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对某公司的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探伤项目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屏蔽室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对于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的影响低于剂量约束值。

标签:工业X射线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X射线探伤技术用于锅炉、石油、压力容器、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诸多工业部门,是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1]。本文以某公司的X射线探伤为例讨论工业X射线探伤的环境影响评价。

1工程概况

1.1设备概况

某公司由于开展管道及大型设备安装工艺无损探伤需要,公司拟购入手提式X射线探伤机30台,型号包括:250EGS3型、300EGS3型、200EGS3型、300KV 周向型、250KV周向型,30台X射线机均属Ⅱ类射线装置。

1.2探伤室情况

X射線探伤室(兼有γ探伤功能)主要防护参数如下:1#-3#探伤室长、宽、高为12.4×10.8×4.15m,4#探伤室长、宽、高为36.9×12.4×6m。各探伤室四周墙体均为1100mm厚混凝土墙,顶棚浇筑1050mm厚的混凝土;1#-3#探伤室屏蔽门(物流大门)为双开电动门,实行联锁控制,尺寸为3000×3200mm和3000×3200mm,4#探伤室屏蔽门(物流大门)为双开电动门,实行联锁控制,尺寸为3480×6100mm和5480×6100mm。各探伤室屏蔽门与墙体左右搭接900mm,上部搭接800mm,下部搭接300mm,屏蔽门与墙面门套间隙不大于15mm,中缝搭接为160mm,中缝不大于8mm,屏蔽设计为140mm铅板。探伤室与控制室、办公室、评片室等均设置了1100mm厚混凝土墙隔离。探伤室与控制室之间设置了迷道,同时在控制室设置了迷道小门,门的尺寸为1200×2500mm,屏蔽门与墙体四周搭接均为200mm,屏蔽门与墙面门套间隙不大于10mm,屏蔽设计为23mm铅板。探伤室同时配置一套固定式辐射监测系统,并与门-机联锁系统连接。

1.3主要污染源分析

项目使用的X射线探伤机,污染源主要是在探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

2评价标准及方法

采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以及及《工

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

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 工作的通知 环发〔20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近年来,各类产业园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引领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产业园区缺乏对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与环境保护的统筹,少数园区环境保护监管不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滞后,引发了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隐患。为了从源头预防产业园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产业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条例》以及《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有关规定,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发区以及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产业园区定位、范围、布局、结构、规模等发生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应当及时重新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批准设立该产业园区人民政府所属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审查。各省(区、市)对于省级以下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另有规定的,按照地方有关规定执行。 三、产业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体现“合理布局、统一监管、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的原则,注重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

东阳市横店镇电子产业园区环评编制

东阳市横店镇电子产业园区环评编制 采购项目 竞 争 性 谈 判 文 件 招标编号:HXDYCG2017-JZ-038 采购单位:东阳市横店镇人民政府 代理机构:金华市恒信招标代理有限公司东阳分公司 编制时间:2017年9月

谈判文件目录 第一章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第二章采购项目需求 第三章竞争性谈判须知 第四章谈判方法和程序 第五章附件 第六章东阳市政府采购合同(样本) 第一章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规定,经东阳市财政局【2017】00012号确认书批准,现就东阳市横店镇电子产业园区环评编制采购项目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欢迎有服务能力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一、谈判编号:HXDYCG2017-JZ-038 二、谈判项目名称及内容: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要求,国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国家环保部或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资质; 3.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四、购买谈判文件时间和地点: 1.发售时间:2017年 9 月 25 日至 2017 年 9 月 29 日下午17时止,上午: 8:00-11:30 ;下午 14:00-17:30 。 2.发售地点:金华市恒信招标代理有限公司东阳分公司(东阳市人民路309号) 3.售价:招标文件工本费300元,售后不退。 五、购买谈判文件时,必须携带以下资料: 1.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 国家环保部或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资质证书副本原件和复印件;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规划背景 华安县丰山工业集中区位于华安县东南部的丰山镇、漳州市区北郊,东邻长 泰县,北连华安县沙建镇,西南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接壤。集中区距漳州城区18公里,距离厦成高速(规划2009年建成)玉兰枢纽互通口不到1公里,距离漳龙高速华安互通口仅6公里,鹰厦铁路贯穿集中区东侧的镇区,漳州至龙岩的省道(208)漳华线穿境而过及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工业区独具交通、地理、水能优 势。 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华安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华安县丰山镇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漳州市经济发展圈的四个乡镇之一,华安工业集中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区三片”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发挥华安县丰山镇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工业园区启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项目拉动,优质服务推动”的发展思路,实行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工业企业取得较大发展。 华安工业集中区地处华安县南大门丰山镇,是华安县承接大工业、大项目的平台。2005年工业区创办以来,共有53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0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4个,其它项目也正在开展征地、办证等前期工作。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150亿元,税收7亿元以上。但是,由于华安工业集中区目前尚未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在融资、征地、机构设置、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严重阻碍了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为此,华安县正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将华安工业集中区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 华安工业集中区?新社工业园位于丰山镇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324hm2,从2005年发展至今,区内工业用地现已基本饱和,拓展空间有限。为此,为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华安县工业集中区此次拟在现有新社工业园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 1、某建设项目进入企业污水处理站的污水量为3800m?/d,60%经处理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 其余经深度处理后用于部分车间,该项目产生的1200m?/d清净下水水质较好,不经处理后直 接排入附近地表水体,该项目其他重复用水量为1000m?/d,该项目污水回用率为()。 A、25.3% B、30.4% C、40.0% D、42.0% 解析:B。3800×40%÷(3800 1200)=30.4%,清净下水也属于污水,需要计入污水总量里。2、某机械加工厂涂装车间包括喷漆、晾干和烘干等工段,使用的溶剂型清漆主要成分是树脂、 甲苯和二甲苯。涂装车间产生的废气经过滤除漆雾后,经RTO装置焚烧后排放。关于该涂装 车间污染物及污染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晾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漆雾、甲苯和二甲苯等。 B、涂装车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废气、废水、固体 C、烘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树脂、甲苯和二甲苯等 D、喷漆、晾干和烘干工段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不完全相同 解析:D。涂装车间不会有废水产生,晾干和烘干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VOC S、甲苯和二甲苯,喷漆工段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有漆雾、VOC S、甲苯和二甲苯。 3、某农药制造企业对胺化后的含三氯甲烷液体进行脱溶回收处理,回收三氯甲烷溶剂,脱溶 回收装置三氯甲烷回收效率为90%。脱溶回收装置为密闭负压装置,脱溶回收装置产生的废气 全部收集导入深度冷凝装置再吸附处理后排放,收集的废气量为10000m?/h,深度冷凝装置和吸附装置三氯甲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0%、50%,排放废气的体积较收集的废气体积有30%的变化,胺化后的液体含三氯甲烷10kg/h。经活性炭吸附后三氯甲烷的排放浓度为()mg/m?。 A、11.5 B、15.0 C、21.4 D、37.5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57—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和探伤作业场所及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3 术语 3.1 X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以下简称探伤室探伤) 在专用探伤室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2 X射线现场探伤(以下简称现场探伤) 在室外、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 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3 探伤室 放置X射线装置和被检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并具有一定屏蔽射线作用的照射室。 4 X射线探伤装置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4.1 防护技术要求 4.1.1 X射线管头 4.1.1.1 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加以锁紧。 4.1.1.2 X射线管头应安装有限束装置。 4.1.1.3 X射线管头窗口孔径不得大于额定最大有用线束射出所需尺寸。 4.1.1.4 X射线管头必须具有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型号及顺序编号; c.X射线管的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 d.焦点的位置; e.出厂日期。 4.1.2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X射线装置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m处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如下要求: 4.1.3 控制器 4.1.3.1 控制器必须安设X射线管电压的通或断、X射线管电压与管电流和照射时间显示装置。 4.1.3.2 工作在固定的管电压或固定的管电流的X射线装置必须在控制器上安设标明管电压或管电流的数值。 4.1.3.3 控制器必须安设高压接通的外部报警或指示装置。 4.1.4 连接电缆 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装置,控制器与X射线管头或高压发生器的连接电缆不得短于20m。 4.1.5 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应注明X射线装置的型号、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与防护性能。 4.2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试条件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综述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清华大学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1章总则 1.1 项目背景 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零二零年八月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总则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的由来 (1) 1.3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 (2) 1.4评价依据 (3) 1.5评价标准 (9) 1.6评价方法 (11) 1.7评价重点 (12) 1.8评价时段 (12) 1.9评价范围 (12) 1.10保护目标 (13) 1.11评价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 (14) 第二章规划概况 (16) 2.1园区涉及的乡镇产业发展概况 (16) 2.2规划方案概况 (17) 2.3规划市东南工业园发展现状 (33) 第三章规划分析 (40) 3.1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40) 3.2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 (45) 3.3规划的排污分析 (47) 3.4规划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67) 第四章区域环境状况调查与环境现状评价 (69) 4.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69) 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72) 4.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9) 4.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2) 4.5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4) 4.6土壤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85) 4.7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87) 第五章环境影响识别与指标体系构建 (89) 5.1环境影响识别 (89) 5.2评价因子筛选 (89) 5.3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91) 第六章规划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94) 6.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4) 6.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8)

6.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05) 6.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8) 6.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14) 第七章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与总量控制 (117) 7.1资源承载力评估 (117) 7.2水环境承载力评估 (120) 7.3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估 (122) 第八章环境风险评价 (125) 8.1环境风险评价目的 (125) 8.2风险识别及源项分析 (125) 8.3最大可信事故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27) 8.4风险防范措施 (128) 8.5.应急预案 (129) 第九章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建议 (132) 9.1预防对策和措施 (132) 9.2最小化对策和措施 (138) 9.3修复补救措施 (153) 9.4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54) 第十章环境监测、跟踪评价和管理建议 (156) 10.1环境监测计划 (156) 10.2跟踪评价建议 (158) 10.3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158) 10.4环境管理建议 (159) 10.5 “零方案”分析 (161) 第十一章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163) 11.1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论证 (163) 11.2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171) 11.3 “三线一单” (179) 第十二章困难和不确定性 (186) 12.1 困难 (186) 12.2 不确定性 (187) 第十三章执行总结 (188) 13.1规划背景 (188) 13.2规划概述 (189) 13.3规划的主要环境目标 (190) 13.4规划方案简介 (190) 13.5规划方案分析 (194) 13.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96) II

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建文)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国务院及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开发区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产业园区的定位、范围、布局、结构、规模等发生重大调整或修订的,应及时重新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审查。国家级开发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环境保护部组织审查。省级开发区以及涉及化工、印染、电镀、酿造、重金属等重污染定位开发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省级有关部门设立的特色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园区所在地省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其他各类产业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设立该产业园区的市、县同级环保部门组织审查。 三、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十足体现“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总量控制、集中治理”原则,注重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以及规划实施综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规划与相关法律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重点分析规划与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律法规和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协调性。 (二)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及规划技术指导文件,筛选和识别产业园区所在区域主要问题,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和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根据产业和区域资源环境特点,开展主要污染物的影响预测,分析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直接、间接或累积不良环境影响,论证规划实施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产业园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指导文件。 (四)公众参与。根据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涉及对象,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适当形式,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梳理并说明意见采纳情况。其中,化工集中区(园区)、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及其专业片区的规划环评,在环境信息公开及公众意见问卷调查工作完成后,还必须通过听证方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五)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分析。根据产业园区所在区域的资源环境现状和特点,从环境保护角度综合论证产业园区选址,产

泸州合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

泸州市合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九年一月

1 规划背景 泸州市合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或“园区”)是泸州市人民政府为推动该市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鑫阳钢铁产能置换搬迁技改项目建设,于2018年9月30日以《关于加快推进鑫阳钢铁产能置换搬迁技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泸市府办函〔2018〕166号)中明确设立的园区。园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佛荫镇、大桥镇场镇附近,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规划主导产业为黑色金属冶炼(短流程炼钢)、机械装备制造、环保节能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园区规划边界距离长江干流最近约1.3km,且规划主导产业不包括石化、化工,园区规划与《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中对园区选址与长江干流的距离要求不冲突。 2016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中提出“进一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进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据此,我省对省内钢铁产能进行了压减。经过不断整合调整,2017年经省政府同意,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对9家钢铁企业予以了公告,同意其钢铁产能整合调整方案。泸州市原有两家小钢铁企业——泸州益鑫钢铁有限公司、四川省泸州江阳钢铁有限公司,整合为鑫阳钢铁有限公司,钢铁产能由原来的252万吨压减为200万吨,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于2017年12月4日在其官网上对鑫阳钢铁公司的以上产能置换方案进行了公告。整合前,益鑫钢铁公司已位于泸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江阳钢铁公司已位于泸县中心城区范围内;根据原环境保护部2015年发布的《钢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中“不予批准选址在城市建成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内的新建、扩建项目”环保等相关选址原则,泸州市各部门对益鑫钢铁厂产能置换项目提出了数个选址方案、并广泛开展了环保等相关论证,最终将厂址确定在距合江县中

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规划背景及工作简介 为落实阳新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的战略决策,实现阳新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阳新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决定,在阳新县城西北部设立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 城北工业区是阳新县发展园区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参与区域竞争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湖北省打造武汉城市圈、发展县域经济战略的历史机遇下,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迫切需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规划,准备定位自己在武汉城市经济圈和湖北西部地区战略地位和功能作用。在此背景下,阳新县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城北工业区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北工业区规划面积 6.7km2 ,北起纬一路,西南至武九铁路及火车客运阳新站,西至经一路,东至鸿骏路。工业区的功能定位为:有色金属制品及建材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基地,具备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的综合工业区。 为进一步完善城北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工业园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以及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工业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阳新县环境保护局于9月委托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称“君邦公司”)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确定评价的范围后,君邦公司立即组成评价工作组,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业园区及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污染源调查工作;收集、核实了黄石市、阳新县及兴国镇的相关规划资料和环境基础数据;紧紧围绕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环境制约因素,结合专家咨询,进行来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工作;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阳新县环境保护局和工业区管委会并呈送黄石市环境保护局进行审查。 2.规划区的环境质量现状 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阳新县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分居民区和风景区两个区布点,监测项目为SO2、NO X和TSP。根据阳新县环境监测站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得出居民区SO2和TSP的部分监测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其余监测值均可达标。 2.2. 水环境质量现状 当前,阳新县工业园城北工业区的污水的最终受纳水体为马蹄湖,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拟在工业区西南设污水处理厂一座,主管由经二路、经五路、鸿骏路向南,经过阳新火车站西部涵洞穿过铁路线,接污水处理厂,污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要点

一、重点审查园区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园区产业的发展方向及主导产业,产业布局符合环保规定,园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能承受的最大发展规模。从而避免园区盲目发展、交叉污染、产业发展无序化和恶性竞争。 二、重点审查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园区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确定一定的环境目标值下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从而避免在园区发展中单个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要求,摆放到一起污染物排放超出总量,逐步形成重污染区域。 三、重点审查园区内的水源、气源、热源、余热利用和中水回用、工业废水排放去向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统一规划建设水源、气源、热源,充分考虑余热综合利用、中水回用,并且明确要求园区企业安装中水回用设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企业生产废水内部处理后的去向、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去向。从而避免园区过度开采地下水,上一个项目建一个锅炉房,污水无序排放,实现节能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四、重点审查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园区环境监测能力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渣场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地点、处理工艺和能力,并保证园区或园区所在地具备相应的环境监测能力。从而避免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运行,废渣无序堆放,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无法监测的问题。 五、重点审查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园区内产业的关联度、产业链延伸空间和产业发展水平。从而避免园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产品的附加值低,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六、重点审查园区清洁生产和入园产业的工艺水平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新上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而且属于国家鼓励或支持的项目,生产工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区内产业空白,其污染防治工艺成熟。从而避免清洁生产水平低的项目,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进入园区。 七、重点审查园区环境风险预案和环境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园区环境风险预案,确定主要环境风险来源,环境保护的重点目标,有效的应急救援处置体系。避免潜在的环境风险隐患演变成恶性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八、重点审查园区资源环境保障能力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土地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的承载力水平,找准影响园区发展的关键性环境要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因资源环境不足制约园区进一步发展。 九、重点审查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完成时限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明确环保基础设施完成的时限,无法确定的也要预留建设空间,并按照发展的阶段及时建设完成。从而避免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批而不建、久拖不建的问题,造成园区环境污染。 十、重点审查园区规划优化调整意见和建议 园区规划环评中必须针对园区规划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章节提 出规划优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从而避免园区规划不按照环评意见和建议进行优化调整的现象。

环评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师精品资料: 1 第四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概述 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掌握) (1)减量化———清洁生产 (2)资源化—一综合利用 (3)无害化——安全处置 二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熟悉) (1)预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 (2)堆肥处理 (3)卫生填埋 (4)一般物化处理 (5)安全填埋 安全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也是对其在经过各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所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 (6)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7)热解法 例题:一种把危险废物防止或储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此法为(B)

A 卫生填埋法B安全填埋法C堆肥处理法D热解法 三固体废物常用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1.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 (1)固体废物的压实 (2)破碎处理 (3)分选 2.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 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以把固体废物堆肥分为好氧堆肥法和厌氧堆肥法。故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好氧堆肥法。 例题: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D) A低温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C绝热堆肥法D好氧堆肥法 3.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 燃烧系统中有三种主要成分:燃料或可燃物质,氧化物及惰性物质。为防止二次污染,工况控制和尾气净化则是污染控制的关键。 例题: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A)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烧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A21% B26% C37% D 29% 4.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四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熟悉) 1.城市垃圾的收运

工业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工业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对某公司的X射线探伤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探伤项目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屏蔽室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对于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的影响低于剂量约束值。 标签:工业X射线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X射线探伤技术用于锅炉、石油、压力容器、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诸多工业部门,是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1]。本文以某公司的X射线探伤为例讨论工业X射线探伤的环境影响评价。 1工程概况 1.1设备概况 某公司由于开展管道及大型设备安装工艺无损探伤需要,公司拟购入手提式X射线探伤机30台,型号包括:250EGS3型、300EGS3型、200EGS3型、300KV 周向型、250KV周向型,30台X射线机均属Ⅱ类射线装置。 1.2探伤室情况 X射線探伤室(兼有γ探伤功能)主要防护参数如下:1#-3#探伤室长、宽、高为12.4×10.8×4.15m,4#探伤室长、宽、高为36.9×12.4×6m。各探伤室四周墙体均为1100mm厚混凝土墙,顶棚浇筑1050mm厚的混凝土;1#-3#探伤室屏蔽门(物流大门)为双开电动门,实行联锁控制,尺寸为3000×3200mm和3000×3200mm,4#探伤室屏蔽门(物流大门)为双开电动门,实行联锁控制,尺寸为3480×6100mm和5480×6100mm。各探伤室屏蔽门与墙体左右搭接900mm,上部搭接800mm,下部搭接300mm,屏蔽门与墙面门套间隙不大于15mm,中缝搭接为160mm,中缝不大于8mm,屏蔽设计为140mm铅板。探伤室与控制室、办公室、评片室等均设置了1100mm厚混凝土墙隔离。探伤室与控制室之间设置了迷道,同时在控制室设置了迷道小门,门的尺寸为1200×2500mm,屏蔽门与墙体四周搭接均为200mm,屏蔽门与墙面门套间隙不大于10mm,屏蔽设计为23mm铅板。探伤室同时配置一套固定式辐射监测系统,并与门-机联锁系统连接。 1.3主要污染源分析 项目使用的X射线探伤机,污染源主要是在探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 2评价标准及方法 采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以及及《工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

1总论 1.1评价任务的由来 ww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东南与通辽市奈曼旗和辽宁省北票市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临界,西南与辽宁省建平县和ww市相邻;北、西北隔老哈河与ww市和翁牛特旗相望。ww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综合经济区交叉区域,受双重辐射。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为ww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的战略构想,ww在旗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完善工业园区规划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新惠镇是ww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为确保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综合新惠镇城市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2009年编制的《ww新惠镇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确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为:“产业向北、生活向东”。敖汉工业园区建设是ww城镇建设的两个重点项目之一。 新惠镇距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直线距离均在400公里半径以内。以北京为起点的111国道,加强了新惠镇与北京、河北、黑龙江及内蒙古其他地区的联系;京通铁路在东西横贯ww,通过京通铁路,到北京行程约为490公里、9小时;通过赤通高速到ww市区的时间约为1小时;同时,ww是ww距沿海最近的旗县,距锦州港仅为200公里,是ww北部旗县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 ww工业园区位于新惠城区东北部,西侧贴规划铁路和玉四公路,北至111国道,东临城市外环,西南靠架子山,南部隔防护绿地与城区相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区地处新惠镇北部门户,呼应区域经济流向和交通引力方向,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并有效指导园区的建设,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要求,区域开发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主管部门、经济开发区合理开发、加强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为了协调好园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2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29 一、单项选择题 各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预测某发声源在10m处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为70dB,而该预测点的背景值为60dB,则该处的预测等效声级为。 A.65dB B.67.3dB C.70.4dB D.72dB 答案:C 2. 水采浮游动物调查分三个级别,是。 A.20~200μm、200~500μm、大于500μm B.20~100μm、100~500μm、大于500μm C.20~50μm、50~500μm、大于500μm D.20~50μm、50~200μm、大于200μm 答案:A [解答] “了解海洋生态凋查方法”是2012年大纲的新增内容。 3. 某建设项目位于一般区域,工程占地范围20km2,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生态影响分析

答案:B [解答] 在一般区域,工程占地面积大于或等于20km2,或长度大于或等于100km,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4. 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域面积为1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 A.2000L/(S·km2) B.0.002L/(S·km2) C.2000mm D.0.002mm 答案:A [解答] 径流深的计算公式Y=QT/1000F,表示将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单位是mm;径流模数公式M=1000Q/F,表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单位是L/(s·km2)。 5. 一级评价项目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 A.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B.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C.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D.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二工业X射线C T探伤与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500k 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三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2.1 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f a c i l i t i e s 包括X射线管头组装体二控制箱及连接电缆在内的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X射线摄影或断层检查的设备总称三X射线探伤装置按照X射线发射的方向和窗口范围可分为定向式和周向式;按安装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三 2.2 工业X射线探伤室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i n s p e c i a l r o o m 在探伤室内利用X射线探伤装置产生的X射线对被测物体内部结构进行检查的工作过程三 2.3 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r a d i o g r a p h y o n s i t e 在室外二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使用移动式X射线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X射线摄影检查的工作过程三 2.4 工业X射线C T探伤i n d u s t r i a l X-r a y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 使用工业X射线C T装置,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展示被检测物体内部结构二组成二材质及缺损状况的工作过程三 3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的性能要求 3.1设备技术要求 3.1.1X射线管头组装体 3.1.1.1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并加以锁紧三 3.1.1.2 X射线管头应设有限束装置三 3.1.1.3 X射线管头窗口孔径不得大于额定最大有用线束射出所需尺寸三 3.1.1.4 X射线管头应具有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型号及出厂编号; 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影 响报告书 1总则 1.1 评价目的 通过对所建高新开发区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环境特征;分析区内未来入驻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和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预测开发区今后发展、建成后主要外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同时针对入园企业的类别,结合区域开发活动内部功能布局的合理性、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适宜性等,分析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等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的性质和选址是否符合地域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与周围环境功能区是否协调。同时为其园区设计、建设及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区域规划基础资料调查入手,预测区域开发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2 指导思想 1.坚持环评为环境管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 通过对高新开发区及周围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状况的监测和调查,掌握环境质量现状,依据高新开发区的开发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预测其主要污染物类型发生和排放量,并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对高新开发区的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进行相

应的评价预测,并研究和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指标。 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从环境保护出发,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评述高新开发区规划的可行性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开发区内功能布局的环境协调性,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意见。 3.坚持污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提出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规划、污染治理优化方案,对高新开发区采取污水收集处理、集中供热以及固体废物处置等环境保护措施,并从经济、技术上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1.3 编制依据 1.3.1 环保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30);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 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26); ⑿《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11.01); ⒀《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第31号,1996.8.3); 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8]; 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4号,2002.10.13]; ⒃《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环发[1999]107号,1999.4.2);

江苏省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纲要

江苏省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纲要 ---------------------------------------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江苏省辖区内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回顾性评价)编制工作,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的回顾性评价以及新批准且部分区域已经开发的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回顾性评价工作可参照实施。 开发区回顾性评价的工作范围原则上为原环评批复针对的区域,如果实际开发区域已经超过批复范围,则为实际开发范围。 1.2.目的意义 通过回顾性评价,了解开发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与环评批复要求的执行情况,掌握开发区的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排查开发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经济建设与项目引进所带来的矛盾,明确缓解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案;按照“环保优先”、“不欠旧帐、多还老帐”的原则,通过调整、改进、完善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使开发区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双赢”的目标。 1.3.指导思想和评价原则 坚持区域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方针,体现持续改进的理念,促进区域的经济、环境、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使开发区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生态和投资环境。 坚持“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延伸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促进生态型开发区的建设。 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和“不欠旧帐、多还老帐”的原则,对照中央和地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提升要求,通过回顾性评价,推动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通过回顾性评价,对照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批复要点,排查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区域环境制约因素,明确解决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开发区布局,督促开发区配套环保基础设施的实施,指导入区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 1.4.规范性引用文件 HJ/T 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HJ/T 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 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 2.4-19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 19-199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 130-20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 131-2003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2.1开发区区域总体规划与环评批复执行情况评价 2.1.1开发区区域总体规划、环评批复及执行情况 逐项阐述开发区区域总体规划要点、区域环评结论和批复要点。 针对原规划要点、环评结论和批复内容,逐项评述开发区区域开发强度、功能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定位及环评结论与环保批复的执行情况等,突出分析区域开发环评阶段所做计划与实际开发之间的差异,明确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在规划、环评及批复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2.1.2开发区区域污染源评价 建立入区企业数据库,按已建、在建和拟建三种类别详细调查开发区内的污染源及分布情况;对污染源污

(完整版)环评技术方法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师资料

概论 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③对于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三同时”原则,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室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具体落实和检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范畴。 3.工程分析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4.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6.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辅 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7.环境影响预测阶段和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 运行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 工程分析 1.污染型项目工程从: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成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 术、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方案等基础资料入手。 2.扩建项目须提出:“以新带老”计划。 3.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①总物料衡算 ②有毒有害物料衡算 ③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详实或对生成工艺熟悉的条件下,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4.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