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综合练习(一)理科综合化学试题(pdf版,无答案) (1)
- 格式:pdf
- 大小:282.24 KB
- 文档页数:6
东城区普通校2017学年第二学期联考试卷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命题校: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一.选择题6.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A.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B.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C.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D.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Ag、Au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 7Li+中含有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2︰1②在C2H6分子中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数之比为3︰1③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中含有的氢、碳原子数之比为4︰1④ 5.6 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的电子与参与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K+、SO42-、Cl-、HCO-3B.含有大量硝酸根离子的溶液中H+、Fe2+、SO42-、Cl-C.常温下,c(H+)/c(OH-) = 1×10-10的溶液中NH4+、K+、Ca2+、Cl-D. 常温下pH=1的溶液中:MnO4-、NO3-、SO42-、Na+、Fe3+9.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Ca 2+ + 2ClO -+ H 2O + SO 2=CaSO 3↓+ 2HClOD .向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浓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B. 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C.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l-和SO42-,选用试剂及顺序是过量Ba(NO3)2溶液、AgNO3溶液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12.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5的NH4Cl溶液或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9 mol/L B.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同体积同pH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稀释相同倍数,氨水的pH 较大D.0.1 mol/L Na2CO3溶液和0.1 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c(CO32-)+c(SO42-)+c(HCO3-)+c(OH-)25.(16分)肉桂醛在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都有应用。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遇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 宣纸C. 羊绒衫D. 棉衬衣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 蒸馏B. 升华C. 干馏D. 萃取9. (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柱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12. 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2017年东城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4月综合练习(一)理综试题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O 16 Na 23 C1 35.5 Mn 55第I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酵母菌、醋酸菌和破伤风芽孢杆菌都A. 是原核生物B. 以DNA为遗传物质C. 能有氧呼吸D. 有核糖体和内质网2. 杨树叶肉细胞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有关C3转化为糖类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需要消耗ATP和[H]B. 需要带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 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D. 需要多种酶的催化3. 研究人员为提高单倍体育种过程中染色体加倍率,以某品种烟草的单倍体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对烟草单倍体苗的成苗率、大田移栽成活率和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通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加倍B. 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苗的过程中发生了脱分化和再分化C. 随着秋水仙素浓度降低,成苗率、大田移栽成活率升高而染色体加倍率降低D. 综合本实验结果分析,浓度为75mg/L的秋水仙素处理最能达到实验目的4. 绿叶海天牛(简称甲)吸食滨海无隔藻(简称乙)后,身体就逐渐变绿,这些“夺来”的叶绿体能够在甲体内长期稳定存在,有科学家推测其原因是在甲的染色体DNA上可能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
为证实上述推测,以这种变绿的甲为材料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最能支持上述推测的是A. 通过PCF技术从甲体内的DNA中克隆出属于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B. 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甲体内检测到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转录出的RNAC. 给甲提供14CO, —段时间后检测到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出现放射性D. 用乙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做探针与甲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显示出杂交带5. 为筛选能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目的菌并对其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研究人员将水样接种于含微囊藻毒素的培养液中,恒温培养一段时间。
高考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瓷器B .丝绸C .茶叶D .中草药【答案】A【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正确答案A 。
7.2016年IUPAC 命名117号元素为Ts (中文名“”,tián ),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s 是第七周期第ⅦA 族元素B .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 .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 .中子数为176的Ts 核素符号是176117Ts 【答案】D8.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解析】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 2+2Na 2O 2=O 2+2Na 2CO 3,CO 2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Cl 2=2KCl+Br 2,Cl 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符合题意;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Br 元素化合价降低,Br 2被还原,乙烯被氧化,不符合题意;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NH 3化合价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B 。
9.我国在CO 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 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 .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 .汽油主要是C 5~C 11的烃类混合物D .图中a 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10.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 含HCl 、BaCl 2的3FeCl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 2有还原性B H 2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 2有氧化性C 酸性KMnO 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 2有漂白性 DNa 2SiO 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 2SO 3>H 2SiO 3【答案】C【解析】A 、混合溶液中SO 2被FeCl 3氧化生成SO 42-,再与BaCl 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A 描述正确;B 、SO 2与H 2S 在溶液发生反应SO 2+2H 2S=3S ↓+2H 2O ,体现了SO 2的氧化性,B 描述正确;C 、S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这是SO 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 4生成Mn 2+,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因此C 描述错误;D 、SO 2与Na 2SiO 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 2SO 3>H 2SiO 3,D 描述正确。
2017届高三理科综合一诊试题(附答案)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1日9:00~11:30】高中2017届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N-14 0-16 Na-23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外膜的表面积大于其内膜的表面积B.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分解葡萄糖和丙酮酸的酶.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量与环境因子的变化无关B.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同时传达调节信息.植物体内多种激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由植物激素调节控制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H IV的增殖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B.HIV侵人人体后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没有影响.AIDS病人后期往往会出现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D 切断HIV的传播途径是预防AIDS的有效措施4.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质没有关系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伞藻的细胞核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用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与另一母本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父本植株杂交前需去除雄蕊,杂交后需套袋处理B.母本植株正常体细胞中最多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三倍体植株的原始生殖细胞中不存在同染色体D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但其无子性状可遗传6.下图为甲、乙两种不同类型遗传病的家系图。
已知I1和Ⅱ4都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I4和Ⅱ3都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高三化学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Cl 35.5 S 32 K 39 Cr 52 Pb 20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列物品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31H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3.下列说法中,符合ⅦAA.原子易形成-2价阴离子B.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具有氧化性C.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D.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原子序数递增依次增强4.室温下,关于1.0 mL 0.l mol/L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的pH等于13 B.加入少量NH4Cl固体,c(OH-)不变C.c(OH-)=c(NH4+)+c(H+) D.与1.0 mL 0.l mol/L盐酸混合后,溶液呈中性5.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l(g) + O2(g)2Cl2(g) + 2H2O(g) ΔH=-115.6 kJ/mo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C.断开4 mol H-Cl键的同时生成4 mol H-O键D.n(HCl)∶n(O2)∶n(Cl2)∶n(H2O)=4∶1∶2∶26.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用量、浓度或反应条件不同可能对生成物产生影响。
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不受..上述因素影响的是A.铜与硝酸反应B.钠与氧气反应C.氢气与氯气反应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科学的假设是实验探究的先导与价值所在。
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K 39 Ti 48 Fe 56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 .尼龙绳B .宣纸C.羊绒衫 D .棉衬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A .蒸馏B .升华C .干馏D .萃取9.化合物 、、 (p )的分子式均为 C 6H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d 和 p 两种B .b 、d 、p 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 .b 、d 、p 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 .b 、d 、p 中只有 b 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 H 2 还原 WO 3 制备金属 W 的装置如下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 K MnO 4 溶液、浓 H 2SO 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 K ,再停止加热2D .装置 Q (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柱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12. 短周期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 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2017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 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 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 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 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答案】B【难度】容易【点评】本题的考查点在(理科)生物强化提高班讲座第一单元《分子与细胞》中有详细讲解,在寒假特训班、百日冲刺班中均有涉及。
2. 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 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答案】D【难度】中等【点评】本题的考查点在(理科)生物强化提高班讲座第三单元《稳态与环境》中有详细讲解,在寒假特训班、百日冲刺班中均有涉及。
3. 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答案】A【难度】容易【点评】本题的考查点在(理科)生物强化提高班讲座第三单元《稳态与环境》中有详细讲解,在寒假特训班、百日冲刺班中均有涉及。
东城区普高示范校高三理综化学试卷2013.03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B.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l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D.氢氧化铁溶胶、甘油与乙醇的混合液、含PM2.5的大气均具有丁达尔效应7. 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使溶液呈碱性。
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初凝时间。
此方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 =2Cu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C.电流方向是从Ag2O/ Ag电极到Cu电极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8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取某溶液少许,依次加入BaCl2和稀盐酸确定该溶液中含有SO42-B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C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确定常温下BaCO3的溶解度比BaSO4小D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9.常温下,将amol/L 的MOH(可溶性弱碱)与b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已知相同条件MOH的电离程度大于M+的水解程度,则下列有关推论不正确...的是A.若混合后溶液pH=7,则c(M+)=c(Cl-)B.若a=2b,则c(M+)>c(Cl-)>c(MOH) >c(OH-)>c(H+)C.若b=2a,则c(Cl-)>c(M+)>c(H+)>c(OH-)D.若混合后溶液满足c(H+)=c(OH-)+c(MOH),则可推出a=b10.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药品的顺序为Na2CO3、NaOH、BaCl2和盐酸B.第②步中结晶出的MgCl2·6H2O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l2C.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由海水提取的金属镁能与金属铝、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原电池,金属镁作该原电池正极11.25℃、101kPa下:①2NaOH(s)+CO2(g) = Na2CO3(s)+H2O(l) △H= a kJ/mol②NaOH(s)+CO2(g) = NaHCO3(s) △H= b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101kPa下:2NaHCO3(s) = Na2CO3(s)+ H2O(l) +CO2(g) △H= (2b-a) kJ/molB.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C.相同温度、压强条件下,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相等D.碳酸钠固体和碳酸氢钠固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12.H2CO3H2SO3HClOK1=4.30×10-7K1=1.54×10-2K=2.95×10-8K2=5.61×10-11K2=1.02×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NaClO溶液和Na2CO3溶液的碱性,前者更强B.Na2CO3溶液中通少量SO2:2CO32-+SO2+H2O = 2HCO3-+SO32-C.NaHCO3溶液中通少量SO2:2HCO3-+SO2 = CO2+SO32-+H2OD.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NaHCO3和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25. (14分) U 、V 、W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U 、Y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U 元素与氧元素能形成两种无色气体;W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东城区普通校2017-2017学年第二学期联考试卷高三理科综合化学命题校: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 2017年3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一.选择题6.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A.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B.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C.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D.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Ag、Au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 7Li+中含有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2︰1②在C2H6分子中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数之比为3︰1③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中含有的氢、碳原子数之比为4︰1④ 5.6 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的电子与参与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K+、SO42-、Cl-、HCO-3B.含有大量硝酸根离子的溶液中H+、Fe2+、SO42-、Cl-C.常温下,c(H+)/c(OH-) = 1×10-10的溶液中NH4+、K+、Ca2+、Cl-D. 常温下pH=1的溶液中:MnO 4-、NO 3-、SO 42-、Na +、Fe 3+ 9.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Ca 2+ + 2ClO -+ H 2O + SO 2=CaSO 3↓+ 2HClOD .向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浓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B. 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C.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l-和SO42-,选用试剂及顺序是过量Ba(NO3)2溶液、AgNO3溶液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12.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5的NH4Cl溶液或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9 mol/L B.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同体积同pH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稀释相同倍数,氨水的pH 较大D.0.1 mol/L Na2CO3溶液和0.1 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c(CO32-)+c(SO42-)+c(HCO3-)+c(OH-)25.(16分)肉桂醛在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都有应用。
2017年东城区高三联考试题理科综合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甲醇中含有C —H 键的数目为4N AB .25 ℃,pH =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的数目为0.1N AC .Na 2O 2与足量H 2O 反应产生0.2 mol O 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 N A 8.常温下,用 0.1000 mol ·L1-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0.1000 mol ·L1-CH 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①所示溶液中:()()()()33CH COO OH CH COOH H c c c c --++=+ B .点②所示溶液中:()()()33Na CH COOH CH COO c c c +-=+C .点③所示溶液中:()()()()3NaOH CH COO H c c c c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33CH COOH CH COO H Na OH c c c c c -++->>>>9.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 42 -、CO 32 -、NH 4+ 、Fe 3+、Al 3+和K +。
取该溶液100 mL ,加入过量NaOH 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 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 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 2溶液,得到4.66 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4月综合练习(一)理综化学试题1. 下列古诗诃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黑火药受热爆炸,涉及燃烧,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不选;B、石灰石的分解:CaCO3CaO+CO2↑,属于分解反应且无化合价升降,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 可选;C、石蜡燃烧,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选;D、铁的冶炼,铁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的铁单质,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 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铜制容器盛装C. 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正极都可防止其腐蚀D. 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成【答案】D【解析】A、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用明矾、氯化铁等絮凝剂净化水,选项A错误;B、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铜反应,不能用铜制容器盛装,选项B错误;C、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负极都可防止其腐蚀,选项C错误;D、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这些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地区大气中酸性气体富集,在水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随雨降下,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4Na+O2 =2Na2OB. 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Al2O3+2OH-=2AlO2-+H2OC. 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气体:NH4++OH-= NH3↑十+H2OD. 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2AgI+S2-=Ag2S↓+2I-【答案】C【解析】A、金属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变暗:4Na+O2=2Na2O,选项A正确;B. 铝表面的氧化铝溶于烧碱溶液中:Al2O3+2OH-=2AlO2-+H2O,选项B正确;C. 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NH4++SO42-=BaSO4↓+2NH3•H2O,选项C错误;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生成更难溶的黑色沉淀:2AgI+S2-=Ag2S↓+2I-,选项D正确。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解答注意事项:0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0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0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Ti48 Fe56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0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0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0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 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解:(A)苯的同分异构体至少还有CH≡CCH2CH2C≡CH(B)苯b三种、杜瓦苯d六种、棱晶烷p三种(不计对映异构),如下图(C)p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只要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就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 bc c'10、实验室用H 2还原WO 3制备金属W 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 4溶液、浓H 2SO 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 ,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解:(A)③应该是浓硫酸(C)应该先熄灭酒精灯,不关闭K ,继续通氢气冷却生成的W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 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O 16 cr 52 Fe 56选择题选择题共20小题。
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A.选择透过性膜 B.遗传物质C.细胞周期D.有氧呼吸酶2.下列各选项中,生物学实验目的、试剂及原理均符合的一项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原理A 提取DNA 二苯胺溶液溶解度不同B 鉴定还原糖斐林试剂特定的紫色反应C 鉴定脂肪苏丹Ⅲ染液可被染成橘黄色D 绿叶中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色素溶于有机溶剂3.图一1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染色体l、2、5、7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不一定发生分离C.图中7和8表示性染色体,其上的基因者B可以控制性别D.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4.图一2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怍用5.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锥形瓶中,如图一3所示。
在连续60分钟监测的过程中,植物一段时间以固定的光照强度持续照光,其余时间则处于完全黑暗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瓶内CO2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一4所示。
据此分析可知()高温A .最初10 min 内,瓶内CO 2浓度逐渐下降,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B .第20—30 min 内,瓶内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呼吸作用逐渐增强C .第40~60 min 内,瓶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大致相等D .瓶内植物在照光时段内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平均为90 ppmCO 2/min 6.“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