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西铁路彬长矿区采空区地质选线
- 格式:pdf
- 大小:1020.41 KB
- 文档页数:4
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采前景分析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采前景分析1、矿区基本概况彬长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地处咸阳市彬县、长武县境内。
矿区规划面积577.39km2,地质储量78.91亿t;区内主采煤层为4号煤层,平均厚度19.39m。
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煤质优良,灰分小于12%,含硫小于0.5%,属低硫、低磷、低灰、高热值的优质动力煤。
开采条件优越,适宜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是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的理想之地。
1997年8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交能[1997]1351号文下达了《国家计委关于陕西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矿区新建矿井9对,分别为大佛寺矿井 (其中一期3.0Mt/a,二期8.0Mt/a)、孟村矿井(6.0Mt/a)、胡家河矿(4.0Mt/a)、小庄矿井(8.0Mt/a)、亭南矿井(3.0Mt/a)、下沟矿井(3.0Mt/a )、官牌矿井(1.2Mt/a)、蒋家河矿井(0.9Mt/a)、水帘洞煤矿(0.90Mt/a),矿区总规模41.0Mt/a,其中一期36.0Mt/a,二期41.0Mt/a。
矿区“十五”期间已建成亭南矿井、大佛寺矿井,随着西〔安〕~平〔凉〕铁路的开工建设,小庄、孟村、胡家河、雅店矿井及同步建设的马屋电厂、亭口水库等矿区重大建设项目正陆续建设,将最终把彬长矿区建设成为安全、高效,集煤、电、路、化工、水利一体化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化矿区。
2、地层特征彬长矿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从东南向西北沿沟谷依次出露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T3h)、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宜君组(K1y)、洛河组(K1l)、华池组(K1h)。
第三系及第四系覆盖其上。
3、构造特征彬长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渭北隆起北缘的彬县~黄陵坳褶带。
总体构造形态为中生界构成的NW缓倾的单斜构造,在此单斜上展布一些宽缓而不连续的次级褶皱构造。
彬长矿区煤矿开采对白垩系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矿区大范围的大釆高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煤形成的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在局部延伸至白垩系含水层,导致煤矿涌水量增大,同时也给白垩系含水层造成了破坏和影响。
本文从含水层结构、水位水量、水质方面研究了采煤对白垩系含水层的影响。
关键字:煤矿开采,含水层结构,水位水量,水质彬长矿区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十四个煤炭资源基地-黄陇基地的主要矿区之一,属国家规划矿区。
矿区位于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段,属西部干旱缺水地区。
白垩系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是矿区主要含水层,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富水性中等-强,随着矿区大规模的开发,地下水开发利用从以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为主,局部地段白垩系洛河砂岩浅层地下水作为补充,转变为以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地下水为主,局部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作为补充,白垩系地下水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随着矿区大范围的大釆高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煤形成的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在局部延伸至白垩系含水层,导致煤矿涌水量增大,亭南煤矿涌水量由初期平均160m3/h增长到了近三年的1000m3/h以上,最大达到1700m3/h,同时也给白垩系含水层造成了破坏和影响。
1、采煤对白垩系含水层结构的影响随着煤炭开采,上覆围岩压力释放,形成了冒落带、导水裂隙带及弯曲变形带。
根据矿区开采资料发现,在局部地段,导水裂隙带已延伸进入白垩系含水层,导致白垩系含水层的隔水底板(安定组泥岩)遭到破坏,含水层与巷道采空区连通,形成新的含水层排泄通道,造成含水层水的下泄。
以大佛寺煤矿40108工作面为例,根据工作面两带探查资料显示:导水裂缝带均波及白垩系含水层,裂高采厚比平均16.02倍。
工作面距白垩系底界平均厚度为172.35m,工作面平均采厚12.5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约200m,已进入白垩系含水层。
安定组泥岩在煤矿开采前岩石结构比较完整,是良好的隔水底板,导水裂隙带发育至白垩系地层后,安定组泥岩完整性遭到破坏,白垩系含水层隔水底板出现垂向裂隙,成为导通白垩系地下水与采空区的导水通道,白垩系水通过导水裂隙带进入采空区。
采空区勘查项目勘查方案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一)自然地理 (3)(二)区域地质概况 (3)(三)矿产地质 (4)(四)目的任务 (4)二、勘查工作设计依据 (5)三、整体工作思路 (5)四、工作方法 (5)(一)瞬变电磁 (6)(二)地震勘探 (8)(三)高密度电法 (12)(四)钻探 (14)五、勘查工作设计 (14)(一)工作量设计 (14)(二)勘查工作进度计划 (14)六、近三年勘查工程一览表 (16)七、单位资质证书 (16)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7)一、工程概况2017年棚改旧改工程共有3个地块。
项目场区为村民安置工程拟建场区,此类建设项目通常为20层以下的住宅楼。
(一)自然地理项目场区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区域内水系主要为巴漏河,区域内众多冲沟汇于巴漏河,巴漏河发源于市南部山区,向北流入小清河。
流经矿区段基本常年有水,雨季流量较大。
该区气候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多西南风,雨季在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10.4mm,年平均气温为12.9℃,全年无霜期197天。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6度。
(二)区域地质概况1)地层、地质(1)奥陶纪马家沟组:为煤系地层的基底,分中、下统,缺失上统,为浅海相及泻湖相碳酸盐沉积。
下部为白云质厚层结晶石灰岩,其中部含条带状燧石结核,中、上部为灰色或灰黑色致密厚层石灰岩,含珠角石、头足类化石。
该层厚度在800m左右。
(2)石炭纪本溪组:厚50m左右本区揭露此段地层钻孔少,参照邻区地层资料,本组地层分上、下两段。
上段:由深灰色泥岩和厚层状石灰岩组成,有时夹薄煤层,所夹徐家庄灰岩,厚度较大,岩溶发育,和奥陶系石灰岩共同构成本区煤层的充水、含水层。
下段:由杂色粘土岩,铁质岩,及浅灰色砂岩组成。
(3)石炭—二叠纪太原组:厚162m左右本组地层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由浅灰色砂岩、粘土岩和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及薄层石灰岩组成,含薄煤8-10层, 7、9、10-3煤层较稳定。
附件B: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煤炭是工业的粮食。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机构中,煤炭占75%以上。
煤炭工业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煤炭不仅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煤中可以提取二百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而且钢材的冶炼也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钢材又是基建的基础,工业发展的脊梁,另一方面人民的生活对煤炭的依赖也非常大,比如我国北方取暖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
因此,为使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加快煤炭工业的现代化步伐。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左右,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仍占76%以上,而且未来煤炭的需求仍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虽然将来的发展新能源的比重将逐步上升,但在可预见的若干年内,煤炭仍然占据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地位。
据(武承厚)测算,到2020年,我国能源每年仍将需求约50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大约需要45.3亿吨,这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的煤炭总量。
国内煤炭资源不足,必须从国际市场加以补充。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
根据国土资源部《二○○六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6年底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资源储量11597.79亿吨,资源量8262.99亿吨,基础储量3334.8亿吨,储量1825.39亿吨。
全国32个省(区、市)中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但区域分布不均衡。
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
根据煤层的赋存情况和开采技术条件,煤矿可采用地下(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适用于煤层厚度大、埋藏较浅的条件。
其产量比重,目前,在我国仅占有国有煤矿总产量的7%~8%。
矿井开采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在我国广泛采用。
彬长矿区矿区总体规划简介一、矿区概况十一、矿区辅助企业和设施二、矿区资源条件十二、矿区地面布置三、原矿区规划情况十三、矿区防洪四、井田划分十四、准轨铁路五、矿区建设顺序十五、矿区供电六、矿区建设规模十六、矿区信息网七、矿区均衡生产年限十七、矿区给水排水八、选煤厂布局十八、矿区供热九、煤化工项目十九、技术经济十、规划电厂二十、结论一、矿区概况1.矿区总体规划的过程煤炭院、电力院、铁一院于1993年11月编制了《陕西省彬长矿区煤电路集团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4年6月,三个设计院《陕西省彬长矿区煤电路集团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修)》1997年8月国家计委以计交能(1997)1351号文批复。
2003年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煤炭院、电力院、铁一院、化工六院、省水电院编制《彬长矿区综合开发规划》,2005年12月完成。
2006年煤炭院完成矿区规划(修), 2007年1月陕煤集团审察.2.矿区总体规划修改的原因1). 由于地质勘探工作的进展,矿区的地质条件有所变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完成了下沟、亭南、大佛寺、胡家河、小庄、孟村、蒋家河与官牌等井田的精查,各矿井的煤层赋存范围及资源储量及等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矿区规划的修改显得尤为重要。
2). 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要求原规划的矿井能力提高。
随着我国采矿技术,采矿设备的发展,矿区已先后开工建设了下沟、大佛寺、亭南、蒋家河等高产高效大、中型矿井,矿区煤炭产量逐年递增,有些矿井的产量已经成几倍的突破了原规划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矿区规划进行修改。
3 ). 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矿区基础设施已得到很大改善。
312国道,306省道,银川—武汉高速。
西(安)—平(凉)。
矿区电源彬县城东110变,亭口35变,长武县罗峪110变,亭口110变,大佛寺110变。
亭口水库被列为陕西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
因此,修改矿区规划时机已经成熟。
柳林铁路煤矿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与稳定性评价【摘要】在收集分析区域内煤矿采掘、既有工程实例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质勘察工作。
钻探、物探成果相结合,确定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埋藏深度,作出稳定性评价。
分析其对柳林铁路专用线青龙村隧道的影响,提出治理与防护措施建议。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隧道稳定性评价治理1 概述煤矿采空区对铁路工程建设危害严重,因此线路一般应以绕避为宜。
柳林铁路专用线受控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以及地形条件等因素,无法绕避。
因此经研究采用多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以查明情况,获取数据,进行稳定性力学计算,做特殊结构设计,采取合理的加固保护措施,确保铁路安全施工和运营。
柳林集运站铁路专用线自太中银线柳林南站接轨,位于柳林县城南部,距离柳林县城1.5km。
柳林铁路集运站位于柳林南站南侧,并行青银高速公路及柳林南站,距离柳林南站垂直距离约400m。
属工企Ⅰ级铁路,全长约9.5km。
该铁路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 煤矿采空区概况2.1 青龙煤矿青龙煤矿位于柳林县青龙村南,丘陵地貌。
该矿区1972年建井,1974年矿井开采,2004年关闭。
青龙煤矿采空区主要为大面积采空区和小窑采空区两个区域。
柳林铁路专用线青龙村隧道穿越其里程范围为DYK1+450~DYK2+500。
2.2 采空区工程地质特征2.2.1 地层岩性线路区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洪风积及第四系中更新统洪风积黄土及碎石类土;下伏石炭系上统泥岩、砂岩及煤层;石炭系中统、石炭系中统石灰岩。
2.2.2 地质构造线路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总体为一向西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3~8°,未发现大的断层及岩溶陷落,但局部p大面积采空区共布置钻孔由于部分钻孔10个,其中断面钻孔6个。
依据钻孔资料分析,DYK1+450~DYK2+200段分布有不连续的煤层,厚度1.4~2.2m,位于隧道轨底下27~50m。
3.1.2 高密度电法探测成果分析由于青龙村隧道为弧形隧道,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剖面为直线,因此在隧道线周围共布置了10条测线。
遵小线既有线K16+000~K17+250段采空区勘察工程施工勘察工程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工程概况:遵小铁路自2007年6月开工以来,建设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唐山段一期工程(既有线K0~K25+400)已经铺轨约5km,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目前控制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是“唐山段新增铁矿采空区的处理”。
由于定测时间(2005年5月)与施工时间(2007年12月)间隔较长,沿线非法无序开采现象严重,采空区情况与定测期间变化较大。
大部分采空区现有地质资料不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受业主委托并在其协助下,我公司于2007年9月以来,对遵小线既有线K16+000~K17+250段,进行了逐矿调查、收集资料、矿井测量、工程物探、工程钻探等工作。
(2)勘测依据:1、勘察设计合同2、项目勘察设计计划(大纲)3、工程勘察配合单(3)主要参考资料:1、本公司的《新建地方铁路遵化南至小寺沟线》定测资料河北冶金建设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的《矿井测量报告》2、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的《遵小线既有线K16+000~K17+250段采空区综合物探测试成果报告》3、沿线矿主提供的矿井资料(4)依据规范规程: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3、《铁路工程地质手册》(第二版)4、《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5、《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J340-2004)6、《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7、《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93)8、《地面磁测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94)9、《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93)10、《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 0170-1997)(5)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了地质调查、井测、物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对获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综合分析确定矿区采空及影响范围。
银西铁路风险源安全监理实施细则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线(甘宁段)XYZQ-3标工程监理细则风险源安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西安铁一院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线(甘宁段)XYZQ-3标监理项目部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五日目录风险源监理实施细则一、安全监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三)《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四)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
(五)委托监理合同、监理规划以及与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合同文件。
(六)银西公司相关文件。
(七)其它有关规范、标准等。
二、工程建设项目概况一)工程概况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位于陕西、甘肃及宁夏自治区等三省(区)境内,连接关天经济区、陇东地区和沿黄城市带,行经整个黄土高原。
线路南起西北地区中心城市西安,向西北经陕西省咸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后接入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本标段为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甘宁段YXZQ3标段,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
标段里程范围为:DK215+~DK259+,正线长44.054km。
本标段线路先后跨越S303省道、S202省道、董北路、西长凤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西长凤段)。
本标段路基约25.263km,其中区间路基土石方3688292m3,站场路基土石方1522090m3;特大桥11002.55m/6座,大桥998.26m/6座,中桥214.34m/3座,框架桥横延米12座,涵洞1879横延米/73座,制架箱梁319孔,连续梁5联【含(80+80)mT构联续梁1联】;L>4km的隧道延长米/1座,1km>L≤2km的隧道1600延长米/1座,明洞延长米/1座;双块式轨枕预制209669根,铺设无砟道床13309m,设计有站场1座(庆阳站)。
二)工程特点及难点二、工程特点及难点1、总体工程特点⑴设计标准高、施工难度大设计行车速度250km/h,工程采用了高标准的基础沉降控制设计和严格的路基填筑、桥梁沉落变形和梁体徐变控制标准,确保线路满足高速运行需要的的高平顺性要求。
第27卷 第9期2011年5月甘肃科技G 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V o l .27 N o .9M a y . 2011西平铁路彬县下沟煤矿采空区方案研究侯建国(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陕西西安710043)摘 要:由于下沟煤矿的开采造成西平铁路隧道等工程下部存在采空区,为保证西平铁路的顺利建成,有必要对采空区线路方案进行研究。
通过对采空区方案研究的详细阐述,在无法完全避开采空区的条件下选择较合理的线路方案通过采空区。
关键词:西平铁路;采空区;方案研究中图分类号:U 212.321 下沟煤矿采空区特征下沟煤矿为陕西省彬县县属煤矿,井田面积7.5k m 2,开采8号煤层(见西平铁路通过煤矿采空区工程地质纵断面示意图),煤层平均厚度16.67m ,该矿1991年建设,1997年10月投产,原设计能力为45万t /a 。
2000年经技术改造后,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 /a ,2002年技改立项,规模为210万t /a ,2004年实际生产157万t 。
下沟煤矿采用一对斜井和采区上、下山的开拓方式,边界风井回风。
一采区生产高程525m ,倾角较大的上山采区没有开拓,仅开拓了倾角较小的下山采区,双翼回采。
2005年下沟煤矿申请“三下采煤计划”并获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对泾河下开采区实行综放开采,综放面南北向布置,一般走向采长500~1000m ,宽度为90m ,工作面间煤柱为20m ,采用走向长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与西平铁路有关的两个采空区分别为Z F 2801、Z H 2803。
Z F 2801采空区:南北走向长1050m ,东西方向宽90m ,煤层厚10.1m 。
2005年8月开始回采,2006年5月回采结束,回采时底部留1.5~2.0m 厚底煤,割帮煤2.7m ,放顶煤约5.4~5.9m 。
Z F 2803采空区:南北走向长1121m ,东西方向宽90m ,煤层厚10.2m 。
G777高速公路初步勘察K96+500~K104+600采空区工程地质专题勘察方案采空区治理检测中心2017年4月目录1前言 (2)1.1工程概况 (2)1.2勘察目的 (2)1.3勘察依据 (3)1.4几点说明 (3)2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3)2.1地形地貌 (3)2.2地质构造 (3)2.3地层岩性 (4)2.4水文地质特征 (4)2.5不良地质作用 (5)3勘察手段及步骤 (5)3.1收集资料 (5)3.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绘 (5)3.3物探 (6)3.4钻探 (6)4勘察工作量 (6)5勘察报告书主要内容 (7)采空区治理检测中心 11前言1.1 工程概况(1)G777高速公路昆明段(后简称“本项目”),总体走向呈西向东,起点位于曲靖马龙县与昆明宜良县县界老黑山,经九乡风景区、耿家营,与昆明绕城高速东南绕交叉后,沿南昆铁路西侧布线,经贾王村、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七甸,下穿沪昆高铁及规划渝昆高铁与新昆嵩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57.48公里。
(2)其中线路里程K96+500-K104+600 段存在采空区,该区段为山间盆地地貌,地势平坦,地层主要为上第三系含煤地层,线路主要以桥梁和路基通过。
线路沿线分布有数个大型露天开采矿坑,部分已废弃,部分仍在开采。
开采历史已达已逾百余年,经调查访问,该区域以前私挖滥采现象较为突出,凤鸣监狱劳改队也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地下开采,当前,虽然大部分矿区都是由地下开采转为露采,但地下仍有采空区存在,存在地下采空区。
(3)由于该区域内煤采矿权众多,产权变更频繁,早期私挖滥采现象严重且未留存有相关资料,无相关资料,现场调查也未收集到采空区相关资料。
鉴于采空区对桥梁桩基施工及安全影响较大,在已有勘察认识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勘察手段无法查清采空区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故决定就该段采空区工程地质进行专题勘察研究工作,为最终选定线路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1.2 勘察目的(1)查明相关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成、岩层产状、裂隙发育程度、地质构造特点等工程地质条件;(2)查明采空区具体的范围、埋藏深度、空间大小、顶板岩层厚度,顶、底板标高,距路基顶、底板标高;(3)查明采空区顶板的管理办法、塌落情况和采空充填程度;(4)查明采空区目前地表变形、岩移和塌陷的机理、原因及分布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危害程度以及诱发其他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位置、规模和对线路的影响;(5)查明并评价线路与煤矿开采线路、采空区的空间关系、开采趋势和时采空区治理检测中心 2空效应;(6)提出合理的治理、预防和建议措施;(7)为线路最终选定工程场地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新建铁路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工程改线初、定测技术要求柳林段地质组2006年7月柳林新建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工程柳林段勘探技术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铁道部计划安排和“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要求,优质高效地完成新建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任务,按照铁建设函 [2004]644号文和相关规范规定,并结合柳林段相关地质问题,特制定该勘探技术要求。
1.概况1.1勘察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1.《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 10077-2001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 10012-2001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TB 10027-20014.《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TB 10038-20015.《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 10049-2004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 111-877.《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TB 10018-2003 8.《铁路采石规则》铁运(1999)146号9.《铁路碎石道床底碴》 TB/T 2897-1998 10.《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 TB 10041-200311.《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TB 10014-9812.《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 TB 10013-20041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 10210-20011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 10102-200415.《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TB10104-2003、J263-20031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1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5-2004 18.铁建设[2004]148号“关于转发《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两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1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10120-2002、J160-200220.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21.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1.2 工程概况为优化太中银铁路方案,需对原方案部分段落作出调整。
陕西彬长小庄矿业有限公司矸石填沟造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陕西彬长小庄矿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四川锦绣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九年二月目录概述 (1)0.1项目由来及简况 (1)0.2评价工作过程 (2)0.3相关情况分析判定 (3)0.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4)0.5评价结论 (4)0.6致谢 (4)1总则 (5)1.1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5)1.2编制依据 (5)1.3环境功能区划、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9)1.4评价工作等级与范围 (12)1.5评价重点 (16)1.6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6)2项目概况 (18)2.1项目基本情况 (18)2.2地理位置与交通 (18)2.3工程建设外部条件 (19)2.4工程建设内容 (23)2.5项目总图布置 (31)2.6公用工程 (32)2.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33)2.8项目建设工期及投资 (33)3工程分析 (33)3.1施工期工程分析 (33)3.2营运期工程分析 (36)3.3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三废排放量 (40)4区域环境概况与环境质量现状 (42)4.1自然环境概况 (42)4.2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水源保护区 (47)4.3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 (47)5施工期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 (55)5.1施工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5)5.2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56)6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8)6.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58)6.2矸石淋溶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64)6.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0)6.4矸石自燃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72)6.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73)6.6 环境风险预测 (74)7营运期污染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77)7.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77)7.2水环境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78)7.3噪声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80)7.4矸石自燃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81)8环保投资估算与经济损益分析 (83)8.1环境效益 (83)8.2社会效益 (84)8.3环境损益分析 (84)8.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综述 (86)9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87)9.1环境管理 (87)9.2项目公开信息 (89)9.3环境监控计划 (90)9.4环保设施 (91)10结论与建议 (92)10.1工程概况 (92)10.2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 (92)10.3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92)10.4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95)10.6要求与建议 (96)概述0.1项目由来及简况小庄井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东北向约18km,距咸阳市约148km,行政区划属彬县管辖。
采空区专题⼯程地质勘察⽅案1.前⾔1.1.⼯程概况1.1.1.上海⾄成都⾼速公路宜昌⾄巴东段位于湖北省中西部,路线⼤致呈北西~近东西向延伸,跨及宜昌市宜陵区、兴⼭县、秭归县、巴东县,⽌于⽕烧庵(鄂渝界),全长约178km。
1.1.2.我公司承担的⼯程地质勘察⾪属第3标段。
K路线起于宜昌市兴⼭县⾼岚镇(K95+000),接第⼆合同段终点,经柏树园、卧佛⼭,跨⾼岚河后穿越林家⼭(1833.8m)于平⾢⼝跨⾹溪河,⾄⼤⽯包村(K119+015)⽌,共24.015km。
由于⼯程地质条件⼗分复杂,第3标段设有多条⽐较线。
1.1.3.K线林家⼭隧道处的李家沟煤矿采空区。
矿界东西长1000m,南北宽850m,矿区⾯积0.85km2,批准采矿⽔平为标⾼240m~450m,年产规模3万吨/年。
1.1.4.掘进主平硐终点位于YK109+632右72.0m处, 标⾼246.0m。
按煤矿设计资料,隧道线ZK110+240、YK110+050前后在主平硐上⽅20m通过。
ZK109+570、YK109+560以东均为采空区段,其中ZK109+530~ZK109+570、YK109+512~YK109+560段线位附近开采标⾼为296.0~335.0m;隧道底板标为260m,按实际挖标⾼270m计算,该段采空区底板标⾼距离隧道标⾼为26.0~65.0m。
H线HYK109+360左148、右702~HYK110+368左17.5、右832.5通过李家沟煤矿南部,隧道底板设计标⾼260~270m间,即煤矿底采标⾼低于隧道底板20~30m。
1.1.5.李家⼭煤矿若继续开采将形成⾃隧道底板以下⾄洞⾝以上的倾斜状⼤⾯积采空-回填-积⽔区,采⾄隧道位臵时,对隧道底板及洞⾝稳定有较⼤影响,甚⾄可能发⽣⽼窿突⽔。
1.1.6.在已有勘察认识的基础上,使⽤常规勘察⼿段⽆法查清采空区地段的⼯程地质及⽔⽂地质条件,故决定就该隧道进⾏采空区⼯程地质及⽔⽂地质专题勘察研究⼯作,为最终选定隧道⼯程场地和编制初步设计⽂件提供⼯程地质及⽔⽂地质依据。
金龙川煤矿采空区情况调查报告金龙川煤矿二〇一七年目录一、矿井基本情况 (3)1、矿井地址 (3)2、矿井设计能力 (4)3、矿井开拓方式 (4)4、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方法 (4)5、煤层开采情况及本煤层采掘现状 (4)二、周边矿井分布及开采情况 (5)1、原龙凤煤矿 (5)2、原川发煤矿 (5)3、原金旺煤矿 (6)三、井田境界 (6)1、原金旺煤矿 (6)2、原龙凤煤矿 (6)3、原川发煤矿 (7)四、调查小组成员 (8)六、含(导)水体、采空区、老窑(空)调查 (8)1、水文地质条件 (8)2、龙潭组上覆地层含水特征 (9)3、龙潭组岩层含水特征 (10)4、龙潭组下伏地层含水特征 (12)七、水文地质类型 (12)八、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 (14)九、参加调查人员表 (15)十、存在主要问题 (16)十一、附表: (16)1、勘探地质钻孔台账 (16)2、采空区积水量统计台账 (16)3、地质构造台账 (16)4、2017年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审查表 (16)5、矿井涌水量统计台账 (16)6、参加调查人员签到表 (25)金龙川煤矿采空区情况调查报告一、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地址矿区位于织金县城正南,隶属珠藏镇。
直距约28km。
采矿许可证(证号:52),面积:2、406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1530-+1200m);矿区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
地理坐标:北纬26º32ˊ33"~26º33ˊ18",东经105º39ˊ11"~105º40ˊ38"。
矿区范围内得交通仅有公路,安顺到织金得209省道位于矿区东侧3、5km,织金经阿弓到六校得107县道由矿区南侧通过,并有乡村公路通至矿区内。
由矿区东行至织金县城约28公里,至珠藏区约3、5公里,西行至阿弓镇约30公里,交通较方便。
2、矿井设计能力根据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井下开拓部署、安全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该矿井布置两个炮采工作面可满足30万吨/年得生产能力。
西部煤矿采空区工程地质特点分析引言徐州市西部由于煤矿地下的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形成了大范围的沉陷区。
地表的沉陷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利用和开发。
截止到2016年12月,西部矿区的所有煤矿全部停采闭坑,多年来形成的沉陷区面积约11067公顷,涉及的行政区有徐州市鼓楼区、泉山区和铜山区刘集镇、柳泉镇、柳新镇、大彭镇、汉王镇[1]。
随着徐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建设项目需要落地,使建设用地形成了很大的需求,而西部矿区采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着差异,导致地表的稳定性和建设工程的适宜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归纳和总结徐州市西部矿区的采空区特点对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和评价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部矿区主要煤矿有: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矿、庞庄矿、张集矿、垞城矿、义安矿、新河矿、卧牛山矿、九里山矿等8个国有统配煤矿及柳泉矿、柳新矿、王庄矿、拾屯矿、大刘矿、陈楼矿、马庄矿7个国营地方煤矿。
1地质概况徐州西部煤田地处华北地层大区南缘,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徐-淮地层分区,区域地层沉积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及石炭系下统,除震旦系与寒武系、奥陶系与石炭系呈假整合接触关系,第四系与其它各时代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外,其它各地层皆呈整合接触关系[2]。
西部矿区主要含煤向斜构造有闸河向斜和九里山向斜。
闸河复向斜轴向北东60°左右,长26km,宽5km,南东翼倾角45~85°,北西翼倾角约30°,向斜内的煤矿有马庄矿、陈楼矿、新河矿、卧牛山矿和九里山矿。
九里山向斜轴向北东40°,核部宽缓,为一压扭性宽缓斜歪复式向斜,由二叠系组成,地层倾角南东翼陡北西翼缓,向斜内的煤矿有义安矿、夹河矿、大刘矿、庞庄矿、拾屯矿、王庄矿、垞城矿、柳新矿、柳泉矿和张集矿[3]。
矿界分布如图1所示。
西部矿区开采的主要煤层按形成时代可划分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煤层(1煤、2煤和3煤),下二叠统山西组煤层(7煤和9煤)和石炭统太原组煤层(20煤和21煤),其中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的煤层是主要的开采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