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3
必修二专题六: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2012年1月宿州市一模21题)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①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②实行“福利国家”政策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知识经济的出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③④不属于干预的措施,排除.故选C。
2.(2011年12月洛阳市一模21题)学者郑秉文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
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
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A.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C.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答案】A【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和所学史实说明福利国家的建设也要针对本国史家情况,不能搞统一标准、普享、均一,过于平均会使生产者的积极性下降,助长懒汉群体。
3.(2011年11月泰安市期中15题)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
……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
”“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A.公司变成工人所有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答案】B【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公众公司”和所学史实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反映了人民资本主义的特点,但是并未改变资本家对企业的控股权,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权的变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习目标】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突出与时俱进创新精神。
【重点】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难点】理解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新经济”运行机制。
自主学习(通读教材后完成,要求填写的内容必须记忆)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主要得益于发达的,与西欧不同,由于私人垄断资本实力雄厚,美国经济仍然是典型的。
(知识拓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广泛发展于二战后。
积极作用在于突破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促进经济发展;消极作用在于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会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判断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而不是国有经济在全部经济中占有的比重。
)2、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1)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统管经济,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主要经济部门,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2)巨额的国家资本的投资和采购,刺激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3)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表现:(1)(2)(3)4、特点:(1)美国实力雄厚,缓和了政府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2)政府干预经济实行工业国家化,(3)依靠增加、大量、实行来刺激生产和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实质: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1)伴随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美国快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的转变。
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
试题精选
自2012年全国各地所有高考试题
......分解而成,排版工整、合理,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
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上传到其它网站,谢谢合作!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人民版)
整理人:智玉、龚哲山
专题六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
定比例,A错误,当选,从外国法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B解读正确,从金融机关所占份额一直上升C也正确。
个人持股从61。
3降低到40.1,逐渐减少。
【答案】A
2.(2012·浙江文综卷·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
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解析】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说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
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的思想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但即使是减税减支也无法实现零通胀,C项错误。
【答案】C
3.(2012·海南单科卷·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从时间上看,A项是与史实相符的,但不是工党获胜的原因;因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破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工党在竞选中提出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抓住了社会要求,取得了民众的支持,B项正确;C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二、主观题
1.(2012·江苏单科·23)(14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5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分)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
【解析】(1)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包括:直接救济,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间接救济,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
原因是经济危机中出现大量失业工人。
(2)材料二中月收入在50到80英镑的低收入者得到救济,收入有所增加;儿童津贴保障了儿童利益。
(3)材料二月收入很大,但由于得到社会福利,实际收入差距缩小,有可能挫伤工作积极性;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政府的不堪重负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仍然在增加,引起了社会的不满。
这些都是社会福利存在的弊端,因此西方国家要调整福利政策。
(4)政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者。
【答案】
(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