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周三多领导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495.36 KB
- 文档页数:31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一、管理的定义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对定义的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3、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二、管理的职能: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一般压缩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三、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内部传递)、发言人角色(外部传递)。
3、决策角色:是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四、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一)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论述、简答)(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操作方法,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差别计件工资制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A、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B、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这是管理理论上的进步,也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
C、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D、泰罗把工人看成使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管理学要点提纲(周三多第五版)第四篇领导第四篇领导第十三章领导和领导者第一节领导的性质和作用一:领导的含义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的要素◆◇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二:◆◇领导的作用◆◇1:指挥作用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第二节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一:领导者素质及条件(一)思想素质(二)业务素质(三)身体素质知识:1: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2:懂得管理的基本原理3: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熟知行业发展方向。
4:懂得政治思想工作,心理学和人才学5:应熟练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
业务技能:1: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念能力。
2:决策能力3: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4: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5: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6:知人善任的能力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指出的新要求◆◇建立远景、信息决策、配置资源、有效沟通、激励他人人才培养、承担责任、诚实教育、事业导向、快速学习三:领导集体的构成(一)年龄结构(二)知识结构(三)能力结构(四)专业结构第三节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1:专权型领导2:民主型领导3:放任型领导二:◆◇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美国学者坦南鲍姆提出了"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下1:经理作出并宣布决策2:经理"销售"决策3:经理提出计划并允许提出问题4:经理提出可以修改的暂定的计划5:经理提出问题,征求建议,作出决策6:经理决定界限,让团体作出决策7:经理允许下属在规定的界限内行使职权三:◆◇管理方格理论◆◇--布莱克、穆顿提出--该理论用一张方格图来表示,在此图上,横轴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纵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
每一轴划分为9个小格,第一格代表关心程度最低,最后一格代表关心程度最高。
第四篇领导第十一章领导概论一、选择题1.来源于组织职位的权力属于()。
[北科2014年研]A.法定权B.专长权C.强制权D.奖赏权【答案】A【解析】领导权力有五种来源:①法定性权力,是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的。
个人由于被任命担任某一职位,因而获得了相应的法定权力和权威地位。
②奖赏性权力,是指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
③惩罚性权力,是指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④感召性权力,是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
⑤专长性权力,即知识的权力,是指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2.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北科2012年研]A.特质理论阶段B.行为理论阶段C.效用领导阶段D.权变理论阶段【答案】A【解析】领导理论的三个阶段为:特质理论阶段、行为理论阶段、权变理论阶段。
领导特质理论认为伟大的领导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个人特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行为论试图从研究领导者的行为特点与绩效的关系,来寻找最有效的领导风格;领导权变论具有普遍适用的领导特性和领导行为,有效的领导者能因自己当时所处情景的不同而变化自己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
3.领导行为理论包括()。
[中央财大2013年研]A.管理方格理论B.领导风格理论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D.领导系统理论E.领导权变理论【答案】ABD【解析】领导行为论试图从研究领导者的行为特点与绩效的关系,来寻找最有效的领导风格。
领导行为理论包括以下四种:①领导风格理论。
不同风格的领导者会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这将会影响组织的气氛,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生产效率。
这一理论以“权力定位于谁”为基本变量将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领导风格划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并试图寻求最佳的领导风格。
②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管理学重点(一)管理概论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3.管理者的职能:(一)技术技能(二)人际技能(三)概念技能4.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把管理划分为五种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5.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斯密认为分工是增加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的理由)(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2)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从一件工作到另一件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3)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6.马萨诸塞车祸的后果: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7.欧文是人事管理之父,开创了企业中重视人的作用的先河。
8.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主要贡献有:(1)由搬运生铁块试验确定的工作定额原理。
(2)由铁锹实验确定的标准化原理。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这与甘特的计件奖励工资制不同。
)(5)计划只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9.法约尔的管理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10.新古典管理理论的人际关系学说代表人物梅奥对霍桑实验进行总结,写成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11.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它着重考察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
(完整word版)管理学第五版_周三多_笔记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第一篇总论(主要介绍管理学的形成历史、基本原理、管理道德、管理基本方法)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是干什么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是管理学的几大模块,按此顺序分模块复习二、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要能分辨出这两种属性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要记住,案例分析中能分辨出是什么角色,并解释1、人际:在组织之外是礼仪角色,相当于外交官,代表组织整体的利益和形象;在组织之内是领导者的角色;在内外之间是联络者的角色,是个桥梁。
2、信息角色:监督工作,向上边汇报情况;向下边传递、发布信息;对外边当发言人,代表组织的整体声音。
3、决策角色:企业家,保证组织的更好发展;处理冲突,内部外部;资源分配四、管理者的技能技术、人际、概念概念都要记住五、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应对标题要记住,内容要会用自己的话来答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源化、管理人本化一)挑战:1、网络使信息变的透明,好事坏事都是一夜天下闻。
所以管理者将不能像过去那样轻松地保守一些秘密。
比如对于顾客,产品的好坏,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都会迅速地形成舆论,并在瞬间决定企业竞争的成败,如三鹿的例子,对于企业而言,应该考虑如何加快对市场突发事件的处理,如何利用网络打造自己的品牌价值,以及如何与消费者沟通、反馈等等。
此外,在企业内部也应通过网络打造沟通的环境,信息的渠道。
2、经济全球化。
宽容、博大、高瞻远瞩。
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双赢。
对金融危机的处理。
体制改革、学习。
3、对知识的管理。
技术、理念、制度、品牌、产权、人才,学习型组织。
4、人本。
现代文明的标志。
重视人尊重人全面发展人。
80年代日本与美国管理的比较。
二)应对:1、管理指导思想的创新。
首先也是首要的要从思想上来一次大的变革,以知识的无限性和投资规律的递增规律为指导思想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