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教学法特色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9.16 KB
- 文档页数:3
陈鹤琴幼儿园课程研究及启示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陈鹤琴关于幼儿的课程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园课程设置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从幼儿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查标准四个方面来谈陈鹤琴给现代幼儿园课程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1、课程目标方面陈鹤琴认为幼稚园课程有四个目的:①做怎样的人,②有怎样的身体,③怎样开发儿童的智力,④怎样培养情绪。
20世代,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这样的人要有强健的身体、有建设的能力、有创造力、有合作的态度、有服务的精神。
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放眼世界的胸怀。
挖掘和整理陈鹤琴教育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也确定了我们现代幼儿园的教育总目标:着力萌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在合作和交流中愉悦心情,增强体质,锻炼能力,获得知识,使幼儿体、智、德、美协调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2、课程内容方面陈鹤琴认为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他提出了自己著名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他认为儿童的环境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包括动植物和自然现象;一种是社会环境,包括个人、家庭、集社等类的交往。
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天天接触到的,应当成为幼稚园课程的中心。
在现代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强调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使学内容融于幼儿生活的各个细小环节,将属于生活的教学内容还给儿童。
根据《纲要》的要求,引导幼儿广泛利用存在于幼儿园、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来学习,让幼儿在广阔的背景之中学习,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参与带来的快乐。
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常常和自然融为一体。
《纲要》中要求教师不再仅限于讲台,而是融入到幼儿中间,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幼儿接触社会、接触自然。
一、陈鹤琴的特殊教育理念1. 整体性观念陈鹤琴认为,特殊儿童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不可逾越。
他主张将特殊儿童的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强调特殊教育应与其他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 个体化教育陈鹤琴认为,每个特殊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需求和特点各不相同。
因此,特殊教育应注重个体化教育,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陈鹤琴强调,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
家庭是特殊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学校是特殊儿童教育的主阵地,社会则是特殊儿童成长的广阔天地。
三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
4. 全面发展陈鹤琴认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应注重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智力发展,还要关注情感、意志、品德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全面发展,使特殊儿童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二、陈鹤琴的特殊教育实践方法1. 诊断与评估陈鹤琴强调,特殊教育应先对特殊儿童进行诊断与评估,了解他们的特点、需求和发展潜力。
通过诊断与评估,为特殊儿童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2. 教学方法陈鹤琴主张,特殊教育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情境教学等。
这些方法能够满足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情感教育陈鹤琴认为,特殊儿童在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因此,特殊教育应注重情感教育。
通过情感教育,培养特殊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 家庭教育指导陈鹤琴强调,家庭是特殊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他提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掌握教育方法。
三、陈鹤琴特殊教育实践成果及影响1. 成果陈鹤琴的特殊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创立的特殊教育机构培养了大批优秀特殊教育人才,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还撰写了《特殊儿童教育》等著作,为特殊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陈鹤琴教学法特色研究作者:张传燧戴文静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03期[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法理论与操作体系,具有本土化、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的特色,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对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陈鹤琴;教学法;本土化;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
一、陈鹤琴教学法的本土化特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外国教育思潮纷至沓来,我国幼教界呈现出盲目抄袭模仿的混乱状况,幼稚园有宗教式课程教学、日本式课程教学、美国式课程教学,也有福禄贝尔、蒙白梭利式课程教学。
陈鹤琴对这些现象极为不满,他尖锐地指出:“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
幼稚生听的故事是美国的故事,看的图画是美国的图画,唱的歌曲是美国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美国来的。
就连教法,也逃不出美国化的范围……要晓得我们的孩子并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又不是一律;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未必都是优良的。
”针对这些情况,他掀起了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人进行的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的幼稚园教育改革。
陈鹤琴先生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培训三方面着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国人自己的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继而带动了整个幼教课程教学的本土化复归和现代化发展,使社会化学前教育这个西方近代教育文明之花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结出本土之果,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陈鹤琴教学法”。
这种中国本土化的幼儿教学法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中国化的幼稚教育目的“活教育”是陈鹤琴吸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营养、结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另辟蹊径的探索。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国人”就明确标明了人的民族遗传限制,对中国人实施的教育必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而应该建立在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结晶之上。
陈鹤琴教育思想评价陈鹤琴主要教育思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提出了儿童教育“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学。
后称“单元教学”,并被准确定义为:以一个中心把各项活动联系起来。
他强调:幼儿园教育教学应紧密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
陈鹤琴提出:“重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情况,按时令季节和幼儿实际生活的情况制定计划。
”他强调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关注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主题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时令季节,最大可扩充到大自然、大社会。
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
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
十大原则是:1.课程的民族性:课程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2.课程的科学性:课程硬实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3.课程的大众性:课程应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4.课程的儿童性:课程应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课程应是连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6.课程的现实性:课程应符合实际需要,而不能脱离现实;7.课程的适合性:课程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儿童健康;8.课程的教育性:课程应培养儿童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9.课程的陶冶性:课程应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10.课程的言语性:课程应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活教育”理论。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认为应该“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这也成为我们当今对孩子进行德育的目的之一。
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也是如今人们倡导的课程内容。
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但不完全否定课本,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这与如今所提倡的“综合课程”又非常相似。
陈鹤琴还提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重视幼儿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而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精神,更是如今的幼儿教育所大力提倡的。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从陈鹤琴教育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中得到启示,立足于本国国情,汲取各种外来文化的精华,并使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的、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蒙台梭利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幼儿园提供给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其内在潜能。
蒙台梭利教室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主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陈鹤琴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观念。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特点
陈鹤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艺教育家、作家和导师,拥有众多优秀的受众和学生。
他的活动教育课程是他的著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文艺教育的核心特色。
其中,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的特点有很多,这里我们将展开讨论。
首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主张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心,让学生在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中有效的发展其个性特质,而不是僵化的教育模式所传授的知识。
在活动教育课程中,陈鹤琴结合实践教学法,用视频、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将学科知识和学生个性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
其次,陈鹤琴活教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主张学生要有敢于探索、上进心和创造力,而不是只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
在活动教育课程中,他从细节上促进创新,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发现、建构,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创新思维来切身体验创新的乐趣。
此外,陈鹤琴活教育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把课堂教学掌握在学生的知识接受、实践操作和思考探索的综合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和探索,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总之,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是其文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的整个教学法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结合具体案例,对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进行论述。
首先,陈鹤琴强调从做中学,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以“认识圆形”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通过剪纸、折纸、画圆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圆形的特征和性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其次,陈鹤琴主张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以“认识颜色”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涂色游戏,让他们在涂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各种颜色。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再次,陈鹤琴强调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伙伴。
在“认识动物”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动物图片,引导他们发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还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此外,陈鹤琴还强调教育要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以“环保教育”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儿童的知识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陈鹤琴认为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性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演示、讨论、游戏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注重实践、兴趣、教师角色、情感态度价值观、身心发展规律等多方面因素,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未来教育中,我们应继续借鉴和应用陈鹤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的先驱,他在幼儿教育研究中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展开了多个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幼儿教育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
本文将分析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研究方法,追溯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原因。
关键词陈鹤琴研究方法幼儿教育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Chen Heqin's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s//LuXueAbstractChenHeqinisthepioneerintheresearchofChina'smodernpreschooleducation.Bycreativelyusingvariouseduca-tionalresearchapproaches,hehasdoneresearchesinmanyfields.Heobtainedprolificresultsandhashadthehugeinflu-encetoChinesepre-schooleducationmodernization.Heishon-oredas"fatherofChinesepreschooleducation".ThethesiswilldiscusstheChenHeqin'spreschooleducationresearchmethods,tracethereasonsforwhyheobtainedtheplentifulresearchre-sults.Key wordsChenHeqin;researchmethods;preschooleducationAuthor's addressSchoolofEduc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438000,Huanggang,Hubei,China陈鹤琴先生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1]。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特点
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模式,它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建立更为活跃的教学环境。
本篇文章将介绍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的特点以及为孩子带来的好处。
首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强调探索性学习,对孩子的探索欲望进行调节,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发掘,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采取辅导的形式,帮助孩子尝试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其次,陈鹤琴活教育课程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
它支持教师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灵活调整,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使其在学习中快乐。
最后,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注重将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跨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且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总而言之,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有助于建立一个更为活跃的教学环境,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丰富孩子的学习经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