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el Silver综合征19例病例系列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5
成人Silver-Russell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成人Silver-Russell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导语:Silver-Russell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低出生体重、智力发育迟缓、面部、四肢和躯干不对称等。
尽管该综合征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成人患者的报道相对较少。
本文将介绍一例成人Silver-Russell综合征患者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病例报告:患者X,女性,现年27岁。
患者在出生时即呈现低出生体重(2.3kg)和生长延迟。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生长速度仍然明显低于同龄人,身高仅 1.45m。
患者的肢体长度明显不对称,面部也存在不对称的特征。
此外,她在学习和认知方面也存在困难,智力测试显示智商较低。
患者通过基因检测,确定为Silver-Russell综合征。
文献复习:Silver-Russell综合征是由Maternal Uniparental Disomy 7 (UPD7)、阻碍型短臂18号染色体缺失(18q21-q23)和点突变等遗传异常引起的。
研究发现,该综合征的罹患率约为1/10000至1/7500。
尽管如此,关于成人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文献报道非常有限,多数研究仅限于儿童患者。
目前,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
其临床展现主要包括生长迟缓、低出生体重、面部、四肢和躯干的不对称等。
基因检测可以鉴定UPD7、18号染色体缺失或其他相关变异,从而确诊Silver-Russell综合征。
对于成人Silver-Russell综合征患者而言,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改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治疗、物理治疗、特殊教育和康复等。
然而,针对成人患者的治疗策略尚未形成共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有关成人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长期预后和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较少。
117.威廉姆斯综合征概述威廉姆斯综合征(Williams syndrome,WS),又称Williams-Beuren综合征(Williams-Beuren syndrome,WBS),是一种由于7q11.23区域1.5-1.8Mb基因杂合微缺失所致的多系统异常综合征。
临床以心血管疾病、特殊面容、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以及内分泌异常等为特点。
病因和流行病学染色体7q11.23区域包含28个基因,目前尚未发现该区域某一单基因是威廉姆斯综合征的致病基因。
在该区域中的弹性蛋白基因(ELN基因)所编码的弹性蛋白是各器官结缔组织中的弹性纤维的重要成分,也是血管壁结构的主要成分。
该基因缺失会导致结缔组织异常、弹性蛋白动脉病等。
威廉姆斯综合征是由染色体7q11.23区域包括ELN基因在内的相邻基因杂合性微缺失所致。
该区域两侧均为低拷贝重复序列(LCR),因此易发生非等位基因的同源重组,进而导致7q11.23区域缺失。
在95%的WS患者中,缺失范围约为1.55Mb,另外5%的患者,缺失约为1.84Mb。
威廉姆斯综合征在挪威的发病率为1/7500,中国香港活产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23 500,中国大陆地区暂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临床表现1.特殊面容眶周皮下组织饱满、眶距增宽、星状虹膜、人中长、嘴唇厚、宽嘴以及小下颌。
2.心血管疾病75%~80%的患者存在弹性蛋白动脉病,可影响任何动脉。
周围型肺动脉狭窄(37%~61%)在婴儿期较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有改善。
瓣上型主动脉狭窄较常见(35%~65%),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5岁前恶化。
动脉狭窄导致左心阻力增高、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
同时存在周围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狭窄(双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威廉姆斯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猝死的风险增加。
另外,部分猝死患者与冠状动脉狭窄有关。
麻醉和镇静会使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包括心脏骤停。
其他异常包括肾动脉狭窄、胸主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狭窄、二尖瓣脱垂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肠系膜动脉狭窄、颅内血管异常等。
Silver-Russell综合征研究进展
郝丽君;崔英霞
【期刊名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年(卷),期】2006(14)4
【摘要】Silver-Russell综合征是一组遗传异质性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胎儿严重的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及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和矮身材。
1953年Silver等首先报道报告了2例先天性的躯体不对称、低体重、矮身材、尿中促性腺激素增高的病例。
以后陆续有零散病例报告。
目前研究发现此病有三种遗传方式:即母源第7号染色体单亲双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本文综述了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研究进展。
【总页数】2页(P122-123)
【关键词】Slyer—Russell综合征;母源第7号染色体单亲双体;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10
【作者】郝丽君;崔英霞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生殖遗传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6
【相关文献】
1.新生儿Silver-Russell综合征一例 [J], 李治;刘芳;李佳
2.成人 Silver-Russell 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J], 卢佩颖;谷卫;庞晓虹;单鹏飞
3.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分析发现OSBPL5甲基化异常可能在Silver-Russell综合征中有致病作用 [J], 吴迪; 巩纯秀; 苏畅
4.Silver-Russell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最新指南解读 [J], 张贝贝; 巩纯秀
5.Silver-Russell综合征伴生长激素缺乏症和青春期发育过快1例 [J], 邹国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ing-Neel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Bing-Neel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病症,也称作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WM)累及神经系统的变异类型。
这种病症的症状常常不明显,难以诊断。
本文将介绍一例Bing-Neel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
1. 临床表现: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因头晕、上肢乏力和走路不稳于某医院就诊。
患者自述近期出现头晕症状,上肢乏力严重,行走时容易摔倒。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步态不稳,上肢肌力4级,下肢肌力3级,双侧下肢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征等未见异常。
MRI示颅内外脑出血,血检示M蛋白明显升高,骨髓穿刺示病理性成分高达50%,诊断为Bing-Neel综合征。
2. 诊断:Bing-Neel综合征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影像学检查如MRI能够显示颅内外脑病变,骨髓穿刺则是诊断的金标准。
实验室检查发现M蛋白升高、骨髓病理性成分增多也有助于诊断。
3. 治疗:针对Bing-Neel综合征,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干预辅助康复治疗。
在化疗方面,白蛋白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甲氨蝶呤等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控制病情。
放疗主要用于颅内病变的局部缓解,可以显著减轻颅内压。
对于神经系统症状,可进行康复治疗,如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
文献复习:关于Bing-Neel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有一些相关文献值得关注。
一项研究发现,对于Bing-Neel综合征患者,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而另一项研究则发现,放疗对于颅内脑病变的缓解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研究指出,Bing-Neel综合征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献对于Bing-Neel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19版:Silver-Russell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最新指南解读(全文)Silver-Russell综合征(SRS,OMIM180860)是一类罕见的与表观遗传相关的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宫内生长受限、小于胎龄儿(SGA)、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喂养困难、身体不对称以及特殊的面部表现(如三角脸、前额突出等)和其他一些异常表现。
Silver等[1]和Russell[2]首次对该病进行了描述,患者主要表现为低体重、出生后身高矮、典型的面部特征和身体不对称。
此外还可出现其他器官的异常,如性腺异常(如尿道下裂、隐睾)、心脏异常(如室间隔缺损)、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驼背)、生长激素缺乏、唇腭裂及智力障碍等。
SRS属于罕见性疾病,国内尚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国际上的发生率为1/30 000~100 000,但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其发生率可能较之更高,具体未明确[3]。
此外,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应用,可能会影响SRS的发生[4]。
随着精准医学的精进,各类综合征的病因研究日益深入,很多综合征的精准病因被揭示。
SRS的病因研究显示主要为印记基因的异常,以11p15区甲基化异常(11p15 LOM)(30%~60%)和7号染色体母源单亲二倍体[UPD(7)mat](5%~10%)最为常见。
印记基因的异常主要影响的是DNA的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修饰,基因序列并未改变。
表观遗传性疾病的3个主要发病机制包括:(1)包含印记基因的染色体大部分缺失或重复;(2)印记基因突变或印记调控区基因突变;(3)母源单亲二倍体[4]。
本文通过总结SRS的致病原因及临床表现来系统阐述SRS疾病。
一、SRS的病因临床诊断SRS的患者中60%可以检测出阳性分子学异常,除去主要的两种病因11p15 LOM和UPD(7)mat外,还有报道可能与其他染色体和基因异常相关,包括1、14、15号染色体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1C(CDKN1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的突变等[5,6],此外还应考虑到体细胞的嵌合[3]。
神经病学第六版1。
Foster—kennedy syndrome:额叶底面肿瘤(常见于嗅沟脑膜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为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P7)2.Gerstmann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
为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P7)3。
Parinaud syndrome:帕里诺综合征。
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或者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
由上丘脑病变(多为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神经性聋(下丘受损);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
(P13,37)4. 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表现为:1。
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2。
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3。
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4。
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5。
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P15)5。
Horner syndrome:霍纳综合征。
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
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P15)6。
Dejerine syndrome:延髓内侧综合征。
主要表现:1。
椎体束受损导致对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2。
内侧丘系损伤导致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3。
舌下神经核或舌下神经根损伤导致同侧舌肌无力,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Silver-Russell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生长迟缓、特征性面容和其他身体畸形。
对于这种疾病的诊断标准,我将按照深度和广度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一般特征。
患有该综合征的患者通常在婴儿期就表现出明显的生长迟缓,出生时体重较轻,身材矮小,以及面容特征如宽颅、窄下颌、高颧骨等。
还可能伴有一系列其他身体畸形,例如手指短小、指甲异常、低血糖等。
针对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确诊,医生通常会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进行评估。
医生会关注患者的生长数据,包括出生体重、身材生长曲线、头围等,借此来确认是否存在生长迟缓。
医生还会进行面部特征的观察,包括颅骨X线片、颅部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面部特征是否符合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特征。
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生长迟缓的疾病和综合征,例如小体综合征等。
医生还可能进行遗传学检测,查找与该综合征相关的基因变异,以确认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症状和特征在不同患者之间表现出的差异性较大,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确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使得对于该疾病诊断标准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尚未有一套具体的标准化诊断标准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遗传学检测结果等来进行判断。
对于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的制定,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加强临床医师对于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也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生长数据、面部特征、遗传学检测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化要求,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类患者。
Silver-Russell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其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关注这一领域,为该综合征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治性罕见病—Silver-Russell综合征(Silver Russell Syndrome,SRS)一、疾病概述Silver-Russel综合征(Silver Russell Syndrome,SR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以严重的宫内及生后生长发育受限为主。
临床表现还有肢体不对称,颅面部畸形如三角脸,小下颌、牙列不齐等,一些还有第5小指向内弯曲等[1]。
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1/30 000~1100 000[2],我国无发病率统计。
以往的研究表明该病主要由7号染色体母源性单亲二倍体[UPD7(mat)]和11p15区域母源性或父源性印记基因IGF2和H19表达缺陷所致,分别占7%~10%和38%~62%;另外约有1%的患儿在11p和7号染色体上有结构的微小改变,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发现越来越多的印记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SRS有关,如CDKNIC和GRB10基因,我们发现的OSBPL5基因的低甲基化也可能会导致SRS的临床表现[3-7]。
另有近一半的患儿病因未明。
而北京儿童医院对25例病人研究发现llp15印记异常占50%[8]。
遗传学研究1. 第7号染色体的母源单亲二倍体已证实父亲表达的等位基因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友育,而母亲表达的等位基因则抑制生长发育。
UPD7( mat)时两条染色体上均表达母源性的等位基因,导致在胎儿期身材矮小[4]。
2. 11p15印记异常控制胎儿及出生后生长的2个主要印记区域ICRl和ICR2都位于llpl5区域,它们是由许多印记基因组成的基因簇:ICR1包含了母系表达非编码RNA 的H19基因和父系表达的编码胎儿生长因子IGF2基因;ICR2包含了母系表达的KCNQl和CDKNlC基因以及父系表达的KCNQl OT1基因。
印记异常会导致这些基因的表达异常。
IGF2位于H19的上游区域,两者之间有一甲基化差异区域(DMR)。
正常情况下,在母本是非甲基化的,而在父本是甲基化的。
拉塞尔-西尔弗综合征Silver-Russell syndrome概述拉塞尔-西尔弗综合征(Silver-Russell syndrome,SRS)是一类先天的临床和遗传特征异质性较强的与印迹基因相关疾病。
1953年由Dr.Henry Silver最早报道,1954年Dr.Alexander Russell也报道了类似临床表现患者。
20世纪70年代后将具有宫内发育迟缓、出生后生长障碍和特征性面容及体征的患者命名为拉塞尔-西尔弗综合征。
SRS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身材矮小、三角脸、躯体偏身不对称和小指弯曲等。
遗传检测发现超过半数SRS患者出现第11号、7号染色体或基因甲基化异常。
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tion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是目前改善SRS患者终身高的主要治疗方法。
病因和流行病学SRS的病因复杂。
已知的分子遗传研究提示约超过半数的患者是因调控生长的基因结构或甲基化异常导致,30%~60%患者存在染色体11p15区域的等位基因印迹控制区1(imprinting control region1,ICR1)的DNA甲基化缺失(loss of DNA methylation,LOM),即11p15LOM。
该区域调节IGF2/H19等基因,与生长关系密切。
5%~10%患者存在第7号染色体的母源单亲二倍体(maternal uniparental disomy),即upd(7)mat。
仍有部分SRS患者的病因尚需进一步探索。
SRS在欧美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100000~1/30000,中国目前缺乏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由于该疾病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实际发病率和患病率可能更高。
临床表现新生儿和儿童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1.宫内发育迟缓及出生后生长障碍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出生后缺乏追赶生长,成比例的身材矮小。
2.特殊体征前额宽而突出、尖下颌导致三角形脸,相对头围偏大。
可治性罕见病—Silver-Russell综合征(Silver Russell Syndrome,SRS)一、疾病概述Silver-Russel综合征(Silver Russell Syndrome,SR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以严重的宫内及生后生长发育受限为主。
临床表现还有肢体不对称,颅面部畸形如三角脸,小下颌、牙列不齐等,一些还有第5小指向内弯曲等[1]。
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1/30 000~1100 000[2],我国无发病率统计。
以往的研究表明该病主要由7号染色体母源性单亲二倍体[UPD7(mat)]和11p15区域母源性或父源性印记基因IGF2和H19表达缺陷所致,分别占7%~10%和38%~62%;另外约有1%的患儿在11p和7号染色体上有结构的微小改变,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发现越来越多的印记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SRS有关,如CDKNIC和GRB10基因,我们发现的OSBPL5基因的低甲基化也可能会导致SRS的临床表现[3-7]。
另有近一半的患儿病因未明。
而北京儿童医院对25例病人研究发现llp15印记异常占50%[8]。
遗传学研究1. 第7号染色体的母源单亲二倍体已证实父亲表达的等位基因能够促进胎儿的生长友育,而母亲表达的等位基因则抑制生长发育。
UPD7( mat)时两条染色体上均表达母源性的等位基因,导致在胎儿期身材矮小[4]。
2. 11p15印记异常控制胎儿及出生后生长的2个主要印记区域ICRl和ICR2都位于llpl5区域,它们是由许多印记基因组成的基因簇:ICR1包含了母系表达非编码RNA 的H19基因和父系表达的编码胎儿生长因子IGF2基因;ICR2包含了母系表达的KCNQl和CDKNlC基因以及父系表达的KCNQl OT1基因。
印记异常会导致这些基因的表达异常。
IGF2位于H19的上游区域,两者之间有一甲基化差异区域(DMR)。
正常情况下,在母本是非甲基化的,而在父本是甲基化的。
Russell-Silver综合征11p15.5区域遗传缺陷分析夏超然;杨永臣;许无恨;路兆宁;王伟【摘要】目的探讨Russell-Silver综合征(RSS)发病机制.方法采集6例男性,年龄6~8岁的临床表型疑似RSS患儿,以及2例患儿父母、5例健康男性儿童的外周血2 mL,分离单个核细胞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焦磷酸测序技术进行分析,检测染色体11 p 15.5上印记基因控制区域(ICR)1的H19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S-MLPA)对1例焦磷酸测序结果阳性且为RSS患儿的甲基化水平进行验证分析并对相应区域的基因拷贝数进行检测.结果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6例患儿在H19-差异甲基化区域(DMR)的6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率为11 %~29 %;患儿父母及正常对照组对应位点的甲基化率为44 %~59 %.焦磷酸测序结果阳性的1例患儿对应的MS-MLPA结果显示,H19基因的4个位点甲基化率在10 %左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KCNQ1OT1基因的4个位点甲基化率约为50 %,在正常范围内.所测样本的基因拷贝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RSS患儿的ICR 1的H19-DMR存在甲基化水平异常.%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Russell-Silver syndrome (RSS). Methods Two milliliter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6 male patients aged 6 to 8 years with suspected RSS phenotype, the parents of 2 patients and 5 healthy boys. Mononuclear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The methylation level of the H19 imprinting control region(ICR)1 on chromosome 11p15.5 was detected by pyrosequencing.The methylation status and the copy number varia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of one RSS patient with positive results by pyrosequencing were analysed by methylation-specific 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assay (MS-MLPA). Results Pyrosequencing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ethylation rates on the 6 CpG targeting sites in H19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in the 6 RSS patients were about 11%~29%,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ir parents and normal controls (44%~59%). The MS-MLPA results of one patient with positive pyrosequencing showed that the methylation rates of 4 sites in H19-DMR were about 10%,which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normal level.The methylation rates of the 4 sites in KCNQ1OT1 gene were about 50%, which was in the normal range. The copy number variations from all samples detected were in the normal range. Conclusion There is methylation aberration of H19-DMR in ICR1 in children with RSS.【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6页(P210-215)【关键词】Russell-Silver综合征;甲基化异常;11p15.5;基因组印记【作者】夏超然;杨永臣;许无恨;路兆宁;王伟【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儿童医院检验科;上海市儿童医院检验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科,上海 200040【正文语种】中文Russell-Silver综合征(Russell-Silver syndrome,RSS,OMIM180860),是一类表型和遗传异质性较高的罕见疾病,随患儿的年龄增长相应的临床表型会发生变化。
作者单位㊀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研究所㊀上海,201102;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㊀上海,201102;3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儿童发育与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㊀上海,201102;4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㊀周文浩,E⁃mail:zwhchfu@126.com;王慧君,E⁃mail:huijunwang@fudan.edu.cn㊃论著㊃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4.007RusselSilver综合征19例病例系列报告张㊀萍1,4㊀刘仁超1,4㊀陆㊀炜2㊀吴冰冰1㊀王慧君3㊀周文浩3㊀㊀摘要㊀目的㊀总结分析经甲基化特异性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S⁃MLPA)确诊的RusselSilver综合征(RSS)患儿的临床特征㊁基因型(表观突变)以及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旨在提升对该病的认识㊂方法㊀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分子医学中心经MS⁃MLPA确诊的RSS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㊂MS⁃MLPA行11p15区域甲基化和拷贝数变异(CNV)情况检测,应用GeneMarker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均一化处理及结果判读㊂结果㊀19例RSS患儿,女8例,男11例,确诊年龄中位数3.3岁(3月龄至10岁)㊂小于胎龄儿18例,就诊时18例患儿身高均低于同龄儿童身高P3,体重均低于同龄儿童体重P10㊂特殊面容发生率较高的表型有前额突出9例,三角脸7例,肢体不对称和手指短或内侧弯曲6例,小下颌5例㊂其他表现包括眼距宽㊁低耳位㊁高腭弓㊁牙齿突出㊁胸廓畸形㊁脊柱侧凸和房间隔缺损等㊂19例RSS患儿有3例检测到携带11p15区域拷贝数重复,余16例均显示H19⁃DMR低甲基化且无CNV㊂结论㊀有宫内和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㊁肢体不对称和特殊面容的儿童,应注意RSS的可能,首选MS⁃MLPA检测,以利于及早干预和遗传咨询㊂关键词㊀RusselSilver综合征;㊀甲基化特异性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㊀临床特征;㊀基因型(表观突变)Clinicalanalysisof19childrenwithRusselSilversyndromeZHANGPing1,4,LIURen⁃chao1,4,LUWei2,WUBing⁃bing1,WANGHui⁃jun3,ZHOUWen⁃hao3(1InstitueofPediatrics,Children'sHospitalof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1102;2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andInheritedMetabolicDiseases,Children'sHospitalof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1102;3ShanghaiKeyLaboratoryofBirthDefects,TheTranslationalMedicineCenterofChildrenDevelopmentandDiseaseofFudanUniversity,KeyLaboratoryofNeonatalDiseases,MinistryofHealth,Children'sHospitalof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1102;4Co⁃firstauthor)CorrespondingAuthor:ZHOUWen⁃hao,E⁃mail:zwhchfu@126.com;WANGHui⁃jun,E⁃mail:huijunwang@fudan.edu.cn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genotype(epimutation),andthecorrelationbetweenphenotypeandgenotypeofchildrenwithRusselSilversyndrome(RSS)diagnosedbymethylationspecific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S⁃MLPA)toimprovetheunderstandingofthedisease.MethodsRSSpatientswereenrolledfromtheMolecularMedicineCenterofChildren'sHospitalofFudanUniversityfromJanuary2015toJune2019.MS⁃MLPAwasusedforthedetectionof11p15methylationlevelandcopynumbervariations,andGeneMarkersoftwarewasusedtoanalyzetheexperimentaldata.ThecorrelationshipbetweenthephenotypeandgenotypeofRSSwasanalyzedusingFisherexacttest.ResultsNineteenRSSpatientswerediagnosedbyMS⁃MLPA,including8femalesand11males,withamedianageof3.3years(3monthsto10years).Thepresenceofsmallforgestationalage(SGA)wasidentifiedin18cases.Theheightandweightof18childrenwerelowerthanP3andP10ofthesameage,respectively.Thecommoncraniofacialfeaturesincludefrontalbossing(9cases),triangularface(7cases),bodyasymmetry(6cases),shortorcurvedfingers(6cases)andmicrognathia(5cases).Patientsalsopresentedwithhypertelorism,low⁃setears,highpalate,irregularteeth,thoracicdeformity,scoliosisandatrialseptaldefect.Therewere3caseswith11p15duplicationandhypomethylationofH19differentiallymethylatedregion(DMR),whiletheremaining16casesallshowedH19⁃DMRhypomethylationwithoutCNVabnormality.ConclusionMS⁃MLPAcanprovidethebasisforaccuratediagnosisofRSSandthusbehelpfulforappropriatetreatmentandfamilygeneticcounseling.Keywords㊀RusselSilversyndrome;㊀Methylation⁃specific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㊀Clinicalcharacteristics;㊀Genotype(epimutation)㊀㊀Russel⁃Silver综合征(RSS,OMIM#180860)也称Silver⁃Russel综合征(SRS),是一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胎儿严重宫内及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㊁身材矮小和特殊面容等[1⁃3]㊂RSS是表观遗传性疾病的典型代表,患儿中30% 60%有父源染色体11p15区H19差异甲基化区域(H19⁃DMR)也称为印记中心区1(ICR1)低甲基化,5% 10%有7号染色体母源单亲二倍体[UPD7(mat)],30% 40%病因不明[3⁃6]㊂RSS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评分系统和分子基因检测,分子遗传学检测明确H19⁃DMR低甲基化或UPD7(mat)可确诊RSS㊂甲基化特异性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S⁃MLPA)可以同时检测11p15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和该区域的拷贝数变异(CNV),且经济实用,在RSS的H19⁃DMR低甲基化检测中最常用㊂本文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分子医学中心近年来基于MS⁃MLPA技术确诊的RSS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型特点,并对表型⁃基因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早期分子诊断RSS提供借鉴㊂1㊀方法1.1㊀RSS的临床诊断标准㊀符合以下2个临床评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㊂Lai等标准[7],满足以下3/5条:①出生体重ɤ-2SD,②与同龄儿童相比身高ɤ-2SD,③颅面部典型特征,④四肢或身体或面部不对称,⑤指弯曲㊂Azzi等标准[8],满足以下4/6条:①小于胎龄儿(SGA),出生体重或出生身长ɤ-2SD,②出生后生长迟缓,与同龄儿童相比身高ɤ-2SD,③出生时相对大头(头围ȡ1.5SD,大于出生体重/身长SD值),④身体不对称,⑤喂养困难或BMIɤ-2SD,⑥1 3岁时前额突出㊂1.2㊀病例纳入标准㊀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我院分子医学中心经MS⁃MLPA确诊的RSS连续病例㊂1.3㊀MS⁃MLPA检测㊀在取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后,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样本㊂采用德国QIAGEN公司QIAampDNABloodMiniKit(250)全血试剂盒及其标准DNA抽提方法提取基因组DNA(gDNA),并测定其浓度(美国Thermofisher公司NanoDrop紫外分光光度仪)㊂用MS⁃MLPA试剂盒(SALSAMS⁃MLPAprobemixME030⁃C3BWS/RSS,MRC,Holland)检测患儿及正常对照人类(美国Agilent公司,货号5190⁃3796)的11p15区域甲基化水平和该区域的CNV情况,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实验主要步骤包括DNA变性㊁杂交㊁链接㊁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分析(ABI3130)㊂该试剂盒涉及11p15区域2个甲基化差异性表达的区域H19⁃DMR和Kv⁃DMR(也称为印记中心区2,ICR2),包含检测H19⁃DMR和Kv⁃DMR的探针各4个,待测区域均含有HhaⅠ酶识别位点㊂应用GeneMarker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均一化处理及结果分析,在判断基因CNV情况时将0.7 1.3的峰比值作为正常参考范围;在判断甲基化水平时将待测区域酶切后探针信号峰值较酶切前减少50%作为正常参考范围㊂1.4㊀资料截取㊀从医院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年龄㊁性别,初诊原因,胎儿期发育情况,出生情况,就诊时身高㊁体重,面部特征,有无肢体不对称或其他发育异常,生长激素水平,骨龄等㊂2㊀结果2.1㊀一般情况㊀经MS⁃MLPA检测确诊的19例RSS患儿进入本文分析(表1),女8例,男11例,中位确诊年龄3.3岁(3个月至10岁)㊂就诊原因:身材矮小9例,生长发育迟缓5例,生长发育迟缓合并身材矮小3例,肢体不对称2例㊂3例(例13㊁16和17)孕期B超记录均提示胎儿发育迟缓㊂出生时18例评估为SGA;1例足月出生,体重正常㊂就诊时,除例1无身长和体重记录外,余18例身高和体重均分别低于同龄儿童身高P3和P10㊂8例行骨骼X线检查,7例提示骨龄落后,平均落后骨龄为2.3(1.5 3)岁;例2骨龄提前1.5岁㊂前额突出9例,三角脸7例,手指短或内侧弯曲6例,小下颌5例㊂其他表现包括眼距宽㊁低耳位㊁高腭弓㊁牙齿突出㊁胸廓畸形㊁脊柱侧凸和房间隔缺损等㊂肢体不对称6例,其中4例为肢体长度和粗细存在差异,2例仅表现为肢体粗细不对称㊂9例患儿初诊时检测了生长激素(GH)水平,均为GH缺乏㊂2.2㊀MS⁃MLPA检测结果㊀表1显示,3例(例2㊁3和19)为11p15区域重复合并H19⁃DMR低甲基化和Kv⁃DMR高甲基化,余16例为H19⁃DMR低甲基化(其中例1Kv⁃DMR也呈低甲基化)㊂图1为患儿MS⁃MLPA检测结果判断图㊂2.3㊀表型⁃基因型相关性分析㊀3例携带11p15区域重复合并H19⁃DMR低甲基化和Kv⁃DMR高甲基化,考虑为母源11p15区域片段重复;3例均有SGA㊁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㊁身材矮小和低体重,前额突出和三角脸各1例㊂16例检测到H19⁃DMR低甲基化,但未检测到CNV,为父源H19⁃DMR甲基化丢失所致;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㊁身材矮小和低体重16例,SGA15例,前额突出8例,三角脸㊁肢体不对称㊁手指短或内侧弯曲和小下颌各6例㊂3㊀讨论㊀㊀目前全世界报道RSS病例约400例[1],国内多为个案报告,样本量大于10例的报道仅见巩纯秀等在2013至2014年基于临床评分系统诊断的RSS,其中8例确诊存在11p15印记缺陷[9,10]㊂㊀㊀经MS⁃MLPA确诊H19⁃DMR低甲基化的RSS大宗病例系列报告,本文19例㊁日本[11]43例㊁英国和荷兰[12]44例,3个中心的RSS患儿出生体重ɤ-2SD分别为94.7%㊁100%和81.8%;身材矮小(ɤ-2SD)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8/18)㊁82.5%(29/35)和56.8%,前额突出分别为47.4%㊁83.8%(31/37)和59.1%;三角脸分别为36.8%㊁97.7%和1女10育迟缓足月,SGA--否否粗细无--3,62男120矮小症足月,SGA12526否否否屈光不正,脊柱侧凸5.78提前1.53,4,53女45矮小症足月,SGA829.5是是否眼距宽2.252.253,4,54男65矮小症足月,SGA10112.6否否否无1.162.535男42矮小症足月,SGA818.1是是长度,粗细小下颌,左小指中节骨缩短1.741.536女58矮小症足月,SGA8310.9是是否无7.592.537男72矮小症足月,SGA10612.2否否否胸椎略右侧凸3.84338女46矮小症足月,SGA838否否否无2.852.339女3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症35+6周SGA513.2是否粗细小下颌,左侧小指短--310女90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症足月,正常11419.1否是否小指短且内弯--311男12生长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足月,SGA635.7否否否房间隔缺损,右手虎口略浅,右足趾濮浅--312男34四肢不对称,颅面发育异常足月,SGA787.3是是长度,粗细小下颌,眼距宽,耳廓大,牙齿突出,漏斗胸--313男45矮小症足月,SGA9611否否否无15.31-314男13生长发育迟缓足月,SGA625否否否左手小指短且内弯,甲状腺功能减退--315女10生长发育迟缓足月,SGA626是是否双小指内弯--316女8.5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症足月,SGA585.5是否粗细小指弯曲,腭弓高,轻度连眉,耳位低,眼裂小--317男9生长发育迟缓足月,SGA617.4是否长度,粗细小下颌,耳位低,两侧面部不对称--318男48矮小症足月,SGA9112.3是是否小下颌,脊柱胸腰段生理弯曲稍直2.872319男8生长发育迟缓35+3周SGA625.8否否否无--3 5注㊀SGA:小于胎龄儿;-:未做或不适用;1):出生时;2):生长激素参考范围:1.0 48.8ng㊃mL-1;3:H19⁃DMR低甲基化:4:Kv⁃DMR高甲基化:5:11p15区域重复:6:Kv⁃DMR低甲基化59.1%;身体不对称分别为31.6%㊁81.1%(30/37)和68.2%;手指短或内侧弯曲分别为31.6%㊁78.4%(29/37)和75%;小下颌分别为26.3%㊁未统计和63.6%㊂均满足Lai等[12]中的3/5条标准或Azzi等[13]4/6条标准㊂㊀㊀2017年第一个关于RSS诊断和管理的专家共识[3]发布,指出RSS的诊断需要临床评分系统和分子基因检测相结合,但分子基因检测结果可作为确诊依据㊂MS⁃MLPA是检测甲基化水平较经典的方法㊂该技术可通过HhaⅠ酶识别甲基化位点,通过比较酶切前后探针信号的比值可同时进行11p15区域基因CNV和甲基化水平的检测,并且具有成本效益,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㊂同时,由于11p15区域H19⁃DMR低甲基化为RSS的主要病因(30% 60%)㊂因此,对临床怀疑RSS的患儿进行MS⁃MLPA检测是首选㊂本文通过MS⁃MLPA确诊了19例RSS患儿㊂但是,MS⁃MLPA也有局限性(探针数目和检测位点相对固定),该方法不能检测探针结合位点之外的其他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缺乏灵活性,对于MS⁃MLPA检测阴性的患儿也应考虑进一步进行甲基化芯片㊁基因组CNV或候选基因变异等相关检测,以免漏诊㊂本文所涉及的患儿仅针对11p15区域甲基化水平和该区域的CNV情况进行了检测,未明确基因诊断的患儿尚需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㊂㊀㊀目前已报道多种染色体异常与RSS相关,包括染色体1㊁2㊁7㊁8㊁11㊁12㊁13㊁14㊁15㊁16㊁17㊁18㊁20㊁21㊁22和X[13,14]㊂本文19例RSS患儿均为H19⁃DMR低甲基化,其中3例携带11p15区域片段重复和Kv⁃DMR高甲基化,考虑为母源11p15区域重复导致㊂这是由于11p15印记区域包括H19⁃DMR(由H19/IGF2基因构成,父源为甲基化状态)和Kv⁃DMR(由KCNQ1OT1/CDKN1C基因构成,母源为甲基化状态)㊂IGF2基因是胰岛素样成长因子2,编码胚胎生长因子,只有在H19⁃DMR处于甲基化状态时才表达㊂CDKN1C基因编码一种细胞增殖的负调节因子⁃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C(CHKN1C蛋白),是一种抑癌基因,在图1㊀RSS患儿MS⁃MLPA探针信号酶切前后结果判读注㊀A列为酶切前探针信号的峰值图,B列为酶切后探针信号峰值图㊂图A⁃1和B⁃1显示H19⁃DMR低甲基化且无CNV情况(例4 18);图A⁃2和B⁃2提示11p15区域重复合并H19⁃DMR低甲基化和Kv⁃DMR高甲基化(例2㊁3和19);图A⁃3和B⁃3提示H19⁃DMR和Kv⁃DMR均低甲基化,未检测到CNV情况(例1)Kv⁃DMR处于甲基化状态时CDKN1C基因表达㊂正常情况下IGF2和CDKN1C基因各有一个拷贝表达㊂当母源11p15区域片段重复时,患者有2拷贝的母源非甲基化和1拷贝的父源甲基化H19⁃DMR,导致了H19⁃DMR甲基化相对降低,但此时IGF2基因表达正常㊂相反,患者遗传了2拷贝的母源甲基化和1拷贝的父源非甲基化Kv⁃DMR,导致了Kv⁃DMR甲基化相对升高,此时CDKN1C基因表达增加㊂CDKN1C基因过表达可能是患者出现RSS表型的原因[15⁃17]㊂携带与不携带11p15区域重复的RSS患儿,虽然为两种不同发病机制(父源H19⁃DMR甲基化丢失和母源11p15区域重复),但在RSS主要临床表现差别不大㊂例1为H19⁃DMR和Kv⁃DMR均低甲基化,H19⁃DMR低甲基化导致了RSS表型的出现,而Kv⁃DMR低甲基化可导致抑癌基因CDKN1C基因表达下调,肿瘤发生风险相对增高[18],后续应对患儿进行肿瘤相关监测㊂㊀㊀对临床怀疑RSS的患儿,早期进行基因检测,可以为实现疾病早诊断㊁早治疗提供可能,改善患儿预后㊂大多数RSS患儿,尤其是5岁以下的患儿存在喂养困难,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些均增加了空腹低血糖和对神经认知损害的风险㊂据统计RSS患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约为27%,而自发的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更频繁[3]㊂因此,对拟诊RSS患儿早期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及早开始营养支持治疗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十分必要㊂身材矮小是RSS的一个重要特征,有文献报道重组人GH替代治疗可改善RSS患儿的最终身高㊂Toumba等[19]和Binder等[20]分别对RSS患儿进行了长达10年和6年的GH跟踪治疗,发现患儿最终身高有了显著改善,并且治疗开始时身高越矮,终身高的改善越显著,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相关㊂故明确诊断RSS,可以指导临床对成长发育进行监测,尽早评估是否需进行GH治疗,改善患儿成年期身高㊂另外,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在RSS患儿中比较常见,发生率分别为37%和40%[3]㊂因此,早期诊断可以实现对RSS患儿及早进行发育评估,进行及时适当的干预与康复训练㊂对于肢体明显畸形的患儿,可尽早评估是:否进行手术矫形㊂㊀㊀RSS多为散发病例,具有多重病因,一般不做产前诊断㊂但是,对于具有RSS阳性家族史的家庭,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可以为患儿家庭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㊂若患儿母亲再次生育时应在孕期密切监测胎儿是否有宫内发育迟缓,肢体不对称,相对大头等表现,警惕该病的发生,必要时应进行产前诊断,实现优生优育㊂参考文献1 IshidaM.NewdevelopmentsinSilver⁃Russellsyndromeandimplicationsforclinicalpractice.Epigenomics 2016 8 4 563⁃5802 WakelingEL.Silver⁃Russellsyndrome.ArchDisChild 201196 12 1156⁃11613 WakelingEL BrioudeF Lokulo⁃SodipeO etal.DiagnosisandmanagementofSilver⁃Russellsyndrome firstinternationalconsensusstatement.NatRevEndocrinol 2017 13 2 105⁃1244 Abu⁃AmeroS WakelingEL PreeceM etal.EpigeneticsignaturesofSilver⁃Russellsyndrome.JMedGenet 2010 47 3 150⁃1545 HannulaK Lipsanen⁃NymanM KontiokariT etal.Anarrowsegmentofmaternaluniparentaldisomyofchromosome7q31⁃qterinSilver⁃Russellsyndromedelimitsacandidategeneregion.AmJHumGenet 2001 68 1 247⁃253 6 KimY KimSS KimG etal.Detectionofmaternaluniparentaldisomyatthetwoimprintedgenesonchromosome7 GRB10andPEG1/MEST inaSilver⁃Russellsyndromepatientusingmethylation⁃specificPCRassays.ClinGenet 2005 67 3 267⁃2697 LaiKY SkuseD StanhopeR etal.CognitiveabilitiesassociatedwiththeSilver⁃Russellsyndrome.ArchDisChild 1994 71 6 490⁃4968 AzziS SalemJ ThibaudN etal.Aprospectivestudyvalidatingaclinicalscoringsystemanddemonstratingphenotypical⁃genotypicalcorrelationsinSilver⁃Russellsyndrome.JMedGenet 2015 52 7 446⁃4539 朱铭强 巩纯秀 吴迪 等.SilverRussell综合征20例临床及遗传学分析.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 3 216⁃22010 黄书越 巩纯秀 赵旸 等.35例Silver⁃Russell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总结.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30 2 119⁃12211 FukeT MizunoS NagaiT etal.Molecularandclinicalstudiesin138JapanesepatientswithSilver⁃Russellsyndrome.PLoSOne 2013 8 3 e6010512 WakelingEL AmeroSA AldersM etal.Epigenotype⁃phenotypecorrelationsinSilver⁃Russellsyndrome.JMedGenet 2010 47 11 760⁃76813 IshidaM.NewdevelopmentsinSilver⁃Russellsyndromeandimplicationsforclinicalpractice.Epigenomics 2016 8 4 563⁃8014 SachwitzJ Strobl⁃WildemannG FeketeG etal.Examinationsofmaternaluniparentaldisomyandepimutationsforchromosomes6 14 16and20inSilver⁃Russellsyndrome⁃likephenotypes.BMCMedGenet 2016 17 20 15 BegemannM SpenglerS GogielM etal.Clinicalsignificanceofcopynumbervariationsinthe11p15.5imprintingcontrolregions newcases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MedGenet 2012 49 9 547⁃55316 BliekJ SnijderS MaasSM etal.Phenotypicdiscordanceuponpaternalormaternaltransmissionofduplicationsofthe11p15imprintedregions.EurJMedGenet 2009 52 6 404⁃40817 ChiesaN DeCrescenzoA MishraK etal. TheKCNQ1OT1imprintingcontrolregionandnon⁃codingRNA newpropertiesderivedfromthestudyofBeckwith⁃WiedemannsyndromeandSilver⁃Russellsyndromecases.HumMolGenet 2012 21 1 10⁃2518 HoffmannMJ FlorlAR SeifertHH etal. MultiplemechanismsdownregulateCDKN1Cinhumanbladdercancer.IntJCancer 2005 114 3 406⁃41319 ToumbaM AlbaneseA AzconaC etal.Effectoflong⁃termgrowthhormonetreatmentonfinalheightofchildrenwithRussell⁃Silversyndrome.HormResPaediatr 2010 74 3 212⁃21720 BinderG LieblM WoelfleJ etal.AdultheightandepigenotypeinchildrenwithSilver⁃RussellsyndrometreatedwithGH.HormResPaediatr 2013 80 3 193⁃200(收稿日期:2019⁃07⁃26㊀修回日期:2019⁃08⁃22)(本文编辑:张崇凡)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㊀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负责人学分举办日期㊀第四届全国儿童癫外科研讨班编号待出蔡立新411月2日 3日㊀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习班编号待出汤泽中108月27日 31日㊀2019儿童遗传病与精准医学论坛编号待出姜玉武48月10日 11日㊀全国儿科师资骨干培训班编号待出齐建光86月20日 23日㊀2019年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培训班编号待出侯新琳49月7日 8日㊀2019年第29届全国儿科肾脏病学习班编号待出丁洁46月1日 2日㊀第31届全国儿科神经学习班编号待出姜玉武1011月6日 10日㊀北京大学儿科介入呼吸病学新进展编号待出叶乐平57月5日 7日㊀第六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班暨北大医学㊀发育行为儿科高峰论坛“编号待出韩颖4下半年㊀北京大学儿科战略发展论坛编号待出姜玉武46月22日 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