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静定梁的影响线绘制机动法.ppt
- 格式:ppt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节 静力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绘制影响线的基本方法有两种:静力法和机动法。
静力法作影响线的基本步骤包括:(1)选定坐标系,将单位集中荷载1F =放在任意x 位置;(2)根据平衡条件写出所求量值与荷载位置x 的函数关系式(称为影响线方程); (3)根据影响线方程直接绘出该量值的影响线图形。
本节主要讨论利用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及截面内力的影响线。
一、简支梁的影响线作如图10-4(a)所示简支梁支座反力A F 、B F 及截面C 的弯矩C M 、剪力SC F 的影响线。
取A 为坐标原点,向右为x 轴正向。
假设1F =作用在简支梁上任意x 位置(l x ≤≤0),根据梁的平衡条件0AM=∑和0B M =∑,可得到支座反力A F 、B F (向上取为正向)与x 的函数关系:l x l x F l x l F B A ≤≤⎪⎪⎭⎪⎪⎬⎫=-=0 (10-2) 式(10-2)就是A F 、B F 的影响线方程。
由此可知:A F 、B F 与荷载位置x 呈一次函数关系,所以A F 、B F 的影响线为直线图形。
因此只需定出两点即可绘出支座反力A F 、B F 的影响线,分别如图10-4(b)及图10-4(c)所示。
作弯矩C M 影响线时,仍以结点A 为坐标原点,x 表示单位集中荷载1F =作用点位置,以使梁截面的下边缘纤维受拉的弯矩为正。
当1F =在截面C 左侧梁段AC 上移动时,为了计算方便,取截面C 以右部分作为隔离体,由截面法可得:b F M B C .=(a x ≤≤0) (10-3a )由于AC 范围内B F 影响线为一条直线,且b 为常数,因此C M 影响线在AC 范围内也为直线,而且竖标等于B F 影响线相应竖标乘以b 。
当1F =在截面C 右侧梁段CB 上移动时,取截面C 以左部分作为隔离体,由截面法可得:a F M A C .=(l x a ≤≤) (10-3b )同时,由于在CB 范围内A F 影响线为一条直线,且a 为常数,因此C M 影响线在CB 范围内也为直线,而且竖标等于A F 影响线相应竖标乘以a 。
§9-5 超静定力的影响线1、影响线的特征与求解方法1)影响线的特征静定结构——反力、内力影响线均为直线;位移影响线为曲线。
超静定结构——各量值的影响线均为曲线。
2)影响线的求作方法静力法——利用静力平衡条件求影响线方程,进而绘制影响线。
但对超静定力的影响线须解超静定问题,复杂、少用。
机动法——利用影响线与移动载荷作用点位移(挠度)图的比拟关系,快速绘制影响线轮廓。
简便、实用。
2、机动法求作超静定力影响线以图9-14连续梁(超静定梁)M K的影响线为例,说明用机动法求作超静定力影响线的方法。
1)取基本结构(超静定、几何不变体系)图b——去掉与XK 相应的约束,代之以(暴露出)约束反力XK ;A B C D EF P=1K(a)原结构A B C D EF P=1X K(M K)(下拉为正)(b)基本结构图9-14§9-5 超静定力的影响线2)建立力法典型方程k kk kp X δδ+=1()kp k pk kk kkX x δδδδ∴=-=-⋅()()pk kp x x δδ=ABCD EF P =1K ABCD E F P =1X K (M K )(下拉为正)(b)基本结构§9-5 超静定力的影响线K 截面相对转角为0式中δkk ——常数,不随X 而变化。
δpk ——载荷F P =1位置参数X 的函数,即δPK =δPK (x),其位移图如图9-14c 所示。
互等定理图9-14ABCDEX K (M K )(下拉为正)θB(c)挠度图⏹写成更明确的形式:()()1pk kkk x x X δδ=-ABCD EK+图9-15X k (M k )的影响线结论:X k 与δpk 成正比;挠度图即为影响线轮廓线图9-14ABCDEX K (M K )(下拉为正)θB(c)作用挠度图1kM=§9-5 超静定力的影响线X k 向上为正δpk 以向下为正(与p=1同向)X k 与δpk 反向3、求做超静定力影响线的步骤⏹1)撤去与所求约束力(或量值)相应的约束,代之以反力X K ;●2)使体系沿X K 正方向发生位移,作出移动载荷作用点的挠度δPK =δPK (x)(位移)图即为影响线X K (x)的形状;●3)将δPK 图除以常数δKK 使可确定影响线的具体数值;●4)横坐标以上图形为正号,横坐标以下图形为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