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42 MB
- 文档页数:19
课题:地理图表的判读编写:王清第5讲等值线图的判读【考纲原文】:等值线内容在考纲中没有单独提出,但绘制和阅读等值线图,能够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纲能力要求之一。
【考纲分析】:一、结合具体等值线图,特别是等高线图、等温线图和等压线图,考查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和应用。
二、结合区域地图,考查等值线的散布、特点和延伸方向等。
3、结合地理要素,创设新型等值线,考查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地理要素的散布及特点。
知识建构一、等值线的基础知识一、含义把地理要素在一按时空范围内以数值显示,并将数值相同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表示在地图上,则可称为等值线图。
二、常见类型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深线、等温差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太阳辐射线、等降水量线、等降水PH值线、等物候线、等地租线、等交通流量线等等。
3、一般特征(1)同线等值且在必然地域内闭合(2)等值距全图一致(若图中标出不同,则作为例外)(3)一般不相交、不重叠(4)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二、等值线判读的大体方式一、读数值范围和极值按照等值线数值和转变趋势判断某点的数值范围。
肯定必然地域范围内的某地理要素的极端表现:如山顶、谷底、低(高)压中心、酷热(酷寒)中心、震中、直射点等正确的极值判定及合理的原因分析是等值线解题中的重要环节。
二、读延伸方向3、读疏密程度等值线的疏密状态表示在必然地域范围内地理要素的转变速度。
别离有以下意义:坡度大小---工程、生产(交通、农业)温度差异---季节判定、生产及生活活动气压梯度力---风力大小4、读弯曲方向等高线的弯曲1、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2、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表示山脊;等温线的弯曲1、受地形影响2、受海陆分布影响3、受洋流影响等压线(面)的弯曲1、高压脊和低压槽2、高压区和低压区五、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三、气温的相关知识(判读等温线的基础)1、影响气温的因素2、等温线散布的一般规律气温的水平散布(1)纬度散布: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这是一般规律。
高三地理专题2《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知识梳理]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一)判读规律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米为丘陵。
③海拔在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B 处。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 C 处。
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②D.③=④
6.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对比不同类型等值线图,说出等值线的一般特征2、结合案例,归纳等值线的判读方法3、通过读等值线图,描述等值线分布特征并能分析原因 【重点难点】: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导入新课】高考地理试题中有这样一个特征“无图不成题”,其中等值线图几乎年年出现,例如【2010上海卷】(二十)题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2010新课标卷】36题等雪期线,26分;【2011新课标卷】等高线图,12分;【2012新课标卷】8分;【2013新课标卷】12分等等,分析这些试题发现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形态特征及成因,等值线数值的计算等内容,因此我们得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过程】问题引导1、什么是等值线呢?等值线概念:在地图上,将某些地理要素数值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问题引导2、有哪些类型的等值线呢?常见的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其它等值线图: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梅雨期起迄等日期线图、太阳总辐射等值线图、地层年龄等值线图、大气中某种污染物分布的等值线图、地租等值线图…… 问题引导3、为什么高考热衷于等值线图呢?因为通过等值线图能充分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考点一:等值线的一般特征对比两幅等值线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归纳等值线的一般特征:1.同线等值。
2.一般等值距全图相同。
3.同一幅图中,等值线越密集,变化幅度越大。
4.等值线弯曲处凸向高值,为低值;凸向低值,为高值。
(用切线法讲解等值线弯曲,让学生理解)15 1020 25甲乙DC10℃ 15℃ 25℃ 20℃ 图一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图二 某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考点二: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2010年上海卷】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姓名学段学科高三地理区县学校名称教学题目等值线图的判读所选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一、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共同特征,并依据等值线的特征,总结出主要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和方法;并能够简要分析造成各种等值线弯曲变形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提高运用知识联系和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培养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2. 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1.等值线的原理(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
(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
2.等值线的类型中学地理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震线等等。
3.主要等值线的应用项目内容应对措施教学重点判读等值线图的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弯曲方向、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局部小范围闭合,分析原因。
借助多媒体,通过画图演示,多种等值线判读教学难点判读思路与方法的总结总结方法与规律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学生已经能辨别等值线的类型,能看图说出等值线的种类,但是对于等值线的判断,只有自己的初步理解,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具有新鲜感的事物充满了热情,教师要注意引导。
三、学习环境选择1.学习环境选择( A )A.简易多媒体教室B.交互式电子白板C.网络教室D.移动学习环境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教学环节知识点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如图片/视频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效果导入图片展示:几副等值线图设问:请同学们看图说出这些分别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图?讲解:今天这节课我们讲的是等值线的判读。
教学课题: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特点,能够熟练的判读几种主要等值线相关知识,读懂等值距、示坡线等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水文水系、气候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和选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等高线的判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投影:灵璧凤凰山照片,试想以下每隔5米如何做投影图小组讨论贴近学生生活学习身边的地理二、提出问题(包括习题、材料等)主动探究:该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那位同学可以描述以下该地的地形[考纲要求]等高线和地形图的基本判断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观察图后组内研讨明确考点三、关注学生反馈,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精讲示范:等高线1.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高线的零点。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不能分叉,不能合并。
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理清概念1.海拔和相对高度2.2.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要求模型必须具备高低不同的两个山顶,陡缓不同的两种山坡;还要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
(2)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把做得较成功的展示给大家欣赏、借鉴;帮助学生在已做的雏形上使山脊、山谷的凹凸更加突出。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1)多媒体课件演示等高线的绘制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高距的定义。
⑶弯曲处m 线数值与两侧比,较 ,n 线数值与两侧比较 。
(填大或小) (注:地势特征的表达方式:×高×低或由××向××倾斜)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学案——以等高线图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等值线图的概念与类型,观察归纳等值线图的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能从等值线图中判读地物的数值,并能归纳出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和规律。
3.通过现实情境,感悟等值线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理清概念,理解原理等值线图:以数值相等点的连线表示地理事物数量特征空间连续分布且逐渐变化的地图。
◆ 观察图像,归纳特点①同一等值线上所有点的数值 ;②任意相邻等值线的数值之差(等值距)一般 ;③等值线一般 重合、 相交;④一般是闭合曲线。
◆ 分析判读,综合应用根据下图,回答以下问题:一、判读:1.地理事物:图中等值线的类型为 线,表示同一条线上___________相等。
2.数值:⑴石牙头的海拔是 ;⑵图中海拔最高处的范围 ,最低处的范围 。
⑶观察特殊闭合区域,C 的数值范围是 。
3.变化:⑴本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⑵稀疏处A 、密集处B 相比较, 处坡度比 处陡。
二、应用:1.如果你是一个驴友,想带领队员溯溪(沿着河流向上游徒步),计划在m、n之间选择徒步路线,你认为哪条线路合理并说明原因。
2.该区交通部门计划修建一条公路连接石牙头和坪头岭,最合理...的路线是沿实线还是虚线?为什么?3.如果你是个城市规划师,甲、乙、丙三地布局城镇最合适...的地点是哪里?为什么?4.如果你是该区农业规划部门负责人,A、D、E三地应该选择哪种农业部门?试说明理由。
归纳所学,留下疑问深圳大鹏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BnA m 甲 乙丙 DE 石牙头坪头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从认识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入手,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和应用。
重点训练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为后面学习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学会发现、认识、比较、判断的地理意识、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2、通过操作软件和亲手制作山体模型,分析比较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特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3、通过观看利用普米软件制作的视频理解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难点: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判读山坡的陡缓。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存在局限性,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地形地貌,转绘为平面地形图等难以理解的知识,初中生学生参与意识强,在课堂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
寻找、发现问题,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所收获。
激励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始终2、学法:动手实践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展示微信聊天记录,老师的好友聪聪要去庐山看日出,在微信中发来一些拍摄的照片和信息,他的脚受伤了,手机也快没电了,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重温激动人心的救人过程,利用Google Earth看看庐山山区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到庐山山脉层峦叠嶂,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区域的认知。
此时提出问题:到哪里去找聪聪呢?线索一:展示微信中聪聪发来的位置信息,利用高德导航导入,紧急赶往山区,来到山脚下,得到一张非常重要的紧急救援图。
利用微信中提供的信息和山脚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来寻找一条省时省力的最佳登山路线,营救聪聪。
高三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本课利用《高中复习导与练》复习高中地理,是一节复习课。
等值线图判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节通过讲练结合,总结规律来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
2.说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复习,使学生识记不同类别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掌握等值线图的绘制和判读。
(2)能力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3.说教学重点依据高考大纲,本课的重点是:(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2).等温线的综合判读(3).等压线的综合判读.4.说教学难点(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判读(2).沿某条线的温度变化(3).沿某条线的气压变化(4).其他等值线的判读。
二、说教法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设问法:以设问的形式直奔本课的重点内容,然后逐一展开。
(2)读图法:由于等值线图基本特征比较抽象,为了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表达,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3)类比教学法: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值线图的特征和读图的方法后,采用了类比教学法,加深学生掌握读图的技巧。
(4)互动教学法:在落实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内容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讨论分析,既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内容,学生在学习时采用了以下三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不同等值线图的特点,对本课内容有个的整体认识.等值线的特征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
课堂提问为辅.2.讨论式学习法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自主学完教材内容,通过讨论式学习,把握本课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内容,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思考、认真讨论。
师生之间共同讨论、分析,形成共识。
3.师生互动学习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时,教师始终和学生一起参与,教师重在“导”,学生积极认真地“练”,从而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等值线图的一般规律2.让学生了解等值线的判读技巧教学重点等值线图的判读规律教学难点等值线图中的“大大小小”原则和“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在多媒体大屏幕上以问题的形式给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资料。
【探究新课】一、等值线的共同特征等值线图一直是高考中最为常见的地理图像之一。
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图1某区域等高线图图2某区域等温线图图3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等值线空间分布图图4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图等值线类型多,高考时还可能出现“新”的等值线,因此复习时要关注等值线的一般规律,总结判读各种等值线图的一般方法。
等值线图的共性特征有以下几方面:(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或为0。
(3)等值线的闭合:从理论上讲,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实际上等值线不闭合是由于图幅所限。
局部小范围内的等值线闭合,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4)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小。
(5)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周边值高或低,且弯曲度越大,表示差别越大。
根据“高低低高”法则判断,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1.等值线图上弯曲部分高、低值区域的判读方法(1)垂线法(以等高线为例)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等高线图上为山谷);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等高线图上为山脊)。
(2)切线法(以等温线为例)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
图表一等值线图判读技能宏观掌控高考透视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不难发现:1.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三类等值线为常考等值线,达到每年必考的程度。
对这三类等值线相关知识必须提起足够注意,加强训练,提升技能。
2.高考试卷中等值线种类相关试题不断增加,有关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以及等降水量线图的试题构成了等值线试题的主体部分;同时,新颖等值线图的出现(包括新要素和常见等值线的拓展),拓宽了试题的命题角度和命题范围。
这对学生复习等值线、加强技能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
3.由单纯地考查等值线图像知识转向考查等值线知识的综合应用,由单视角转向多视角的综合考查,具体表现为应用等值线图分析所表达的地理事物的内涵,并揭示地理规律及影响因素。
以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是等值线图考查的重要特征。
1.基本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或重叠(陡崖除外)。
(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数值变化越大。
2.读图技巧[2017·江苏高考]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2)水库建成后能够( )A.改善航运条件 B.开发河流水能C.增加径流总量 D.消除地质灾害解题流程我的解答(1)A (2)B[2017·广西三市一模]下图为新疆阿克库勒湖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
1.阿克库勒湖与图示南部地区最大高差可能是( )A.450米B.550米C.650米D.750米答案 C解析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等高距为100米,湖的高度为1 900~2 000米,南部高度为2 500~2 600米,所以阿克库勒湖与图示南部地区高差为500~700米,其最大高差应接近700米,故C项正确。
教学课题:等值线图的判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水文水系、气候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和选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等高线的判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究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学生观察我国四川地形刺激学生感官顺利进入角色二、提出问题(包括习题、材料等)主动探究:改图如果转换成等高线地形图大家如何判断呢,能否正确判处四川盆地,那就要掌握等高线的判读要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关注学生反馈,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教师精讲示范:1.等值线图判读步骤展示2.等值线图判读步骤分析一看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二看数值特征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
如等值线数值增大方向,等高线图中为山顶所在区域;在等压线中则为高压所在区域;在等温线图中可根据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三看疏密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在等温线中反映温差大小四看延伸方向学生注意思考培养学生的条理性等值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洋流向相同五看等值线形状看等值线是闭合的还是弯曲的,还是重合的等。
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形成台风六看弯曲特征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七看闭合特征区域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