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二15.2 电流和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644.00 KB
- 文档页数:6
发光.生1:因为有电池(电源),它可以给灯泡提供电.生2:应该是有“电流”流过了灯泡.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课件“电流的形成”:如图所示,导线、灯泡的灯丝,都是金属做的,金属里面有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自由移动.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接上电池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于是形成了电流.(通过课件使学生形象认识电流的形成,激发兴趣,并为电流方向的引出做准备)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师电流既然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那么电流也是有方向的,它就像自来水的流动有方向,放学时学校门口的人流有方向一样,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呢?生: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教师总结: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定向移动.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板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特殊的电子元件——“二极管”.(教师可以展示实物,讲解其结构,也可以参照教材P37页《想想做做》——“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式”,讲解其特征)教师结合图片(如图),详细讲解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向性.板书: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向性:当电流由正极经过LED流向负极时,LED 发光,表明它处于导通状态;反之,电流不能从负极流向正极,LED不会发光.2.电流形成的条件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自己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小风扇转起来,小电铃响起来.(实验警钟:提醒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否则电池会很快用完,甚至爆炸引起火灾!为防止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我们在确保连接正确之前将开关断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实验,对实验操作有误的学生,要及时纠正.师同学们做了实验后,请大家思考:你们是如何使电路中获得持续的电流的?生1:要有电源.因为我将导线、开关、灯泡连结起来时,闭合开关后,因为没有电池,灯泡不亮,我加上电池后,灯泡就亮了.生2:开关要闭合.因为我将开关、导线、电源、灯泡连结起来时,由于开关没闭合,灯泡不亮,当我把开关闭合后,灯泡就亮了.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总结板书“电流形成的条件”.板书:电路中电流形成的条件:(1)有电源;(2)电路要闭合.(教学说明:采用动手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探索电流形成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印象,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例题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先让学生思考,后讲解.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电路的构成教师展示之前学生所连接的灯泡电路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生:由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四个部分组成.师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些电学符号将电池、小灯泡等表示出来,这就构成了电路图.下面我们学习各种元件的作用和对应的电学符号:(1)电源:电源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都是电源,电学符号是().(2)用电器:灯泡、电风扇、电动机、电阻都是用电器,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电学符号有:灯泡()、电动机()、电阻()、电铃().(3)开关:开关的作用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电学符号是().(4)导线: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以便开关闭合时形成电流的通路.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还知道其他电源吗?生:555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池,发电机等.教师演示并提问:由一节电池和小电动机开关组成的电路中,为什么电动机越转越慢?生:因为电池没电了,干脆扔掉算了.师对,电池没电了,电动机当然就转得慢了.不过废旧电池对环境是有污染的,不能随便乱扔.教师用多媒体投影电池的表面说明:不能扔到火里或两端短接,否则会引起爆炸!(培养环保意识,再次加强安全教育)师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除了电动机、小灯泡,你还知道其他用电器吗?生: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自主生产的很多产品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享誉国内外,只要同学们继续努力,保证我们科技的领先地位,那么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适时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并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板书: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个部分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3 电路图师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了灯泡、开关、电源等元件,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电学中的常用符号.(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并讲解)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板书: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教师示范画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路图,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画出电动机、小电铃的电路图.(有部分学生因不熟悉电路元件符号而出错,有部分学生连接电路图时出错)师(特意挑选一两位同学的典型错误)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下面这些电路的画法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修改才美观清晰?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生1:应规范使用电路元件符号,不能画得不标准.生2:应合理安排元件符号的位置,转弯处一般画成直角.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画电路图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电路元件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②所画元件的次序要注意和实物图对应;③合理的安排电路元件符号,应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的分布在电路图中,使画成的电路图清晰美观;④导线要画得横平竖直,转弯处画成直角,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图的转弯处;⑤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角有棱、大小比例适中.例题2(多媒体展示)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一个完整的电路至少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对照这个标准观察图中的电路图可以发现:甲图中缺少用电器;乙图中的电源正、负极之间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发生了短路,是不允许的连接方式;丁图中缺少电源;只有丙图是完整且连接正确的电路.答案:C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4 通路、断路、短路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甲、乙、丙、丁四个实物电路图,并引导学生说说四个电路图中,哪些连结错误,哪些连结正确,哪些可以使灯泡正常发光.生1:甲图错误,灯泡不会发光,因为导线没有连接灯泡,相当于电池左右两端直接连结了,这是不允许的,会烧坏电池.生2:乙图错误,因为多出了一根线,我之前也是这样连结的,不仅灯泡不亮,而且使电池发热了,时间长了可能会引起火灾.生3:丙图错误,因为开关没有闭合,灯泡不会发光.生4:丁图正确,灯泡正常发光.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其实上面四个图展示了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可用多媒体展示)(1)通路: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处处连通的电路(如图丁).通路中有电流,用电器能正常工作.(2)断路(开路):开关未闭合,或电线断裂等致使线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如图丙),断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3)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路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如图甲、乙),短路电路中的电流很大,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电源或导线会因为发热过多而烧坏,也可能会烧坏电路中的其他元件.板书: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3)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例题3(多媒体展示)小明在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进行检修前,他控制整个电路,只闭合S时1所以此电路中灯可以单独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课题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及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2.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路的识别与连接,树立学生安全操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
2.画电路图。
3.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
教学难点识别电源短路。
教学资源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一盏小灯泡、一个电动机、导线若干、温度传感器、PPT。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首先我们欣赏一组图片(北京夜景)和家庭的模拟电路。
学生欣赏。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吗?你知道各个部分的作用吗?随着我们电学知识的不断丰富,相信你一定可以知道!下面我们从一个最简单的说明认识电路的重要性。
学生连接并操作。
生活中的用电器更多了,如电视机、空调机、冰箱、电脑、洗衣机、微波炉、电灯等。
生活中的开关。
如按钮开关、摇头开关、铡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温控开关、感应开关等等。
在生活中多观察,你还会发现很多……总结:从能量的角度,总结一下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归纳、总结、提升对电路的基本认识。
如:开关断开时,电路处于断开.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介绍两种断路故障:)接触不良;)开关闭合,灯工作吗?.请分析如下的电路。
)此时,电路处于什么状态?【教学反思】电学内容比较抽象,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走向多元化。
新课标的要求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为此,本节教案的设计完全是在领会了新教材设置意图的基础上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从连接基本的电路开始认识电路的基本构成,接着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探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再利用电路的元件符号替代实物画出电路图,并实际动手操作,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
达标检测 1、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在电路中的提供电能的、消耗电能的、控制电路通断的和组成的。
2、人们把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酸、碱、盐的水溶液中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3、金属里面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接上电源之后,它们就_________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4、下列各种器件,都是用电器的是()A.电池组、电灯、录音机B.日光灯、电风扇、电视机C.开关、插座、洗衣机D.电源、电线、电饭煲5、(1)为了使图5—2中开关闭合时电阻中有电流通过、开关断开时没有电流通过,以下连接方式能达到目的的是()A.1接4,3接5,2接6B.1接3,4接5,2接6C.1接6,2接3,4接5D.1接5,2接6,3接4(2)为了使图5—2中开关闭合时有电流从接线柱5经电阻流至接线柱6,开关断开时电阻中没有电流,以下连接方式中能达到该目的的是()A.1接3,4接5,2接6 B.1接3,4接6,2接5C.1接6,2接4,3接5 D.1接5,2接4,3接66、有一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标记已经磨损,请你想办法确定出正负极。
写出实验器材和方法步骤。
板书设计新课引入如图,演示板上有一个小灯泡,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小灯泡能持续发光?怎样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新课教学一、电流1.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必须有电源;(2)闭合电路。
2.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在电源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3.电流方向的规定: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讨论:金属导体中大量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结论:在金属导体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因此电子的移动方向正好与规定的电流方向相反。
讨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结论:电源有正、负两个极,在闭合电路的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而在电源内部,则是由负极流向正极,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倾注心血,精心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探索电流和电路的奥秘。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操作和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孩子们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路图。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
难点:电流的产生原因,电路的组成部分,电路故障的排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路图、实验器材(包括电池、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电路,引导他们发现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电流的产生原因和电路的组成部分。
3. 操作实践: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让孩子们动手搭建电路,观察电流表的变化,引导他们思考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4. 绘制电路图:让孩子们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对应的电路图,培养他们的图形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孩子们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
难点:电流的产生原因,电路的组成部分,电路故障的排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以孩子们的表现为依据,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电流和电路的奥秘,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作为实践情景,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电路的存在和作用。
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认识通路、断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教学重点连接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教学难点电流概念,短路、短接的理解和识别,电路图画图规范。
教学准备电池、灯泡、电动机、开关、导线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运用类比的手段,通过对水流和静止的水中水分子运动的分析,和水流可以对外做功的实例,理解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可以对外做功。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知探究一、电流1.结合动画讲解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形成原理。
2.提出问题:电流一定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吗?讲解电荷定向移动的三种情况。
3.讲解电流方向的规定。
4.学生实验:连接各电路元件,使灯泡发光。
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避免短路和开关要断开等操作规范。
最后结合举例和学生成果,进一步巩固电流和电荷移动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回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5.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出问题:回路中的电流方向是怎样的?介绍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
6.采用填空的形式,梳理该小节的知识。
【设计意图】从片面到全面,从微观到宏观,逐步理解电流的形成及电流方向的判断。
通过学生实验,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电路的构成1.介绍什么是电路,提出问题: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电路中电池、灯泡、导线的作用。
让学生分享预习任务2的成果,教师给予点评。
2.指导学生按照课件中的实物图(开关未接入电路)连接电路,认识开关的作用。
3.以讲解的方式进行该小节的梳理,介绍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用电器、导线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实际体验,认识开关的作用。
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
3.认识断路、短路、通路。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内容由电流、电路的构成、电路图和通路断路短路四部分组成。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要突出教学重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和动手画图。
在科学探究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难点是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和对短路、短接的理解与识别,同时让学生规范地画出电路图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科学课等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电流和电路的认识更是不明确、不具体。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教学过程:新回忆上节课的一个实验: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电,B不带电,用不带电的金属棒CD将A、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的张角变小,B金属箔的张角变大。
这表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定向移动,但这种定向移动瞬间就结束了。
实际中点亮的小灯泡能持续发光,是因为有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
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呢?思考并回答问题续表:【设计电路与实验】(1)如图甲所示,没有电源,无论断开还是闭合开关,小灯泡都不亮。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材分析《电流和电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
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是电学的基础,是学习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前提。
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电流和电路》所以无论从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而本节中的电流、电路、电路图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因此,掌握好本节的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电学内容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而电流对于学生来说既神秘又陌生。
九年级学生刚刚物理中电学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亲自尝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
根据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具有较好的直观观察能力的特点,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展示。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和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3、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通过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
(二)、过程与方法1、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2、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
2、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判别通路、短路和断路。
(二、教学难点:电路的短路及其危害。
五、教法、学法1.教师教法九年级学生对“电”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的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转换法、引导法、类比法等。
九年级物理学科课堂教案设计一、温故互查:(3分钟)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吸引,则轻质小球带 电或 。
2、①干木棒②硫酸铜溶液③碳棒④塑料尺⑤橡皮⑥瓷瓶,上述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属于绝缘体的是 。
3、图15.1-5中实验现象为 ,这是因为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发生了移动,但这种移动在瞬间就结束了,那么怎么样获得持续的电流呢?设计理由:重温上节课的内容。
使用说明:培养学生能抓住重点知识,。
二人小组讨论总结,了解学情。
三、新课导入:展示学习目标1.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四、学习探究:(20分钟)设问导读:问题1、根据p36想想做做完成下列问题(分组实验)1、尝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使小电动机转动。
2、上述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电路中有没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如果有有哪些?3、如果将电池取走,小灯泡和电动机还能工作吗?怎样才能使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呢?4、电池调换一下它们还能工作吗?问题2、阅读电流和电路的构成,完成下列问题(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课题15.2 电流和电路 主备人 谷子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2 总课时数 11 上课日期 2014.9.17 二次备课审批人签字二次备课审批时间 学习目标 1.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学习重点 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方向。
学习难点 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方向。
教学准备 电学实验盒学习过程(2)电流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 《电流和电路》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在设计这一节课《电流和电路》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有趣的小实验,让孩子们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物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流和电路的概念;2. 学会使用简单的电路实验器材;3. 能够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向;4.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难点: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池、小灯泡、电线、开关等;2.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电路实验套件。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电流和电路的小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2. 理论讲解:简述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让孩子们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3. 动手实验:孩子们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灭;4. 讨论交流:让孩子们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向,解释为什么小灯泡会亮;6. 课后作业:让孩子们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流和电路的概念;2. 难点: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分析。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孩子们的实验操作和答案进行点评,针对有疑问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会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查找关于电流和电路的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这一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境引入情境引入是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重要环节。
我选择讲述一个关于电流和电路的小故事,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这个故事要简短有趣,能够让孩子们对电流和电路产生好奇。
文档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有大小,称为电流强度,单位是安培(A)。
2. 电路的定义:电路是指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电流路径。
3. 电源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使电路中的电荷得以移动形成电流。
4. 开关的作用: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控制电能的传输。
5. 导线的作用:导线传输电能,连接电路中的各个部分。
6. 用电器的作用:用电器消耗电能,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能描述电流的形成和电流强度。
2.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电路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定义及各部分作用。
难点:电流的形成、电流强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灯泡、导线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充电器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电流和电路原理。
2. 电流的概念:通过电流表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的形成和电流强度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定义和单位。
3. 电路的定义:介绍电路的组成部分,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4. 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的作用: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明白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在电路中的功能。
5. 电流的计算:介绍电流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电流和电路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电流和电路的应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电路的定义及组成部分3. 各部分的作用4. 电流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绘制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和方向的规定2、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认识各电路元件的作用3、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4、通过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用电器被短接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能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2、通过活动认识断路、通路、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活动中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克服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教学重点】1、能判断电流的方向2、会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3、能判别通路、短路和断路。
【教学难点】电路的短路及其危害。
【实验准备】教师用:简单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电池(2节)、开关、小灯泡及灯座、小电机、若干导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演示: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观察流光线。
发现:通电时有电流,而且电流是有方向的(设计意图:从生活到物理,通过我们日常的使用,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欲望。
)【板书课题】第二节电流和电路(一)电流电流是从电流流向手机的,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还是从电流的负极流的呢?介绍二极管的特点。
【想想做做】实验一:用二极管怎样判断电流的方向电源外部电流流向:电源正极二极管电源负极【播放动画】金属中自由电子不通电和通电时的运动情况对比(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使学生形象认识电流的形成,激发兴趣)板书: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实验二:怎样使小灯泡持续发光?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如何使一盏小灯泡发光?请同学们将这个电路连接好。
(小屏转大屏,让最先完成的同学当老师的小助手)(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用导线将电池、开关、小灯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一个完整的电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二)电路1.简单电路的组成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简单电路和组成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案: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状态。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有大小,有方向,是标量。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3. 电路的状态:电路有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种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能描述电流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组成,能正确识别各种电路元件。
3. 培养学生理解电路的状态,能判断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电路的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2. 学具:电路图、电路元件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状态。
2. 知识讲解:(1) 讲解电流的概念,用动画演示电流的形成,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特点。
(2) 讲解电路的组成,展示各种电路元件,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作用。
(3) 讲解电路的状态,介绍通路、开路和短路的定义,让学生能判断电路的状态。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一些关于电流和电路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判断电路的状态。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5.2 电流和电路一、电流的概念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2. 电流的特点:有大小,有方向,是标量二、电路的组成1. 电源2. 导线3. 开关4. 用电器三、电路的状态1. 通路:电流能顺利通过的状态2. 开路:电流不能通过的状态3. 短路: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状态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判断电路的状态。
2. 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15.2电流和电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5.2章节,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电路的组成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能够运用电流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3. 让学生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电路的组成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电流方向的确定以及串并联电路电流分布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灯泡、导线等。
学具:电路图绘制工具、实验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向。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以及电路的组成。
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电流的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路的连接和电流的流动。
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加深对电流方向的理解。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电流的概念进行分析。
例如,解释电灯发光的原因、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等。
5. 知识拓展:介绍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电路图来分析电流的分布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地展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包括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电路的组成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可以使用图示和简洁的文字进行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1. 请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包括电源、开关、灯泡等元件,并标出电流的流向。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正确标出电流的流向。
2. 请分析下列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情况,并解释原因。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情况,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介绍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的单位。
2.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3. 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释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4. 电流表的使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5. 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3. 培养学生掌握电路闭合和断开的特点,能够判断电路的状态。
4. 教会学生使用电流表,能够正确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 培养学生学会绘制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
难点:电流的方向、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路图、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学校实验室电路等,引导他们思考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方向。
2. 讲解电流的概念:向学生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和单位,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存在和作用。
3. 讲解电路的组成: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4. 讲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释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5. 讲解电流表的使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6. 讲解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描述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