.我国苹果产业现状3.苹果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三、创新果树栽培模式1.现代果树栽培模式概述2.创新果树栽培模式的优势3.具体实施措施与案例分析4.应用前景与展望正文:一、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1.引言苹果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水果之一,新品种的选育对于提高产量、品质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苹果新品种选育过程,以期为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选育目标与原则苹果新品种选育主要围绕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选育原则包括遗传多样性、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区域适应性等。
3.选育方法与技术苹果新品种选育方法主要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异源杂交、自交和后代选择等手段,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组合。
4.选育成果与应用近年来,我国苹果新品种选育取得显著成果,如“红富士”、“红玉”等。
这些新品种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苹果研究现状1.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内外学者在苹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涵盖了遗传育种、生长发育、营养生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2.我国苹果产业现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但产业整体水平较低,表现为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
因此,加强苹果研究,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苹果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苹果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提高产品品质、丰富品种类型、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创新果树栽培模式1.现代果树栽培模式概述创新果树栽培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包括矮化密植、无病毒苗木、水肥一体化等措施。
晚熟桃新品种—华玉、莱山蜜引种试验示范研究摘要: 2001年我们引进新品种桃华玉、莱山蜜两品种,于当年定植于八里镇东山,试验示范面积66.70hm2,示范果园于2003年开始挂果,2004年后60%的果园进入盛果期。
由于两品种适应性强,风味独特,在我区大规模推广具有很强的价值。
关键词:蜜桃;引种;试验示范1华玉、莱山蜜桃品种特性1.1华玉的品种特性华玉桃果实近圆形,外观鲜艳,果肉白色,皮下无红,近核处有少量红色。
肉质硬,纤维少,风味甜,浓有香气,不褐变,耐储运。
果实平均单果重270g,最大单果重400g,果核较小,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0%,含可溶性糖9.73%,有机酸0.71% 。
一般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8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平均发育期125d,生育期147d。
树势中庸,复花芽多,花芽起始节位低,发枝力很强,树姿半开张,花芽形成好,结果早,坐果率高。
4年生果园平均亩产量1 500kg,盛果期亩产2 000kg以上,可存放10~15d。
1.2莱山蜜的品种特性莱山蜜桃果实圆形略高桩,平均果重326g,最大的有900g,果形近圆形,稍高,果面底色乳黄,着色面2/3以上,外形美观;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风味香甜,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16%,甘甜多汁,可食率96%,耐贮运。
莱山蜜桃盛花期4月中旬,果熟期9月上、中旬,生育期140d左右。
莱山蜜树体健壮,树枝开张,成枝力强,二次枝萌发率低,,长中短枝均能结果。
幼树年生长量大,第3年亩产可达1 500kg,盛果期亩产2 500kg以上。
9月下旬果实成熟,耐贮运,可储藏10~15d。
2试验示范结果2.1试验示范地点概况试验区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土壤为黄绵土,结构疏松,通透性好,适宜种植蔬菜果树。
海拔1 600~1 800m,全年日照时数2 476h,果树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831h,年均气温8.40~9 ℃,其中1月平均气温-7 ℃,7月平均气温21.30~22.10 ℃,全年有效积2 800~3 000 ℃,作物生长季254~260d,无霜期174~179d,年降雨量338~350mm 。
2021.02新优品种苹果新品种秦脆在陕西千阳的引种表现李志东李永焘苹果新品种秦脆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以长富2和蜜脆为亲本杂交选育出的中晚熟苹果新品种,2016年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苹果试验站2017年春季将该品种引入千阳基地栽种。
经过4年栽培观察,该品种性状表现极佳,栽植第2年亩产量1200kg,第3年亩产量达到2200kgo李志东,李永焘,陕西省千阳县果业发展中心,邮编721100遥收稿日期:2020-11-231引种园概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苹果试验站种植基地位于陕西省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占地面积15hm2,属于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均温11.8益,极端最高温40.5益,极端最低温-19.9益,年均降雨量627.4mm,海拔880m,无霜期197天,光照充足袁昼夜温差大袁处于苹果优生区。
引种地土壤为黄绵土,土壤pH值7.9,有机质含量1%,全氮含量0.61g/kg,速效钾含量62.15mg/kg,速效磷含量7.36mg/kg。
2017年建园,栽植株行距为1mx3.5m,亩栽190株,砧木津1000倍液+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海岛素800倍液+0.3%硼肥。
2.3谢花后—坐果期果树落花后1~2周为全年防治关键期,优先选用多抗霉素、灭幼脲等生物药剂,或选用保护性杀菌剂+杀虫剂+各种螨态兼顾的杀螨剂+免疫诱抗剂,如代森锰锌或苯醚甲环唑+高效氯氰菊酯或啶虫脒,或丙森锌+毗虫啉等,全树叶面喷雾。
2.4幼果期谢花后,全树喷布大生800倍液+30%桃小灵1500倍液+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防蚜虫、食心虫、梨网蝽及穿孔病、叶斑病、果腐病等病虫害。
2.5果实膨大一成熟期此期一般不用药。
果园悬挂糖醋液诱杀盆,诱杀果蝇。
果蝇发生量大时,可选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地面喷施,果实着色后,采用短稳杆菌600倍液或0.3%苦参碱600倍液树上喷雾。
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发布时间:2022-05-11T05:25:49.20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2期作者:努尔比燕•艾海提塔依尔江•阿不都热合曼[导读] 樱桃番茄营养丰富,成熟果实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矿物质等努尔比燕·艾海提 , 塔依尔江·阿不都热合曼*新疆喀什地区瓜果蔬菜产业发展中心 ,844000摘要:樱桃番茄营养丰富,成熟果实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矿物质等,另外果皮中含有维生素D等,具有防病作用;颜色多彩,有红色、黄色、橙黄色、亮红色、粉红色等,艳丽无比,即可作为水果直接食用,也可作为蔬菜食用;其效益比普通番茄价格高出2至4倍。
樱桃番茄以上优良特点,符合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喀什地区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日光温室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但是樱桃番茄品种适应性不同,品质差异较大,品种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保证丰产、丰收、高效的关键。
为此,我们从山东引进5个樱桃番茄新品种进行了日光温室栽培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良番茄品种,确保我区樱桃番茄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樱桃番茄;营养丰富;日光温室1试验目的通过开展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在喀什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耐低温、弱光、优质、高产、抗病、耐贮运樱桃番茄优良新品种,探索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为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农民增收助力[1]。
2供试品种鲁青18号由山东鲁青园艺提供,密红、赛珍珠、紫铃、冬韵由山东省农科院提供。
3试验地点基本情况3.1 试验地点:试验设在喀什地区农技推广中心试验场(即疏附县吾库扎克镇3村)进行,试验面积0.6亩日光温室一座。
时间为当年3月至7月结束。
3.2试验基本情况及准备:采用无土盆栽栽培,人工配制基质,基质配比为腐熟牛粪∶发酵鸡粪∶发酵稻壳:河沙=5∶1∶3∶1,将配制好的基质装入黑色有机塑料盆内,盆高40cm,上口直径为40cm,装入基质高度为30cm[2]。
经济林树种大果榛子引种研究榛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高产、高经济效益的特点。
传统上,榛子主要产于欧洲一些地区,但随着人们对榛子的需求不断增加,引种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大果榛子是指果实较大的榛子品种,果实大小对于榛子的质量和市场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引种研究旨在寻找具有高产、大果和抗逆性强的榛子品种,以提高榛子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针对引种研究中的选择问题,应该考虑榛子的适应性和商品性。
适应性是指榛子品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包括对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的耐受能力。
商品性是指榛子的外观、品质和口感等特点,包括果实大小、壳破碎率和品种特有的香味等。
在选择适合引种的大果榛子品种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引种研究需要进行品种间的杂交和选择。
通过品种间的杂交,可以获得具有更优良性状的榛子品种。
选择是在杂交后,通过对杂交后代进行筛选,选择具有高产、大果和抗逆性强的榛子品种。
选择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对种子或幼苗进行测定和观察,比较不同榛子品种的性状差异,并选择出表现出优良特点的品种作为引种对象。
引种研究还需要考虑育种方法和技术。
育种方法可以是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粉,通过控制父本和母本的选择,使得杂交后代具有优良性状。
育种技术包括育苗、栽培和病虫防治等方面,通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榛子的生产和品质。
引种研究还需要进行试种和示范推广。
试种是指将所选的大果榛子品种在不同地区进行试验种植,并考察其生长和产量等性状。
示范推广是指在试种基础上,选择一些适宜的地区进行示范种植,并通过宣传推广,使更多的农民了解和种植大果榛子。
经济林树种大果榛子引种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选择适应性和商品性强的品种,进行品种间的杂交和选择,优化育种方法和技术,以及试种和示范推广,可以提高大果榛子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榛子产业的发展。
果农之友2023.5引种观察近年来,万荣县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与示范工作,建立品种展示园70亩,引进100多个苹果品种,多数已挂果,以期筛选出适合万荣乃至黄河金三角一带发展的优良品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现将几个主要优良品种特点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华硕华硕苹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阎振立研究员团队用美八与华冠杂交培育而成的早中熟优良品种(图1)。
果实近圆形,高桩,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232克。
果实底色绿黄,果面着鲜红色。
果面平滑,蜡质多,有光泽,套袋后果面亮丽;果面无锈,无水裂纹;果肉绿白色,肉质中细,采收时果实去皮硬度10.1千克/厘米2;汁液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可滴定酸含量0.31%,酸甜适口,风味浓郁,有芳香;品质上等。
该品种生长健壮,萌芽力强,成枝力弱。
该品种易成花,不需要环割环剥,矮化园第二年见果,第三年亩产量可达500千克。
果实在普通室温下可贮藏20天以上,冷藏条件下可贮藏4~5个月。
优点:果个大,果形正,易成花,好管理,成熟早(7月下旬采收),品质优,耐贮藏,是目前较好的早熟品种。
缺点是着色较难。
栽培要点:(1)该品种适宜矮化栽培,选用M 系中间砧或自根砧为好。
(2)挂果后树势易衰弱,应增施肥水,修剪上注意适当短截。
增加枝量。
(3)由于果个大,易缺钙使贮藏后果心变褐,应注意补钙。
(4)套袋时间可提前到5月中旬,果实在袋内时间不少于60天。
脱袋要避开高温天气,尽量在下雨前后进行,促进着色。
2鲁丽鲁丽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李林光研究员团队用藤木1号与嘎拉杂交选育而成(图2)。
该品种成熟早,7月下旬成熟。
可自然采摘至8月中下旬,货价期长,硬溶质,长时间挂树口感甜脆不面。
平均果实质量180克左右,高桩,果皮细,着色艳丽,全面着色,可实现无套袋栽培,省工省力。
结果早,当年栽植,第二年挂果。
易管理,树势较强,无用枝少,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强。
易成花,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口感好,酸甜肉细。
摘要 2000年从新西兰引進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太平洋玫瑰,在山东烟台地区進行栽培。
结果表明,太平洋玫瑰果实外观漂亮,品质优良,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优良的大果型中晚熟苹果品种,适合在山东省烟台地区推广栽培。
关键词苹果品种太平洋玫瑰山东烟台引种太平洋玫瑰(Pacific Rose)是新西兰国家园艺研究所用嘎拉(Gala)×华丽(splen-dour)杂交育成的苹果新品种,果实品质优良,外观漂亮,被列为“21世纪世界五大品种之一”,目前已在大洋洲、欧洲進行大面积商业化栽植。
烟台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春由新西兰引入太平洋玫瑰苹果品种的硬枝接穗,在烟台地区進行栽培试验。
经多年观察,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苹果品种。
现将其主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太平洋玫瑰引种过程2000年春季太平洋玫瑰接穗引進后,在烟台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品种资源圃内,采用多头高接的方式将太平洋玫瑰硬枝接穗嫁接于7年生金冠树上,共改接10株,高接当年5月底至6月初拉枝,以促進花芽形成。
当年9月初,从高接树上采集接穗,以贴芽接的方式嫁接在八棱海棠砧木上,共嫁接450株。
2001年春季剪砧,冬季苗木出圃,共获得高1.2m以上的成品苗木345株。
2002年春季在山东省海阳市辛安镇建立太平洋玫瑰试验园0.57hm2,试验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沙壤土。
行株距5.0m×2.5m,共栽植452株,其中主栽品种太平洋玫瑰345株,对照品种红将军60株,授粉品种烟嘎1号47株,起垄栽培,自由纺锤形整形。
高接树2001年少量结果,2002年开始大量结果;新植树2005年开始结果,2006年大量结果。
果园采用壁蜂授粉,套袋栽培,套内红外褐双层纸袋。
植株结果后,连续记录和测定品种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单株产量以及抗逆性等。
经多年连续观察,该品种果实外观漂亮,果实大小均匀,耐贮性好,抗病性强,2009年通过烟台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2010年通过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可作为优良中晚熟苹果品种在山东省烟台推广。
梨是贵州省主要栽培水果种类之一,梨的生产在贵州省水果产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而贵州省梨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为中晚熟品种金秋梨与少量翠冠梨及中梨1号,成熟期集中在8月中下旬,最早熟品种翠冠梨成熟期在7月下旬,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梨鲜果的需求,而且目前很多品种老化,品质下降或品质不佳,口感不理想,市场价格低,经济效益低下。
近些年国内外培育了很多梨优良品种,为筛选出适宜贵州发展的优良、高品质梨新品种,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于2018年从国内外引进不同熟期11个优良梨新品种,在福泉市金山街道岔河村示范园开展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宜贵州高原地区种植的优良梨新品种。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点在贵州省福泉市金山街道岔河村。
海拔926米,年降雨量1292.5毫米,年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37.5℃,绝对最低气温-6.0℃,年日照时数1120.4小时,土质为沙壤,有机质含量6.59%,水解性氮含量246.6毫克/千克,速效磷18毫克/千克,速效钾791毫克/千克,pH值7.3,园地平整,雨水充足,排水良好[1]。
1.2试验方法试验品种为秋月梨、中梨4号、华山梨、翠玉梨、新玉梨、苏翠1号、满丰梨、玉露香梨、新梨七号、黄冠梨及夏露梨11个品种,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
于2018年3月底定植,每个品种332株,株行距1米×4米,树形为主干形。
定植方法:先挖定植坑,坑长宽深均为0.6米,挖出的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先把表土与底肥混合填入,再把心土细化后填在表面,并高出地表30厘米,然后将梨苗进行浅根栽培,浇透定根水,最后树盘覆盖黑地膜。
管理均采用生草覆盖,其余按照梨树常规管理技术进行,果实套袋。
2试验结果2.1植株生长情况从表1可看出,11个品种的5年生植株在通过2018年春进行浅根定植和采用主干形整形后,连续5年的平均生长情况为:华山梨与翠玉梨2个品种树势较弱,新玉梨和夏露梨2个品种的树势较强,其余7个品种树势强;秋月梨、中梨4号、黄冠梨和新梨七号4个品种的树姿是直立形,苏翠1号与夏露梨2个品种的树姿是半开张形,其余5个品种的树姿开张;树体侧枝年平均生长量从大到小趋势为:中梨4号>秋月梨>满丰梨>苏翠1号>新梨七号>黄冠梨>夏露梨>玉露香梨>新玉梨>翠玉梨>华山梨;平均树干周从大到小依次为:黄冠梨>苏翠1号>中梨4号>玉露香>秋月梨>新梨七号>夏露梨>新玉梨>满丰梨>华山梨>翠玉梨;从梨树生长的抗逆性情况看,苏翠1号、新梨七号、玉露香梨、新玉梨表现一11个梨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藕继旺1,胡家敏2,刘军林3,张晶晶1(1贵阳小河区金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阳550002;2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阳550002;3威宁自治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威宁553100)摘要:通过调查在贵州福泉引进试种的11个梨新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物候期、货架期、抗逆性和抗病性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筛选,从综合比较结果看,在贵州省福泉市科学管理条件下,11个梨品种中秋月梨、满丰梨、苏翠1号与新玉梨品种表现较好,其次是翠玉梨,成熟期分别为8月中下旬、8月底至9月初、7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407.5、462.4、316.3、334.7、346.2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3.8%、13.4%、12.6%、11.7%、11.3%;单株产量分别为10.75、11.38、11.64、11.72、10.17千克;均表现为品质优、适应性强。
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1956年开始杂交育种,1964年从216个杂交组合,2116株杂交实生树中选出了5个新品种,1972年经山东省苹果芽变选种协作组认定并命名。
1978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大会奖。
青冠(印度×金帅,原代号6-25),座果率高,丰产,早期落叶病和果锈轻。
果实卵圆或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5g。
果皮绿色,贮藏后黄色。
果肉黄色,质细,汁液中多,甜味,并有浓香,品质极上。
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4%―16%,含糖量7.9%,酸0.24%,耐贮藏,常温下可达150天。
青丰(印度×早生旭,原代号3-13),座果率高,早果且丰产。
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60g。
果面底色黄绿,光滑,有暗红晕;果肉细致,稍软,绿黄色,汁中多,味甜清口,品质上等。
果实10月中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3%―15%,含糖量6.7%,酸0.08%。
常温下可贮存120天左右。
青旭(印度×早生旭,原代号3-14),座果率高,早期丰产,但采前落果较重。
果实扁圆形,不正,平均单果重150g。
果面底色黄绿,阳面暗红晕。
果肉乳黄色,细、脆、甜,有浓香。
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6%―17%,含糖量8.7%,酸0.21%,贮藏期100天。
秋红(鸡冠×玉散,原代号99-14),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45g。
果面底色黄,完熟后满布红色彩霞,鲜艳美观。
果肉淡黄色、质细、稍松、汁液中多,酸甜可口、有清香,品质中上,采前落果较重。
果实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3%,含糖6.5%,酸0.22%,不耐贮藏。
秋祝(元帅×祝光,原代号73-13),座果率高,丰产。
有采前落果现象,早期落叶病轻。
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60g。
果面底色黄绿,有红色条纹。
果肉乳黄色,致密、中粗、风味香甜、汁液多、品质上等。
果实8月下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13%―15%,含糖9.9%,酸0.09%,贮藏期30―40天。
果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果树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果树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果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相关内容,包括选育方法、推广途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等。
一、果树新品种选育方法在果树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科学的选育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果树新品种选育方法:1. 自然杂交法: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果树品种之间的杂交进行新品种选育。
通过适时授粉和有效管理,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 人工控制杂交法:通过人为干预控制果树品种之间的杂交过程,以获取理想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种子,为后续选育工作提供资源。
3.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果树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以达到提高果实品质、抗病虫害等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加快品种选育的速度,使选育的结果更具针对性。
二、果树新品种推广途径果树新品种选育成功后,如何将其推广给更多的果农和消费者,是一个关键问题。
以下是一些果树新品种推广的途径:1. 农业展会与展销会:通过参加农业展会和展销会,向果农和消费者展示新品种的优点和特点。
在展会上可以进行现场展示、品鉴和销售,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购买。
2. 农业专家推广:邀请农业专家到果园进行推广活动,向果农介绍新品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专家的推荐和指导对于果农来说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可以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和种植。
3. 农业合作社推广:通过与农业合作社合作,将新品种种植示范和推广工作纳入社会化服务体系。
合作社可以提供技术支持、销售渠道等帮助,促进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和种植规模的扩大。
三、果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面临的挑战在果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1. 时间成本:果树新品种选育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筛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此外,推广新品种也需要时间来积累市场认可和口碑。
2. 市场需求:果树新品种的推广必须要有市场需求的支撑,否则即使选育成功也难以被广泛接受。
果树优良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项目建议书
第一节申请项目的依据和理由
民和县具有果树生育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劳动人民又有长期的栽培果树的经验,故果树栽培发展迅速,八十年代末期更是飞跃发展,现有果树面积31986亩,年产水果944万公斤。
但现在我区生产上用的都是古老品种,栽培久了,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远远赶不上新品种的生产力,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因此,需要及时更新换代。
世界各地栽培果树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是必经之路。
农业上的优良品种,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新品种的应用,必须有中间试验的过程,就是现在生产上用的古老品种也是从五十年代即开始引进,从诸多的有名品种中逐渐选出的。
因此,他地选出的品种,还需要在民和这个特定环境中筛选,方可成为民和的优良品种。
为了选出能够取代(或同时应用)现在生产上应用的传统品种,需引进我国北方果树各树种的国内外的优良新品种,在民和进行观察。
本项目研究成果不仅可在民和地区应用,而且在海东各县及与此条件相似的周围各地均可参照应用。
第二节
国内外发展趋势国内外果树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是:良种化、无毒化、矮密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
即选用无
毒的优良品种苗木,实行标准化栽植和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老品种逐渐退化,需要有生命力强的新品种去更替,世界各地都在及时地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生产上日本主要以红富士及期短枝型为主,我国发展苹果生产以红富士系、短枝型良种和几个三倍体良种为重点。
我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完整的引种试验,只是一些零星的少量的不整齐的引进一些芽变或实生选育品种(系),没有给大面积生产提供出拳头品种。
故本项目研究是非常需要的,急需在研究中取得第一手材料,以供生产上应用。
第三节主要研究内容
引进苹果、梨、桃、杏、李、核桃、枣等80-100个优良新品种,在我县进行筛选,以期求得适于在我县栽培的生态型树种和品种。
第四节项目拟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将引进的各树种诸品种(苗木)嫁接在同一砧木上,各地块的条件要相对相同,各品种要有一定的株数,即不少于10株,设三个以上重复记载其管理措施生物学特性。
几年后即可提供初步认为是比较好的品种的接穗,再扩大试验范围或初步为生产上提供接穗。
第五节项目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技术指标
选出苹果5个以上,梨、桃、杏、李、核桃、枣各3个
以上优于现在生产上常用品种的优良新品种。
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⑴本项目完成后,不仅可以取得上述技术指标,还可培养一批技术人员,同时使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得以巩固和提高。
⑵为本县3万亩果园的补栽和改造提供换代品种的接穗,为提高商品率奠定物质基础,每年每亩补栽两株树苗,则需6万株,这些树苗用接穗约2万条,每条按0.3 元计算,即可值6000元。
⑶由于优良品种的应用,每公斤果品可增收0.10元, 每亩按400公斤计(其余原有品种不计)可增收40元,3万亩地每年可增收120万元。
⑷示范作用
此项目拟在民和县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进行, 青海省的果树绝大部分是在与此条件相似的地方栽培, 所以在这些地方亦可应用。
第六节承担任务的条件
本项目拟由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人员实施。
单位有果树方面的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3人,共有受过高等教育的4人, 受过中等教育的3人,故完成有能力承担该项目的全部技术工作。
第七节经费预算
1、引种(接穗或苗木)和考察费4万元;
2、技术培训和资料费2万元;
3、试验费(包括农药、肥料、用工等)14万元。
共计需经费20万元,请求专项补助费20万元。
第八节规模和地点
地点以川口镇和马场垣乡为主,总试验用地20亩。
第九节项目起止年限
2009年1月--2013年12月
第十节项目计划进度
2009年引进优良新品种接穗,嫁接建立试验园2亩, 播种砧木2亩;
2010年建立试验园20亩;
2011年部分品种开始见果;
2012年初步筛选出有希望的品种;
2013年作出试验课题的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