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原创参赛】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本帖最后由 werous6 于 2010-6-30 18:30 编辑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原创洮南市万宝镇煤窑中学:李淑芬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汉武帝推行大一统的条件,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结果。
(2)通过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对比秦皇汉武的主要政策,谈谈为什么秦很快亡了国,西汉却出现了鼎盛局面?”等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教材重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为主学习方法:以表演法、讨论法为主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秦朝的暴政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结果如何?导言上节课秦朝的暴政令我们触目惊心,为了使今天这节课你和我轻松的走过,我先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音乐电视好吗?播放汉武大帝主题曲《最后的倾诉》,提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恢宏场面?生答:略师: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汉武帝刘彻长达54年的铁腕统治,由于他的文治武功,是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大一统的汉朝。
新课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师:我记得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那么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又是站在哪三位巨人的肩上取得的呢?下面同学们找出这三位巨人。
(一) 学生讨论:屏幕展示:三位巨人即三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面临着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呢?这种局面又是怎样造成的呢?师:这三位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是怎样做的呢?生:略师:历史上把这种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社会生活,恢复元气的政策,叫做休养生息政策。
(二)学生讨论:我国现在是否依然执行这一政策?举例说明。
生:略师:汉初统治者实行的这一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同学们齐读。
屏幕展示:《秦始皇河汉文帝的陵墓》结论:成由俭,败由奢。
师:汉初六七十年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大一统的汉朝的知识点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其大一统的政权和伟大的成就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汉朝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汉朝的建立:汉朝是由刘邦(汉高祖)在公元前202年建立的。
刘邦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农民领袖,在起义军的帮助下,他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建立了汉朝。
2. 大一统政权:汉朝实行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全国的政权,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汉朝的统治者通过设立郡、县以及州和郡县官员的任免等方式,有效地管理了广袤的领土。
3. 刘氏政权:刘邦建立的汉朝是由刘氏家族继续统治的。
汉朝一共经历了两次刘氏政权,分别是西汉和东汉。
西汉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东汉从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
4. 科举制度:汉朝实行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
这个制度通过参加考试来选拔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进入政府官员的行列。
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机制来培养和选拔人才。
5. 汉文化的繁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汉朝的文化主要表现为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七略》、《汉书》和《史记》等。
汉朝还发展了许多技术和科学知识,如造纸术和铁制武器等。
6. 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朝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贸易的繁荣和双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韩信、李斯等重要人物:汉朝的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人物。
韩信是刘邦的重要将领,为刘邦建立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斯则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政策,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大一统的政权和伟大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邦的建立、大一统政权、科举制度、汉文化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重要人物的贡献都是汉朝的重要知识点。
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朝的历史和文化。
大一统的汉朝知识点高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并且延续了四个多世纪。
汉朝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高考来说,掌握汉朝的重要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汉朝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刘邦建立汉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经过长期的战争,于公元前202年终于打败了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实现中国的统一。
刘邦建立汉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统一,包括废除秦朝的苛政、降低赋税、设立丞相等。
二、汉高祖时期刘邦在位期间,采取了适度的措施来巩固汉朝的统治。
他任用了大批的文官来管理国家,推动了中央集权的进程,并且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同时,他也鼓励农业生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汉文帝时期汉文帝继位后,致力于发展农业和商业,通过减少赋税和放宽市场监管来鼓励农商业的发展。
他还注重教育,设立了太学和郡国学校,提供了教育机会给更多人。
四、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汉朝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大力推动了军事和文化的发展。
他进行了多次战争,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并加强了对匈奴的控制。
同时,他也注重文化建设,推动了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五、汉宣帝时期汉宣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
他采取了限制豪强权势、重视农业、加强对外贸易等措施,提升了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六、汉景帝时期汉景帝是一个重文治的皇帝,他聪明睿智,在位期间致力于发展文化教育。
他兴修水利工程、推动农业发展、设立学校等,为汉朝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汉武帝后期汉武帝去世后,汉朝进入了一个相对衰落的阶段。
后来的几位皇帝在位期间,政治腐败、阉宦专权等问题逐渐加重。
然而,汉朝的统一仍然得以保持,经济和农业依然发展。
八、汉献帝时期汉献帝是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朝政混乱,权力逐渐落入宦官之手。
同时,外族势力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导致了汉朝的衰亡。
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年级:七年级教师:王长菠课标要求: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新课标要求: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课标与教材的关系:如何在统一国家建立的背景上“评价”古代帝王?历史人物评价历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它与历史承担的提高社会意识、普及道德观念的任务是一致的。
《标准》把它列为“运用层次”是有道理的。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潮流,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因而这个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方向上,人物是复杂的,他的历史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对历史的作用不是单纯的。
因此,除了在历史发展潮流的主流之外,还应考虑通过其他方面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情分析: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通过三段史料的投影,旨在使学生接触几段简短易懂的古文史料,帮助学生读懂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汉初统治者的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光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
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时采取措施等历史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像资料解决武帝实行分封诸侯的背景原因的解释。
通过画图的形式解决学生对武帝分封诸侯过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汉初高祖、文帝、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措施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创新支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与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
历史大一统的汉朝知识点归纳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汉朝存在的时间较长,自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开始,持续到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东吴的孙权称帝结束。
汉朝的历史对于了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汉朝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建立与保持1、刘邦的起义汉初,在秦朝灭亡后,自称汉王的刘邦意识到时机成熟,发动起义。
他凭借农民起义军打败吕后的政权,扫除敌人,确立了汉朝的基础。
2、继承与改革刘邦死后,他的儿子刘盈继位,成为汉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的政策以温和包容为主,继承了秦朝的一些制度,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例如废除了丞相制度,改为更加集权的宰相制度。
3、武帝时期的开创武帝是汉朝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他通过扩大疆土与改革内政来巩固汉朝的地位。
汉武帝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推行郡县制,并广泛设立学校以培养人才。
他还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与西域的交流。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1、郡县制武帝时期推行的郡县制对汉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郡县制将国家行政区划分为郡和县,由官员负责管理法律和政务,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与统一性。
2、官员选拔汉朝采用了科举制度,通过举孝廉和推荐来选拔优秀的人才。
这一制度有利于培养人才,提高了政治的稳定性。
同时,汉朝的官员还要遵循严格的道德规范,对廉政有较高的要求。
3、社会制度汉朝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农业社会,农民占据了绝大多数人口。
汉朝的土地制度相对稳定,相当部分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也有私有土地存在。
同时,汉朝也兴起了丝织业、纺织业和冶铁业等手工业,地主阶级的力量逐渐加强。
三、文化与科技1、文学与艺术汉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青铜器、陶瓷、丝织品都有一定的发展。
王褒、司马迁、刘向等名家文学成就突出。
汉朝文学以骈文和鲜明的个性特点为主,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时期。
2、科技与发明汉朝人对科技发展非常重视,在医药、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刁彦通编著了《卜筮式》,这些都对后来的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影响。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总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
2、掌握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3、了解光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及东汉的衰亡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一、.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背景:西汉初年,______________,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2、出现原因:汉高祖和_______、_______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负担,注重发展____________;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_______,提倡_________,并以身作则;重视“____________”。
3、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到__________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存有大量的铜钱。
4、文景时期,重视“____________”,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汉武帝重视人才,破格提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政治上:为增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_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3、思想上:汉武帝还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把儒家的_________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4、文化上: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创办________,以儒家的
_________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三、阅读69—70页小字,了解“东汉的统治”一目,完成下题
1、建立:公元______,西汉皇族______称帝,定都______,史称东汉。
刘秀即______。
2、光武中兴:
(1)措施: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____________;惩处____________;任用
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快乐学习】
探究点一:文景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有何关系?
探究点二: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使汉朝进入大一统的局面的?
探究点三: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治国措施上有哪些相同点?
【课堂小结,歌谣记忆】
刘邦用人“张萧韩”,前202建西汉。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百姓的负担。
“文景之治”谋发展,社会面貌大改观。
轻徭薄赋得民心,奖励农桑重生产。
带头节俭把事办,“以德化民”民心安。
文帝景帝治江山,国库钱粮都丰满。
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不凡。
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文景之治是指谁统治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文帝、景帝
D. 景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3、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谁统治时期?()
A. 汉文帝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汉高祖
二、简答题
1、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
2、汉武帝促动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活动与探究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搜集一下相关汉武帝的资料,在全班实行交流,并对其一生作出客观评价。
【当堂反思,收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