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文化艺术类(戏曲表演)专业技能测试纲要
- 格式:pdf
- 大小:97.79 KB
- 文档页数:3
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表演专业考试说明面试一、内容概述与总要求(一)声乐考试从歌曲演唱的音准、节奏、歌唱的表现力、舞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
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基础声乐理论知识,从音色、音准节奏等方面挖掘学生潜在的歌唱能力。
声乐是表演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学生的气息训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跟表演中的台词、形体等课程紧密衔接,歌唱的呼吸及发声位置与歌词、台词的真正结合。
也通过声乐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声乐理论知识和发声技能,掌握气、声、字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声音表现力及歌曲演唱能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发展全面的表演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台词台词考试是为招收艺术类表演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
为了体现上述各专业类别的不同,表演专业专科接本科的台词考试内容为:自选文学作品朗诵、人物独白。
目的是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能力即声音条件、理解力、表现力、感受力等。
参加台词考试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以及基本的发声方法,吐字清晰、圆润,打远,语句表达流畅。
能够在自选的朗诵作品上,运用基本的艺术语言内外部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刻画及丰富作品的内容(或人物性格)、内涵,朗诵时情绪饱满,声情并茂。
(三)形体形体考试是为招收艺术类表演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为:测试学生通过各动作组合的展示,来考察其是否能够充分解放四肢,在形体组合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反应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其肢体表演是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考核内容可以是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街舞、健美操、拳术等。
要求学生规范完成各组合,注意每一个组合的要求和要领,动作到位、节奏清晰,并有一定的肢体表现力。
(四)表演表演专业的专接本考试不同于普通高校表演专业招生考试,对于考生的内、外部素质的考查要求更高一些。
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条件(如身高、五官、体型),是否具备演员的基本素质(如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等),能够在规定情境下展开舞台行动,初步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国家京剧院考试试题摘要:一、国家京剧院简介二、考试试题类型与内容1.基本功测试2.剧目表演测试3.即兴表演测试4.文化素养测试三、备考建议1.基本功训练2.剧目学习与演练3.提升文化素养4.心理素质培养四、考试注意事项正文:国家京剧院考试试题一、国家京剧院简介国家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戏曲表演团体,以京剧表演艺术为主,涵盖其他戏曲剧种。
多年来,国家京剧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戏曲人才,为我国戏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每年举办的考试选拔活动,旨在选拔具有潜力的戏曲人才,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考试试题类型与内容1.基本功测试:包括戏曲基本功(如唱、念、做、打)、舞蹈基本功、身段功等。
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基本功,以展示身体素质和技艺水平。
2.剧目表演测试:考生需准备一段经典剧目进行表演,以展示自己的戏曲演唱、表演技艺。
评委会根据表演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艺术感染力给予评分。
3.即兴表演测试:评委会现场给出一个题目或情境,考生需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即兴表演。
这一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创意和表演技巧。
4.文化素养测试:包括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评委会通过提问、笔试等方式,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知识储备。
三、备考建议1.基本功训练:加强戏曲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
可以参加专业培训班或请教有经验的艺术家,不断提高自己的唱、念、做、打等技艺。
2.剧目学习与演练:选择适合自己的剧目进行学习,熟练掌握表演技巧。
同时,多参加演出活动,提高舞台经验。
3.提升文化素养:多阅读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可以参加相关讲座、培训班,拓宽知识面。
4.心理素质培养:考试前进行心理调适,培养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在面对即兴表演等环节时,保持冷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四、考试注意事项1.熟悉考试流程和时间安排,提前做好准备。
2.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3.考试当天,穿着舒适的练功服,便于展示基本功。
五年一贯制戏曲表演专业考试方案五年一贯制戏曲表演专业考试方案,这就像是戏曲演员通往梦想舞台的一张入场券。
对于那些怀揣着戏曲梦想的孩子来说,这个考试方案可太重要了。
戏曲表演专业的考试啊,就像一场全方位的戏曲之旅的起点站。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应付的。
这考试呢,一般来说会对考生的基本功进行一番考量。
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打地基一样,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就是那个地基。
唱、念、做、打,这四项基本功那是一个都不能少。
唱,那得有韵味,声音得像山间的清泉,清脆悦耳又富有情感。
你要是唱起来干巴巴的,就像没浇水的花儿,怎么能吸引人呢?念白呢,可不是简单地说话,那得有节奏感,就像打鼓一样,有轻有重,有快有慢。
做和打就更不用说了,身姿得优美,动作得利落。
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台步,都像是在诉说着故事。
这基本功的考核就像是在检验你这个戏曲的小树苗,根扎得深不深。
再说说这考试里的剧目表演。
考生得选个拿手的剧目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这剧目就像是你的招牌菜,你得把自己的特色都融入进去。
你演的是旦角,那就要把旦角的柔美、娇羞都表现出来;要是演老生,那得有那种沉稳、大气的范儿。
你看那些戏曲大师们,他们演什么像什么,就像变色龙一样,能根据角色迅速调整自己。
你在考场上表演剧目,就得让考官们看到你像那些大师一样的潜力。
除了基本功和剧目表演,这考试还可能会考察你的文化素养。
戏曲可不仅仅是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唱几句就行了,它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你要是不懂点历史知识,不了解戏曲的发展历程,就像一个厨师不知道食材的来源一样。
文化素养就像是戏曲表演的灵魂伴侣,缺了它,表演就会显得空洞。
还有啊,形象气质在这个考试里也占了一定的比重。
你往那舞台上一站,得像那么回事儿。
不是说非得长得多么漂亮或者帅气,而是要有一种戏曲演员的独特气质。
就像一幅古画,虽然画的可能不是绝世美人,但是那种韵味是独一无二的。
你要是站在那松松垮垮的,眼神没神儿,那就像一颗烂苹果放在一堆好苹果里,一眼就被挑出来了。
XX艺术学院20XX年音乐表演专业《专业综合课》和《技能考核》考试大纲《专业综合课》考试大纲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考核内容(满分25分)1.幼川园教育活动含义、特点、类型。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含义、原则、程序。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
4.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与手段。
5.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含义及制订。
6.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发展的特点。
7.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与类型。
8.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
9.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技能。
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考核内容(满分25分)1.力的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点,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几种曲线运动。
2.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静电感应、放电现象,导体、电流、电功、电功率、电路的简单连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关磁的知识,交流电、变压器,电磁波、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3.功和能的关系。
分子的运动、内能,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核反应及与之对应的核能利用。
4.太阳系、太阳、地球,日食、月食、四季星空。
5.碱、酸的组成、命名、通性,常见盐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卤素及几种常见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6.有机物的发现史及概念的演变,常见气体燃料的性质,乙醇、乙酸的组成、结构、性质,酯和油脂、糖类、蛋白质的组成、性质,食品添加剂与涂料的含义、种类。
7.魔壶与魔棒、指示剂变色的小魔术原理。
8.细胞的化学成分、结构,新陈代谢的过程、主要途径,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命的起要和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9.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依据,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三、综合科目“音乐基础”课程考纲(满分50分)1.音、音符、谱号。
音符和休止符分类,音的分组、音级,半音、全音、等音。
2.演奏法记号、省略记号、装饰音记号,音乐速度与力度的标记。
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大纲
摘要:
一、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大纲概述
二、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内容
1.表演技能考试
2.导演技能考试
三、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备考建议
1.学习表演技能
2.掌握导演技能
3.关注行业动态和考试要求
正文:
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大纲是对戏剧导演专业考生进行基础技能考核的一个重要指导文件。
该大纲涵盖了戏剧导演专业考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考生备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主要包括表演技能考试和导演技能考试两个方面。
表演技能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表演能力,包括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情感的表达和控制、动作的表现和协调等。
导演技能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的导演能力,包括对剧本的理解和分析、对演员的指导和调控、对舞台的布置和设计等。
为了顺利通过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考生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考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表演技能,包括角色的理解和塑造、情感的表达和控制、动作的表现和协调等。
其次,考生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导演技能,包括对剧本的理解和分析、对演员的指导和调控、对舞台的布置和设计等。
此
外,考生还需要关注行业动态和考试要求,以便随时了解考试的最新动态和要求,为自己的备考提供有力支持。
《戏曲音乐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戏曲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
二、考试基本要求1. 准确把握戏曲音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戏曲音乐中的基本类型及其主干问题。
3. 熟练运用戏曲音乐理论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综论一、中国文化与中国戏曲艺术二、中国音乐与戏曲音乐的美学特征三、戏曲与歌剧比较四、戏曲音乐的艺术价值第二部分:戏曲音乐的源流与构成一、戏曲音乐渊源说二、戏曲音乐形成说三、戏曲音乐的起源与形成四、戏曲音乐的构成第三部分:戏曲音乐的分类与流布一、戏曲剧种在全国的流布二、戏曲音乐的分类三、戏曲四大声腔系统四、中国兄弟民族戏曲与剧种音乐五、地方戏曲与剧种音乐第四部分:戏曲声腔“基本调”及派生方法一、戏曲声腔“基本调”及其一般特征二、戏曲声腔“基本调”在两种体制中的运用三、戏曲声腔“基本调”及衍展方法第五部分:戏曲声腔的板式及派生方法一、戏曲声腔基本板式与分类特征二、戏曲声腔板式的衍展规律三、戏曲两大体制剧种板式的异同特征四、板式的规范与创新第六部分:戏曲音乐的结构、体制一、戏曲声腔整体性结构——体制二、戏曲音乐的结构原则第七部分:戏曲乐队的构成及伴奏技法一、戏曲乐队的构成二、乐队在戏曲中的伴奏形态及其作用三、戏曲乐队伴奏的继承、革新第八部分:戏曲音乐的设计与创作一、戏曲音乐创作的时代意义二、戏曲音乐设计、创作的总布局三、戏曲声腔的设计与创作四、伴奏音乐的设计与写作方法第九部分:戏曲音乐的未来与发展一、戏曲音乐的历史二、戏曲音乐的现状三、戏曲流派及未来发展趋势四、戏曲音乐的未来与发展。
表演艺术教学大纲表演艺术教学大纲:一、绪论表演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包括舞蹈、戏剧、音乐等多种形式,而且还涉及表演技巧、创意表达、舞台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因此,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组织表演艺术教学,制定一份全面的表演艺术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表演艺术兴趣,激发其创造潜能;2.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和表达能力,培养其艺术修养;3.启发学生对于表演艺术的热爱和理解,促进其综合发展。
三、教学内容1.舞蹈:包括基本舞蹈动作、舞蹈编排、舞蹈表演等;2.戏剧:包括表演技巧、角色扮演、舞台表现等;3.音乐:包括声乐训练、乐器演奏、音乐鉴赏等;4.舞台设计:包括舞台布景、灯光音响、服装化妆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2.实践训练:通过实践操作、演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3.个性指导: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五、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表现、期中考试、期末演出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2.评价标准:包括表现实力、创意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在表演艺术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保障1.师资力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表演艺术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辅导;2.教学设施:配备先进的表演艺术教学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3.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演艺术学习资源,促进其全面发展。
七、总结通过制定本表演艺术教学大纲,可以更好地规范和指导表演艺术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表演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更多优秀的表演艺术人才。
愿学生们在表演艺术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创造出更加精彩的表演作品,为社会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文艺特长生专项测试大纲文艺特长生舞蹈专项测试成绩低于70分者不予录取,文艺特长生专项测试成绩低于66分者不予录取(其中声乐、器乐成绩不低于56分,视唱练耳成绩不低于10分)。
音乐类音乐类分为声乐和器乐两个专项。
测试分为专项测试和视唱练耳测试。
音乐类测试总分为100分,其中专项测试部分为80分,视唱练耳测试总分为20分。
第一部分声乐测试一、测试办法声乐考试的曲目分美声、民族两种,考生自备两首曲目(中外作品均可)。
考试现场抽一首背谱演唱,并自备伴奏(CD碟)。
二、评分标准(为方便统计,总分为100分,打分后再按百分比折算)(一)在歌唱器官、生理条件健康的基础上,根据其现场歌唱的综合表现,评分标准分为低、初、中、次高、高五级程度。
1、低级程度(0-59分)(1)0-19分考生声音条件较差,音准节奏不好,不能或基本不能演唱所选的考试曲目。
(2)20-39分考生声音条件一般,音准、节奏尚可,能用自然的方法勉强演唱所选的考试曲目。
(3)40-59分考生声音条件尚可,音准、节奏无大失误,能用初级的歌唱方法演唱所选的考试曲目,但表现不够完整。
2、初级程度(60-69分)(1)能较为完整地演唱初级程度的考试曲目,基本胜任所演唱曲目的音域要求,音高、节奏较为准确,咬字、吐字基本明晰。
(2)初步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技能和正确的歌唱状态。
(3)自然音区较为松驰,中声区较为稳定,声音较为流畅。
(4)对作品的诠释基本准确,有基本的艺术表现能力。
3、中级程度(70-79分)(1)能较为完整地演唱中级程度的考试曲目,基本胜任所演唱曲目的音域要求。
音高、节奏较为准确,咬字、吐字基本明晰。
(2)基本能运用混合声的方法进行歌唱,声音自然流畅。
(3)初步掌握声区变换的技能和调整声音的能力,声音位置基本统一。
(4)对作品的诠释基本准确,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
4、次高级程度(80-89分)(1)能较为完整地演唱次高级程度的考试曲目,胜任所演唱曲目的音域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戏曲表演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戏曲表演(141000 )二、入学要求小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6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文化艺术行业企事业单位(演艺团体),培养从事昆曲表演、京剧表演、地方戏各剧种表演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 戏剧演员昆曲表演2 曲艺演员演员证京剧表演地方戏表演3 电影电视演员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
2.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戏曲事业,树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理想。
3.具有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索、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
5.掌握必需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6.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知识。
2.具备较扎实的戏曲表演专业基本功。
3.具备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塑造角色、表演剧目的舞台表现能力。
4.掌握必需的戏曲文学、音乐、舞美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具备初步的艺术审美和戏曲鉴赏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昆曲表演1.了解昆曲艺术表演特点,掌握昆曲唱念等基本技能。
2.掌握昆曲曲牌、锣鼓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能运用于舞台表演中。
3.能表演一定数量的昆曲剧目。
专业(技能)方向——京剧表演1.了解京剧艺术表演特点,掌握京剧唱念等基本技能。
2.掌握京剧曲牌、锣鼓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能运用于舞台表演中。
3.能表演一定数量的京剧剧目。
专业(技能)方向——地方戏表演1.了解所学地方戏剧种表演特点,掌握本剧种唱念等基本技能。
2.掌握本剧种所用曲牌、锣鼓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能运用于舞台表演中。
中等职业学校戏曲表演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戏曲表演(141000 )二、入学要求小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6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文化艺术行业企事业单位(演艺团体),培养从事昆曲表演、京剧表演、地方戏各剧种表演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
2.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戏曲事业,树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理想。
3.具有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索、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
5.掌握必需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6.树立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知识。
2.具备较扎实的戏曲表演专业基本功。
3.具备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塑造角色、表演剧目的舞台表现能力。
4.掌握必需的戏曲文学、音乐、舞美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具备初步的艺术审美和戏曲鉴赏能力。
Wilk按Ifc能潮舟昆⅛超&表演1.了解昆曲艺术表演特点,掌握昆曲唱念等基本技能。
2.掌握昆曲曲牌、锣鼓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能运用于舞台表演中。
3.能表演一定数量的昆曲剧目。
強Ik技⅛fc翊縮向京剧甸表演1.了解京剧艺术表演特点,掌握京剧唱念等基本技能。
2.掌握京剧曲牌、锣鼓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能运用于舞台表演中。
3.能表演一定数量的京剧剧目。
飽业授觀瀚胡海地方趣戲表演1.了解所学地方戏剧种表演特点,掌握本剧种唱念等基本技能。
2.掌握本剧种所用曲牌、锣鼓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能运用于舞台表演中。
3.能表演一定数量的本剧种剧目。
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戏曲表演本科:戏曲表演、戏剧学顶岗实习九、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大纲摘要:一、戏剧导演专业概述二、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内容解析1.文学修养与戏剧理论2.表演技巧与导演素养3.创意思维与实践能力三、如何准备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1.学习戏剧理论知识2.提高表演技巧3.增强文学修养4.培养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5.参加培训班和模拟考试四、考试注意事项正文:戏剧导演是现代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策划、组织、指导戏剧表演的全过程。
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是对考生戏剧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察。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考试内容,系统地准备和训练。
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主要包括文学修养、戏剧理论、表演技巧、导演素养、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首先,文学修养是戏剧导演的基本素质。
考生需要广泛阅读经典剧本、戏剧评论和文学作品,了解戏剧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戏剧文学的基本要素,如情节、人物、主题等。
此外,还应关注当代戏剧创作动态,了解各种戏剧流派和代表作品。
其次,戏剧理论是指导戏剧创作和实践的基础。
考生应学习戏剧美学、导演理论、表演理论等课程,深入理解戏剧的内在规律和表现手法。
在此基础上,要关注国内外戏剧导演大师的作品,分析他们的导演理念和创作特点。
再次,表演技巧和导演素养是戏剧导演的核心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地学习表演技巧,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控制等,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同时,要注重培养导演素养,包括观察力、分析力、沟通力等。
此外,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戏剧导演的重要品质。
考生应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尝试创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因此要积极参加各类戏剧实践活动,如导演工作坊、戏剧创作等。
为了在戏剧导演表演基础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学习戏剧理论知识,深入了解戏剧导演的职责和素养要求。
2.提高表演技巧,增强自己的舞台表现力。
3.增强文学修养,提升戏剧鉴赏能力和创意水平。
4.培养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012届艺考面试考试大纲(戏剧文学)-------2012届通辽一中刘帅整理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艺术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和时间笔试,总分2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考试内容(一)艺术常识(80分)1.题型:填空2.主要内容及分值:《中外电影史》,约40分;《中国戏剧史》,约20分;其他文学历史哲学常识,约20分。
本题难度不大,只涉及电影史及戏剧史的重大事件、导演的代表作、中外戏剧名作以及著名作品的主人公等。
文学历史哲学常识部分难度不大,主要涉及中学基础知识。
3.参考书目:《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世味的诗剧----中国戏剧发展史》,程云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二)命题故事(40分)根据所给故事题目,按照剧本故事梗概的要求写一篇故事。
故事以情节冲突取胜,字数要求在800字左右。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编故事的能力,因字数限制故事编写更应巧妙,开门见山很重要,不要用大量的抒情语句。
(三)命题小品(40分)要求按照剧本写作的格式写作一篇小品,可写成影视小品,也可写成舞台小品,其中故事性是小品写作的重点,字数要求在1000字左右。
本题考查学生对剧本的了解程度,格式要正确,戏剧冲突要集中,结尾情节要出人意料。
(四)影片评论(40分)默评,提供三部大众熟悉的影片片名,学生可任选一部评论。
评论至少含两个评论要点,如主题、情节、摄影、人物等;还应熟知所选电影的导演、主要演员及所获奖项情况等。
字数要求在500字左右。
本题不是考查学生的观影能力,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对电影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写作影评时应写清所选电影的基本情况。
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艺术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试题一、填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共40小题,每空2分,共80分)1. 1905年4月,我国电影史上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2. 1935年摄制的左翼电影《》中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实践课名称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周数1周面向专业表演专业学分 1课程编号PA4136实践课简介《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为培养具备戏剧舞台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注重音乐、舞蹈、群众文化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从本专业特点出发,通过戏剧舞台表演方面的专业技能及基本理论,共两个方面的测试,全面了解学生舞台表演、戏剧史、戏剧理论、剧目表演、歌舞表演、文艺活动组织等领域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掌握情况,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艺术创作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环节为表演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主要是检测学生舞台表演、戏剧史、戏剧理论、剧目表演、歌舞表演、文艺活动组织等领域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掌握情况,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艺术创作的水平。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测试内容分为专业基础测试和专业技能测试两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涉及戏剧概论、中西方戏剧史、戏剧表演基础理论、电影发展简史等多门课程;专业技能测试主要涉及表演、台词、歌唱、形体等课程。
本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7学期。
四、教学实践地点校内进行五、教学组织1.安排相关专业课教师组成命题小组,完成笔试及技能测试试卷命题工作;2.安测试的时间、地点和要求进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3.由相关专业教师完成笔试阅卷及技能测试的考核,并评定最终成绩。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专业基础知识测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要求学生在120分钟内完成,主要考察学生掌握专业理论、方法的程度。
专业技能测试采用面试答题形式,要求学生每人随机抽取2题(分别为试唱题和问答题),在8分钟内完成,主要考察学生的歌舞表演的基本技能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能力。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和专业技能测试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两部分的成绩按6 :4比例折合为综合成绩,以5级记分(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戏剧表演教学大纲一、前言戏剧表演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戏剧表演教学提供指导和安排,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他们的戏剧表演技巧。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包括声音、肢体、表情等方面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角色理解和表演技巧,使他们能够真实、深入地诠释角色。
3. 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完成戏剧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4. 培养学生对戏剧表演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基础戏剧表演技巧的学习1.1 声音技巧学习如何运用音量、节奏、语调等元素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特征。
1.2 肢体语言技巧学习如何运用身体的姿势、动作和肢体表情来传递角色的意思。
1.3 表情技巧学习如何运用面部表情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内在世界。
2. 角色理解与表演技巧的培养2.1 剧本分析学习如何分析剧本,理解和诠释剧本中的角色和情节。
2.2 角色建构学习如何创造和塑造一个角色,包括角色的性格、动机和情感等方面。
2.3 演员训练通过不同的练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和表演自信心。
3. 团队合作与创作3.1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学习如何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戏剧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3.2 剧目创作与排练学习如何选择剧目,进行角色分配和排练,最终呈现出一台完整的戏剧作品。
4. 戏剧鉴赏与评析4.1 戏剧作品的欣赏学习如何欣赏戏剧作品,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4.2 表演评析及反思学习如何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表演,不断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来介绍各种戏剧表演技巧和方法,并向学生展示范例作品。
2. 练习与实践通过各种练习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戏剧表演技巧,并运用到实际演出中。
3. 观摩与评析引导学生观看和分析优秀的戏剧表演作品,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4. 反思与讨论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表演,并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对戏剧表演的理解和认识。
《表演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音乐剧表演基础理论的系统掌握。
二、考试基本要求1.准确把握音乐剧表演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掌握音乐剧表演中音乐、戏剧、舞蹈表演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3.熟练运用音乐、戏剧、舞蹈表演理论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三、考试内容(一)总论1、什么是音乐剧表演2、音乐剧表演的演变和发展3、音乐剧表演的丰富内涵及其因素4、音乐、戏剧、舞蹈表演在音乐剧中的地位及作用5、音乐剧的文化特征6、音乐剧演员的素质(二)戏剧表演1、戏剧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2、风格和类别3、演员的内外部技术⑴表演技术诸元素⑵语言动作与表现手段4、体验与体现的统一⑴演员与角色的关系⑵体验与体现的关系5、心理动作与形体动作⑴角色的心理动作⑵角色的形体动作⑶心理动作与形体动作的统一(三)声乐表演1、概述2、风格3、抒情4、叙事5、演唱的戏剧性呈现6、音乐剧表演的声乐准备⑴曲谱分析⑵唱腔审美⑶动作设计⑷动作设计(四)舞蹈表演1、概述2、方法和风格3、抒情4、叙事5、舞蹈的戏剧性呈现6、音乐剧表演的舞蹈准备⑴百老汇音乐剧标志性舞步⑵舞步基础分析⑶戏剧性表达与形体审美(五)角色创造1、剧本分析⑴概述⑵规定情境⑶中心事件与矛盾冲突⑷最高任务与贯穿动作⑸剧本的歌舞线索2、角色分析⑴角色的内部特征⑵角色的外部性格特征⑶人物关系及其地位作用3、角色构思⑴生活体验⑵演员的作用与局限⑶寻找思想情感与动作线4、角色体现⑴表演整合的原则⑵表演整合的方法⑶剧与乐的整合⑷剧与舞的整合⑸歌舞场面的整合⑹全方位整合:完美的塑造人物形象5、演出与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