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 基本笔画笔法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38.10 KB
- 文档页数:11
【学颜】颜真卿《顔勤礼碑》基本笔法和基本笔画解析“蓝色字”记得把跟颜真卿学书法设为星标“★”哦!!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颜勤礼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
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勤礼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之作,“鸿文钜笔,阐发性灵”,不同凡响。
唐以后的书家,不少人临习过此碑。
颜书甚为古拙,讲究起笔“藏头”,中锋行笔,雄健有力,收笔“护尾”。
颜真卿主张“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
画乃沉着”以及“折钗股”、“屋漏痕”等,强调的就是“中锋”和“圆劲有力”。
如“折钗”,金钗折如弓,就比其挺直见力度。
《勤礼碑》中笔画“化直为曲”,以增强点画的力度。
《勤礼碑》讲究笔画圆劲,如横画收笔重按,钩和捺画先收后放。
折笔处有时上耸出方,有时提笔暗转而呈圆肩,或者内方外圆等。
总之,《勤礼碑》刚柔之气兼而有之,不愧“庄重沉雄”之作。
一:点2:横短横3:悬针竖垂露竖竖钩4:折5:撇斜撇竖撇短撇6:捺精彩回顾:【颜碑】颜真卿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颜家庙碑》原石+高清拓片【颜帖】宋拓《奉命帖》— 遒劲郁勃,正气凛然【学颜】10分钟挥毫看了100遍——当代颜体大家如何“写活颜楷”跟颜真卿学书法。
颜真卿基本笔画写法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尤为著名,为后人所传颂。
以下是颜真卿基本笔画的写法:
1. 横:用长而平直的笔尖以快速的动作横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上方,向下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向左或向右划过。
2. 竖:以笔尖垂直于纸面向下施力,以竖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上方,向下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从上到下笔直地书写。
3. 撇:以笔尖从上往下向左或向右斜着书写。
先将笔尖斜向右上方,随即向下方斜着书写。
4. 捺:以笔尖从上往下向左或向右斜着书写。
先将笔尖斜向左上方,随即向下方斜着书写。
5. 立:以笔尖垂直于纸面向上施力,以竖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下方,向上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从下到上笔直地书写。
6. 折:沿着笔画的方向迅速弯曲筆尖,使得筆尖變细、變硬,使折線更加生動。
上述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只是一个概括,颜真卿书法非常有特色和个人风格,具体细节还需通过多次练习体会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颜真卿的基本笔法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和行书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以下是颜真卿的基本笔法:
1. 纵横结合:颜真卿的字体线条流畅,纵横相互交错。
他善于运用长短粗细的线条,使字体有层次感和动态美。
2. 首笔的运用:颜真卿的字体首笔通常非常粗大,有时甚至超过后续笔画的粗细。
首笔的运用能够突出字体的重心和力度,增强字体的韵律感。
3. 指法的运用:颜真卿的书法注重指法的运用,他善于运用指节、指腹和指尖等不同部位的力度和灵活度,使字体线条充满变化和生动感。
4. 点画的运用:颜真卿的字体中常常出现点画,点画的运用能够增加字体的韵律感和装饰效果。
他的点画通常粗大有力,有时还带有明暗变化。
5. 用笔的灵活性:颜真卿的字体用笔非常灵活,他善于运用笔尖、笔腹和笔背等不同部位的力度和角度,使字体线条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6. 空白的处理:颜真卿的字体中常常出现大面积的空白,他善于利用空白的处理来突出字体的形态和结构,增强字体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颜真卿的基本笔法包括纵横结合、首笔的运用、指法的运用、点画的运用、用笔的灵活性和空白的处理等。
这些笔法使他的字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中
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笔画工整、气势磅礴,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巨匠。
以下是颜真卿楷书基础笔画训练:
1.横:横向的一笔,要求平稳、匀称、方正。
2.竖:竖向的一笔,要求线条稳健、端正、匀称。
3.撇:向左上方倾斜的一笔,要求笔力从粗到细,顶部与基础线相连。
4.捺:向右上方倾斜的一笔,要求笔力从粗到细,顶部与基础线相连。
5.点:用笔尖轻轻点出的一点,要求大小适中、形状规整。
6.捺点:与捺连成一体的点,要求笔力从粗到细、大小适中、与捺的角度一致。
7.横钩:在横的末端向右弯曲的一笔,要求弯曲处与横线相接,线条流畅、匀称。
8.横折:在横的中间向下弯曲的一笔,要求折处平滑、大小适中、形状美观。
以上是颜真卿楷书基础笔画训练,需要反复练习,掌握笔画的规范和技巧,才能逐渐掌握楷书的基本功,创造出优美的书法作品。
【笔法】以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颜真卿《多宝塔碑》基本笔画图析弘扬鲁公文化传承颜体书法《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流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之一,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自颜以后的大多书法家的作品都取法于颜体。
这是他早年较为成熟之作,从唐之后已成初学颜体字的楷模本。
现将笔法要点陈述如下:1.藏锋点:①藏锋入笔②转笔铺毫③回锋收笔2.露锋点:①露锋入笔②转笔铺毫③回锋收笔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3.顺入横:①露锋顺入②中锋行笔③提顿回收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4.逆人横:①藏锋逆入②中锋行笔③提顿回收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5.悬针:①欲竖先横②转笔中行③悬针提笔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6.垂露:①露锋入笔②中锋行笔③右下顿收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7.短撇:①欲左先右②转笔③中锋轻出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8.长撇:①藏锋入笔②中锋出孤③轻笔撇出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9.斜捺:①藏露入笔②逐渐铺毫③右下顿出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0.平捺:①欲右先左②逐渐铺毫③孤捺波出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1.长挑:①左下逆人②顿后上挑③提笔挑出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2.短挑:①左下逆入②顿停转笔③右上挑出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3.竖钩:①藏锋逆入②中锋行笔③右收提挑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4.心钩:①露锋轻入②逐渐铺毫③内转收提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5.平钩:①逆锋入笔②中锋圆转③顿收内挑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6.戈钩:①藏锋入笔②中锋斜下⑧顿收内挑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7.横折:①提按内收②转笔⑧轻笔左下出笔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8.竖折:①提按顿笔②转笔中锋③内收挑钩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颜真卿《多宝塔碑》点1侧点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折笔后向右下行笔。
③边行边适当按笔。
④向下折笔,转向左上回锋收笔。
2竖点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折笔向右稍行即转锋左下稍驻。
③竖直向下稍行,即回锋收笔。
3挑点的书写技法:①藏锋或露锋起笔。
②折笔向下或右下按。
③转锋沿向上回锋。
④稍驻蓄势折笔向右上挑出,挑锋不宜长。
4平点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稍行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横:5长横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至中点再渐行渐按。
④至尾部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6短横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再向右下顿笔。
②将笔肚调至向右渐行渐提。
③至尾部向右下顿笔,提笔回锋收笔。
7左尖横的书写技法。
①顺锋起笔渐行渐重至横尾。
②笔肚朝上轻翻。
③向右下顿笔后回锋收笔。
8右尖横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右行笔渐行渐轻。
④横尾处提锋收笔。
竖:9垂露竖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向右下顿笔。
②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③至竖尾处略提笔至墨迹左侧向下轻顿。
④提锋至笔画末端后回锋收笔。
10悬针竖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至竖中部渐行渐提收笔。
11短竖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向下后较缓行笔。
④至尾处略提锋立笔后回锋收笔。
撇:12长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将笔肚调至左下后轻快匀速行笔,渐行渐收。
13短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顿笔。
③笔肚调至左下后轻快匀速行笔,渐行渐收。
14竖弯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后折锋向下铺豪。
②至中段再向左下撇出。
15回锋撇的书写技法①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
③转锋向下作弯势行笔。
③撇尾直接回锋向左上收笔,或稍驻蓄势,再向左上钩出,或沿原路回锋收笔。
16弯头撇的书写技法1、逆锋起笔。
2、折笔向右下重按。
3、向左调锋稍驻。
4、向左下边行边提笔出锋。
颜真卿书写特点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深受后人推崇。
颜真卿的书写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雄浑豪放:颜真卿的字体气势雄浑,笔势豪放,充满了力量感。
他的字迹浑厚有力,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个性和豪情壮志。
2. 齐势养气:颜真卿注重齐势养气,他的笔画有一定的错落和跳跃感,但整体上却保持了和谐的平衡。
他的字体线条饱满流畅,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掌握力。
3. 破碎笔法:颜真卿的字迹中有破碎的笔法,即一种有意制造的笛笔势。
他善于利用笔触的磨损和崩折,使字迹表现出独特的质感。
这种破碎笔法既增添了字体的艺术魅力,也凸显了他个人的刚强个性。
4. 骨骼坚挺:颜真卿的字体线条硬朗有力,骨骼坚挺,给人一种坚实感和力量感。
他的字体结构严谨,筆畫的造型立体感强,每个字的笔划都非常有力和稳定,给人以沉稳的印象。
总的来说,颜真卿的书法特点是气势雄浑、笔画有力、质感丰富。
他在字体结构、笔法运用和艺术表现上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和造诣,使他的书法作品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颜真卿楷书笔法特点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被誉为“楷书圣手”。
颜真卿的楷书笔法具有以下特点:
1. 端正规整:颜真卿的楷书笔画端正规整,结构严谨,每个字都显得非常匀称。
2. 遒劲有力:颜真卿楷书笔画有力而有节奏感,使得每个字都显得精神抖擞、气势磅礴。
3. 轻重相宜:颜真卿楷书笔画轻重相宜,使得每个字都显得韵味十足、动态美妙。
4. 神韵独特:颜真卿的楷书笔画神韵独特,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意境深邃:颜真卿楷书透过笔画,展现出深邃的意境,让观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作者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
以上是颜真卿楷书笔法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为颜真卿的楷书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和认可。
- 1 -。
颜真卿楷书笔法特点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被誉为“楷书之祖”,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颜真卿的楷书笔法有以下特点:
1. 骨韵丰满:颜真卿的楷书笔画饱满有力,富有骨韵,线条流畅。
他善于利用笔锋的变化,创造出独特的笔画效果。
2. 破格创新:颜真卿的楷书不受传统规范的束缚,他在传统的笔画结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3. 刚柔并济:颜真卿的楷书笔画有着明显的刚柔并济的特点。
他在书写中巧妙地运用了刚劲有力的笔画和柔和流畅的笔画,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4. 高度凝练:颜真卿的楷书笔法非常凝练,他能够用简洁的笔画表现出深刻的意境,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落笔沉稳:颜真卿的楷书落笔沉稳有力,他能够准确地把握笔画的起始和结束,使笔画的长度、粗细和曲度掌握得恰到好处。
总之,颜真卿的楷书笔法特点独具匠心,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个人风格,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 1 -。
颜真卿握笔方法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风格浑厚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于颜真卿的握笔方法,可以从古代书法学习的传统以及流传下来的资料中推知:
1.执笔方式:
初学楷书时,通常建议使用大楷长锋羊毫笔,以适应楷书的书写特点。
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但也可用大笔写小字,不过不宜用小笔写大字,以免力量控制不佳和线条质量不饱满。
握笔位置随字体大小调整:写大字时可偏上握笔以利于挥洒;写小字则偏下握笔,以便于精细控制笔尖。
2.具体握笔细节:
执笔要稳,一般采用五指执笔法(擫、押、钩、格、抵),即大拇指和食指相对握住笔管,中指从内侧顶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在中指下方提供辅助支撑,形成稳固而灵活的握笔结构。
笔杆与右眼对正,确保视线垂直于纸面,便于观察笔画走向和力度分布。
“草圣”张旭教给颜真卿的十二笔法,都是什么内容?唐朝的“草圣”张旭,字伯高,是唐代草书的代表人物,也是魏晋笔法的嫡系传人。
相传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出家无后,将笔法授予同乡虞世南,虞世南传给外甥陆柬之,陆柬之传其子陆彦远。
张旭则从舅舅陆彦远那里得到过王羲之的家传笔法,并将其发扬光大。
晚唐宰相卢携在《临池诀》中说:“吴郡张旭言: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
永禅师乃羲、献之孙,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
不然,何以知古人之词云尔。
”张旭的极精笔法,真草俱妙。
后人论书,对于欧、虞、褚、陆都有异词,惟独于张旭没有非短过。
张旭得到王羲之笔法后,教出了众多杰出弟子,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
二十岁时,曾游长安,师事张旭两年,略得笔法,自以为未稳,三十五岁,又特往洛阳去访张旭,继续求教,真卿后来在写给怀素的序文中说:“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缓、始以妙闻。
迨乎伯英(张芝),尤擅其美。
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楷模精详,特为真正。
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
”张旭都教了颜真卿什么内容呢?它大体记录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中。
其主要内容如下:一背景【余罢秩醴泉,特诣京洛,访金吾长史张公,请师笔法。
长史于时在裴儆[jǐng]宅憩止,有群众师张公求笔法,或存得者,皆曰神妙。
仆顷在长安二年师事张公,皆不蒙传授,人或问笔法者,皆大笑而已,即对以草书,或三纸、五纸,皆乘兴而散,不复有得其言者。
仆自再于洛下相见,眷然不替。
仆因问裴儆:“足下师张史有何所得?”,曰:“但书得绢、屏、素数十轴,亦偿请论笔法,惟言倍加功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
仆自停裴家,因与裴儆从长史月余。
一夕前请,曰:“既承兄丈奖谕,日月滋深,夙夜工勤,溺于翰墨,倘得闻笔法要诀,则终为师学,以冀至于能妙,岂任感戴之诚也!”。
长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眄[miǎn]视,拂然而起。
楷书颜真卿第二章:基本笔画笔法分析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颜真卿书法是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捺、撇、折、点、挑、钩,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者可认真练习,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的练习。
(一)点和点的变化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
”所以点应该有力。
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二)横和横的变化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三)撇和撇的变化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
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四)捺和捺的变化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
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五)竖和竖的变化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
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六)折和折和变化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
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七)钩和钩的变化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
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颜体笔法32式,你值得拥有!书法寻常道2019-03—01 18:32:33颜体笔法32式1、横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右上边缘,之后向右下顿圆,最后向左回锋收笔。
如“一、二、三”等字。
有些短横的写法与上述有所不同,比如左粗右细横,收笔变为提;而左细右粗横的起笔则为露锋起笔,如同写点。
2、竖——垂露竖竖常常在一个字中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宜挺直有力。
竖按收笔的方法和形态不同,有垂露、悬针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为;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如写点画,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左下转调整笔锋即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左边缘,之后向右转锋提笔回收,如“十、干、非”等字.根据字形需要,垂露竖还有直、曲,有正、斜之分。
曲形的,如“因”字;倾斜的,如“中"的侧竖,“五”的中竖。
还有上粗下细的,如“草字头”中的竖。
3、竖——悬针竖悬针竖的写法:前部分与垂露竖,当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长度时,一边向下行笔,一边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
但要注意提笔不可过早,否则,笔画过于头重脚轻,支撑不起字的结构。
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
如“十、井、川"等字。
4、撇—-长撇撇画有多种写法,在不同的字或不同的部位写法各异。
其中长撇有斜撇、竖撇、直撇三种,写法为:斜撇、直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再向左下中锋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处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
斜撇如“左、在、少"等字,中间稍弯富有弹性,直撇如“者"字,整体直行,竖撇如“月、用"等字,起笔如竖画,开始三分之二部分直下。
5、撇——短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然后转锋向右下渐渐提笔出锋,整体由粗变细、短而直.短撇在字头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千、斤”等字;短撇在字的左部时,形态较斜,如“乍、佳、爪”等字。
颜楷的根本笔法详解,.笔,墨渗到纸面上,笔画中心墨浓两旁变淡,好象锥尖在沙子上划过,其沟痕中间深而旁边渐浅。
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期,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一所谓侧锋,就是运笔时笔锋偏于笔画的一侧,这种运笔经常会使笔画的一侧残大批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芒典范,初学毛笔楷书,缺,一边浓一边淡。
中锋用笔厚实、丰腴、有立体感,是园柱形;侧锋书写那么多从唐楷入手。
本文以颜真卿楷书为范例,详解楷书的用锋与笔法。
相对薄削、偏平、棱角外露,呈铁片状。
中锋含蓄之美更接近于中国人的审美先介绍颜体的笔锋运用方式。
习惯,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一个没练过书法的学生,在纸上乱毛笔书法的笔画是笔锋在纸上运转而直接完成的。
因为笔锋柔软,不同的着纸写乱画,到外都会有侧锋出现,但中锋运笔那么需要主动去调整才能到达,因此,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形态。
一个只会写钢笔字的人,拿起笔去临摹古代书法作应该引导学生多体会中锋运笔的方法。
品,要准确地写出这千姿百态的笔画形状,恐怕还是束手无策。
笔锋该从哪里二、藏锋与露锋入?从哪里出?笔锋在笔画运行中如何摆动?这都是笔法的重要内容。
学习中,行笔过程中,将笔锋藏在点画之中,不露出锋芒,叫藏锋;假设笔锋露出笔画的我们先弄清以下三点:外边缘那么叫露锋。
藏锋运笔,笔锋含于笔画之中,有内刚外柔、含蓄沉稳、浑一、中锋和侧锋融厚重之感;露锋运笔,笔毫锋芒外露、棱角突出,有潇洒奔放、飒爽飘逸之所谓中锋,是书写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
中锋运笔时,美。
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
笔锋是往后摆的,即笔锋所指的方向与运笔方向相反,这种行笔方法能使笔画在笔法教学中,藏露锋的训练,重点应在笔画的起收之上。
李溥光说:“一笔外廓光洁。
在传统的书学中,常用“锥画沙〞来作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中锋行之妙,妙在起止,起止得当,那么画无不美〞。
颜真卿基本笔画笔法分析(一)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基本它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者可认真练习,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的练习。
(1)点和点的变化
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
”所以点应该有力。
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颜真卿基本笔画笔法分析(二)
(二)横和横的变化
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
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颜真卿基本笔画笔法分析(三)
(三)撇和撇的变化
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
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颜真卿基本笔画笔法分析(四)
(四)捺和捺的变化
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
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颜真卿基本笔画笔法分析(五)
(五)竖和竖的变化
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
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颜真卿基本笔画笔法分析(六)
(六)折和折和变化
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
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颜真卿基本笔画笔法分析(七)
(七)钩和钩的变化
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
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