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几何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273.50 KB
- 文档页数:10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1)范围、对称性由标准方程12222=-by a x ,从横的方向来看,直线x=-a,x=a 之间没有图象,从纵的方向来看,随着x 的增大,y 的绝对值也无限增大,所以曲线在纵方向上可无限伸展,不像椭圆那样是封闭曲线 双曲线不封闭,但仍称其对称中心为双曲线的中心(2)顶点顶点:()0,),0,(21a A a A -,特殊点:()b B b B -,0),,0(21实轴:21A A 长为a 2, a 叫做半实轴长 虚轴:21B B 长为b 2,b 叫做虚半轴长双曲线只有两个顶点,而椭圆则有四个顶点,这是两者的又一差异(3)渐近线过双曲线12222=-by a x 的渐近线x a b y ±=(0=±b y a x )(4)离心率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aca c e ==22,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 范围:1>e 双曲线形状与e 的关系:1122222-=-=-==e ac a a c a b k ,e 越大,即渐近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大,这是双曲线的形状就从扁狭逐渐变得开阔 由此可知,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阔(5).等轴双曲线定义: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这样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 等轴双曲线的性质:(1)渐近线方程为:x y ±=;(2)渐近线互相垂直;(3)离心率2=e(6).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如果双曲线与12222=-b y a x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λ=-2222by a x(7).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到定点F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0(>>=a c ace 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其中,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双曲线的准线 常数e 是双曲线的离心率.(8).双曲线的准线方程:对于12222=-b y a x 来说,相对于左焦点)0,(1c F -对应着左准线c a x l 21:-=,相对于右焦点)0,(2c F 对应着右准线ca x l 22:=; 对于12222=-b x a y 来说,相对于上焦点),0(1c F -对应着上准线c a y l 21:-=;相对于下焦点),0(2c F 对应着下准线ca y l 22:= (9).双曲线的焦半径(了解)定义:双曲线上任意一点M 与双曲线焦点21,F F 的连线段,叫做双曲线的焦半径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0201ex a MF ex a MF(21,F F 分别是左、右焦点) 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0201ey a MF ey a MF(21,F F 分别是下、上焦点) (10).双曲线的焦点弦:定义:过焦点的直线割双曲线所成的相交弦焦点弦公式:当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时,过左焦点与左支交于两点时: )(221x x e a AB +--=过右焦点与右支交于两点时:)(221x x e a AB ++-=当双曲线焦点在y 轴上时,过左焦点与左支交于两点时:)(221y y e a AB +--=过右焦点与右支交于两点时:)(221y y e a AB ++-=(11).双曲线的重要结论:(1)双曲线焦点到对应准线的距离(焦准距)2bpc =。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知识点1】双曲线22a x -22b y =1的简单几何性质(1)范围:|x |≥a,y∈R.(2)对称性:双曲线的对称性与椭圆完全相同,关于x 轴、y 轴及原点中心对称.(3)顶点:两个顶点:A 1(-a,0),A 2(a,0),两顶点间的线段为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 ,且(4)=1中的1(5)(6)e =2(7)注意:且λ(2)与椭圆2a +2b =1(a >b >0)共焦点的曲线系方程可表示为λ-2a -λ-2b =1(λ<a 2,其中b 2-λ>0时为椭圆,b 2<λ<a 2时为双曲线)(3)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定点F(c,0)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 :x =c a 2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 =a c(c >a >0)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是双曲线的准线,焦准距(焦参数)p =c b 2,与椭圆相同.1、写出双曲线方程1254922-=-y x 的实轴长、虚轴的长,顶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 y 43±=,求双曲线的离心率3、求以032=±y x 为渐近线,且过点p (1,2)的双曲线标准方程4、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焦距为16,离心率为43,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5、求与双曲线221169x y -=共渐近线,且经过()23,3A -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及离心率.【知识点2】弦长与中点弦问题(1).直线和圆锥曲线相交时的一般弦长问题:一般地,若斜率为k 的直线被圆锥曲线所截得的弦为AB ,A 、B 两点分别为A(x 1,y 1)、B(x 2,y 2),则弦长]4))[(1(1212212122x x x x k x x k AB -++=-⋅+=]4)[()11(11212212122y y y y ky y k -+⋅+=-⋅+=,这里体现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的(2)设A(x 1;对于y 2【变1变4】7、过双曲线2212y x -=的右焦点F 作直线l 交双曲线于A,B 两点,若|AB|=4,这样的直线有几条?【题型2】双曲线离心率的求法一、根据离心率的范围,估算e :即利用圆锥的离心率的范围来解题,有时可用椭圆的离心率e ∈()01,,双曲线的离心率e >1,抛物线的离心率e =1来解决。
2.61双曲线的性质2.61双曲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双曲线的对称性、范围、定点、离心率、渐近线等简单性质.2.能利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求双曲线的方程.3.能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双曲线22221x y a b -=(a >0,b >0)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22221x x a a x a x a即或≥≥∴≥≤-双曲线上所有的点都在两条平行直线x=-a 和x=a 的两侧,是无限延伸的。
因此双曲线上点的横坐标满足x≤-a 或x≥a.对称性对于双曲线标准方程22221x y a b-=(a >0,b >0),把x 换成-x ,或把y 换成-y ,或把x 、y 同时换成-x 、-y ,方程都不变,所以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0)是以x 轴、y 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且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对称中心称为双曲线的中心。
顶点①双曲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称为双曲线的顶点。
②双曲线22221x y a b -=(a >0,b >0)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即为双曲线的两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1(-a ,0),A 2(a ,0),顶点是双曲线两支上的点中距离最近的点。
③两个顶点间的线段A 1A 2叫作双曲线的实轴;设B 1(0,-b ),B 2(0,b )为y 轴上的两个点,则线段B 1B 2叫做双曲线的虚轴。
实轴和虚轴的长度分别为|A 1A 2|=2a ,|B 1B 2|=2b 。
a 叫做双曲线的实半轴长,b 叫做双曲线的虚半轴长。
①双曲线只有两个顶点,而椭圆有四个顶点,不能把双曲线的虚轴与椭圆的短轴混淆。
②双曲线的焦点总在实轴上。
③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离心率①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用e 表示,记作22c c e a a==。
②因为c >a >0,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1ce a =>。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双曲线是几何学中非常有趣的一类曲线,它形状十分壮观,常被广泛应用到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机械设计、工业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等。
双曲线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独特关注,是因为它具有着独特的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具体如下:
1、双曲线无论在何处取一点,边缘上总是相同的准则来决定它的方向,因此称之为曲线的确定性性质。
这种性质决定了双曲线的方向跟某一点的距离是固定的,任何时候对曲线做相同的位移等价于对某一点做相同的位移,因而看起来双曲线的每一段都是一模一样的。
2、双曲线的另一种性质是它的宽度性质。
在双曲线上确定一点,然后在此点向两方平行平移某一个距离,不可能让它离原点越来越远,如果再加上长度性质,可以发现双曲线不会变宽。
3、另外,双曲线是没有重复部分的,也就是说双曲线是一种不局限的曲线,具有无限性质,永远不会重复。
4、双曲线具有反射性,这就是说可以以一个定点作为基准点,以这个点左右对称地折叠,双曲线的两端点可以映射到另一条线上。
5、最后,双曲线的斜率具有渐变性质,斜率逐渐增加,直到极限是无穷大。
双曲线拥有非常独特的几何性质,而这些性质也使得双曲线在很多不同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知道,双曲线不仅独特,而且还有多种优越的特性,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双曲线是二次曲线的一种,其几何性质如下:
1. 双曲线有两个分支,分布在两侧于中心对称的轴线上。
轴线与曲线没有交点。
2. 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两个分支之间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记作2c。
3. 双曲线具有对称性质,即关于x轴、y轴及原点对称。
4. 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其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半轴长,记作a。
半轴长的大小决定了双曲线的形状。
5. 双曲线具有渐近线性质,即两个分支无限接近于直线,称为双曲线的渐近线。
渐近线的方程为y = ±(a/c)x。
6. 双曲线与椭圆和抛物线不同,它没有顶点或焦点。
7. 双曲线的离心率(eccentricity)为大于1的实数,其值决定了曲线的形状。
离心率越大,曲线越扁平。
8. 双曲线的方程一般形式为Ax^2 + Bxy + Cy^2 + Dx + Ey + F = 0,其中A、B、C、D、E、F为实数,且满足
B^2 - 4AC < 0,且A和C异号。
这些性质描述了双曲线的形状、对称性、渐近线以及与其他曲线的区别。
双曲线在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双曲线的概念与几何性质一、知识梳理1.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F1F2|=2c>0)的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且大于零)的点的轨迹叫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其数学表达式: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c为常数且a>0,c>0:(1)若a<c时,则集合P为双曲线;(2)若a=c时,则集合P为两条射线;(3)若a>c时,则集合P为空集.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3.重要结论1.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且与实轴垂直的弦的长为2b 2a . 2.离心率e =ca =a 2+b 2a =1+b 2a 2.3.等轴双曲线的渐近线互相垂直,离心率等于 2.二、例题精讲 + 随堂训练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平面内到点F 1(0,4),F 2(0,-4)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平面内到点F 1(0,4),F 2(0,-4)距离之差等于6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3)方程x 2m -y 2n =1(mn >0)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4)双曲线x 2m 2-y 2n 2=λ(m >0,n >0,λ≠0)的渐近线方程是x m ±yn =0.( )(5)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与x 2b 2-y 2a 2=1(a >0,b >0)的离心率分别是e 1,e 2,则1e 21+1e 22=1(此条件中两条双曲线称为共轭双曲线).( ) 解析 (1)因为||MF 1|-|MF 2||=8=|F 1F 2|,表示的轨迹为两条射线. (2)由双曲线的定义知,应为双曲线的一支,而非双曲线的全部.(3)当m >0,n >0时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而m <0,n <0时则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答案 (1)× (2)× (3)× (4)√ (5)√2.经过点A (3,-1),且对称轴都在坐标轴上的等轴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 设双曲线方程为:x 2-y 2=λ(λ≠0),把点A (3,-1)代入,得λ=8,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8-y 28=1.答案 x 28-y 28=13.已知双曲线x2-y216=1上一点P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4,那么点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________.解析设双曲线的焦点为F1,F2,|PF1|=4,则||PF1|-|PF2||=2,故|PF2|=6或2,又双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c-a=17-1,故|PF2|=6.答案64.(2018·浙江卷)双曲线x23-y2=1的焦点坐标是()A.(-2,0),(2,0)B.(-2,0),(2,0)C.(0,-2),(0,2)D.(0,-2),(0,2)解析由题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又c2=a2+b2=3+1=4,所以c=2,故焦点坐标为(-2,0),(2,0).答案B5.(2017·全国Ⅲ卷)双曲线x2a2-y29=1(a>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35x x,则a=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得3a=35,所以a=5.答案56.(2018·北京卷)若双曲线x2a2-y24=1(a>0)的离心率为52,则a=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得,a2+4a2=⎝⎛⎭⎪⎫522,即a2=16,又a>0,所以a=4.答案4考点一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例1】(1)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PF1|=2|PF2|,则cos ∠F1PF2=()A.14B.35C.34D.45(2)(2019·济南调研)已知圆C 1:(x +3)2+y 2=1和圆C 2:(x -3)2+y 2=9,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 解析 (1)由x 2-y 2=2,知a =b =2,c =2.由双曲线定义知,|PF 1|-|PF 2|=2a =22,又|PF 1|=2|PF 2|, ∴|PF 1|=42,|PF 2|=22,在△PF 1F 2中,|F 1F 2|=2c =4,由余弦定理,得 cos ∠F 1PF 2=|PF 1|2+|PF 2|2-|F 1F 2|22|PF 1|·|PF 2|=34.(2)如图所示,设动圆M 与圆C 1及圆C 2分别外切于A 和B .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得|MC 1|-|AC 1|=|MA |,|MC 2|-|BC 2|=|MB |, 因为|MA |=|MB |,所以|MC 1|-|AC 1|=|MC 2|-|BC 2|, 即|MC 2|-|MC 1|=|BC 2|-|AC 1|=2,所以点M 到两定点C 1,C 2的距离的差是常数且小于|C 1C 2|=6.又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动点M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点M 与C 2的距离大,与C 1的距离小),其中a =1,c =3,则b 2=8.故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1(x ≤-1).答案 (1)C (2)x 2-y 28=1(x ≤-1)【训练1】 (1)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2,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A 在双曲线C 上,若△AF 1F 2的周长为10a ,则△AF 1F 2的面积为( ) A.215a 2 B.15a 2 C.30a 2D.15a 2(2)(2019·杭州质检)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y =±233x ,一个焦点为F (0,-7),点A (2,0),点P 为双曲线第一象限内的点,则当点P 的位置变化时,△P AF 周长的最小值为( ) A.8B.10C.4+37D.3+317解析 (1)由双曲线的对称性不妨设A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由e =c a =2,得c =2a ,∴△AF 1F 2的周长为|AF 1|+|AF 2|+|F 1F 2|=|AF 1|+|AF 2|+4a ,又△AF 1F 2的周长为10a ,∴|AF 1|+|AF 2|=6a ,又∵|AF 1|-|AF 2|=2a , ∴|AF 1|=4a ,|AF 2|=2a ,在△AF 1F 2中,|F 1F 2|=4a ,∴cos ∠F 1AF 2=|AF 1|2+|AF 2|2-|F 1F 2|22|AF 1|·|AF 2|=(4a )2+(2a )2-(4a )22×4a ×2a =14.又0<∠F 1AF <π,∴sin ∠F 1AF 2=154,∴S △AF 1F 2=12|AF 1|·|AF 2|·sin ∠F 1AF 2=12×4a ×2a ×154=15a 2.(2)由已知得双曲线方程为y 24-x 23=1,设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为F ′,则|PF |=|PF ′|+4,△P AF 的周长为|PF |+|P A |+|AF |=|PF ′|+4+|P A |+3,当F ′,P ,A 三点共线时,|PF ′|+|P A |有最小值,为|AF ′|=3,故△P AF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10. 答案 (1)B (2)B考点二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2】 (1)(2017·全国Ⅲ卷)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52x ,且与椭圆x 212+y 23=1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81045C.x 25-y 24=1D.x 24-y 23=1(2)(2018·天津卷)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2,过右焦点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设A ,B 到双曲线的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d 1和d 2,且d 1+d 2=6,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 24-y 212=1 B.x 212-y 24=1 C.x 23-y 29=1D.x 29-y 23=1 解析 (1)由题设知b a =52,①又由椭圆x 212+y 23=1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 易知a 2+b 2=c 2=9,②由①②解得a =2,b =5,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4-y 25=1.(2)由d 1+d 2=6,得双曲线的右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3,所以b =3.因为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2,所以ca =2,所以a 2+b 2a 2=4,所以a 2+9a 2=4,解得a 2=3,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3-y 29=1. 答案 (1)B (2)C规律方法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关键是:设出双曲线方程的标准形式,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参数a ,b ,c 的方程并求出a ,b ,c 的值. 2.与双曲线x 2a 2-y 2b 2=1有相同渐近线时可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λ(λ≠0).【训练2】 (1)(2019·海南二模)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过点(2,3),且实轴的两个端点与虚轴的一个端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是( ) A.x 212-y 2=1B.x 29-y 23=132332(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x ±3y =0,且双曲线经过点P (6,2),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由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过点(2,3),且实轴的两个端点与虚轴的一个端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可得⎩⎪⎨⎪⎧2a 2-3b 2=1,b a =3,解得⎩⎨⎧a =1,b =3,∴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是x 2-y 23=1.(2)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23x ,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 29-y 24=λ(λ≠0).因为双曲线过点P (6,2),所以69-44=λ,λ=-13,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243-x 23=1.答案 (1)C (2)y 243-x 23=1考点三 双曲线的性质 角度1 求双曲线的渐近线【例3-1】 (2018·全国Ⅱ卷)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离心率为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 A.y =±2x B.y =±3x C.y =±22xD.y =±32x解析 法一 由题意知,e =ca =3,所以c =3a ,所以b =c 2-a 2=2a ,即b a =2,所以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2x .法二 由e =ca =1+⎝ ⎛⎭⎪⎫b a 2=3,得b a =2,所以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ba x =±2x . 答案 A角度2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例3-2】 (1)(2018·全国Ⅲ卷)设F 1,F 2是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O 是坐标原点.过F 2作C 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 .若|PF 1|=6|OP |,则C 的离心率为( ) A. 5B.2C. 3D.2(2)(2018·泰安联考)已知双曲线C 1:x 2a 2-y 2b 2=1(a >0,b >0),圆C 2:x 2+y 2-2ax +34a 2=0,若双曲线C 1的一条渐近线与圆C 2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双曲线C 1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33 B.⎝ ⎛⎭⎪⎫233,+∞ C.(1,2)D.(2,+∞)解析 (1)不妨设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y =b a x ,则F 2到y =b a x 的距离d =|bc |a 2+b 2=b ,在Rt △F 2PO 中,|F 2O |=c ,所以|PO |=a ,所以|PF 1|=6a ,又|F 1O |=c ,所以在△F 1PO 与Rt △F 2PO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cos ∠POF 1=a 2+c 2-(6a )22ac =-cos ∠POF 2=-a c ,则3a 2+c 2-(6a )2=0,得3a 2=c 2,所以e =ca= 3.(2)由双曲线方程可得其渐近线方程为y =±ba x ,即bx ±ay =0,圆C 2:x 2+y 2-2ax +34a 2=0可化为(x -a )2+y 2=14a 2,圆心C 2的坐标为(a ,0),半径r =12a ,由双曲线C 1的一条渐近线与圆C 2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得|ab |a 2+b2<12a ,即c >2b ,即c 2>4b 2,又知b 2=c 2-a 2,所以c 2>4(c 2-a 2),即c 2<43a 2,所以e =c a <233,又知e >1,所以双曲线C 1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1,233. 答案 (1)C (2)A角度3 与双曲线有关的范围(最值)问题【例3-3】 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x 22-y 2=1上的一点,F 1,F 2是C 的两个焦点,若MF 1→·MF 2→<0,则y 0的取值范围是( )A.⎝ ⎛⎭⎪⎫-33,33B.⎝ ⎛⎭⎪⎫-36,36C.⎝⎛⎭⎪⎫-223,223 D.⎝⎛⎭⎪⎫-233,233 解析 因为F 1(-3,0),F 2(3,0),x 202-y 20=1,所以MF 1→·MF 2→=(-3-x 0,-y 0)·(3-x 0,-y 0)=x 20+y 20-3<0,即3y 20-1<0,解得-33<y 0<33. 答案 A【训练3】 (1)(2019·上海崇明区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C :y 2a 2-x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与圆(x -2)2+(y -1)2=1相切,则C 的离心率为( ) A.43B.54C.169D.2516(2)已知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x 28-m +y 24-m =1,它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1)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by ±ax =0,结合图形易知与圆相切的只可能是by -ax =0,又圆心坐标为(2,1),则|b -2a |a 2+b2=1,得3a =4b , 所以9a 2=16b 2=16(c 2-a 2),则e 2=2516, 又e >1,故e =54.(2)对于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它的一个焦点(c ,0)到渐近线bx -ay =0的距离为|bc |b 2+a 2=b .本题中,双曲线x 28-m +y 24-m =1即x 28-m -y 2m -4=1,其焦点在x 轴上,则⎩⎨⎧8-m >0,m -4>0,解得4<m <8,则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d =m -4∈(0,2). 答案 (1)B (2)(0,2)三、课后练习1.(2019·河南适应测试)已知F 1,F 2分别是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P 是双曲线上一点,若|PF 1|+|PF 2|=6a ,且△PF 1F 2的最小内角为π6,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 =±2x B.y =±12x C.y =±22xD.y =±2x解析 不妨设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PF 1|>|PF 2|,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 1|-|PF 2|=2a ,又|PF 1|+|PF 2|=6a ,所以|PF 1|=4a ,|PF 2|=2a .又因为⎩⎨⎧2c >2a ,4a >2a ,所以∠PF 1F 2为最小内角,故∠PF 1F 2=π6.由余弦定理,可得(4a )2+(2c )2-(2a )22·4a ·2c =32,即(3a -c )2=0,所以c =3a ,则b =2a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2x . 答案 D2.已知点F 为双曲线E :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焦点,直线y =kx (k >0)与E 交于不同象限内的M ,N 两点,若MF ⊥NF ,设∠MNF =β,且β∈⎣⎢⎡⎦⎥⎤π12,π6,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2,2+6] B.[2,3+1] C.[2,2+6]D.[2,3+1]解析 如图,设左焦点为F ′,连接MF ′,NF ′,令|MF |=r 1,|MF ′|=r 2,则|NF |=|MF ′|=r 2,由双曲线定义可知r 2-r 1=2a ①,∵点M 与点N 关于原点对称,且MF ⊥NF ,∴|OM |=|ON |=|OF |=c ,∴r 21+r 22=4c 2②,由①②得r 1r 2=2(c 2-a 2),又知S △MNF =2S △MOF ,∴12r 1r 2=2·12c 2·sin 2β,∴c 2-a 2=c 2·sin 2β,∴e 2=11-sin 2β,又∵β∈⎣⎢⎡⎦⎥⎤π12,π6,∴sin 2β∈⎣⎢⎡⎦⎥⎤12,32, ∴e 2=11-sin 2β∈[2,(3+1)2]. 又e >1,∴e ∈[2,3+1].答案 D3.(2018·北京卷)已知椭圆M :x 2a 2+y 2b 2=1(a >b >0),双曲线N :x 2m 2-y 2n 2=1.若双曲线N 的两条渐近线与椭圆M 的四个交点及椭圆M 的两个焦点恰为一个正六边形的顶点,则椭圆M 的离心率为________;双曲线N 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 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 (c ,0),双曲线N 的渐近线与椭圆M 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A ,由题意可知A ⎝ ⎛⎭⎪⎫c 2,3c 2,由点A 在椭圆M 上得,c 24a 2+3c 24b 2=1,∴b 2c 2+3a 2c 2=4a 2b 2,∵b 2=a 2-c 2,∴(a 2-c 2)c 2+3a 2c 2=4a 2(a 2-c 2),∴4a 4-8a 2c 2+c 4=0,∴e 4椭-8e 2椭+4=0,∴e 2椭=4±23,∴e 椭=3+1(舍去)或 e 椭=3-1,∴椭圆M 的离心率为3-1.∵双曲线的渐近线过点A ⎝ ⎛⎭⎪⎫c 2,3c 2,∴渐近线方程为y =3x ,∴n m =3,故双曲线的离心率e 双=m 2+n 2m 2=2. 答案3-1 24.已知椭圆C 1的方程为x 24+y 2=1,双曲线C 2的左、右焦点分别是C 1的左、右顶点,而C 2的左、右顶点分别是C 1的左、右焦点.(1)求双曲线C 2的方程;(2)若直线l :y =kx +2与双曲线C 2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和B ,且OA→·OB →>2(其中O 为原点),求k 的取值范围.解 (1)设双曲线C 2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则a 2=3,c 2=4,再由a 2+b 2=c 2,得b 2=1.故C 2的方程为x 23-y 2=1.(2)将y =kx +2代入x 23-y 2=1, 得(1-3k 2)x 2-62kx -9=0.由直线l 与双曲线C 2交于不同的两点,得⎩⎨⎧1-3k 2≠0,Δ=(-62k )2+36(1-3k 2)=36(1-k 2)>0,∴k 2≠13且k 2<1.① 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62k 1-3k 2,x 1x 2=-91-3k 2. ∴x 1x 2+y 1y 2=x 1x 2+(kx 1+2)(kx 2+2) =(k 2+1)x 1x 2+2k (x 1+x 2)+2=3k 2+73k 2-1. 又∵OA →·OB →>2,得x 1x 2+y 1y 2>2,∴3k 2+73k 2-1>2,即-3k 2+93k 2-1>0,解得13<k 2<3.② 由①②得13<k 2<1,故k 的取值范围为⎝ ⎛⎭⎪⎫-1,-33∪⎝ ⎛⎭⎪⎫33,1. 5.已知椭圆x 24+y 2m =1与双曲线x 2-y 2n =1的离心率分别为e 1,e 2,且有公共的焦点F 1,F 2,则4e 21-e 22=________,若P 为两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 1|·|PF 2|=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得椭圆的半焦距满足c 21=4-m ,双曲线的半焦距满足c 22=1+n ,又因为两曲线有相同的焦点,所以4-m =1+n ,即m +n =3,则4e 21-e 22=4×4-m 4-(1+n )=3-(m +n )=0.不妨设F 1,F 2分别为两曲线的左、右焦点,点P 为两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 则⎩⎨⎧|PF 1|+|PF 2|=4,|PF 1|-|PF 2|=2.解得⎩⎨⎧|PF 1|=3,|PF 2|=1,则|PF 1|·|PF 2|=3.答案 0 3。
导引式学案7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1.了解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实轴长和虚轴长等).2.理解离心率的定义、取值范围和渐近线方程.(重点)3.能用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难点)1.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标准方程图形范围对称性顶点轴长离心率性质渐近线2.等轴双曲线(1)定义: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其方程的一般形式为x 2-y 2=λ(λ≠0).(2)性质:①渐近线方程为:y =±x . ②离心率为:e =.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双曲线是中心对称图形.( )(2)双曲线方程中a ,b 分别为实、虚轴长.( )(3)方程-=1(a >0,b >0)的渐近线方程为y =±x .( )y 2a 2x 2b 2b a(4)离心率e 越大,双曲线-=1的渐近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大.( )x 2a 2y 2b2二.典型例题 (1)双曲线x 2-y 2=1的顶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A. B. C .1 D.12222(2)若实数k 满足0<k <5,则曲线-=1与曲线-=1的( )x 216y 25-k x 216-k y 25A .实半轴长相等B .虚半轴长相等C .离心率相等D .焦距相等(3)已知F 1,F 2分别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P 为该双曲线上一点,若△PF 1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1B.+132C .2 D .232[再练一题]1.(1)已知双曲线x 2-=1(b >0)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y =2x ,则b =y 2b2________.(2)求双曲线9y 2-4x 2=-36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轴长、虚轴长、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分别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虚轴长为12,离心率为;54(2)顶点间距离为6,渐近线方程为y =±x ;32(3)与双曲线x 2-2y 2=2有公共渐近线,且过点M (2,-2).2.求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方程:(1)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0);3(2)双曲线过点(3,9),离心率e =.2103 已知直线y =ax +1与双曲线3x 2-y 2=1.(1)如果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公共点,求a 的取值范围;(2)如果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求a 的取值范围;(3)如果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求a 的取值范围.总结:1.研究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一般解法仍然是联立二者方程,解方程组或者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依据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2.直线与双曲线有三种位置关系(1)无公共点,此时直线有可能为双曲线的渐近线.(2)有一个公共点,分两种情况:①直线是双曲线的切线,特别地,直线过双曲线一个顶点,且垂直于实轴;②直线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与双曲线的一支有一个公共点.(3)有两个公共点,可能都在双曲线一支上,也可能两支上各有一点.3.(1)已知过点P (1,1)的直线l 与双曲线x 2-=1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l y 24的斜率k 的取值为________.1.双曲线2x 2-y 2=8的实轴长是( )A .2B .2C .4D .4222.下列双曲线中离心率为的是( )62A.-=1 B.-=1 C.-=1 D.-=1x 22y 24x 24y 22x 24y 26x 24y 2103.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一个顶点的坐标是(3,0)且焦距与虚轴长之比为5∶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4.已知双曲线C 1:-=1(a >0,b >0)与双曲线C 2:-=1有相同x 2a 2y 2b 2x 24y 216的渐近线,且C 1的右焦点为F (,0),则a =________,b =________.55.求中心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经过点(3,-2),且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的双曲线的方程.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