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6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集笔者所在科2012年1-6月收治的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82%,无效率为7%,对照组治愈率为57%,无效率为21%。
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提高25%,无效率降低14%。
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天麻素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干和小脑的供血主要依赖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底动脉出现病变脑干和小脑出现病变时,会导致基底动脉血流不畅,供血不足,直接影响到脑干和小脑的活动,其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眩晕发作时间为2~15 min,通常高峰期在2~5 min[1]。
发作常于2~5 min内达高峰,维持2~15 min,在眩晕的同时会伴有共济失调,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通常不会伴有耳鸣或者听力下降等,多会伴有因脑干及大脑缺血而引起视力模糊、复视等现象[2]。
该疾病由于发病时间不确定,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笔者所在科室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特将临床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集笔者所在科2012年1-6月收治的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56例,年龄37~78岁,平均(52.0±3.8)岁,其中男31例,女25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28例,年龄37~76岁,平均(51.0±3.9)岁,男16例,女12例。
其中眩晕并伴有高血压11例,糖尿病10例,颈椎病7例。
治疗组28例,年龄35~78岁,平均(53.0±3.1)岁,男15例,女13例。
其中眩晕伴有高血压12例,糖尿病8例,颈椎病8例。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作者:王石云何买定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14期【摘要】目的观察眩晕症应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天麻注射液治疗眩晕症与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进行比较,总结最佳的治疗措施。
结果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明显优于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效果。
结论天麻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注射液均为治疗眩晕的有效药物,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状有效率优于倍他司汀注射液。
天麻素治疗眩晕症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是治疗眩晕较理想的药物。
【关键词】天麻素注射液;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眩晕【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4..02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本研究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癥,与应欧勇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做比较。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为80例眩晕症的住院病例,全部患者均具备典型的头昏、视物旋转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耳鸣症状。
对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脑血流图检查,发现有75例患者显示为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在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4例,其余为女性患者,病患年龄为45~71岁,中位年龄为56岁,病程1~8 h,其中所包含的患者的情况为:38例患者为中枢性眩晕,2例患者为周围性眩晕。
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3例,其余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44~70岁,中位年龄为57岁,病程1.5~8 h,患者的情况主要包括:37例患者为中枢性眩晕,3例患者为周围性眩晕,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眩晕诊断依据[1],并对患者做颈椎片、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经CT和(或)MRI检查,将脑梗死、脑出血及肿瘤所致的眩晕患者排除在外。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2-13T04:57:06.3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月18期作者:秦怒涛[导读]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秦怒涛(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安宁650302)摘要:目的 分析天麻素注射液对于头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头晕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采样的方式分为AAA组(60例)和BBB组(60例),AAA组给予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BBB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比较AAA组和BBB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BB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6.67%)明显优于AAA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AAA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头晕患者使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天麻素注射液;头晕;临床疗效头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头昏、头重脚轻、眼花等,临床研究表示,头晕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多见于高血压疾病、颅脑外伤综合征等。
偶尔头晕或体位变化引起的头晕问题不大;若长时间的反复性的头晕,可能是重病的先兆,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医,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加强自身的生命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充分保障自身安全。
在临床中,天麻素注射液的使用逐渐广泛,天麻素是一种神经系统药物,主要治理老神经衰弱、偏头痛等,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头晕疾病,临床效果良好,满意度高,安全性高。
因此,本研究为探析天麻素注射液对于头晕患者的临床疗效,选用120例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如下相关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头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AAA组60例和BBB组60例,其中,AAA组女性32例,男性28例,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为(56.28±4.36)岁;BBB组女性35例,男性25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57.52±3.69)岁。
天麻素注射液对眩晕症的临床观察关键词天麻素注射液眩晕眩晕症是内科常见病,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症状,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平衡障碍等症状和体征。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我院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与“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进行对照,现将临床观察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90例经彩色超声多普勒仪证实伴有双侧或单侧椎基底动脉供血减少占90%以上,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为38~70岁。
1.2 方法将入院患者按随机单盲原则分为两组,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
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对照组含倍他司汀20mg的注射液250mg静点,均为每日1次且均为连续静点7天。
1.3 疗效评定从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平衡障碍等症状体征消失为治疗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配对检验,以P<0.05差异有显著性。
天麻素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为常用名贵中药,且有平肝熄风止痉之功,天麻素注射液是单体制剂,是天麻的有效成分之一。
其化学结构为4-羟甲基苯甲醇B-D吡喃葡萄糖甙。
天麻素具有镇痛,镇静及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流阻力,特别是能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迷路动脉及内耳血供,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药理活性。
2 结果两组治疗一周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组明显改善,尤以眩晕与头痛,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80.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
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明显好转,基本痊愈。
3 讨论眩晕是病人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眼球震颤,头痛,恶心,呕吐症状。
主要病理变化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及椎动脉受机械压迫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有关,天麻素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提高脑细胞抗缺氧能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
天麻素治疗78例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谢玉艳【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in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6 the hospital received 15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ertigo, divided into for gas-trodi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78 cases, Gastrodia elata) injection for intravenous drip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78 cases of times he Si Ting injection intravenous drip treatment,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reatment during the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Results Gastrodi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15% and 80.77%, gastrodin group has higher efficiency, P<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gastrodi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ere 3.85% and 15.38%, gastrodin group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rate is low, P<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the treatment of the.%目的:探究分析天麻素用于眩晕临床治疗的效果。
注射用天麻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思考眩晕症患者接受中西医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
方法筛选出本院在2020/6-2021/6时期接收的100例眩晕症患者,按照自由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成两小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选择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选择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针对眩晕视觉评分、头晕障碍量表评分连锁,在治疗前2组对比差异不突出(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其数据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
另外,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4.00%远远高于对照组82.00%,且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
结论在临床治疗眩晕症的过程中,选择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逐步改善患者病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眩晕症;临床疗效引言:由于国家老龄化问题愈发严峻,再加上人们的生活步伐持续加快,愈来愈多的人会出现高血压、颈椎病等,从而对人们的睡眠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分析以上疾病的特征,我们能够发现,它们都存在一个相似性——眩晕,并且兼有恶心、呕吐等特征,这必然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从概念上来看,眩晕的医学概念是指:机体对其所处的环境等出现定向或平衡障碍,对自身及周边环境出现运动幻觉。
一般会是患者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尤其是运动平衡障碍会造成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
通过临床研究能够发现,在内科、耳鼻喉科中,约有5%、15%的患者都存在眩晕症等表现。
由于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眩晕症是一类常见病症,并且其诱发原因比较复杂,而且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临床疾病,例如:神经科、五官科、内科、精神科等。
由于临床研究对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再加上临床检查技术的持续升级,促使眩晕症的确诊率在不断提升。
不过从实际治疗效果上来看,由于一些病因未知,在后续的治疗中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导致临床疗效不理想。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评价
宋会英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8(15)31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天麻素注射液600 m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7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对照组用山莨菪碱注射液20 m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点滴,疗程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6%,对照组有效率为76%(P<
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是较理想的药物.
【总页数】2页(P4338-4339)
【作者】宋会英
【作者单位】河津市人民医院,山西,河津,04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评价 [J], 宋会英
2.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J], 朱静德
3.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J], 李林
4.天麻素注射液治疗中老年眩晕临床疗效评价 [J], 周宏友;吴莉;丁连全
5.SRM-IV眩晕诊疗系统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王丹丹;姜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76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8-06T14:38:35.2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毛媛媛1 凌天池2 [导读] 中医、中药学认为眩晕的发生主要与风、火、痰、瘀、虚密切相关,发病机理主要为脑海失养。
毛媛媛1 凌天池2(1新疆哈密农十三师红星医院神经内科 839000;2新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839000)【摘要】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眩晕症的疗效。
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组:76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均为1次/日,14天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治疗组,P>0.05。
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对眩晕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天麻素注射液眩晕症【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37-02 随着人口进入老龄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与睡眠质量欠佳,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颈椎病、美尼尔氏病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并且这些疾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我科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76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选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眩晕症患者144例。
其中男65例,女79例;年龄3l~79岁,平均年龄65±9.4岁。
美尼尔氏病31例,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42例,原发性高血压28例,腔隙性脑梗塞33例,晕动病10例。
1.2 治疗方法将144名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加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日,14天为1疗程,适时给予神经保护剂。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眩晕症应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天麻注射液治疗眩晕症与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进行比较,总结最佳的治疗措施。
结果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明显优于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效果。
结论天麻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注射液均为治疗眩晕的有效药物,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状有效率优于倍他司汀注射液。
天麻素治疗眩晕症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是治疗眩晕较理想的药物。
标签:天麻素注射液;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眩晕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本研究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与应欧勇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做比较。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80例眩晕症的住院病例,全部患者均具备典型的头昏、视物旋转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耳鸣症状。
对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脑血流图检查,发现有75例患者显示为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在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4例,其余为女性患者,病患年龄为45~71岁,中位年龄为56岁,病程1~8 h,其中所包含的患者的情况为:38例患者为中枢性眩晕,2例患者为周围性眩晕。
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3例,其余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44~70岁,中位年龄为57岁,病程1.5~8 h,患者的情况主要包括:37例患者为中枢性眩晕,3例患者为周围性眩晕,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眩晕诊断依据[1],并对患者做颈椎片、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经CT和(或)MRI检查,将脑梗死、脑出血及肿瘤所致的眩晕患者排除在外。
1.3 治疗
天麻素注射液,每次应用600 mg,每天应用1次,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0~60滴,治疗时间为7天。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每次应用30 mg,1次/日,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滴速:40~60滴/min,治疗时间7天。
综合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分析。
1.4 疗效判定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能够正常进行生活与工作。
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症状显著缓解了,胃肠道反应基本不见了。
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情况没有显著的改变。
1.5 统计学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的对比采用多组单向有序资料的Ridit分析来进行分析;脑血流图检查有效率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脑血流图的主要异常表现
椎-基底动脉发生痉挛,弹性减少,狭窄和血流的速度变慢,经过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脑血流图的复查,大致恢复正常为有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眩晕是当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所以会产生眩晕,主要是由于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这三种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出现了病变或者是异常情况都会导致眩晕的发生。
眩晕症还能在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现视物旋转或者是自身旋转、伴恶心呕吐等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眩晕症发病高发群体是中老年人,眩晕症最主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的椎基动脉系统发生供血不足[1],然后就是颈椎病。
治疗此病的原则是:第一点就是要控制水盐摄入量,及时给患者实施心理治疗。
其次要寻找原发病,然后积极对症治疗。
第三应用使平衡三联系统兴奋性下降的药物。
第四积极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天麻素注射液主要是针对血管性病因,使平衡三联系统兴奋性不断下降,因此此药是治疗眩晕比较合适的选择。
天麻素注射液属于一种单体制剂,天麻素是天麻的有效成分之一。
此药在进入体内后先被分解为天麻甙元,透过血脑屏障,结合到r-氨基丁酸/苯二氮卓/Cl 受体,进而充分发挥作用。
天麻甙元能够很好地对安定等药物与该受体结合进行抑制,较好地阻断或减弱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启动系统,进而对不良前庭反射进行阻断,发挥中枢抑制效应。
所以,从药物作用机理上此药能发挥出抗眩晕、镇静、镇痛等强大的作用[2]。
此外,天麻还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效果。
其肌注制剂在过去的20年中
己被广泛应用在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及神经内科疾病中[3]。
对照药物倍他司汀属于组胺H1受体的弱激动剂和组胺H3受体的强拮抗剂,此药治疗各种眩晕及不平衡症状都能够达到有效控制及显著改善局部腦血流量的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有效率明显高于倍他司汀,且有统计学差异,这就表示: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是有效的,安全的、可靠的,并且应用方便,安全性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润山,张俊峰.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15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5):636-638.
[2] 谭兵.天麻素注射液对眩晕症的治疗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3):1823-1824.
[3] 吴艳霞,杨胜辉.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