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TOC-Vwp总有机碳分析仪操作规程1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5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XXX有限公司XXXCo.,Ltd1.目的建立TOC-V WP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2.范围QC实验室使用和维护TOC-V WP总有机碳分析仪。
3.责任1)QC负责本SOP的编写,修订,培训及实施。
2)QA负责SOP的审核以及监督执行。
4.定义(无)5. 规程:5.1 操作规程5.1.1标准溶液的配制和保存5.1.1.1 TC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准确称取标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预先用105℃~120℃加热约1小时后,在干燥器内放冷)2.125g至1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1L的刻度线上,混合均匀。
此溶液的碳浓度相当于1000mg C/L(1000mg C/L=1000ppmC),作为标准储备液保存。
使用时将此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即可。
5.1.1.2 IC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准确称取标准试剂碳酸氢钠(预先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小时)3.50g和碳酸钠(预先在280℃~290℃下加热1小时后,在干燥器中放冷)4.41g至1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1L刻度线上,混合均匀。
此溶液碳浓度相当于1000mg C/L(1000mgC/L=1000ppmC),作为标准储备液保存。
使用时将此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即可。
5.1.1.3 标准溶液的保存标准溶液的浓度容易变化,特别是低浓度的,应密封保存在阴暗处,保存容器最好用玻璃瓶。
1000mg C/L的标准储备液密封保存在冰箱中的期限约2个月。
稀释后制成的100mg C/L标准溶液密封保存在冰箱中的期限约1周。
由于IC标准溶液会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容易变化,密封保存非常重要。
当产生测定值的重现性恶化,或灵敏度变化等现象时,请重新配制标准溶液。
如在标准溶液中发现少量混浊时,由于变质的可能性增大,请重新配制。
5.1.2 仪器的准备和样品测试5.1.2.1 打开电源,按仪器前面右下方的电源键。
系列总有机碳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向用户提供系列总有机碳分析仪的安全操作指南及保养规程。
请在使用仪器之前仔细阅读本文档,并按照其中的规范操作和维护仪器。
这将确保仪器的正确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 安全操作2.1 使用环境•仪器应在室温下使用,温度范围为15°C至30°C。
•避免暴晒、潮湿、尘土和腐蚀性气体等环境。
•请确保取样环境干燥和清洁。
2.2 电源要求•使用稳定的交流电源,电压范围为220V至240V,频率为50Hz。
•请务必使用接地插头,确保仪器的安全运行。
2.3 操作准备•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并确保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保仪器的各个部件连接牢固。
•打开仪器前,请确保样品架空无样品。
•预热仪器至所需温度,通常需要15分钟。
2.4 样品操作•确保样品符合仪器适用的有机碳分析范围。
•使用专用工具准确取样,并确保样品完整和干燥。
•样品注入时,请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中的指导进行。
•在样品操作时,避免将手指或其他杂物接触到样品。
2.5 数据处理与存储•将仪器产生的数据及时备份存储。
•数据处理过程中,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对数据进行标识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2.6 仪器维护•使用后,请及时清洁仪器外部表面,可使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
•定期对仪器进行内部清洁和维护。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仪器维护手册。
•避免仪器受到震动或撞击。
•如遇仪器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人员进行维修。
3. 保养规程3.1 日常保养•在仪器运行期间,注意仪器外部的异常状况,如温度过高或异常噪音等。
•定期清理仪器周围的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检查仪器的电源线、接线和连接处是否松动或有损坏。
•定期检查并更换仪器内外部零部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2 定期维护•按照仪器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如更换滤芯、校准仪器等。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EMSIE-QSD-实35/0TOC-L总有机碳操作及规程一、适用范围:本仪器适用于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总有机碳(TOC)。
二、技术特征:工作温度:680℃最多重复测定:20次检出限:0.1mg/l测定下限:0.5 mg/l三、操作方法3.1 开机顺序:1.打开空气钢瓶,调节压力为0.2MPa。
2.打开TOC-L主机和PC电源,进入工作软件,新建样品表,点击联机按键,主机开始升温工作。
3.点击背景监视按键,查看仪器工作参数,待所有选项正常(绿色)后,仪器正常工作。
3.2样品测定A:直接法(NPOC)1.在工作软件中点击“新建标准曲线”键,选择实验方法为NPOC法,设定进样量、标准曲线各点浓度、稀释倍数及重复次数等各参数,将进样管放入溶液中,按“开始”键,,开始测定。
待标准曲线完成测定后,取名并保存。
2.点击“新建方法文件”,设定参数并保存。
3.建立样品表,选择标准曲线和方法文件,输入样品名称、稀释倍数等各参数,点击“开始”键,依次将进样管放入各样品溶液中,进行样品分析。
B:差减法(TC-IC)1.分别测定TC和IC标准曲线,并取名保存。
(步骤与NPOC法相同,参见4.2-A-1)2.点击“新建方法文件”,设定参数并保存。
3.建立样品表,选择标准曲线和方法文件,输入样品名称、稀释倍数等各参数,点击“开始”键,依次将进样管放入各样品溶液中,进行样品分析。
3.3 关机程序1. 点击关机按键,仪器自动降温,关闭工作软件及PC。
2. 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关闭仪器主机电源3. 关闭钢瓶阀门。
四、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观察空气压力是否稳定,可适当调节压力,以防止仪器因压力变化而报警,以致停止工作。
2.注意废液的排放和收集。
3.不可在仪器未降至室温之前关闭电源。
4.注意加湿器、清洗液、水封器和辅助溶液(盐酸溶液和磷酸溶液)的量,应及时加至需要刻度。
编写:审核:批准:批准人职务:日期:。
总有机碳分析仪操作说明书操作说明书一、总有机碳分析仪概述总有机碳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仪器。
它采用先进的氧化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水样、土壤样品等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二、仪器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 确保总有机碳分析仪已经连接电源并处于工作状态。
(2)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氧化剂和催化剂。
(3) 将样品采集容器放在样品台上,并确保台面清洁,无杂质。
2. 样品处理(1) 将待测样品倒入样品采集容器中。
(2) 确保样品采集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样品外泄。
(3) 将采集容器放置在仪器的样品台上。
3. 参数设置(1) 打开仪器的显示屏,按照菜单提示选择“参数设置”选项。
(2) 根据样品的特性和要求,设置合适的分析参数,如温度、时间等。
(3) 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保存并退出设置界面。
4. 启动分析(1) 在仪器的显示屏上,选择“开始分析”选项。
(2) 仪器开始进行样品的氧化处理和碳含量分析。
(3) 等待分析完成。
5. 结果读取(1) 当仪器分析完成后,显示屏会显示分析结果。
(2) 记录或导出分析结果,包括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
(3) 检查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质控验证。
6. 清洁与维护(1) 分析结束后,关闭仪器的电源。
(2) 清洁仪器,去除样品残留物和污渍。
(3) 定期维护仪器,保持其正常运行。
三、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等。
2. 使用仪器时,遵循仪器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指南和安全注意事项。
3. 样品处理过程中,严禁将有害或腐蚀性物质接触到仪器或人体。
4. 遵循规定的样品量和仪器参数,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分析完成后,及时关闭仪器的电源,做好仪器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总有机碳分析仪操作说明书到此结束。
祝您使用愉快!。
总有机碳分析仪使用方法总有机碳(TOC)是指样品中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量。
总有机碳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中总有机碳含量的仪器。
本文将介绍总有机碳分析仪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地操作该仪器。
仪器准备在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之前,确保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认仪器已经正确连接到电源和气源。
2.检查仪器的各部件是否干净,无损坏。
3.准备好标准样品用于校准仪器。
校准仪器在每次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之前,都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仪器的步骤如下:1.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校准。
将标准溶液注入样品室中,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校准。
2.选择合适的校准曲线,并确认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值。
3.根据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值,计算样品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测量样品在测量样品之前,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准备样品:1.将样品加入适当的样品容器中。
2.将样品容器放置到样品室中。
3.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步骤设置测量参数。
分析数据测量完成后,可以通过仪器提供的软件分析数据。
在分析数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总有机碳含量,分析数据的差异性。
维护保养为了确保总有机碳分析仪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1.清洁仪器的各部件,确保仪器表面干净。
2.定期更换耗材和易损件。
3.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验证。
结论总有机碳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中总有机碳含量的重要仪器。
正确使用和维护总有机碳分析仪将有助于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希望本文提供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用户正确操作总有机碳分析仪,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以上是总有机碳分析仪的使用方法,请遵循上述步骤进行操作。
总有机碳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总有机碳分析仪(TO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TOC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以确保它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前言TOC分析仪是一种高科技的精密仪器,涉及到多种化学试剂和电子元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保养。
操作不当或质量不佳的化学试剂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使用TOC分析仪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本文,了解TOC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要求。
安全操作规程1. 适当的场所TOC分析仪应当放置在干净、相对无尘、通风良好且温度适宜的地方。
尽量避免将TOC放置在易爆场所或者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2. 正确的电源和电气接线在使用TOC分析仪之前,应当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适配器或插头是否安全接地。
同时,在连接设备的电器元件时应确保接线正确,为了防止遭受电击,不要使用大功率等高危电器设备在同一个插座上插头进行使用。
3. 安全使用化学试剂TOC分析仪涉及到多种化学试剂,包括稀酸、有机化学试剂及其他分析试剂。
在使用化学试剂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安全指南和材料安全数据表格。
操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等。
4. 正确使用TOC分析仪在使用TOC分析仪前必须确保所有的连接均已正确地连接在一起,分析仪器的底座与检测室的密封与堵线连接器都必须严密可靠。
在TOC 分析仪运行过程中,应不断地关注分析仪器的状态,如果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分析仪器的状态并排除故障。
5. 熟悉分析仪器的特性在使用分析仪器之前,必须熟悉分析仪器的特性和原理。
TOC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将水样中的总有机碳氧化分解,然后测量氧化碳的总量。
正确理解TOC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并正确连接被测试样品的数量和浓度范围对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
保养规程1. 定期清洁及维护持续的运行将产生积碳和污垢,如果不及时清理,会降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缩短分析仪器的寿命。
某公司总有机碳分析仪TOC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将TOC仪器接通电源并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仪器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确认仪器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2.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水样进行仪器的校准,确保TOC仪器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校准过程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确保每个校准步骤都得到正确的执行。
3. 取样准备:将待测水样采集到干净的容器中,并根据实验要求适当稀释。
4. 样品处理:将水样加入到TOC仪器的样品池中,按照仪器的操作要求进行样品处理。
通常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样品中存在的颗粒物或气泡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5. 启动测试:根据仪器说明书的步骤,启动TOC仪器进行测试。
等待仪器完成测试过程并打印出测试结果。
6.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同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措施。
7. 仪器维护:测试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和维护TOC仪器,以确保下次使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有机碳分析仪TOC的使用方法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操作步骤。
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可以确保TOC仪器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实验和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监测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总有机碳(TOC)是指水中所有的有机碳物质的总和,其主要来源包括有机废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雨水。
对水中TOC的监测不仅能够评估水体的污染情况,还可以为环保、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领域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总有机碳分析仪TOC的使用方法对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总有机碳分析仪TOC通常采用光催化氧化、化学氧化和高温燃烧三种方式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然后将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测定所需的信号。
在使用TOC分析仪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在实验室环境中要确保电源和稳压电源能够满足全部设备的电需求。
其次,进行校准,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设备被正确校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目的:规范TOC总有机碳测定仪的使用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TOC总有机碳测定仪。
责任人:检验人员及质检负责人。
内容:1. 标准溶液的制备2. 样品预处理3. 仪器分析准备4. 仪器操作步骤一. 标准溶液的制备1.TOC 测定的标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用于TC 标准。
碳酸钠用于IC 标准。
碳酸氢钠用于IC 标准。
2.TC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TC 标准溶液1)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在105—120℃下干燥约 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2.125g 。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3.IC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IC 标准溶液:1)碳酸氢钠NaHCO3预先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小时;碳酸钠Na2CO3预先在280—290℃下干燥约 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碳酸氢钠3.50g及碳酸钠4.41g。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4. TN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TN 标准溶液:1)硝酸钾KNO3在不高于105-110℃干燥 3 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硝酸钾7.219g。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5.TC 和 TN 标准的制备100 ppm TC和100 ppm TN:1) 1000 ppmTC标准溶液和1000ppmTN标准溶液各100ml装入1L容量瓶中。
2) 加25ml的2MHCl(最终浓度0.05M)。
3) 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4) 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6.2moL/LHCl的制备1)取浓 HCl (约37%,相当于12 M)50mL,加入250mL蒸馏水,即稀释6倍。
混合均匀。
2) 转移溶液到 250 ml 瓶(标准附件)中。
在线总有机碳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在线总有机碳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仪器设备。
该设备具有精确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水质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介绍在线总有机碳分析仪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保养方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 安全操作规程2.1 设备准备•确保设备放置的场所通风良好,并远离易燃物品、强磁场等。
•检查设备是否与电源连接稳定,确保接线无松动或短路现象。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2.2 设备操作•在使用设备前,应先阅读并理解相关操作手册和安全须知。
•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在进行样品处理前,应先将待测样品注入样品瓶中,并保持瓶盖紧闭。
•确保仪器连接正确并定位准确,避免错误操作引起设备损坏或样品污染。
•对于待测样品的浓度较高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稀释,避免设备受损。
•尽可能避免碰触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以防止静电等物理损坏。
2.3 紧急情况处理在线总有机碳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样品泄漏等。
在这些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切勿慌张,保持冷静,并立即切断电源,以避免进一步危险。
•其次,及时与维修人员取得联系,并按照其指示进行操作。
•如果发生样品泄漏,应立即将泄漏液体转移到密封容器中,并通风处理泄漏现场。
3. 设备保养规程为了确保在线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保养。
以下是关于设备保养的几个重要规程:3.1 清洁设备定期清洁设备的外壳、键盘、显示屏等部件,并确保清洁剂不会对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对于内部部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洁和维护。
3.2 校准仪器定期对在线总有机碳分析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前,需要按照操作手册的指引,准备校准液和标准样品,并按照要求设置校准参数。
TOC-V WP仪器操作规程一、仪器用溶液的配制1.稀释水(1)使用清洗剂清洗稀释水瓶(附属品),用自来水彻底地刷洗后,再用纯水刷洗几次。
(2)装入纯水到容器的2L刻度上。
(3)容器放置到仪器右侧。
(4)将来自仪器主机的稀释水取样管(附『DILUTION』标志的管)插入瓶帽孔中。
(5)在距管前端约200mm 处安装配线带,防止管与瓶帽脱开。
(6)将瓶帽装到容器上。
注释:确认稀释水取样管的前端插入容器的底部。
2.25%(w/w)H3PO4的制备(1)将浓H3PO4(85%,比重约1.69)稀释5倍。
(2)比如取100ml磷酸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零水定容到容量瓶刻度。
(3)转移溶液到500 ml 瓶(标准附件)中。
(4)加盖盖紧。
(3)容器放置到仪器左侧。
(4)将来自仪器主机的取样管(附『H3PO4』标志的管)插入瓶帽孔中。
(5)在距管前端约200mm 处安装配线带,防止管与瓶帽脱开。
(6)将瓶帽装到容器上。
注释:确认取样管的前端插入容器的底部。
3.过硫酸钠溶液(1)将60g过硫酸钠与15mL磷酸溶于纯水中。
(2)加水至500mL。
(3)转移溶液到500 ml 瓶(标准附件)中。
(4)加盖盖紧。
(3)容器放置到仪器左侧。
(4)将来自仪器主机的取样管(附『Persulfate』标志的管)插入瓶帽孔中。
(5)在距管前端约200mm 处安装配线带,防止管与瓶帽脱开。
(6)将瓶帽装到容器上。
注释:确认取样管的前端插入容器的底部。
二、总碳TC、无机碳IC标准溶液的配制1.1000 ppm TC 标准溶液(1)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在105—120℃下干燥约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2.125g 。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2个月。
2.1000 ppm IC 标准溶液(1)碳酸氢钠NaHCO3预先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小时;碳酸钠Na2CO3预先在280—290℃下干燥约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操作规程
1 打开氧气瓶总阀,调整氧气减压阀的分压阀至0.2-0.4兆帕(MPa)。
2 打开主机电源。
3 打开计算机,待主机指示灯变绿后,双击multiWin图标,打开软件。
4 设定:调节针型阀(Main)使MFM1的流量在160±3,设定催化剂所需测量温度。
5 新建方法:点击方法,选择新建,在名称中键入新文件名,并选择相应参数。
6 校准曲线:点击校正或选择上方的测量,进行校准曲线的制作。
7 测量样品:选择测量,点击下拉菜单启动测量(开始测量)或直接点击F2快揵键,输入样品表名称,点开始。
待检测完毕后,调出样品表,打印测试结果,退出测量程序。
8关机:选择退出按扭,退出软件,关闭主机电源,关闭计算机电源,将氧气瓶总阀关闭,松开氧气瓶分压阀。
总有机碳分析仪系列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总有机碳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水中有机物的仪器。
本文档旨在介绍总有机碳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和正确的保养方法,以确保使用者能够安全运行仪器并保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
2. 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之前,用户应仔细阅读并理解以下安全操作规程。
2.1. 电气安全•在使用仪器之前,确保电源和线缆没有损坏或裸露,并正确地连接到适当的电源插座上。
•请勿将湿手插入电源插座或触摸带电的部件。
•在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请拔掉电源插头以防止意外触电。
2.2. 气体安全•在使用仪器时,确保仪器正常通气并处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对于需要使用高纯度气体的仪器,请确保气瓶连接牢固,并防止泄漏。
•使用气瓶时,请遵循厂商提供的气瓶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3. 样品处理安全•在处理样品时,戴上合适的防护手套和眼睛保护装置,避免直接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确保仪器的样品区域干净、整洁,并及时清理任何样品残留物。
•遵循正确的废弃物处理程序,将有害化学物质和废液妥善处置。
2.4. 仪器操作安全•在使用仪器之前,请充分阅读并理解仪器操作手册,并遵循操作步骤。
•在更换仪器零部件、清洁仪器或进行维护之前,请先确保仪器已正确断电。
•避免松动或摇晃仪器,以防止意外掉落。
•禁止非授权人员进行仪器的维修或调整。
2.5. 紧急情况处理•在发生火灾、电气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使用仪器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熟知仪器的紧急停机程序,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避免伤害和进一步损坏。
3. 保养规程为确保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用户应按照以下保养规程进行定期维护。
3.1. 日常保养•每日使用后,使用柔软的织物或纸巾清洁仪器的外部表面,确保仪器的外观整洁。
•周期性地检查仪器连接线和电源线是否有损坏或松动。
•定期检查仪器的软件版本,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新。
3.2. 定期保养•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中的指导,定期更换使用的耗材和易损件。
TOC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在日常生活中,万物生存离不开水,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水和废水的监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日益引起关注。
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下如何操作:测试工序的流程TOC分析仪的测试工作方式为自动化进行。
测试人员需要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在实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调整和值守。
TOC分析仪的测试项目包含:1)在线分析;2)离线分析;3)系统适应性验证;4)零点校准。
准备工作1、向冷却器中加纯水至冷凝水排水管位置,向加湿器中加纯水至Hi。
2、准备稀释水:2mol/L的HCl绘制标准曲线1、配制标准溶液①配制1000ppm的TC标准溶液1)邻苯二甲酸氢钾在105120℃下干燥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精准称量2、125g溶解在1L容量瓶中,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②配制1000ppm的IC标准溶液1)碳酸氢钠预先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小时,碳酸钠预先在280290℃下干燥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精准称量碳酸氢钠3、5g及碳酸钠4、41g,溶解在1L容量瓶中,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在线分析流程1)在系统操作选择界面中,按“在线分析”图标,进入到“用户登录”界面;2)在登录页面的对话框中输入系统已存在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按“确定”标进入到“在线分析”界面;3)在确认仪器已正确接入管路后,点击‘开始图标,系统进入到运行状态,管路中的样液开始流动,等待10秒后,界面上会显示当前的测试数据和测试时间(管路)。
4)仪器在运行状态下,点击‘停止图标,仪器则进入暂时停止状态,假如要恢复检测只需点击开始即可。
假如要退出测试,则在暂时停止的状态下,点击‘退出图标,退出当前的在线检测;5)仪器在运行状态下,直接点击‘退出图标时,仪器将还会处于在线检测模式的运行状态,只是离开了在线运行的界面。
假如需要退出在线运行模式就必须重新登录,进入在线运行界面,停止运行后才略退出在线运行模式;。
分析仪总有机碳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分析仪总有机碳分析仪(TOC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质中有机碳含量的仪器。
为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以下是TOC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仪器摆放•将TOC分析仪放置在平整、干净、无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室内。
•保持仪器周围通风良好,确保仪器正常散热。
2.2 电源接线•仅使用配套的电源线,并确保电源线无损坏。
•在接通电源前,检查仪器后方的电压选择开关,确保电压设定正确。
•在操作仪器前,检查电源插座和插头之间的接触处是否干净,避免因接触不良而导致触电风险。
•确保电源插座与其他电器设备的负载合理分配,避免过载情况。
2.3 样品操作•在操作样品之前,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
•严禁用手直接接触样品,使用合适的工具或仪器进行样品处理。
•避免将有机溶剂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接触到皮肤或吸入到呼吸道中。
2.4 仪器操作•在使用仪器之前,仔细阅读操作手册,并对仪器的操作流程进行充分理解。
•在仪器连接电源之前,确保所有仪器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没有损坏或松动。
•仅使用专用的试剂和耗材,并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添加。
•在仪器操作过程中,保持操作台面整洁,避免堆放杂物,防止杂物引起的仪器故障。
2.5 紧急情况处理•在仪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可疑气味,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人员。
•在紧急情况下,应按照操作手册中的紧急停机程序进行操作,以保证人员安全和仪器完整。
3. 仪器保养规程3.1 日常保养•定期检查仪器的外部表面和内部部件,清除灰尘和杂物。
•清洁仪器的工作台面和操作区域,保持干净整洁。
•检查仪器电源线和插头,确保连接良好,没有损坏或松动现象。
3.2 仪器维护•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和更换关键部件。
•根据操作手册中的要求,更换试剂和耗材。
•注意及时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以避免仪器的进一步损坏。
总有机碳分析仪操作规程1.开机1.1接好电源,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1.2仪器稳定后,打开打印机电源。
2.操作方法2.1 准备工作2.1.1用待检水样冲洗进样管路外表面,然后将进样管路插入待检水样中。
2.1.2接样品要有专用的样品瓶(具塞锥形瓶),且所接水样要距离瓶口1cm左右。
2.1.3开机后,仪器显示主界面。
2.1.4点击进入“手动模式”,弹出“手动模式”界面。
在该界面内点击“高速运行”,对管路进行快速冲洗,一般状态下冲洗时间不得低于5分钟,当仪器第一次使用、长期不用或检测过较高浓度的TOC后,冲洗时间不得低于8分钟。
2.1.5 冲洗完成后,点击“×”退回主界面。
2.2 离线测试2.2.1 在“主界面”的状态下,点击“进入离线分析系统”,进入“输入离线检测批号”界面,输入批号,批号输入为1-99的整数,然后点击“ok”键确认,系统会在批号前自动增加年、月、日期,不得重复输入同一个批号。
2.2.2 输入批号后,点击“开始离线检测”,系统进入离线检测界面。
2.2.3 测试完成后,数据直接从打印机打出。
2.3数据查询2.3.1 在开机后显示的主界面状态下,点击“数据查询”,进入数据查询界面。
2.3.2 点击“查询离线数据”,进入“离线数据查询”界面,输入要查询的批号,输入月、日和后两位编号,然后点击开始搜索。
2.4 维护2.4.1注意事项2.4.1.1检测水样含有可见异物时必须使用过滤器,过滤器的滤膜孔径应≤60μm。
2.4.1.2 进样管运行时应没入液面以下,管口置于靠近容器底部的溶液高度1/3处,停机状态也应让管路浸在纯水中。
长期不使用仪器(7天以上),排空管路里的残留的水样后,将进样管和排液管用封口膜封住,防止污染,并定期(每15天一次)用洁净水样冲洗管路。
2.4.1.3 仪器内部管路中有气泡时,检测数据会受到干扰。
若观测到透明的Teflon管中有气泡时,应用纯水冲洗管路直至气泡完全排出。
TOC仪操作规程liquitoc总有机碳分析仪操作规程仪器操作步骤:1、关上电脑2、开启liquitocⅱ电源,开自动进样器3、关上软件,要到电脑屏幕下面部分由粉红色变为绿色,表明联机顺利(若一直为粉红色,表明联机未成过调节压力表使其读数在1.0-1.2bar之间。
5、设置自动进样器:system――feeding――选“single”、“with89positions”“needleplunged”――ok(每次开机均要设置自动进样器)6、如果反应管须要拆装,拆装后应当继续执行校准程序(见到后)。
7、当温度达至800度时,已经开始仪器冲洗程序:a.在自动进样器1号孔位放一杯超纯去离子水(超纯水或去离子水再用0.45微米生物膜过滤,以除去碳氮本底及气泡,同时也回去除了大部分微生物)。
b.冲洗水路:(由于大塑料杯的容积只有7ml,每次冲洗仪器须要稀释约12ml水,所以在冲洗时必须备注意往小塑料杯中注水,以防吸入空气,影响仪器测定精度)。
操作步骤:op tions――maintenance――ventilate,此过程主要冲洗螺旋管,一遍继续执行顺利完成process表明standby,再按上述步骤继续执行一遍,共继续执行三遍。
冲洗整洁的螺旋管应当看不出气泡。
冲洗过程首先吸瓶中水(冲洗空气),再喷烧杯中水(自动进样则吸小塑料杯中水),最后喷盐酸,整个过程自动顺利完成。
c.冲洗气路:水路冲洗顺利完成后,接着冲洗气路,操作步骤为:options――maintenance――flush,气路清洗一遍即可。
8、搞标准曲线(通常一条标线可以采用半年左右,少于半年最出色再次搞标线,可能将因为经过半年,仪器内部使用的许多易耗品均已经更换,影响仪器本底),检测样品时只需调用标线即可。
9、样品检测:步骤:1)新建界面2)命名空白:双击“name”,输入空白名称,点击“ok”3)样品命名:(同空白),重复样可以同名。
4)输入浓度范围(调用工作曲线):双击“conc.range”,点选工作曲线名称,点击“ok”5)如果样品较多,工作时间较长,需要设定“睡眠”。
目的:规范TOC总有机碳测定仪的使用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TOC总有机碳测定仪。
责任人:检验人员及质检负责人。
内容:1. 标准溶液的制备2. 样品预处理3. 仪器分析准备4. 仪器操作步骤一. 标准溶液的制备1.TOC 测定的标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用于TC 标准。
碳酸钠用于IC 标准。
碳酸氢钠用于IC 标准。
2.TC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TC 标准溶液1)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在105—120℃下干燥约 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2.125g 。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3.IC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IC 标准溶液:1)碳酸氢钠NaHCO3预先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小时;碳酸钠Na2CO3预先在280—290℃下干燥约 1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碳酸氢钠3.50g及碳酸钠4.41g。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4. TN 标准的制备1000 ppm TN 标准溶液:1)硝酸钾KNO3在不高于105-110℃干燥 3 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
2)准确称量硝酸钾7.219g。
3)溶解后装入1L容量瓶中。
4)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5)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5.TC 和 TN 标准的制备100 ppm TC和100 ppm TN:1) 1000 ppmTC标准溶液和1000ppmTN标准溶液各100ml装入1L容量瓶中。
2) 加25ml的2MHCl(最终浓度0.05M)。
3) 加零水至容量瓶标线。
4) 密闭并在4℃下保存。
溶液可稳定 2 个月。
6.2moL/LHCl的制备1)取浓 HCl (约37%,相当于12 M)50mL,加入250mL蒸馏水,即稀释6倍。
混合均匀。
2) 转移溶液到 250 ml 瓶(标准附件)中。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XXX有限公司XXXCo.,Ltd
1.目的
建立TOC-V WP总有机碳分析仪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2.范围
QC实验室使用和维护TOC-V WP总有机碳分析仪。
3.责任
1)QC负责本SOP的编写,修订,培训及实施。
2)QA负责SOP的审核以及监督执行。
4.定义(无)
5. 规程:
5.1 操作规程
5.1.1标准溶液的配制和保存
5.1.1.1 TC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准确称取标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预先用105℃~120℃加热约1小时后,在干燥器内放冷)2.125g至1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1L的刻度线上,混合均匀。
此溶液的碳浓度相当于1000mg C/L(1000mg C/L=1000ppmC),作为标准储备液保存。
使用时将此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即可。
5.1.1.2 IC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准确称取标准试剂碳酸氢钠(预先在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小时)3.50g和碳酸钠(预先在280℃~290℃下加热1小时后,在干燥器中放冷)4.41g至1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1L刻度线上,混合均匀。
此溶液碳浓度相当于1000mg C/L(1000mgC/L=1000ppmC),作为标准储备液保存。
使用时将此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标准溶液即可。
5.1.1.3 标准溶液的保存
标准溶液的浓度容易变化,特别是低浓度的,应密封保存在阴暗处,保存容器最好用玻璃瓶。
1000mg C/L的标准储备液密封保存在冰箱中的期限约2个月。
稀释后制成的100mg C/L标准溶液密封保存在冰箱中的期限约1周。
由于IC标准溶液会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容易变化,密封保存非常重要。
当产生测定值的重现性恶化,或灵敏度变化等现象时,请重新配制标准溶液。
如在标准溶液中发现少量混浊时,由于变质的可能性增大,请重新配制。
5.1.2 仪器的准备和样品测试
5.1.2.1 打开电源,按仪器前面右下方的电源键。
(电源键再按一次时,仪器的电源关闭。
)
电源键
5.1.2.2 载气压力的设定
5.1.2.2.1 载气供应源一侧的压力设定在300kPa。
(使用压缩空气或罐装空气时,确认供气压力大于300kPa,小于600kPa。
)打开仪器前门,用载气调压旋钮调节压力至200kPa。
5.1.2.2.2 载气流量的设定
设定TOC-V 的载气流量,打开仪器的前门。
旋转载气用流量调节上下键,使流量计为200mL/min。
5.1.2.3 软件操作和样品测试
打开计算机,打开“TOC-V样品表编辑器”,联机(预热时间约20分钟)。
打开仪器前门,调整TC反应室载气压力,控制在200KPa。
调整TC反应室载气流速,控制在200mL/min。
如需调节IC反应器吹扫气流(一般工程师初次安装时已经调节):打开仪器前门,从样品表编辑器下,打开[仪器] >[维护]>[调节喷射气体流速(湿化学)]。
在弹出窗口中点击[开始]。
旋转吹扫气调节旋钮,至流速为200mL/min。
调节后,点击[停止]键。
点击[关闭]。
若要作标准曲线,则先从[文件] >[新建] >[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向导设定相关参数;若要作样品,则先从[插入] >[样品] >[手动编辑参数] >[分析信息] >[标准曲线] >[注射参数] 根据测定需要,从[插入]中插入[标准曲线]、[样品]或者[监控样品],分别对应测定标准曲线、未知样品,或者监控样品。
仪器稳定后,即[背景监视]中各项目显示绿色后,将取样管放入被测样品里,点击[开始],开始测定。
选择[查看样品窗口],可实时看到样品出峰情况。
实验结束。
结果自动保存。
5.1.2.4 关机
从[仪器]中选择[关机],确定后载气立刻停止,可以关闭载气阀门。
反应室内自动降温,半小时后仪器电源自动关闭。
5.2 设备维护
5.2.1 二氧化碳吸收器的更换
位于仪器后方二氧化碳吸收器(P/N 630-00999)一年更换一次。
5.2.2 卤素脱除器的更换
卤素脱除器吸收氯时,内部的吸收剂发黑变色,随着吸收量的增加向出口侧发展。
变色的先端达到快到末端的位置时,更换新的卤素脱除器。
5.3 使用注意事项
5.3.1本仪器测碳浓度大于200PPM需要稀释。
5.3.2测过高浓度的液体后再测低浓度需通过多次进样来清洗管路。
5.3.3过硫酸盐的配制
取60g过硫酸钠加15mL磷酸(85%)用纯水溶解并稀释到500mL。
5.3.4酸的配制
取100mL磷酸(85%)用纯水溶解并稀释到500mL。
5.4 校准
5.4.1 校准周期:每年一次和每次维修后。
5.4.2系统适用性试验
5.4.2.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蔗糖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蔗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总有机碳检查用水溶解并稀释成每升中约含1.20mg的溶液(每升含碳0.50mg)。
1,4-对苯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1,4-对苯醌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总有机碳检查用水溶解并稀释成每升中约含0.75mg的溶液(每升含碳0.50mg)。
5.4.2.2试验
取总有机碳检查用水、蔗糖对照品溶液、1,4对苯醌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依次记录仪器总有机碳响应值。
按下式计算,以百分数表示的响应效率应为85% ~ 115%。
r ss- r w
×100%
r s - r w
式中r w为总有机碳检查用水的空白响应值;
r s 为蔗糖对照品溶液响应值;
r ss为1,4-对苯醌对照品溶液响应值。
5.4.3灵敏度试验
5.4.3.1 TC 50ppm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将TC标准储备液准确地用纯化水稀释,配制成含碳量为50ppm浓度的标准液。
5.4.3.2 TC反应室载气流量的调节
打开仪器的前门。
旋转TC吹扫气流量调节旋钮,使流量计为150mL/min。
5.3.3.3 试验
将50ppm标准溶液,进500uL,按[开始]采集记录数据。
重复进样5~6次。
使其平均面积为1700±300,CV (n=5~6) ≤1.5%。
5.3.4 重复性试验
5.3.4.1 IC 50ppm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将IC标准储备液准确地用纯化水稀释,配制成含碳量为50ppm浓度的标准液。
5.3.4.2 IC反应室载气流量的调节
从样品表编辑器下,打开[仪器] >[维护]>[调节喷射气体流速(湿化学)]。
在弹出窗口中点击[开始]。
打开仪器前门,旋转IC吹扫气流量调节旋钮,至流速为150mL/min。
调节后,点击[停止]键。
点击[关闭]。
5.3.4.3 试验
将含碳量为50ppm标准溶液,进500uL,按[开始]采集记录数据。
重复进样5~6次。
使其CV (n=5~6) ≤1.5%。
5.3.5变化进样体积线性测试
变体积进样要求自动进样器能够准确进样。
5.3.5.1对纯化水分别用以下的体积:200, 500, 1500, 3000,5000μL进样。
对于每一个峰,以峰面积和进样体积作直线确定相关系数(R2), 相关系数(R2)不得小于0.98。
5.3.6变化进样浓度线性测试
5.3.
6.1 TC线性测试
进300μL下列TC标样0,0.5, 5, 25, 50, 75ppm,对于每一个峰以峰面积和进样浓度作直线确定相关系数(R2), 相关系数(R2)不得小于0.98。
5.3.
6.2 IC线性测试
进300μL下列IC标样0,0.5, 5, 25, 50, 75ppm,对于每一个峰以峰面积和进样浓度作直线确定相关系数(R2), 相关系数(R2)不得小于0.98。
5.3.
6.3 NPOC线性测试
进3000μL下列TC标样0,0.5, 1, 1.5, 2, 2.5ppm,对于每一个峰以峰面积和进样浓度作直线确定相关系数(R2), 相关系数(R2)不得小于0.98。
6. 相关SOP:无。
7. 附件:TOC-V WP系统校准记录(RD-QC-314A)
8.更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