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451.00 KB
- 文档页数:23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类(4题)题1。
阅读短文,概括主要内容。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解析:文章主要写了太阳落山后美丽的晚霞引发了“我”的想象,“我”仿佛看到了龙、仙鹤、太乙真人和哪吒等形象,最后晚霞消失,“我”从幻境回到现实。
题2。
解析: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以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题3。
阅读下面短文,概括其主要内容。
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
春天,校园里的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花朵们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到处充满了生机。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校园封得严严实实的,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同学们在树下乘凉、读书、做游戏。
池塘里的荷花盛开了,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秋天,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校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实,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同学们看着这些果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校园里的树木披上了银装,地面上像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
同学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解析:短文主要描写了校园四季不同的景色,春天的生机盎然、夏天的绿树成荫与荷花盛开、秋天的树叶飘落和果实累累、冬天的雪花飞舞和同学们的雪上活动。
题4。
解析:文章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包括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等,还描写了翠鸟动作敏捷,捕鱼时的迅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
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一、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1、概括段意。
答题技巧:①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②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③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答题技巧: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
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六要素"综合方法:“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主要内容时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例如《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六要素”就是十分清楚的:时间——--——-假日里;地点—--—-——天都峰;人物———————老爷爷、爸爸、“我”;事情的起因——---——一老一小在天都峰脚下相遇,相约一起爬天都峰;经过--——-—-克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互相道谢。
把这“六要素”串联起来,就得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重点段法:一篇文章有若干个段落,其中有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之分.主要段落就是对表达主题起关键作用的段落即重点段。
例如《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的重点段是第3、4自然段,抓住了这两个自然段,我们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
三、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风筝》这篇课文第一段总写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第二段写做风筝,第三段写放风筝,最后一段写找风筝.把这几个意义段的段意合并,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重点内容。
例如《赵州桥》这篇课文,我们抓住“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两个句子,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集锦集锦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
2. 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文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概括文章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文章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介绍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论部分。
2. 关键信息:引导学生识别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论点。
3. 概括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 实例分析:分析一篇具体的文章,示范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文章,练习概括主要内容,并互相评价。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以及它的重要性。
2. 讲解文章结构:讲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并强调每个部分的作用。
3. 寻找关键信息: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指导他们识别关键信息和主要论点。
4. 概括练习:让学生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文章,练习概括主要内容,并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估1. 学生概括练习的质量和准确性。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文章实例: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作为教学资源。
2. 评价表:制定一个评价表,用于评估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教学扩展1. 对比分析:提供不同观点或立场的文章,让学生练习对比分析,并概括各自的观点。
2. 实践练习: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故事等,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七、教学策略1.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论点。
2. 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水平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2. 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概括⽂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法阅读⼀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章主要内容呢?1. 题⽬扩展法。
有的⽂章的题⽬能⾼度概括了⽂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下:本⽂写的是红军在⼆万五千⾥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般包含有时间、地点、⼈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炸暗堡》⼀⽂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25⽇,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25⽇,在解放隆化的战⽃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民志愿军战⼠黄继光在上⽢岭战役中,顽强战⽃,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的⼤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意:课⽂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有⾊。
既须劳动,⼜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件事的⽂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写了种花⽣、收花⽣和尝花⽣⼏件事。
从⽂章看,“种花⽣”和“收花⽣”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主次可以这样概括⽂章的主要内容:“我”⼀家⼈过花⽣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法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法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一、课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二、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三、重点突出法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具体的操作: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概括出来了.四、句子摘录法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五、重点罗列法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以叙事的文章,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 概括能力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以上方法的运用能帮助学生从浅易处入手,消除概括课文大意时无从开口、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三)读文章,我们要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小学阅读: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倔强的小红军》片断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