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482.49 KB
- 文档页数:41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2008代替GB/T213-2003 (2008-07-29发布、2009-05-01实施)适用于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碳质页岩等固体矿物燃料及水煤浆1.发热量的测定原理是什么?答:将单位质量的试样放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放出的热量被一定量的水吸收,根据水温的升高来计算试样的发热量。
要准确测得发热量需要解决两个问题:①、要预知仪器热容量;即量热系统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一般用基准物苯甲酸标定仪器来解决;即试样燃烧后释放出的热量不仅被水吸收,还会被氧弹本身、水筒、搅拌器和温度计吸收。
②、量热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问题,可通过控制水套温度或校正量热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来解决。
③、测定过程中引入额外热量校正问题。
主要有搅拌热、点火热、添加热。
发热量的测定由两个独立的试验组成:①热容量标定,②试样的燃烧试验;试验过程分初期、主期(燃烧反应期)和末期。
对于绝热式热量计,初期和末期是为了确定开始点火的温度和终点的温度,对于恒温式热量计,初期和末期作用是确定热量计的热交换特性,以便在燃烧反应主期内对热量计内筒和外筒的热交换进行正确的校正。
2.什么是弹筒发热量?什么是高位发热量?什么是低位发热量?答:①弹筒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后的物质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硝酸和硫酸、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成为弹筒发热量。
②恒容高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后的物质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恒容高位发热量是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形成热和硫酸校正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③恒容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恒容条件下,在有过量氧气中燃烧,其燃烧后的物质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恒容低位发热量是由恒容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煤中原有的水和煤中氢燃烧生成的水)的气化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标准版本号:GB/T 213—20082008-07-29发布2009-05-01实施【教学内容】1. 新旧标准之间的变化差异2. 煤的发热量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3. 热容量和仪器常数的标定4. 各种不同基的煤的发热量换算【教学目的】1. 了解新旧标准之间的变化差异2. 掌握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3. 掌握热容量和仪器常数的标定4. 熟悉各种不同基的煤的发热量换算【教学重点】1. 煤的发热量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2. 热容量和仪器常数的标定【教学难点】煤的发热量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教学时数】2课时§1. 新旧标准变化差异比较本标准取代了GB/T 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增加了GB/T18856.6—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第6部分: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的内容。
与GB/T 213-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增加了引言;b.增加了水煤浆的发热量的测定;c.增加了称取水煤浆试样的内容;d.增加了无法观测主期内筒温度下降时的终点判断方法;e.增加了称取水煤浆试样时恒容和恒压低位发热量计算公式f.增加了对恒容和恒压低位发热量计算公式中常数项的解释g.增加了两个附录(附录A和B)h.进行了适当的文字修改§2.术语和定义①热量单位: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
发热量测定结果以兆焦每千克(MJ/kg)或焦耳每克(J/g)表示。
②弹筒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硝酸和硫酸、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称为弹筒发热量。
③恒容高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恒容高位发热量即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生成热和硫酸校正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④恒容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恒容条件下,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假定压力为0.1MPa)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标准版本号: GB/T 213 —20082008-07-29 发布2009-05-01 实施【教学内容】 1. 新旧标准之间的变化差异2.煤的发热量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3.热容量和仪器常数的标定4.各种不同基的煤的发热量换算【教学目的】1. 了解新旧标准之间的变化差异2.掌握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3.掌握热容量和仪器常数的标定4.熟悉各种不同基的煤的发热量换算【教学重点】 1. 煤的发热量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2.热容量和仪器常数的标定【教学难点】煤的发热量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教学时数】 2 课时§1. 新旧标准变化差异比较本标准取代了 GB/T 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增加了GB/T18856.6—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第 6 部分: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的内容。
与GB/T 213-2003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增加了引言;b.增加了水煤浆的发热量的测定;c.增加了称取水煤浆试样的内容;d.增加了无法观测主期内筒温度下降时的终点判断方法;e.增加了称取水煤浆试样时恒容和恒压低位发热量计算公式f.增加了对恒容和恒压低位发热量计算公式中常数项的解释g.增加了两个附录(附录 A 和 B)h.进行了适当的文字修改§2. 术语和定义①热量单位:热量的单位为焦耳 (J)。
发热量测定结果以兆焦每千克(MJ/kg) 或焦耳每克 (J/g)表示。
② 弹筒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硝酸和硫酸、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称为弹筒发热量。
③ 恒容高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恒容高位发热量即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生成热和硫酸校正热后得到的发热量。
④ 恒容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恒容条件下,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假定压力为 0.1MPa)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1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煤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和发电,因此煤的发热量是它的重要性质。
一般来说,发热量越大,煤的热值就越高。
由于它具有高热量和低灰分以及便宜和容易获取等特点,使煤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蒸汽动力和建筑等行业。
煤的发热量测定主要是根据标准《煤炭分析仪器通则》归定的,主要有大气循环法、灼烧法、发泡法和重量法等。
第一种,大气循环法,也称大容积法,是根据热力学法则完成热量测定的方法,它可以测出煤的发热量和灰分的含量。
它的特点是测定快速准确,广泛应用于煤、矿、炭、大自然煤及煤粉中的发热量测定。
第二种,灼烧法,也称容积燃烧法,是一种特殊的燃烧测试方法,通过煤碳灼烧计算煤的发热量。
由于有量热容较大,所测出的发热量参差不齐,数值普遍比实际的低20%至30%。
第三种,发泡法,也称祁灯法,是一种发热量测定法,是根据热量对有机物发生变化来测定发热量的方法,是近年来开发的较新的煤热值测试机。
它的特点是测定结果准确,使用费用低,实验周期短,主要被应用在介观物料中的发热量测试中。
第四种,重量法,它是根据煤热值,通过重量法得到煤热值的一种测定方法,它可以测得煤热值极大、极小及多样化煤样本。
它利用特定煤质量、特定密度发热量精度高,可用于大量样品同时处理,操作简单,但需要比较多的仪器。
以上就是煤的发热量测定的方法,各种测定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有较高的准确率。
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测定方法,都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小心检查数据,控制误差,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煤是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其燃烧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煤的发热量(也称为热值)是煤燃烧时单位质量煤所释放的热量。
了解煤的发热量对于煤的有效利用、燃烧设备的设计和能源装备的选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1.露点温度法露点温度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煤的发热量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台露点温度仪器,该仪器可以准确测量燃料燃烧时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
方法如下:首先,将待检煤样煤粉样本装入定量容器内,按照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燃烧。
然后,使用露点温度仪器测量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
最后,根据煤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煤的发热量。
2.热卡计法热卡计法是一种直接测定煤的发热量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台热卡计仪器,该仪器可以准确测量燃料在完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
方法如下:首先,将待检煤样煤粉样本装入定量容器内,然后将该容器放入热卡计仪器中进行燃烧。
燃烧过程中,煤产生的热量将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传递给热卡计仪器。
热卡计仪器会记录下所释放的热量。
最后,根据所释放的热量和煤样的质量,计算得到煤的发热量。
3.耐量燃烧法耐量燃烧法是一种间接测定煤的发热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煤燃烧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物(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在大气压下的体积变化来间接测量煤的发热量。
方法如下:首先,将待检煤样煤粉样本装入定量容器内,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燃烧反应使煤样完全燃烧,并记录下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物的体积变化。
最后,根据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物的体积变化,结合煤样的质量和相关物理化学性质,计算得到煤的发热量。
以上所述的方法只是测定煤的发热量的一些常见方法,不同的方法有其适用的条件和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的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煤的发热量测定。
同时,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注意实验中的操作细节、仪器的校准和环境的控制等因素。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213—87代替GB213—79Determination of calorific value of coal国家标准局1987-03-30 批准1988-02-01 实施本标准规定了煤的高位发热量的测定方法和低位发热量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和炭质页岩的发热量测定。
1 定义1.1 热量单位热量的单位为J〔焦(耳)〕。
1J〔焦(耳)〕=1N·m(牛顿·米)=107erg(尔格)。
我国过去惯用的热量单位为20℃卡,以下简称卡(cal)。
1cal(20℃)=4.1816J。
1.2 发热量的表示方法发热量测定结果以kJ/g(千焦/克)或MJ/kg(兆焦/千克)表示。
1.2.1 弹筒发热量在氧弹中,在有过剩的氧的情况下〔氧气初始压力2.6~3.0MPa(26~30atm)〕,燃烧单位质量的试样所产生的热量称为弹筒发热量。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硫酸、硝酸、呈液态的水和固态的灰。
注:任何物质(包括煤)的燃烧热,随燃烧产物的最终温度而改变,温度越高,燃烧热越低。
因此,一个严密的发热量定义,应对烧烧产物的温度有所规定。
但在实际测定发热量时,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把终点温度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温度或一个很窄的范围内都是不现实的。
温度每升高1K,煤和苯甲酸的燃烧热约降低0.4~1.3J/g。
当按规定在相近的温度下标定热容量和测定发热量时,温度对燃烧热的影响可近于完全抵销,而无需加以考虑。
1.2.2 恒容高位发热量煤在工业装置的实际燃烧中,硫只生成二氧化硫,氮则成为游离氮,这是同氧弹中的情况不同的。
由弹筒发热量减掉稀硫酸生成热和二氧化硫生成热之差以及稀硝酸的生成热,得出的就是高位发热量。
因为弹筒发热量的测定是在恒定容积(即弹筒的容积)下进行的,由此算出的高位发热量也相应地称为恒容高位发热量,它比工业上的恒压(即大气压力)状态下的发热量约低8~16J/g,一般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