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成绩分析表 (2)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
八年级语文期中成绩分析语文一、八级语文试卷数据统计表(调阅100份卷)八年级阅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第一部分都为基础知识题,常用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部从“中考考试说明中易错字”中选取,但两个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字音、字形识记不准,失分率很高,将近百分之五十。
尤其是“炽热、畸形、勾当、酗酒”等常用字词失分率较多。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表现在仿写题、语文综合实践题、漫画说明题等语言运用类题失分较高,说明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
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
我省近几年的《语文学科说明》在考试范围中明确了文言文阅读材料“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小段”。
本次考试的选文标准也源于此。
一些考生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失分率较高。
八年级卷中解释“穷”的意思,很多人答成了“穷困”,而正确答案应是“穷尽”。
文言句子的翻译也因此受影响,由于没有掌握好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不能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来翻译,导致翻译句子因表述不准确而失分。
考查的课外文言词语全是本学期或上学期课内学过的,但学生答得不准,这说明学生学习文言词语机械记忆,不能迁移,不能融会贯通。
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遇到活题不会变通。
从两份卷总体看,文言文阅读课内好于课外,说明学生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能力有待提高。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两个年级现代文阅读题都失分最多,说明现代文阅读存在问题最大。
总的看来,记叙文(《最后一个鸡蛋》、《住在母亲的掌心》)阅读得分高于散文(《诗猫》)阅读得分,整体感知内容题、筛选信息题、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联系生活的开放题得分率高,而需自己独立分析、理解、感悟、概括、语言运用等题失分较高,尤其是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句子的理解感悟能力失分最高。
还有一些学生答题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回答,想当然回答。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背景我根据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成绩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下是我对成绩情况的总结和建议。
总体成绩情况考试的总体成绩分布如下:- 优秀(90分以上): 20%- 良好(80-89分): 30%- 中等(70-79分): 35%- 及格(60-69分): 10%- 不及格(60分以下): 5%从总体情况看,大部分学生成绩中等偏上,优秀和良好的占比也较高,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未及格。
强项和需改进之处根据学生的具体成绩情况,我发现以下几个强项和需改进之处:强项:1. 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上表现良好,能够理解并准确回答问题。
2. 写作技巧较好:许多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一定的水平,能够清晰表达观点和思想。
需改进之处:1. 诗文理解和欣赏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诗文理解和欣赏方面表现较差,需要加强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理解。
2. 作文写作能力待提升:一些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能是因为思路不清晰或者表达不准确。
需要通过更多的练和指导来提高写作水平。
建议和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针对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的优势,可以继续加强相关训练和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2. 在诗文理解和欣赏方面,可以增加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3. 作文方面可以增加写作指导,包括提供范文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
4. 针对不及格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综合的措施和不断的努力,相信学生的语文成绩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结论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析显示,学生整体成绩中等偏上,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通过进一步加强对阅读理解、写作、诗文理解和作文的培养,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将得到提升。
期末考试分析(一)
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肇庆市第七中学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
考试分析表(二)
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肇庆市第七中学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
期末考试分析(一)
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肇庆市第七中学年级:八1、八3 学科:语文
考试分析表(二)
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肇庆市第七中学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
期末考试分析(一)
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肇庆市第七中学年级:八2、八4两班学科:语文
考试分析表(二)
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肇庆市第七中学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
期末考试分析(一)
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肇庆市第七中学年级:八5,八6 学科:语文
考试分析表(二)
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肇庆市第七中学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
八年级语文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说明
肇庆市第七中学冼彤2012.1.12。
八年级语文成绩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西宁八中八(5)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末语文成绩分析韩立新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此份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由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及其分值分别为:口语交际(3分)、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古诗文阅读(150分)、现代文阅读(17分)、作文(40分)。
此份试题涵盖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各种题型向中考试题靠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试题内容课内与课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1、考试得分统计及分析2、综合分析:八年级(5)班实考人数 27 ,总分为 1613 分,平均分为 59.7 分。
其中及格人数 17 人,及格率为 63% ;80分及以上有 0 人,优生率为 0% ;最高分75.5分,最低分37分。
比年级均分低 5.7 分,比市均分低 7.5分;低年级最高分班级 8.74 分,低全市最高分学校 20 分。
三、各大题得分情况分析(一)口语交际(3分)本大题平均得分1.4分,得分率为48%,最高分2分,最低分0分。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1题,是就去医院看望重病亲友时,如何宽慰病人的考查。
涉及对语言情景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及写作能力和对于生活经验的考查。
少数数学生得2分,更多学生得1分,3人得0分。
存在问题:1、没用口语,书面语气太重;2、笼统,不具体结合语境;3、用于不得体,如称谓、病情等;4、没有用宽慰的言语;5语言表达不清楚,书写乱。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本大题平均得分13.6分,得分率为54%,最高分19分,最低分3分。
此题涉及字音、词语意思、语病、选句填空、古诗文填空、文学常识及仿写能力的考查。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2题,要求学生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本题正确率较高。
3人答错。
西宁八中八(5)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末语文成绩分析韩立新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此份试题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由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及其分值分别为:口语交际(3 分)、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5 分)、古诗文阅读(150 分)、现代文阅读(17分)、作文(40 分)。
此份试题涵盖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各种题型向中考试题靠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试题内容课内与课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1、考试得分统计及分析2、综合分析:八年级(5)班实考人数 27 ,总分为 1613 分,平均分为 59.7 分。
其中及格人数 17 人,及格率为 63% ;80 分及以上有 0 人,优生率为0% ;最高分 75.5 分,最低分 37 分。
比年级均分低 5.7 分,比市均分低7.5 分;低年级最高分班级 8.74 分,低全市最高分学校 20 分。
三、各大题得分情况分析(一)口语交际(3分)本大题平均得分1.4分,得分率为 48%,最高分2 分,最低分 0 分。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 1 题,是就去医院看望重病亲友时,如何宽慰病人的考查。
涉及对语言情景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及写作能力和对于生活经验的考查。
少数数学生得 2分,更多学生得 1分,3 人得0 分。
存在问题:1、没用口语,书面语气太重;2、笼统,不具体结合语境;3、用于不得体,如称谓、病情等;4、没有用宽慰的言语;5 语言表达不清楚,书写乱。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本大题平均得分13.6 分,得分率为54%,最高分 19分,最低分 3分。
此题涉及字音、词语意思、语病、选句填空、古诗文填空、文学常识及仿写能力的考查。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 2 题,要求学生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本题正确率较高。
3 人答错。
第 3 题,选出对下面的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
八年级语文月考成绩分析一班级基本情况:我所教的是八(1、2)两个班级。
两个班参加考试的有105人,80分以上的有5人,及格的有74 人, 及格率70.4% , 平均分61.6二、通过这次考试可以看出:本试卷总体难度偏大,甚至有超纲现象,学生感觉完成有困难。
本试卷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组成。
1.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并不全面,选择题存在失分现象,以后会加强对一些较生僻字词的积累,并巩固课内所学生字词。
以及对课文的作者的相关资料的记忆,争取在字词方面和语文知识的正确率为百分之百。
2.对于阅读理解题的把握不很准确,存在失分,可能是课外阅读面不广造成,以后会加强一些课外阅读,会定期读一些中外名家的散文或小说。
3.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掌握不牢固,以后会加强背诵记忆。
4.作文的字体欠缺,语言知识运用贫乏,出现作文分偏低。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1.平时教学时各科都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统帅教学工作。
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从事实践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经验;要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鼓励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学法指导,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群策群力,努力使我校的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2.抓好基础,搞好核心内容的教学。
从平时测验及历年中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基础题上失分,在基本运算上出错。
因而,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要搞好初中核心内容的教学。
不仅要教这些基础知识的本身,而且要揭示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识地暴露概念的形成、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把握蕴涵其中的思想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结果分析引言本文对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考试表现。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我们收集了八年级全体学生在语文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数据,并进行了以下分析方法:1. 统计学生的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以了解总体成绩水平;2. 比较男女生的成绩差异;3. 分析各题型的得分情况,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总体成绩水平我们统计了八年级全体学生的成绩数据,结果如下:- 平均分:85分- 最高分:98分- 最低分:62分男女生成绩比较我们比较了男女生在语文期末考试中的成绩差异,结果如下:- 男生平均分:86分- 女生平均分:84分从平均分来看,男生的成绩稍高于女生。
题型分析我们对各题型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阅读理解平均分:88分- 选择题平均分:82分- 写作题平均分:79分从平均分来看,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较好,而在选择题和写作题方面有待提高。
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平均成绩达到了85分,整体表现良好;2. 学生的成绩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但男生的成绩稍高;3. 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较好,但在选择题和写作题方面需要加强。
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研究和考试成绩:1. 针对选择题和写作题的得分较低的问题,组织额外的练和辅导;2. 鼓励学生多读书,提高阅读理解水平;3. 提供更多的写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通过对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学生的优势和待提高的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希望这些分析结果能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研究和考试表现。
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语文成绩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此份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由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及其分值分别为:口语交际(3分)、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古诗文阅读(150分)、现代文阅读(17分)、作文(40分)。
此份试题涵盖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各种题型向中考试题靠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试题内容课内与课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1、考试得分统计及分析2、综合分析:八年级(1)班实考人数 27 ,总分为 1613 分,平均分为 59.7 分。
其中及格人数 17 人,及格率为 63% ;80分及以上有 0 人,优生率为 0% ;最高分75.5分,最低分37分。
比年级均分低 5.7 分,比市均分低7.5分;低年级最高分班级 8.74 分,低全市最高分学校 20 分。
三、各大题得分情况分析(一)口语交际(3分)本大题平均得分1.4分,得分率为48%,最高分2分,最低分0分。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1题,是就去医院看望重病亲友时,如何宽慰病人的考查。
涉及对语言情景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及写作能力和对于生活经验的考查。
少数数学生得2分,更多学生得1分,3人得0分。
存在问题:1、没用口语,书面语气太重;2、笼统,不具体结合语境;3、用于不得体,如称谓、病情等;4、没有用宽慰的言语;5语言表达不清楚,书写乱。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本大题平均得分13.6分,得分率为54%,最高分19分,最低分3分。
此题涉及字音、词语意思、语病、选句填空、古诗文填空、文学常识及仿写能力的考查。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2题,要求学生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本题正确率较高。
3人答错。
第3题,选出对下面的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
本题正确率较低,16人答错。
原因:近义词区别能力差。
第4题,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本题正确率很低,21人答错。
初二语文期中成绩分析
张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考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
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五个方面的内容,考查范围为一、二、五单元所学重点知识。
其中现代文阅读为一篇课内、一篇课外,文言文及古诗词都是课内所学。
题目难度适中。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平均成绩为108.13,为中等成绩。
从试题得分情况来看,基础知识20分以上得分率为84%,现代文阅读及格率为61%,文言文及格率为44%,综合性学习84%,写作96%。
以上数据显示,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及文言文阅读得分情况较差,尤其是文言文。
具体而言,阅读中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分析不够具体、准确,对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区别不开,辨析不清,不会分析文章的语言用词等特点。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不强。
三、今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训练:
第一,继续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对字词和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识记和检测。
第二,文言文基础知识特别是文言词语、重要文言现象的识记、总结归纳;浅易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培养。
第三,对文学知识中具体名词术语的理解、辨析。
第四,审题、答题技巧的指导。
八(1)语文第二学期考试成绩分析沙河二中孙强一、学生整体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八(1)班语文平Array均成绩69.8分,4个低分,低分率31%。
分数段情况如表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及分析:整卷共24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本次试题严格按照中考样式出题,考试的内容注重基础。
考试的形式较以前有点变化:一是背诵的默写范围扩大,包括所有背诵内容(只考一句,其他还是古诗词),二是修改病句改为选择题。
1、基础题得分较高。
基础题分值30分,平均得分14.2分。
多数同学古诗文默写都得满分。
这一部分失分较大的有修改病句题和专题的语言综合运用题,修改病句历来失分较大,现在改为选择题,稍有不慎3分全丢;语言综合运用题,有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学生很头疼,所以失分严重。
2、阅读题失分很大。
阅读分值为60分,分诗词赏析6分,文言文14分,课内阅读两篇22分,课外阅读18分。
人均得分16.6,连一半都不到,这说明阅读是学生非常不弱的环节,今后工作的重点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作文满分60分。
人均得分37.4,得分较高,40分以下的有3人,这主要得益于考试前的强调、平时训练次数足。
这一项在这次考试中是比较理想的。
三、改进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钻研教材,针对本册的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练习题,启发学生思考,完成。
2、在教学中,要认真做好培优扶差的工作。
3、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4、加强学生的积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继续抓好基础知识训练,如,拼音、字词方面要过关。
6、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作文能力亟待提高,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作文作品,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方法,同时也要多进行一些写作指导。
7、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多写日记,多积累优美词句。
8、抓好背诵,积累语言。
9、继续抓好学生的书写,要求做到正确、工整、美观。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质量分析高友静一、试卷结构分析本试卷采用闭卷形式。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表1:试卷结构分析表二、考试成绩分析2个班实考人数105人,段平均分,最高分95,最低分37。
二、教学反思这套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变在有新,难度适宜。
它紧扣《新课标》的要求,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深化了语文考试改革。
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具体地来说,这份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
作文仍保持较大的比重,命题宽中有严,既打开了学生的作文思路,又便于阅卷人员把握分值,淡化文体要求,不设审题障碍。
2、扩大思维含量,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
全卷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
主观题允许合理的不同答法,探索开放性试题,鼓励个人创思。
题量、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如阅读题的《外婆的手纹》,选文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情感体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针对这样的一份试卷,再仔细分析我们的学生答题情况,认真反思,会发现我们的教学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一)背诵力度不够,不严,至使一些同学有懒惰思想,检查落实不到位,使一些同学无紧迫感得过且过,从而造成填空题不过关。
(二)阅读教学中同学们学得不灵活,记忆不深,不能学以致用。
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不能设身处地去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
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掌握得不好。
学了这个文体的知识忘记了另外文体的知识,或者出现混杂现象。
(三)文学名著的阅读和指导不到位。
平时由于教学比较忙,疏忽了对学生进行名著的指导,布置学生要去去阅读,但缺少检查的力度,走过场的现象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