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谈判 第二章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68
第二章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结构理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第二节需求理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第三节行为学理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第四节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第五节博弈论及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上世纪50年代至今,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与贸易谈判绵延不绝,在现代贸易史上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美日贸易谈判,无论在过程结构和实力结构、行为、心理,以及谈判层次、类型、频率、对象和方式上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二战后,日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恢复并实现了赶超,上世纪60年代末就成为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强国。
不过,与此相伴随,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就与美国在纺织品、皮革贸易上发生了摩擦,此后一路升级,在钢铁、家电、机床、汽车、半导体等领域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让美国产生了较大的警惕心理,“日本威胁论”喧嚣一时。
•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却并没有改变美日贸易失衡的局面,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仍然居高不下,贸易政策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焦点议题。
美国国会通过了《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之后,美国开始寻求与日本进行贸易谈判,日本也意识到应该把谈判作为一种管控美日经济关系困境的方式。
•1989年7月,美日贸易谈判开启。
两国共同组建了一个联合工作小组,其中包括美国的六个部门,国务院、财政部、贸易代表为三个共同主席,还有商务部、司法部和经济顾问委员会。
日本的外务省、大藏省、通产省(经产省前身)为三个共同主席,经济企划厅和公平贸易委员会是小组成员。
随着谈判的不断深入,联合小组也有所扩大,不断有其他部门加入到谈判当中。
•第一阶段谈判于1989年9月4日至1990年1月30日进行。
由于美日各执一词,双方分歧较为严重,谈判进展缓慢,一度陷入僵局。
美国列出了240项条款清单,涉及事项繁多,使得日本深为不满。
美国国内舆论则要求对日本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两国政治经济关系陷入紧张状态。
第二章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因素国际商务谈判开始前一定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收集必要的资料,这样才算是充分的准备。
否则,就会因为对环境因素不了解和对对方情况不了解而在谈判中陷入被动地位。
第一节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环境因素一、政治状况因素政治环境的变化,通常会对谈判的内容、进程乃至协议的履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优秀的谈判者都非常重视对政治环境的分析,特别是国际形势、谈判对手国家的政局以及政府间的双边乃至多边关系等方面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确保谈判顺利。
(一)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程度企业自主权的大小(二)经济的运行机制(三)政治背景(四)政局稳定性换届、民族纠纷、经济发展状况、与邻国关系(五)政府间的关系友好国家(兄弟式、朋友式)非友好国家如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先后实行国有化政策,一夜之间外来资本被剥夺,至今这一做法仍使不少发达国家在考虑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时顾虑重重。
再如两伊战争使许多国家蒙受巨大损失,中国由于在两伊的工程承包项目被迫停止,与两国的货物贸易合同得不到履行而损失巨大。
二、宗教信仰因素(一)宗教信仰的主导地位作用(二)宗教信仰的影响与作用会对下列事务产生影响:1)政治事务2)法律制度3)国别政策4)社会交往和个人行为5)节假日与工作时间如近年来中国布鞋风靡一些西欧和中东国家,在法国几乎人均一双中国鞋,然而突然某一天,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有人发现一批中国鞋鞋底波纹近似于阿位伯文“真主”字样,即刻引来一片愤怒,我驻外使馆也因此遭到骚扰,这批鞋被封存,最后通过埃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出面解释,风波才渐告平息。
三、法律制度因素(一)该国基本情况(二)执行情况(三)司法部门影响(四)受理案件的时间长短(五)执行其他国家法律的裁决所需程序四、商业习惯因素(一)企业的决策程序(二)文本与承诺(三)律师的作用(四)谈判成员的谈话次序(五)商业间谍问题(六)贿赂现象(七)竞争对手(八)翻译与语言五、社会习俗因素:第六章会讲到六、财政金融状况因素(一)外债在我国L 市的一个大型项目中,谈判者选择了美国的一家中型企业M 公司作为技术设备供应商。
第二章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因素第一节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环境因素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法律因素和心理因素。
由于课时比较短,时间紧,有关环境因素的内容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但要说明的是,自学并不是说环境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不重要,应该是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中东、非洲等政局动荡的地区,政治因素尤其重要。
教材有例举了日本和伊朗石化合作协议因伊朗政局不稳定无法履行的案例。
其实我国和伊拉克石油合作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案例:伊拉克阿赫代布油田发现于1979年,石油储量约为10亿桶。
早在1997年6月,中石油与伊拉克政府就签署了开采该油田的协议。
但由于当时伊拉克被联合国决议制裁,处于石油禁运之中,双方约定待联合国撤销对伊拉克的制裁之后即行开发。
未等到阿赫代布油田开发,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萨达姆政府倒台。
至此,关于阿赫代布油阳的合同是否继续履行,有关各方一直密切关注。
10年以后的2007年6月份伊拉克总统在访华期间,伊拉克石油部长声明待新石油法通过后恢复执行该协议,伊拉克现行的石油法不允许外国公司大规模参与本土石油开发,同时他还表示欢迎中国其他公司来伊拉克竞争更多的石油项目。
中国能顺利参加入伊拉克重建和石油开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伊关系的不断改善。
中国并非巴黎俱乐部的成员(巴黎俱乐部(Paris Club) 也称“十国集团” (Group-10),成立于1961年11月,是一个非正式的官方机构,由于其经常在巴黎克莱贝尔大街的马热斯蒂克旅馆聚会,故称巴黎俱乐部。
巴黎俱乐部始终是一个没有固定成员和组织章程的特殊集团,俱乐部的秘书处由10多个常驻代表组成,办公地点在法国财政部。
巴黎俱乐部的诞生是由于1856年阿根廷向国际社会发出了警告:它已无力偿还它所欠的债务。
其困难在于索债的银行和其它债权机构太多,无法进行双边谈判,于是,西方发达国家就产生了建立一个协调机构的想法。
由于情况紧急,人们便临时在法国召开了一次会议。
* * * * * * * * * * * * * * * * * * * 反向否定战术:? 引出对方的观点―据此得出结论―观点与结论对比―否定对方的观点,提出新建议―改变观点,达成协议。
案例分析6:美国大富翁霍华.休斯为了大量采购飞机,亲自与某飞机制造厂的代表谈判。
霍华.休斯性情古怪,脾气暴躁,他提出了34项要求。
谈判双方各不相让,充满火药味。
后来,霍华.休斯派他的私人代表出面谈判。
没有想到,私人代表满载而归,竟然得到了34项要求中的30项,其中包括11项非得到不可的。
霍华.休斯很满意,问私人代表是如何取得这样大的收获的。
? 私人代表说:“那很简单,每当谈不拢时,我都问对方:‘你到底希望与我解决这个问题?还是留待霍华.休斯跟你解决?’结果,对方无不接受我的要求。
”? 问:休斯与其助手共同使用了什么谈判策略? 黑白脸战术? 黑脸出场,态度强硬―白脸出场,态度缓和―以黑脸出场相威胁―迫使对手答应条件。
案例分析7:一位慈善家把他的大量时间和金钱都奉献给了心脏病研究,因而在这个圈子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当时,美国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正在就建立全国心脏病基金会的可能性进行调查,要求这位慈善家到会作证。
慈善家认为这是推进他最热心的事业的一个机会。
他请教了一些最优秀的心脏病专家和民间的心脏病研究组织,准备了简明而又材料翔实的演说词。
? 开听证会时,他发现自己被安排在第六个发言作证,前5人都是著名的专家――医生、科学家以及公共关系专家,这些人终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委员会对他们每个人的资格都一一加以盘问,还会突然问:“你的发言稿是谁写的?”? 轮到他发言时,他走到参议员们的面前说:“参议员先生们,我准备了一篇发言稿,但我决定不用它了。
因为我怎么能同刚才已发表过高见的那几位杰出人物相提并论呢?他们已向你们提供了所有的事实和数据,而我在这里,则是要为你的切身利益面向你们呼吁。
像你们这样辛劳的人,正是心脏病的潜在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