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设备伺服系统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85.50 KB
- 文档页数:9
伺服系统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学生能掌握伺服系统中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如转速、扭矩、精度等。
3. 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伺服系统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伺服系统应用中的问题。
2.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伺服系统的能力,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组件并进行调试。
3. 学生能熟练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伺服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技术发展的意识,激发对伺服系统及其应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伺服系统应用的安全可靠。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伺服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为学生未来在自动化、机器人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伺服系统概述:介绍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教材章节:第一章 伺服系统概述- 内容列举:伺服系统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
2. 伺服系统组成与原理:分析伺服系统的组成结构,讲解各部分功能及相互关系。
- 教材章节:第二章 伺服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内容列举:驱动器、执行器、反馈元件、控制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 伺服系统关键参数计算:学习伺服系统中转速、扭矩、精度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伺服系统关键参数计算- 内容列举:转速与扭矩的计算、精度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
4. 伺服系统类型及特点:介绍不同类型伺服系统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 教材章节:第四章 伺服系统类型及特点- 内容列举:步进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直流伺服系统等。
5. 伺服系统应用与案例分析:分析伺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伺服控制系统名词解释 伺服控制系统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系统。
是一种能对试验装置的机械运动按预定要求进行自动控制的操作系统。
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
如防空雷达控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伺服控制过程。
它是以空中的目标为输入指令要求,雷达天线耍一直跟踪目标,为地面炮台提供目标方位;加工中心的机械制造过程也是伺服控制过程,位移传感器不断地将刀具进给的位移传送给计算机,通过与加工位置目标比较,计算机输出继续加工或停止:加工的控制信号。
绝大部分机电一体化系统都具有伺服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伺服控制是为执行机构按设计要求实现运动而提供控制和动力的重要环节。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是以电机提供动力基础,使用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推动液压油。
通过控制各种阀门改变液压油的流向,从而推动液压缸做出不同行程、不同方向的动作,完成各种设备不同的动作需要。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按照偏差信号获得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液、电-液、气-液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机-液和电-液控制系统。
按照被控物理量的不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加速度控制、压力控制和其他物理量控制等。
液压控制系统还可以分为节流控制(阀控)式和容积控制(泵控)式。
在机械设备中,主要有机-液伺服系统和电-液伺服系统。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包括基于异步电动机的交流伺服系统和基于同步电动机的交流伺服系统。
除了具有稳定性好、快速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外,具有一系列优点。
它的性能指标可以从调速范围、定位精度、稳速精度、动态响应和运行稳定性等方面来衡量。
直流伺服控制系统。
直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电磁力定律基础上。
与电磁转矩相关的是互相独立的两个变量主磁通与电枢电流,它们分别控制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可方便地进行转矩与转速控制。
《机电传动控制》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50左右授课对象:车辆工程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开设教研室:汽车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机电传动控制分基础部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新型器件PLC的应用技术、设备调速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等五部分组成,其任务是电气系统的常用电气元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气图纸的阅读和绘制以及用于电路分析的逻辑代数;典型环节电路和典型设备电气系统分析,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电气系统的方法及PLC的工作原理、基本使用方法、编程软件与组态软件应用等知识;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第一章绪论内容:机电传动控制技术发展概述,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研究重点。
2.第二章常用低压电器内容:开关类电器,继电器类电气元件即其他电器。
3.第三章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内容:电气图绘制及绘图标准,电气控制系统的逻辑代数分析方法。
4.第四章电气控制系统基本控制电路内容: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环节,特定功能控制电路,自动循环工作控制电路。
5.第五章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内容: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分析概述,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卧式铣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电气控制系统电路图设计基础。
6.第六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基础内容: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构成及工作原理,PLC控制程序编程基础及编程软件。
7.第七章设备伺服系统概述内容:伺服控制系统构成、分类及应用。
8.第八章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内容: 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速度负反馈单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直流电动机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9.第九章交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内容: 交流电动机定子侧变频调速系统,交流电动机转子侧串级调速系统,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10.第十章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内容: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点,设计举例。
台达伺服工作原理标题:台达伺服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台达伺服系统是一种精密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机的位置、速度和力度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台达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传感器反馈机制1.1 位置传感器:台达伺服系统通常配备编码器或光电编码器,用于实时监测电机的位置。
1.2 速度传感器:通过速度传感器可以监测电机的转速,确保电机运行在设定的速度范围内。
1.3 力传感器: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机输出的力度,可以实现精确的力控制。
二、控制器2.1 PID控制算法:台达伺服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通过不断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实现电机位置、速度和力度的精确控制。
2.2 控制器接口:控制器接口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将传感器反馈的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设定的参数调节电机的运行状态。
2.3 通信接口:控制器还配备通信接口,可以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三、执行器3.1 伺服电机:台达伺服系统采用伺服电机作为执行器,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子位置和速度,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3.2 伺服减速器:伺服减速器用于降低电机的转速,提高输出扭矩,同时保证电机的运行稳定性。
3.3 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将控制器发送的信号转换为电机的运行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四、反馈控制系统4.1 闭环控制:台达伺服系统采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不断比较实际输出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调节电机的运行状态,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4.2 反馈延迟:反馈延迟是闭环控制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台达伺服系统通过优化算法和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反馈延迟,提高控制精度。
4.3 稳定性分析:台达伺服系统在设计时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控制策略,保证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五、应用领域5.1 工业自动化:台达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机床、包装设备、搬运机器人等,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高效的生产。
5.2 机器人领域:台达伺服系统在机器人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精确的控制和反馈机制,实现机器人的灵活运动和高效操作。
富士伺服说明书篇一:富士W系列简易手册第一章:型号构成说明1.1 型号说明<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1.2标牌的说明〔电机〕电机的型号系列编号1.3第二章伺服安装? 2.1电机安装:伺服电机内装有编码器。
由于编码器是精密机器,请不要用锤子等敲击伺服电机的输出轴。
安装时,请不要支撑、抬起编码器局部。
伺服电机内装的编码器与伺服电机的位置关系是调好了的,一旦拆解后,就失去正确功能了。
编码器2.2组装精度采用以下精度组装伺服电机。
单位: mm轴端的振动偏芯法兰面直角度2.3载荷伺服电机的轴端承载的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如下。
径向载荷:相对于电机轴施加的垂直方向的载荷轴向载荷:相对于电机轴施加的水平方向的载荷? 2.4驱动器安装①请垂直安装伺服放大器,使伺服放大器的触摸面板上显示的FALDIC文字呈水平显示。
②伺服放大器有的零部件局部随运行而发热。
将几台伺服放大器放在同一控制盘内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根本上横向排列设置。
RYC型号的伺服放大器可横向靠紧安装。
最大限度紧凑排列设※置的伺服放大器,请在80[%ED]额定下使用。
以5[mm]以上间隔设置时,其运行频率没有限制。
?请在伺服放大器的下方向留出40[mm]以上的间隔。
?伺服放大器的上方需要留出50[mm]以上的间隔,便于散热。
※在紧凑排列设置的状态下,环境温度为45[℃]以下时,可在100[%ED]下使用。
篇二:Fujiflexa培训手册目錄第一章:軟體安裝第四章:程式製作流程第五章:工程變更以上硬體、軟體以及選項需客戶自行準備二軟體安裝在安装FUJI FLEXA 之前,必须对运行WEB SERVER 的客戶机安装Microsoft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IS) 组件在查看Fuji Flexa Report 時,必须具有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SP1 以上在安装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并执行以下安装步骤。
机械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echatronics 课程编码:01111050学时:32 学分: 2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课程类别:理论课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学,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电气控制技术开课学期:第七学期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项目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调研等获取信息手段的学习训练,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清晰掌握。
2、能够应用数学方法、机械设计理论、控制工程理论、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原理,针对复杂的机电产品确定出开发技术路线,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3、能够结合复杂机电产品的运动原理、控制策略、接口技术、系统集成方法,综合考虑经济、健康、安全、法规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机电系统中传感器的选型,设计传感检测系统。
4、掌握机电系统典型的机构方案、传动部件、导向部件设计原理和特点,能够融合机械原理、机器人学、机械设计理论,对复杂机电产品中机械系统进行表达,利用现代技术对机械系统进行建模、求解与分析,模拟和预测设计的局限性和准确性。
5、掌握机电系统典型驱动电机的原理和控制方法,能够结合单片机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对复杂机电产品的工作过程提出控制方案,并实现编程和调试。
6、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力学、控制理论及机电系统建模方法,对典型机电产品的数学模型进行抽象、表述、建模和求解。
7、能够就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且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三、课程基本内容3.1 理论教学(支撑教学目标1、2、3、4、5、6)1、绪论(支撑教学目标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涵义。
(2)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组成。
(3)了解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
前言感谢您使用本公司交流伺服系统。
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手册,了解必要的安全信息,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方法等。
错误的操作可能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
声明:1. 本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不具备保护人身安全免受机械系统威胁的能力,请用户在机械系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考虑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因不当的操作或产品异常造成事故。
2. 由于产品的改进,手册内容可能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3. 用户对产品的任何改装我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产品的保修单因此自动作废。
阅读时,请注意手册中的以下标志:表示错误的操作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 人员的生命。
表示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1通电前请务必再次确认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已安装牢固,接线正确 调试2 先做空载调试,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再做负载调试1 应接入一个紧急停止电路,确保发生事故时,能立刻切断电源2 在复位一个报警之前,必须确认伺服使能信号已关断,否则会突然启动 3伺服驱动器必须与规定的伺服电机配套使用4 不要频繁接通、断开伺服系统电源,防止损坏软启动电路和制动电路 5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连续运行后会发热,运行时和断电后的一 段时间内,不能触摸驱动器和电机,防止灼伤.使用6不得改装伺服系统第一章 概述1.1产品介绍:交流伺服技术自九十年代初发展至今,技术日臻成熟,性能不断提高,现已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印刷包装机械、纺织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等自动化领域。
交流伺服系统是本公司最新研制的交流伺服系统,采用美国TI公司运动控制专用DSP、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CPLD)和MITSUBISHI智能化功率模块(IPM),集成度高、体积小、保护完善、可靠性好,采用先进的空间矢量控制算法,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具有如下特点: 1)宽速比、恒转矩调速比为1:5000,从低速到高速都具有稳定的转矩特性。
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第一章概述欧阳家百(2021.03.07)1.1 产品简介:交流伺服技术自九十年代初发展至今,技术日臻成熟,性能不断提高,现已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印刷馐机械、纺织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等自动化领域。
DDA98交流伺服系统系国产第一代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采用国际最新数字信号处理DSP)、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CPLD)和MISUBISHI智能化功率模块(IPM),集成度高、体积小、保护完善、可靠性好、彩最何必PID算法完成PWM控制,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与步进系统相比,DA98交流伺服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避免失步现象伺服电机自带编码器,位置信号反馈至伺服驱动器,与开环位置控制器一起构成半闭环控制系统。
●宽速比、恒转矩调速比为1:5000,从低速到高速都具有稳定的转矩特性。
●高速度、高精度伺服电机最高转速可达3000rpm,回转定位精度1/10000r。
〖注〗不同型号伺服电机最高转速不同。
●控制简单、灵活通过修改参数可对伺服系统的工作方式、运行特性作出适当的设置,以适应不同的要求。
1.2 到货检查1)收货后,必须进行以下检查:(1)包装箱是否完好,货物是否因运输受损?(2)核对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铭牌,收到货物是否确系所订货物?(3)核对装箱单,附件是否齐全?2)型号意义:(1)伺服驱动器型号DA98-04-110STZ2-1-HMSTZ系列)※1输出功率:两位数字(04、06……23)对应0.4~2.3KW ※2 系列代号※1:可选配其它国产、进口伺服电机,需订货。
驱动器缺省参数仅适配STZ 系列伺服电机,选配其它伺服电机时,出厂参数已备份在EEPROM 区。
恢复出厂参数时应执行恢复备份,不可执行恢复缺省参数操作。
※2:中小功率(小于等于 1.5KW )为标准配置,中功率(大于1.5KW 、小于等于2.3KW )采用加厚散热器。
〖注〗产品出厂时,上面填写框已按产品型号填写好,请用户与产品铭牌核对。
前言感谢您使用本公司交流伺服系统。
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手册,了解必要的安全信息,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方法等。
错误的操作可能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
声明:1. 本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不具备保护人身安全免受机械系统威胁的能力,请用户在机械系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考虑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因不当的操作或产品异常造成事故。
2. 由于产品的改进,手册内容可能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3. 用户对产品的任何改装我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产品的保修单因此自动作废。
阅读时,请注意手册中的以下标志:表示错误的操作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 人员的生命。
表示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1通电前请务必再次确认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已安装牢固,接线正确 调试2 先做空载调试,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再做负载调试1 应接入一个紧急停止电路,确保发生事故时,能立刻切断电源2 在复位一个报警之前,必须确认伺服使能信号已关断,否则会突然启动 3伺服驱动器必须与规定的伺服电机配套使用4 不要频繁接通、断开伺服系统电源,防止损坏软启动电路和制动电路 5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连续运行后会发热,运行时和断电后的一 段时间内,不能触摸驱动器和电机,防止灼伤.使用6不得改装伺服系统第一章 概述1.1产品介绍:交流伺服技术自九十年代初发展至今,技术日臻成熟,性能不断提高,现已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印刷包装机械、纺织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等自动化领域。
交流伺服系统是本公司最新研制的交流伺服系统,采用美国TI公司运动控制专用DSP、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CPLD)和MITSUBISHI智能化功率模块(IPM),集成度高、体积小、保护完善、可靠性好,采用先进的空间矢量控制算法,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具有如下特点: 1)宽速比、恒转矩调速比为1:5000,从低速到高速都具有稳定的转矩特性。
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伺服系统是一种能够精确控制运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系统,它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个部分。
首先,传感器是伺服系统的感知器官,它可以实时地感知运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反馈给控制器。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编码器、光栅尺、霍尔传感器等,它们能够将机械运动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对运动状态的实时监测。
其次,控制器是伺服系统的大脑,它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通过内部的控制算法计算出控制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执行器。
控制器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它能够实时地对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系统对运动状态的精准控制。
最后,执行器是伺服系统的执行器官,它根据控制器发送的指令,驱动负载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伺服电机、液压缸、气动马达等,它们能够根据控制器发送的脉冲信号,精准地控制负载的位置和速度。
总的来说,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传感器感知运动状态,控制器计算控制指令,执行器驱动负载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这种闭环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运动状态的高精度控制,从而满足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等领域对运动精度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具体的控制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采用不同的传感器、控制算法和执行器等,以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
因此,了解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应用伺服系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一个涉及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的闭环控制系统,它能够实现对运动状态的高精度控制。
通过对伺服系统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和优化伺服系统,从而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重要提醒在您准备使用、调试产品之前,请务必阅读下面几项提醒!1、 H3N系列驱动器为三相交流220V供电,严禁将三相380V市电直接接入驱动器。
否则将直接损耗驱动器,甚至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2、请参照说明书,设置正确的电机型号参数PA1,以使驱动器与电机相匹配。
3、 H3N-ED的电机型号代码与其它5款的型号代码不同。
详细请见第7章。
4、当电机高速起停很频繁时,驱动器需要外加制动电阻。
请参照说明书或者联系我们的技术支持,接入合适的外加制动电阻。
5、请正确设置电子齿轮比参数PA12,PA13。
6、请正确设置脉冲指令输入方式参数PA14。
7、参数PA1,PA14,PA35的修改,是断电重新上电后生效。
8、当客户自己制作编码线时,请用双绞屏蔽线,而且编码线的总长度不要超过15m。
9、当客户自己制作控制线(连接CN2)时,需要用屏蔽线,且线长不要超过10m,否则可能发生脉冲丢失现象。
I本应用技术手册提供H3N系列伺服驱动器的相关信息和参考资料。
内容主要包括:伺服驱动器的安装环境和方法及安全检查伺服驱动器所有参数的说明伺服驱动器的控制功能介绍伺服驱动器的试运行操作说明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及排除方法本手册可适用使用者如下:安装及配线人员系统试运行调机人员检查和维护人员在您未阅读本手册之前,请遵循以下几点:应用环境无水气、腐蚀性气体及易燃气体应用环境接地措施良好接线时严禁将三相动力电与伺服驱动器U、V、W直接相连,否则将损坏驱动器通电运行时,请勿接触旋转设备、移动或拆除电缆、拆除驱动器非常感谢您对本产品的支持,请在使用前认真阅读本手册以保证您使用上的正确。
如果您在使用方面依然有问题,请咨询经销商或本公司的客服。
IIIII安全注意事项使用环境◆禁止将本系列产品暴露在有水气、腐蚀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等物质的场合使用,否则会导致触电或火灾。
◆禁止将本产品应用于有阳光直射、粉尘、盐粉及金属粉末较多的场合。
◆禁止将本系列产品应用于有油及药品附着或者滴落的场合。
交流伺服驱动器L6E伺服系统功能手册◆非常感谢您本次购买雷赛产品◆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此说明书,正确使用产品◆请妥善保管此说明书前言L6E系列伺服手册构成L6E系列伺服采用EtherCAT总线技术,为利于使用人员快速了解和使用L6E伺服产品及EtherCA T总线技术,L6E手册目前分2大部分,分别介绍L6E系列伺服、EtherCAT总线技术,介绍如下:A、《L6E伺服系统EtherCAT通讯功能手册》主要说明EtherCA T通讯原理及功能B、《L6E伺服系统功能手册》主要说明L6E伺服驱动器所包含的功能以及关联参数等详情手册适用对象●使用L6E伺服构建EtherCAT控制系统的开发工程师●为L6E伺服构建的设备提供支持服务的技术工程师L6E系列手册内容由浅入深,望用户可以层层阅读以便更快更好的使用L6E伺服驱动器;为利于使用人员从众多的伺服功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手册增加功能导引。
感谢您选用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L6E系列交流伺服系统。
本手册提供了使用本系统所需知识及注意事项。
由于产品的改进,手册内容可能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用户对产品的任何改动我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产品的保修单将因此作废前言 ................................................................................................................................................ i i L6E系列伺服手册构成............................................................................................................. i i 手册适用对象............................................................................................................................. i i L6E系列伺服功能导引. (viii)第一章概述 (1)1.1 产品简介 (1)1.2 到货检查 (2)1.3 产品外观 (5)第二章安装 02.1储存和安装环境 02.2 伺服驱动器安装 02.2.1驱动器尺寸 (1)2.2.2安装方法 (2)2.3 伺服电机安装 (3)2.3.1 伺服电机尺寸 (3)2.3.2 安装方法 (6)第三章接口规格 (8)3.1 标准接线 (8)3.1.1配线 (8)3.1.2总线伺服配线图 (10)3.2 驱动器各端子说明 (11)3.2.1控制信号端子-CN1 (11)3.2.2编码器反馈信号端子-CN2 (12)3.2.3 EtherCAT通讯端子-CN3 (13)3.2.4 RS232通讯端子-CN4 (13)3.2.5 USB通讯端子-CN5 (14)3.2.6 主电源输入端子 (14)3.2.7 控制电源端子 (14)3.3 I/O接口原理及功能参数 (15)3.3.1 IO输入 (15)3.3.2 IO输出 (17)第四章显示与操作 (19)4.1面板显示和面板操作 (19)4.1.1概述 (19)4.1.2面板操作流程图 (20)4.1.3驱动器运行数据监视 (21)4.1.4 辅助功能 (24)4.1.5 参数保存 (26)4.1.6异常报警 (26)4.2运行前准备 (27)4.3 面板试运行 (27)4.4 总线运行须知 (28)4.4.1工作模式 (28)4.4.2 必要配置 (29)第五章功能使用 (30)5.1 位置控制 (30)5.1.1 旋转方向设定 (31)5.1.2 PP/CSP/HM指令输入处理 (31)5.1.3 软限位 (32)5.1.4 电子齿轮 (32)5.1.5指令位置滤波 (33)5.1.6 位置定位完成信号INP输出 (34)5.2 速度控制 (36)5.2.1 旋转方向设定 (36)5.2.2 PV/CSV指令输入处理 (37)5.2.3速度指令加减速功能 (37)5.2.4 速度到达信号A T-SPEED输出 (38)5.2.5 速度一致信号V-COIN输出 (39)5.2.6 零速钳位功能 (40)5.3 转矩控制 (41)5.3.1 旋转方向设定 (41)5.3.2 PT/CST指令输入处理 (42)5.3.3速度限制功能 (43)5.4 增益调整功能 (44)5.5 惯量识别功能 (50)5.6 陷波器功能 (52)5.7 前馈功能 (54)5.8 第三增益切换功能 (55)5.9 摩擦转矩补偿功能 (57)5.10 EtherCAT从站别名设定 (57)5.11 再生电阻设定 (57)5.12 安全功能 (59)5.12.1 电机最高转速限制功能 (59)5.12.2 外部制动器解除信号BRK-OFF输出功能 (59)5.12.3 伺服关闭时顺序 (60)5.12.4 转矩限制功能(TL-SEL) (60)5.12.5 报警后立即停止时间 (61)5.12.6 紧急停止功能 (61)5.13 其他功能 (62)5.13.1 零速度输出(ZSP) (62)5.13.2 位置偏差清零(CL) (62)5.13.3 位置指令禁止输入(INH) (62)5.13.4 位置单位选择 (63)5.13.5 到位信号延迟时间 (63)第六章时序图 (64)6.1 上电时序图 (64)6.2 故障时序图 (65)第七章报警与处理 (66)7.1 报警一览表 (66)7.1.1 伺服驱动报警 (66)7.1.2 EtherCAT通讯报警 (67)7.2 伺服驱动报警处理方法 (69)7.2.1 报警分析 (69)7.2.2 报警关联参数 (75)7.2.3 报警清除 (76)第八章产品规格 (78)8.1驱动器技术规格 (78)8.2 伺服电机规格 (79)8.3 应用建议 (79)附录1参数汇总表 (81)附录2原点方法 (84)L6E系列伺服功能导引第一章概述1.1 产品简介L6E系列交流伺服系统是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数字总线式交流伺服系统,基于ETG COE + CANopen DSP402协议,可与支持此标准协议的控制器/驱动器无缝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