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
- 格式:docx
- 大小:121.16 KB
- 文档页数:12
电力电缆检修、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2005年4月目录1、10kV电缆主绝缘故障查找作业指导书2、10kV电缆普通室外终端头制作作业指导书3、10kV电缆绝缘中间接头制作作业指导书4. 10kV电缆定期巡视作业指导书编号:Q/×××10kV××电缆线路主绝缘故障查找作业指导书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供电分公司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缆作业10kV电缆主绝缘故障查找作业。
2 引用文件IEC 60840;1988额定电压30kV(U~36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GB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Z 18890 1--2002额定电压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5012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 800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Q/GDW 1 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GDW 2 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规范3 修前准备3.1 准备工作安排3.2 工器具3.3 材料3.4 危险点分析3.5 安全措施3.7 作业分工4 作业程序4.1 开工4.2 作业内容及标准4.3 竣工6 验收总结编号:Q/×××10kV××电缆线路绝缘中间接头制作作业指导书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张家口供电公司×××供电分公司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张家口供电公司电缆作业10 Kv XXX线电缆绝缘中间接头制作工作作业。
QB 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广东电网公司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2010-01-30发布2010-01-30实施广东电网公司发布前言预防性试验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强化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规范预防性试验现场作业,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编制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基层班组开展预防性试验工作。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
本作业指导书对10kV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10kV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卢耀武、赵继光、李中霞、邹永良、杜键敏、冯建强、孔繁锦、郭文辉、刘协强。
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支持文件 (1)4 术语和定义 (1)5 安全及预防措施 (1)6 作业准备 (3)7 作业周期 (5)8 工期定额 (5)9 设备主要参数 (5)10 作业流程 (6)11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7)12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14)13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14)附录A 10kV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15)附录B 10kV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试验记录 (16)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0kV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Q/CSG 1 0005-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Q/CSG 1 0007-200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 支持文件电力电缆出厂试验报告电力电缆交接试验报告电力电缆使用说明书历次试验报告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4 术语和定义4.1 预防性试验: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室温条件下电线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及截面直径。
二、检测依据: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2008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3048.4-2007)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2-200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3048.2-20075 《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三、试验仪器设备:单臂电桥;四、试样制备:4.1 试样截取从被试电线电缆上截取长度不小于1m的试样,或以成盘(圈)的电缆做为试样。
去除试样外表面绝缘、护套或其他覆盖物,也可以只去除试样两端与测量系统相连接部位的覆盖物,露出导体。
去除覆盖物时应小心进行,防止损伤导体。
4.2 试件拉直需要将试样拉直,不应有任何导体试样导体横截面发生变化的扭曲,也不应导致试样导体伸长。
4.3试样表面处理应预先清洁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污垢和油垢。
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应尽可能除尽。
如用试剂处理后,必须用水充分清洗以清除试剂的残留液。
对于阻水型导体试样,应采用低熔点合金浇注。
4.4大截面铝导体试样型式试验的试样长度导体截面(95-185)mm2,取3m;导体截面240mm2及以上,取5m。
有争议时,导体截面95-185mm2,取5m;导体截面240mm2及以上,取10m。
五.实验程序5.1实验环境温度5.1.1形式试验时,试样应在温度为(15~25)℃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5%的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超过±1℃。
应使用最小刻度为0.1℃的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温度计距离地面应不少于1m,距离墙面应不少于10cm,距离试样应不超过1m,且二者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应避免受到热辐射和空气对流的影响。
电线电缆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NTJCZ-TG30)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电线电缆的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048-94《电缆的导体》GB/T3956-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5023-1997 3绝缘电阻试验检流计比较法3.1 试验设备测量系统的接线原理图如图1,主要组成部分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流计电流常数不大于10-9Ω/mm。
分流器分流系数应能在1/10000~1/1的范围内变化,且调节级数不少于5级,临界电阻应等于或略大于检流计的外部临界电阻,但不超过20%。
标准电阻阻值不小于105Ω,相对误差不大于±5%。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端电压变化不超过±1%。
屏蔽检流计、分流器、标准电阻、测量连接线和线路元件的底座均应与屏蔽相连,被屏蔽元件与屏蔽间的绝缘电阻比标准电阻至少大200倍。
用电池作检流计的照明电源时,该电源必须置于屏蔽系统内。
如用交流电源供电、必须将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与屏蔽相连接。
3.2试样准备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者外,试样有效长度就不小于10m,试样两端绝缘外的覆盖物应小心地剥除,注意不得损伤绝缘表面。
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试样温度与试验温度平衡,并保持稳定。
浸入水中试验时,试样两个端头露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应不小于150mm。
在空气中试验时,试样端部绝缘部分露出护套的长度应不小于100mm。
露出的绝缘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洁净。
3.3试验步骤3.3.1一般规定如下:金属护套电缆、屏蔽型电缆或铠装电缆试样,单芯者,应测量导体对金属套或屏蔽层或铠装层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者,应分别就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金属套或屏蔽层或铠装层连接进行测量。
非金属护套电缆,非屏蔽电缆或无铠装的电缆试样,应浸入水中,单芯者测量导体对水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者应分别就每个导体对其余线芯与水连接进行测量。
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重庆市电力公司2004年9月目录1.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2.变压器及电抗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3.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4.电容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5.互感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6,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7.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试验作业指导书(试行)8.开关设备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9.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10.套管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避雷器交接或预试工作。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重庆市电力公司电气设备试验规程》三、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1.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2.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1. 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1.绝缘电阻的测量1.1试验目的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35kV及以下的用2500V兆欧表;对35kV及以上的用5000V兆欧表;低压的用500V兆欧表测量。
1.4测量步骤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
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图1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1.4.2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
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及检修预试作业指导书编制时间: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日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疆景峡风电项目电力电缆年度预防性试验工作。
二、参考资料及规范标准三、试验项目:四、安全及预控措施1.安全措施:2.危险点及预控措施五、作业准备1.人员准备(1)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电气试验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工作负责人应由项目高级运维工程师以上岗位人员担任;(2)专业技术要求:试验人员经高压专业培训,掌握预防性检修试验标准要求;运维人员须掌握电力电缆结构原理及相关试验仪器的使用,具备两票资质人员,熟悉本作业指导书。
2.仪器仪表及工具的准备六、工期定额本项工作时间为1个工作日/1回线路,不包括设备停送电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延误的时间。
七、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7.1试验前准备工作7.2测量绝缘电阻7.3直流耐压试验将被试品短路放电并接地根据相关试验规程对测试结果判断详见记录表说明栏试验接线示意图7.4 接触电阻测试序号工作内容操作及工艺质量控制点控制措施1 摆放电桥电桥应平稳放置2 按相应的试验方法布置试验接线按相应的试验方法布置试验接线接线错误认真对照接线图检查3 估算电阻值并选择合适的测量挡选择合适的测量挡挡位不合适损坏仪器认真检查测量挡4 读取测量数据记录被试品要有足够的充电时间,当电桥检流计指示无变化时,记录读书充电时间是否足够注意观察检流计指示变化情况根据相关试验规程对测试结果判断详见记录表说明栏试验接线示意图7.5试验终结试序号工作内容操作及工艺质量控制点控制措施1 检査试验结果检査各项试验项目、数据是否齐全、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工作负责人及各试验人员在现场试验记录上签名确认2 恢复被试设备的引线用专用工具恢复被试设备的引线注意作业安全对照危险点分析内容,采取相应防范措施3 拆除试验电源,清理、撤离现场拆除试验电源,将仪器、工具、材料等搬离现场注意作业安全对照危险点分析内容,采取相应防范措施4 结束工作办理工作终结手续,会同运行人员赴现场检査,确认已恢复试验前状态,已清理工作现场八、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序号工作内容主要异常现象处理对策九、作业后闭环管理(1)工作组成员在现场检修试验记录上签字(2)工作负责人填写作业交代记录,详细记录试验全过程内容(3)工作负责人、工作验收人员及时在相应验收记录上签字,做好过程资料整理及总结归档工作。
电气试验专业作业指导书1. 引言电气试验是电气工程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电气设备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电气试验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试验作业。
2. 实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熟悉电气试验的流程,并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直流电源•交流电源4. 实验内容本次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电阻测量实验 2. 电流测量实验 3. 电压测量实验 4. 直流电源调节实验 5. 交流电源调节实验4.1 电阻测量实验1.将电阻箱的电阻调节到100 Ω。
2.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电阻箱的输入端口,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 1 kHz 的正弦波信号。
3.连接电压表到电阻箱的输出端口,测量输出电压。
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值。
5.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波形分析。
4.2 电流测量实验1.将信号发生器接地。
2.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 1 kHz 的正弦波信号。
3.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选择电压测量模式,并测量输出电压。
4.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值。
4.3 电压测量实验1.将信号发生器接地。
2.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 1 kHz 的正弦波信号。
3.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选择电压测量模式,并测量输出电压。
4.4 直流电源调节实验1.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口。
2.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输出,记录不同电压下的测量值。
4.5 交流电源调节实验1.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交流电源的输出端口。
2.调节交流电源的电压输出,记录不同电压下的测量值。
5.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和总结。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电线电缆1 范围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2.5 GB/T3956—《电缆的导体》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2.7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4接样或抽样4.1委托检测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
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
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10kV电力电缆进行预防性试验,以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通过试验,可以检测电缆的绝缘性能、耐电压能力以及其他关键参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试验范围本次试验适合于10kV电力电缆,包括但不限于架空电缆、地下电缆等。
三、试验设备与工具1. 电缆预防性试验仪:用于检测电缆的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因数、局部放电等指标。
2. 高压发生器:用于提供试验所需的高压电源。
3. 电缆接头测试设备:用于检测电缆接头的绝缘性能。
4. 电缆故障测量仪:用于定位电缆故障点。
5. 电缆剥线工具、绝缘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表等。
四、试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试验设备与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使用。
b. 查阅电缆的技术资料,了解其规格参数、试验要求等。
c. 确定试验地点,并进行现场勘察,确保环境安全与通风良好。
d. 确定试验时间,避免影响正常供电。
2. 试验前准备a. 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损伤、老化等情况。
b. 清理电缆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质。
c. 检查电缆接头的连接情况,确保接触良好。
d. 检查接地装置的可靠性,确保接地良好。
3. 试验操作a. 连接试验设备与电缆,确保连接良好。
b. 设置试验参数,如试验电压、试验时间等,根据电缆的规格和试验要求进行调整。
c. 开始试验,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如电流、电压、时间等。
d. 观察试验过程中是否浮现异常情况,如电流过大、放电现象等。
4. 试验结果分析a.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电缆的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因数等指标。
b.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否达到规定的绝缘电阻值、放电等级等。
c. 若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进行故障定位,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修复。
五、试验安全注意事项1. 试验过程中严禁触摸高压设备和电缆,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线电缆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电线电缆检测作业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范围电线电缆的检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外观检查:检查电线电缆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磨损或腐蚀等情况。
2. 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确保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3. 导体电阻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导体电阻,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4. 短路电阻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短路电阻,确保短路时能够及时断开电路。
5. 绝缘强度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绝缘强度,确保能够承受正常工作电压。
6. 泄漏电流测试:测试电线电缆的泄漏电流,确保泄漏电流不超过安全范围。
7. 高压耐受测试:测试电线电缆在高压下的耐受能力,确保不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
三、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电线电缆检测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工具:1. 万用表:用于测试电线电缆的电阻、电压等参数。
2. 绝缘电阻测试仪:用于测试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
3. 高压发生器:用于进行绝缘强度和高压耐受测试。
4. 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检测电线电缆的内部缺陷。
5. 红外热像仪:用于检测电线电缆的温度分布情况。
6. 工具箱:包括螺丝刀、钳子、扳手等基本工具。
四、检测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检测范围和目标。
b. 确认检测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
c. 确保检测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2. 外观检查:a. 检查电线电缆的外观是否完好。
b. 检查电线电缆的标识和铭牌是否清晰可见。
c. 检查电线电缆的连接部分是否牢固。
3. 绝缘电阻测试:a.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线电缆进行测试。
b. 测试前应确认电线电缆处于断电状态。
c.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导体电阻测试:a. 使用万用表对电线电缆的导体进行测试。
作业指导书电线、电缆检测编制:批准:日期:年月日实施1.编制目的为确保试验人员对有关电线电缆标准的正确理解执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2.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2.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3.引用标准规范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5013.1-2008~GB/T501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GB/T5023.1-2008~GB/T5023.6-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T3048.1-2007~GB/T3048.16-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型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4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5 样品取样制备5.1样品取样5.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
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5.1.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5.1.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5.1.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2试样制备与处理取待检测用样品(整包装的电线电缆),将电线电缆去掉线头(大约1000m),再按顺序截取初步试样,即电线电缆线段13段,线段长度分别为:第5段不小于1000mm(一般取1200mm), 第9段为10000mm,第13段600±25mm,其余各段大于100mm。
电力电缆绝缘试验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6 kV及以上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其目的是检验电缆线路的绝缘性能是否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规定了交接验收、预防性试验、检修过程中的试验项目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
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 11017额定电压110 kV铜芯、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B 12706额定电压35 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3试验项目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包括以下试验项目:a) 绝缘电阻;b) 交流耐压。
4安全措施a) 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必须在试验现场周围设围栏,被试电缆两端均应专人监护,且通信畅通,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b) 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摆动很大,电流表指示急剧增加,发出绝缘烧焦气味或冒烟或发生响声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降低电压,断开电源,被试品进行接地放电后再对其进行检查。
c) 进行绝缘电阻和交流耐压试验后,应对电缆充分放电。
d) 工作中如需使用梯子等登高工具时,应做好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措施。
5工作程序5.1 绝缘电阻试验5.1.1 设备清单和要求a) 温度计(误差±1℃)、湿度计;b)500V兆欧表1块、2500V或5000V兆欧表1块。
5.1.2作业程序5.1.2.1测试方法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是检查其绝缘状态的最基本和最简便的方法。
用兆欧表来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由于受到介质吸收电流的影响,兆欧表的指示值随时间逐步增大,对电缆而言,通常读取稳定值,作为工程上电缆的绝缘电阻值。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 适用范围 1、 本指导书在本公司业务范围内适用。 2、 本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包括橡塑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 的交接、预防性试验。
二、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三、 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交接及大修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数量 序号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数量 1 数字兆欧表 各1块 6 温度计湿度计 1只:
2 双臂电桥 1块 7 电源盘
2只
3 串联谐振耐压设备 1台 8 平口螺丝刀 1把
4 试验导线 若干 9 梅花螺丝刀 1把 5 试验原始记录 一本 10 直流冋压发生器 1套
2. 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数量 序号 试验所用设备(材料) 数量 1 数字兆欧表 各1块 6 温度计湿度计 1只1
2 双臂电桥 1块 7 电源盘 2只 3 串联谐振耐压设备 1台 8 平口螺丝刀 1把
4 试验导线 :若干 9 梅花螺丝刀 1把 5 试验原始记录 一本 10 直流冋压发生器 1套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基本要求 1.1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 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做好安全 围栏悬挂标示牌。 1.2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通知有关人员离开 被试设备,加压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 无人工作,且电缆的另一端已派专人看守后,方可进行。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 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变更接线或绝缘电阻试验以及直流耐压结束后应对电缆彻底放电, 并将 升压设备短路接地。 1.4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表1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 0.70
20-35 1.00 44 1.20
60-110 1.50
154 2.00
220 3.00
330 4.00 500 5.00
2、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工作票制度; b、 工作许可制度; c、 工作监护制度; d、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 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现场 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2.3 电气试验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必须严格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工 作不得少于两人。 2.4 若需要变更或增加安全措施者应填用新的工作票, 并重新履行工作许可 手续。
五、试验项目及要求 1、绝缘电阻测量
1.1 测量目的 通过对主绝缘绝缘电阻的测试可初步判断电缆绝缘是否受潮、 老化、脏污及 局部缺陷,并可检查由耐压试验检出的缺陷的性质。对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而言, 通过电缆外护套和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的测试, 可以判断外护套和内衬层是否进 水。 1.2 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针对橡塑绝缘电缆)及预防性试验时,耐压前后进行。 1.3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仪表 1.3.1 采用 500V 数字式兆欧表(测量橡塑电缆的外护套和内衬层绝缘电阻 时) 1.3.2采用1000V数字式兆兆欧表(对0.6/1kV及以下电缆) 1.3.3采用2500 V数字式兆兆欧表(对0.6/1kV以上电缆) 1.3.4采用5000 V数字式兆兆欧表(对35kV及上电缆) 1.4 试验步骤 1.4.1 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 1.4.2 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其对外的一切连线,并将其接地充分 放电。 1.4.3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檫净电缆头,然后将非被试相缆芯与铅皮一同接 地,逐相测量。 144将数字式兆欧表放置平稳,将数字式兆欧表的接地端头 E与被试品德 接地端相连。将高压端L接与被试相缆芯,屏蔽端G接与被试相外护套。 1.4.5采用数字兆欧表进行测量,根据不同的电缆规格调整不同的电压等级。 1.4.6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后,将被试相电缆充分放电,操作应采用绝缘工 具 /、
1.5试验接线图
绝缘电阻测试原理接线图 (a )不加屏蔽 (b)加屏蔽 1.6测量结果分析判断 运行中电缆,其绝缘电阻值应从各次试验数据的变化规律及相间的相互比较 来综合判断。 1.6.1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与电缆的长度和测量时的温度有关,所以应进 行温度和长度的换算,公式为:
Ri20=R!t KL 式中:R20表示温度为20r时的单位绝缘电阻值,(MQ.km); Rt表示电缆长度为L,在温度为t C时的绝缘电阻值,MQ ; L为电缆长度(km); K为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见下表 电缆绝缘的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C)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K 0.48 0.57 0.70 0.85 1.00 1.13 1.41 1.66 1.92 停止运行时间较长的地下电缆可以以土壤温度为准, 运行不久的应测量导体
直流电阻后计算缆芯温度,对于新电缆(尚未铺设)可以以周围环境温度为准 162绝缘电阻参考值 对油纸绝缘电缆 额定电压(kV) 1〜3 6 10 35
绝缘电阻每km不少于(MQ) 50 100 100 100
对橡塑绝缘电缆: 主绝缘电阻值应满足: 额定电压(kV) 3〜6 10 35 MQ 1000 1000 2500 橡塑绝缘电缆的内衬层和外护套电缆每 km不应低于0.5MQ (使用500V兆欧 表),当绝缘电阻低于0.5 MQ/km时,应用万用表正、反接线分别测量铠装层对 地、屏蔽层对铠装的电阻,当两次测得的阻值相差较大时,表明外护套或内衬层 已破损受潮。 163对纸绝缘电缆而言,如果是三芯电缆,测量绝缘电阻后,还可以用不 平衡系数来判断绝缘状况。 不平衡系数等于同一电缆各芯线的绝缘电阻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绝缘 良好的电缆,其不平衡系数一般不大于 2.5。 1.7注意事项 1.7.1兆欧表接线端柱引出线不要靠在一起; 1.7.2测量时,兆欧表放置在水平位置。 1.7.3被试品温度不低于+ 5°C,户外试验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且空气的 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
2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2.1 测量目的 通过直流耐压试验可以检查出电缆绝缘中的气泡、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通 过直流泄漏电流测量可以反映绝缘老化、 受潮等缺陷,从而判断绝缘状况的好坏。 2.2 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预试、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2.3 试验时使用的仪表(测量仪器) 直流高压发生器一套 2.4 试验步骤 2.4.1. 按照试验接线图由一人接线,接线完后由另一人检查,内容包括试 验接线有无错误, 各仪表量程是否合适, 试验仪器现场布局是否合理, 试验人员 的位置是否正确。 2.4.2 将电缆充分放电,指示仪表调零,调压器置于零位。 2.4.3 测量电源电压值并分清电源的火、地线,电源火、地线应与单相调压 器的对应端子相接。 2.4.4 合上电源刀闸,给升压回路加电,然后用单相调压器逐步升压至预先 确定的试验电压值:在 0.25 、0.5 、0.75 倍试验电压下各停留 1分钟,读取泄漏 电流值,在 1.0 倍试验电压下读取 1分钟及 5分钟泄漏电流值, 交接时还应读取 10 分钟和 15 分钟泄漏电流值。 2.4.5 试验完毕,应先将升压回路中单相调压器退回零位并切断电源。 2.4.6 每次试验后,必须将电缆先经电阻对地放电,然后对地直接放电。放 电时,应使用绝缘棒,并可根据被试相放电火花的大小,大概了解其绝缘状况。 2.4.7 再次试验前,必须检查接地是否已从被试相上移开。 2.5 试验原理接线图 2. 6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判断
261试验电压标准 纸绝缘电缆主绝缘的直流耐压试验标准(加压 5分钟) 电缆额定电压(U0/U) 直流试验电压(kV) 1.8/3 12 3.6/3.6 24 6/6 30 6/10 40 8.7/10 47 21/35 105 交联聚乙烯电缆主绝缘的直流耐压试验标准(加压 5分钟) 电缆额定电压(U0/U) 直流试验电压(kV) 1.8/3 11
3.6/3.6 18
6/6 25 6/10 25 8.7/10 37 21/35 63 26/35 78 交接时粘性油浸纸绝缘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值 电缆额定电压U0/U( kV) 0.6/1 6/6 8.7/10 21/35
直流试验电压 (kV) 6U 6U 6U 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