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7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押题专练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25.72 KB
- 文档页数:8
专练10 植物激素调节[名校模拟题组]1.(2018·宁波模拟)下图表示科学家波森·詹森利用明胶和云母处理幼苗进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注: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明胶片处理组在光下进行,云母片处理组在黑暗中进行B.本实验证明了明胶和云母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C.本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由苗尖端向下传递D.该实验的结果支持达尔文的推测——有化学物质从苗尖端向下传递答案 D解析由于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片,在光下图示中左侧幼苗向光弯曲,对比说明“有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支持达尔文的推测;本实验并没有证明由苗尖端向下传递的是生长素。
2.某课题组研究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见下图,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Y浓度>Z浓度B.X浓度>Y浓度C.X浓度>Z浓度D.X浓度抑制侧芽生长答案 A解析由题图可知,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确定Y和Z浓度大小。
3.(2017·浙江十校联盟模拟)下图为达尔文父子的实验示意图,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苗尖端对光的刺激有反应B.苗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传递到了下面C.苗尖端下面背光面的细胞要长得多,伸长得快D.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尖端下面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答案 A解析本实验通过对比有无苗尖端,有无不透明的帽遮住尖端,有无不透明的薄膜将基部包住,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苗尖端是感光部位,A正确;据此推测苗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传递到了下面,但本实验没有证明,B错误;同样C、D也没有被证明,C、D错误。
4.(2018·温州模拟)将一片明胶或云母片插在苗尖端和其下部之间,用于研究幼苗的向光运动,结果如图所示。
由此证明( )A.苗尖端是感光部位B.在弯曲部位,背光面细胞数目多于向光面C.化学物质从苗尖端向下传递D.生长素通过主动转运进入明胶中答案 C解析给予幼苗尖端单侧光照射,尖端能感受光刺激,从而使化学物质从向光一侧往背光一侧进行横向运输;又化学物质能透过插在幼苗尖端与其下部之间的明胶,所以化学物质的极性运输没有受到影响,则幼苗将向光弯曲生长;而化学物质不能透过插在幼苗尖端与其下部之间的云母片,所以化学物质的极性运输受到影响,则幼苗不生长。
【考向解读】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Ⅰ)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高频考点:有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探究中频考点: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经典实验低频考点:探究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命题热点突破一】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分析:(1)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为高浓度,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2)曲线中的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3)曲线中的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
(4)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m、2m,但促进生长作用相同。
(5)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2m;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
例1.(2017年海南卷,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mg/枝)处理枝条数第90天存活枝条数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首次出根所需天数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
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1.(2017•新课标Ⅰ卷.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2.(2017•江苏卷.13)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 处理插条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3.(2017•海南卷.26)(9分)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生长素用量(mg/枝)处理枝条数第90天存活枝条数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首次出根所需天数0 50 50 12 750.5 50 50 40 301.0 50 50 43 251.5 50 50 41 302.0 50 43 38 303.0 50 37 33 33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
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高考生物实验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训练(含答案)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发生的一类无机物质,并自发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
以下是植物的激素调理同步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1.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抑制种子萌生B.零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果实的衰老和零落C.细胞分裂素既能促进细胞分裂又能促进细胞伸长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分解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答案] D[解析] 选项A,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生;选项B,零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选项C,细胞分裂素只能促进细胞分裂,不能促进细胞伸长。
2.选取相反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停止实验,甲、乙、丙、丁组处置方式及结果如下图,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分解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发生不定根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管三个侧芽时发生不定根最多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分解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以上实验结果说明,扦插中,侧芽发扬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反或相似[答案] D[解析] 甲组与乙组比拟可知,侧芽可以促进插条发生不定根,但不能确定侧芽发生的物质是什么;乙组与丙组比拟可知,保管三个侧芽比保管一个侧芽发生不定根的数量多,但不能说明保管三个侧芽时发生的不定根最多;丙组和丁组比拟不能说明葡萄插条侧芽分解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经过题图四组实验可知,侧芽与外源吲哚乙酸处置均可以促进葡萄插条生根。
3.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生,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局部生长素含量如图A所示。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坚持在黑暗中12 h。
胚芽鞘能够向右弯曲,弯曲角度如图B所示。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调理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历来源于胚芽鞘尖端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停止是为了扫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上述实验说明种子萌生遭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共同作用[答案] C[解析] 图A生长素含量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图C中没有表达出高浓度的抑制造用;依据极性运输的特点,调理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是由根尖部位发生运输到伸长区的;该实验需求在黑暗条件下停止;上述实验没有表达出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作用。
高考生物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训练(带答案)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
下面是高考生物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在太空船上做如图实验处理,有关此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ac=d,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B.生长素浓度:ab,生长最快C.生长素浓度:ac=b,生长最快D.生长素浓度:a=b=c=d,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答案:B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侧光是生长素产生的必要条件B.只有胚芽鞘尖端的细胞才能产生生长素C.在衰老的组织中生长素的分布较少D.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产生与是否接受单侧光照射无关;能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很多,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顶端优势现象体现的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3.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B.图中赤霉素对过程起促进作用,对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答案:B4.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和脱落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花、果实的发育,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答案:D5.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时,应特别注意()A.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要用蒸馏水B.扦插所用的土壤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C.不同植物的枝条只能用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D.选择多年生且带有多个芽体和嫩叶的枝条答案:A6.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所作出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A.甲组IBA浓度适宜,促进枝条生根B.乙组IBA浓度过高,抑制枝条生根C.丙组芽产生IBA能促进枝条生根D.丁组缺少激素来源,枝条不能生根答案:C7.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专题七植物的激素调节1.图3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④是一组对照实验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①③D.单侧光能够对②④起作用2.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首次发现霉菌Rs能利用饲喂的色氨酸合成吲哚乙酸以来,迄今已在多种高等植物的体内实验和无细胞的体外实验中证实了上述途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C.正在发育的种子能大量合成吲哚乙酸D.在不含色氨酸的培养基上霉菌Rs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3.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假设科学家利用该空间实验室做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处理,则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B.生长素浓度:a>d>C=b,③生长最快C.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D.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生长状况基本相同4..图4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为b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bC.若曲线1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II表示对根的作用D.若曲线1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II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5.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
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B.促进侧芽生长C.抑制向光性D.抑制其开花结果6.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B.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7.下图中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mol·L-1B.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C.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8.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9.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下图所示。
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科研人员为研究生长素(IAA)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则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②组与③组实验说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C.①组与②组实验表明单侧光照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含量越多D.若在黑暗中根尖一侧贴含10-6mol·L-1的IAA琼脂块,它会“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2.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3.某裸子植物的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萌发率很低。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2,4D 能否提高该种子的萌发率”,用4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两组种子,实验结果如图。
对此实验的评价和分析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对照设置不全面B.浓度范围设置合理C.两线交点对应的是处理种子的最适浓度D.砸裂种皮导致全部种子失活4.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乙丙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B.图乙中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都小于10-8(mol/L)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5.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D.赤霉素、2,4D与果实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6. 关于右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h 7.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一、选择题1.(2017年新课标Ⅰ卷,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2.(2017年江苏卷,13)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 L NAA 处理插条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A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浓度低于300 mg/L 时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300 mg/L时会降低生根率,B错误;320mg/LNAA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用于生产,C错误;与NAA浓度为0时比较,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
3.(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5月模拟理综生物试题)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C.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答案】B4.(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6月份考前模拟理综生物试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植物激素调理一、选择题1.(2017·浙江11月选考)将云母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不一样地点以下图,赐予单侧光照耀。
以下不发生曲折生长的是( )答案:D2.以下图所示用单侧光照耀小麦的幼苗,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幼苗体内色氨酸能够转变成生长素B.若用呼吸克制剂办理幼苗将会影响生长素从①运到③C.幼苗的向光性生长表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拥有双重性D.一段时间后,④处的细胞均匀长度要比③处短分析:选 C。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响形成的,A正确;生长素从①运到③的方式是主动转运,需要耗费能量,所以若用呼吸克制剂办理幼苗将会影响生长素从①运到③,B正确;幼苗的向光性生长过程中,向光侧和背光侧都表现为促使作用,并无表现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C错误;在单侧光的作用下,③处的生长素浓度高于④处,所以③处的细胞均匀长度要比④处长, D正确。
3.以下图为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为查验达尔文的化学物质假说而进行的实验,以下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胚芽鞘生长状况为甲组向光曲折生长,乙组直立生长B.甲组曲折生长的直接原由是背光侧的细胞体积和数目多于向光侧C.实验考证了“生长素由尖端传达到尖端以下”的假说D.若将光照改成黑暗,也可考证达尔文的化学物质假说分析:选D。
甲组中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影响后,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致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少于背光侧。
散布不均的生长素经过明胶块运送到尖端下边的生长部位从而致使向光侧细胞纵向伸长慢,背光侧细胞纵向伸长快,胚芽鞘向光曲折生长。
乙组中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影响后,固然生长素散布不均,可是没法经过云母片运送到尖端下边的生长部位,胚芽鞘不生长、不曲折;波森·詹森经过实考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明胶块传达给下边,没有证明该“刺激”是生长素;若将光照改成黑暗,甲组生长素散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乙组胚芽鞘不生长、不曲折,能够考证达尔文的化学物质假说,即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胚芽鞘尖端传达到了下边。
1.下列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正确的是()A.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B.可用适当浓度乙烯处理苹果植株大幅提高产量C.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除去小麦田里的各种单子叶杂草D.提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促进胡萝卜愈伤组织生根答案 A解析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A说法正确;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提高产量,B说法错误;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单子叶植物,所以用一定浓度的2,4-D可除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C说法错误;提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会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抑制根的形成,D说法错误。
2.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如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都为有机物B.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C.乙可能是赤霉素D.甲、乙、丙都可促进果实成熟答案 D解析植物激素都为有机物,A项正确。
乙可以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很可能是赤霉素,而甲可以抑制生长,促进种子休眠,两者之间具有拮抗作用,B、C项正确。
丙很可能是生长素(IAA),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乙烯,D项错误。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A.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答案 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开始时生长素浓度高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点,对植物生长起到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生长素浓度下降,低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点后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
根水平放置后近地侧浓度逐渐升高,与题图曲线不符合,A错误;茎水平放置后,远地侧浓度不会达到起抑制作用的范围,B错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浓度也不可能达到起抑制作用的范围,C错误;由于顶端优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去除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生长加快,符合题图曲线趋势,D正确。
模块三专题十一一、选择题1.(2017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考生物二模)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靠五大类激素完成,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生长素可由色氨酸转化生成,该过程受基因控制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C.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但在运输方向上只能进行极性运输D.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解析] A.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可以由色氨酸转化生成,该过程受基因控制,A正确;B.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的生长,B正确;C.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运输方向上不一定只有极性运输,如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D.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根尖细胞可以合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根尖的生长,D正确。
故选:C。
2.(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生物一模)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甾醇类激素,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其含量调节机制,做了如下实验:A组B组处理方法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0.1μmol/L BL处理检测指标两天后检测BL合成基因CPD和BL分解基因BASI的mRNA水平A.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含量丰富的植物激素B.Brz处理促进基因BASI的表达,抑制基因CPD的表达C.BL是CP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D.植物体内BL含量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解析] A.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作用很大,A错误;B.根据A组分析可知,Brz处理促进基因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比对照组多,但抑制基因BASI的表达,产生相应的mRNA比对照组少,B错误;C.CPD是BL合成基因,但本实验不能得出BL是CP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C错误;D.根据B组可知,5μ 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0.1 μmol/L BL处理,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先减少后有所相对稳定;BASI的表达产生mRNA量先增加后有所相对稳定,说明植物体内BL含量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 正确。
专题能力训练卷10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非标准1.(2018全国高考理综,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2.(2018海南高考,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3.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图1所示是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影响,图2所示是激素类似物甲在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激素类似物乙抑制月季插条生根B.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具有协同作用C.X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具有抑制作用D.图2所示的结果可以说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4.植物开花与开花激素有关。
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了“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经过远程运输到达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
1970年后,人们才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叫做FT的蛋白质。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斐林试剂对成花素的化学本质进行鉴定B.同位素标记法可获得成花素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直接证据C.叶片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这一过程体现了物理信息对生物的影响D.能翻译出FT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个细胞中5.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Ca2+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
下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Ⅰ、Ⅱ中黑色小方块含Ca2+,但Ⅰ中置于伸长区,Ⅱ中置于根冠;Ⅲ中白色小方块含Ca2+抑制剂,抑制Ca2+的移动,置于根冠,实验结果如图。
课时作业(十)植物的激素调节1.(2017·咸阳二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B.植物激素中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植物激素都具有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D.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植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答案 B解析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内分泌细胞,A项错误;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项正确;生长素两重性,即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C项错误;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植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起调节作用,D项错误,故选B项。
2.(2017·宜宾模拟)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是极性运输B.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的伸长C.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D.生长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答案 D解析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不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项错误;生长素可促进乙烯的合成,使乙烯的含量提高,而乙烯对茎段的细胞的伸长起抑制作用,所以高浓度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茎段细胞伸长,B项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C项错误;生长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D项正确,故选D项。
3.(2017·云南一模)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答案 D解析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的协助,A项正确;生长素含量少,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项正确;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C项正确;由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所以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不一定抑制根的生长,D项错误,故选D项。
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串讲1| 生长素的发现、运输、作用及特性1.(2016·全国丙卷)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结合文字信息和图示信息可知,题中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
对照组中a琼脂块不含IAA,所以胚芽鞘b侧不含IAA,b′侧含有从a′琼脂块运输来的IAA,故A项错误。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都不含IAA,故B项错误。
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故C项错误。
a′琼脂块输出的IAA 在向下运输过程中有所消耗,所以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故D项正确。
]2.(2014·大纲全国卷)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B[A项,胚芽鞘尖端用云母片分隔开,琼脂块未隔开,生长素无法进行横向运输,并且琼脂块中收集的是生长素总量,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下琼脂块两侧的生长素含量。
B项,琼脂块用云母片隔开,尖端给予单侧光照射,测定两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可确定胚芽鞘中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分布是否均匀。
C项,胚芽鞘尖端未完全分隔开,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可发生横向运输,琼脂块未分隔开,收集到的是生长素总量,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下琼脂块两侧的生长素含量。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1.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在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选D。
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左侧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3.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4.某兴趣小组研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A.a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B.b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C.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D.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c<a【解析】选A。
据图可知,用清水处理的组别为对照组。
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比较,a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A正确;b、c两种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杨树侧芽生长,但无法得出b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也无法证明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B和C都错误;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a>b,a>c,但b、c之间的大小无法判断,D错误。
专题能力训练卷10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非标准1.(2014全国高考理综,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2.(2014海南高考,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3.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图1所示是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影响,图2所示是激素类似物甲在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类似物乙抑制月季插条生根B.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具有协同作用C.X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具有抑制作用D.图2所示的结果可以说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4.植物开花与开花激素有关。
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了“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经过远程运输到达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
1970年后,人们才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叫做FT的蛋白质。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利用斐林试剂对成花素的化学本质进行鉴定B.同位素标记法可获得成花素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直接证据C.叶片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这一过程体现了物理信息对生物的影响D.能翻译出FT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个细胞中5.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Ca2+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
下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Ⅰ、Ⅱ中黑色小方块含Ca2+,但Ⅰ中置于伸长区,Ⅱ中置于根冠;Ⅲ中白色小方块含Ca2+抑制剂,抑制Ca2+的移动,置于根冠,实验结果如图。
1.对于植物激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能够不一样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能够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经过促使乙烯合成来促使茎段细胞伸长分析: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能够不一样,如胚珠产生的生长素可促使子房发育成就实, A 正确;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响转变而成, B 正确;细胞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是由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正确;生长素浓度高升到必定值时会促使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高升,反过来又克制了生长素促使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错误。
答案: D2.以下对于植物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吲哚乙酸是拥有调理作用的蛋白质B.促使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作用于该植物的芽,不必定表现为促使生长C.某些植物种子成熟后需低温储藏才能萌生,可能与零落酸促使细胞分裂有关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根失掉了向地生长的特征,但生长素还能进行极性运输答案: D3.以下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并能促使果实成熟B.零落酸可促使叶和果实的衰老零落,促使细胞分裂C.不一样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使成效必定不一样D.植物茎切段中乙烯含量高升,可克制生长素促使细胞伸长的作用分析: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A 错误;零落酸可促使叶和果实的衰老零落,克制细胞分裂, B 错误;因为生长素的作用拥有双重性,故位于最适浓度双侧的不一样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可能拥有同样的促使作用,C错误;植物茎切段中乙烯含量高升,可克制生长素促使细胞伸长的作用,D正确。
答案: D4.以下对于植物激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乙烯利能使青色的香蕉迅速转变为黄色香蕉B.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D.用零落酸办理马铃薯块茎,可延伸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藏,2,4-D 不是植物激素答案: C5.以下对于植物生长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散布不均匀造成的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可以进行极性运输,根失掉了向地生长的特征C.顶端优势现象表现了生长素的作用拥有双重性D.水平搁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凑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曲折生长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致使生长素散布不均匀从而致使植物发生向光性曲折, A 正确;生长素在太空失重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极性运输,可是没有重力的影响,根失掉了向地性,B 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经过极性运输,运输到侧芽部位,致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克制生长,表现了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C 正确;水平搁置的植株,因为重力的影响致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但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致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而表现为克制生长,D正确。
高三生物二轮特训:《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训练及答案第3讲植物的激素调节直击考纲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1.判断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1)如图所示,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2021・新课标全国,5)( √ )(2)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2021・江苏,9④)( × )(3)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2021・广东,11A)( √ )(4)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2021・江苏,7B和2021・江苏,15A)( × )(5)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15B)( √ )(6)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021・江苏,15D)( × )(7)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设计与预测(2021・福建,5改编)( × )(2021・江苏,(8)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2021・江苏,7C)( × )(9)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4B)( × )2.判断下列关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叙述(1)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7D)( × )(2)如图所示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由图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2021・浙江理综,3C)( × )(2021・海南,(2021・大纲全国卷,(3)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2021・江苏,7A)( √ ) (2021・海南,10D)( √ )(4)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5)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2021・广东,10A)( √ )(2021・江苏,(6)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15C)( × )(7)如图是为了探究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的原因,检测出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
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1.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在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选D。
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胚芽鞘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左侧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3.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4.某兴趣小组研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A.a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B.b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C.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D.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c<a【解析】选A。
据图可知,用清水处理的组别为对照组。
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比较,a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A正确;b、c两种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杨树侧芽生长,但无法得出b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也无法证明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B和C都错误;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a>b,a>c,但b、c之间的大小无法判断,D错误。
5.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效应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左图中的a、b、c、d点所对应的右图中生长状况,正确的是( )A.a-①B.b-②C.c-③D.d-④6.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解析】选D。
A项,分析曲线可知,与清水组相比,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具有延缓鲜花衰败的作用。
B项,蔗糖是能源物质,水解为单糖后可作为花呼吸作用的底物,为花的代谢提供能量。
C项,由图可知,蔗糖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有累加效应,更利于插花的保鲜。
D项,脱落酸能促进花的衰败,第5天花中的脱落酸含量应是清水组最高。
7.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
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其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不考虑加入外源物质后对植物自身激素合成的影响),先加入CaCl2溶液,后在a、b、c某点加入赤霉素,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胚轴细胞壁的伸展起到了促进作用B.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最可能是在图中的c点C.b~c段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赤霉素消除了CaCl2的影响D.在a点只有CaCl2溶液促进胚轴细胞壁的伸展8.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越冬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植物越冬休眠,夏天生长可以推知,秋末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①→③→④;休眠时,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而赤霉素的含量会减少,A错误;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经⑥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B错误;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C正确;各种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而不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D错误。
9.如图,大麦种子的胚乳外面环绕着一种特殊的细胞,叫糊粉层。
种子萌发期间,糊粉层合成和释放水解酶,分解储藏在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而胚在萌发期间会产生赤霉素。
科学家将大麦种子的胚除去,发现种子不能萌发,于是推测胚在种子萌发时的作用是产生赤霉素诱导糊粉层合成水解酶。
为证实这个观点,需做的实验是( )A.向结构完整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B.向除去胚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C.向除去糊粉层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D.向同时除去糊粉层和胚的种子中加入赤霉素,观察种子是否萌发10.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脱落酸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解析】选D。
由表格信息可知,摘除顶芽或施用细胞分裂素均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同一种激素在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不同的器官起的生理作用不同,如赤霉素可促进种子发芽、引起顶端优势,但能抑制器官脱落和插条的生根;在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11.水杨酸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重要作用。
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水杨酸作为水稻细胞的________分子,可改变细胞的生理活动,使相关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水稻幼苗的抗病能力。
(2)实验表明,水杨酸对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均具有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mol·L-1浓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
据图分析可知,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________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
(3)研究表明,水杨酸能使水稻幼苗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和蒸腾速率下降,从而提高了水稻幼苗的________性。
水杨酸还能抑制乙烯的生成,延缓果实的________。
(4)研究表明,水杨酸能适度地减小气孔的开放。
在外源施用水杨酸时,除了要注意施用的浓度外,还要注意施用的________,以便达到最佳的施用效果。
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水杨酸浓度为0 mol·L-1的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
(3)水稻幼苗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和蒸腾速率下降,有利于提高其抗旱(抗寒、抗逆)性。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水杨酸能抑制乙烯的生成,说明水杨酸具有延缓果实成熟的作用。
(4)水杨酸能适度地减小气孔的开放。
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施用效果,在外源施用水杨酸时,除了要注意施用的浓度外,还要注意施用的时间。
【答案】(1)信息(信号)(2)促进 1.5×10-4两重性YTB(3)抗旱(抗寒、抗逆) 成熟(4)时间12.某兴趣小组用离体蚕豆叶的左右小叶和细胞分裂素(CTK)进行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A组左侧有14C分布,B组左侧没有14C分布。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计是否严谨?________。
若不严谨,请补充: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2)不严谨(或否) 再设计一组对照,左小叶滴加(等量的)清水,右小叶滴一滴含14C的甘氨酸(3)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有机物向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处运输13.赤霉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下面是科学家以赤霉素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实验研究。
研究1: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健康植株高很多,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
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
研究2:赤霉素与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回答相关问题:(1)研究1能否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
(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_____起作用。
(3)从图中的作用机理可以看出,赤霉素对茎生长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生长素的量得以实现的,由此可推知图中X表示_____作用。
两种激素对于茎生长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
(4)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可见,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________有关。
(5)赤霉素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探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溶液的最适浓度,首先进行________,大体上确定促进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浓度范围。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答案】 (1)不能没有证明植物体可以合成赤霉素(2)信息分子(3)抑制协同作用(4)赤霉素的合成(或合成赤霉素的酶) (5)预实验赤霉素溶液的浓度种子的萌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