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俗语大全说课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带有人名的歇后语俗语有哪些歇后语是汉语习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带有人名的歇后语,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带有人名的歇后语(精选)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带有人名的歇后语(热门)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羽赴宴——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带有人名的歇后语(最新)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语文专题学案(1期)专题一名言俗语基础达标第五篇一一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一、知识整理:(一)复习内容: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名言俗语)(二)复习要求:掌握学过的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适当拓展。
(三)复习过程:解题指要名言俗语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提炼和总结,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它经过了时间的筛选,精彩、凝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名言俗语,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格语、歇后语、对联等。
熟练掌握并运用一定数量的名言俗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效果, 使语言精练、内涵丰富。
一、名言俗语常识1名言一著名的话。
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2 一警句| 一一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如:“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萨迪】3对联: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俗语: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它简练形象,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格言: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精炼。
如:“谦受益、满受损。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6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
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如:泥菩萨过河-------- 自身难保。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7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它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如:“三个臭皮匠,赛诸葛亮”、“三百行,行行出妆元。
”二答题要点指导名言俗语知识的考查重在灵活运用,出题时往往是让我们根据情景恰当地选择并合理运用它 们,或者是创设的情景进行创作。
因此,我们在考试中要尽量做到以下一点:1认真审题讲读题。
把题目中的要求看清,弄明白题目创设的语言情境然后再做题。
2合理进行链接。
【叔嫂不通问】叔: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旧礼教规定,小叔子与嫂嫂之间不可互相往来。
【舒服不如倒着】倒着:躺在床上休息。
指躺在床上休息是再舒服不过的了。
【疏不间亲,新不加旧】间:参与。
加:超越。
语本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三:“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间亲。
’臣,外居者也,不敢当命。
”指关系疏远的人不应介入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的事情,新来的人不应僭越故旧之上。
也作①疏不间亲,远不间近。
②疏不间亲,卑不敌尊。
【疏不图亲,外不虑内】图:图谋,谋划。
指关系疏远的人不谋划、介入关系亲近的人之间的事,局外人不要忧虑、参与局内人的事务。
【输得自己,赢得他人】指自己有一定的付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也指敢于作出牺牲,才能取得更大胜利。
【输家不放口,赢家不能走】指在赌博场上,如果输钱的人不说散场,赢钱的人是不能离场的,只能继续赌下去。
【输理不输嘴,输嘴不输气】道理上明知不对,嘴头上却硬不认输;嘴巴上说不过人家,口气上还是不服输。
指争强好胜的人,往往知错不认错。
【输棋不输品,赢棋不赢人】输了棋不要输掉人品,赢了棋不要盛气凌人。
指下棋要讲棋德棋风。
【输棋不输人】下棋下输了,但不能把人格输掉。
指做事即使失败,也应保持常态,镇静如常。
【输钱只为赢钱起】赌博输了钱,是被想赢钱的欲望所诱惑。
也泛指吃了苦头,是因为想占便宜引起的。
【熟不讲礼】指人与人之间非常熟悉了,就不必过多地讲究礼节,言行举止也可随便一些。
也作“熟无常礼”。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吟诗,作诗。
指熟读《唐诗三百首》一书,自会领悟写诗的要领,原来不会作诗的也会作诗了。
泛指多读好作品,就能提高写作能力。
也比喻做事熟能生巧,只要多练习,自然能学到其中的方法。
也作①熟读古诗千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③好诗读下三千首,不会做来也会偷。
【熟罐子偏会养儿子】熟罐子:指生育过孩子的妇女。
比喻生育过孩子的妇女更会生养儿子。
名人名句、谚语、俗语等归类及运用名人名句、谚语、俗语等归类及运用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刚正不阿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韧不拔奉公守法奋不顾身描写英雄气概的成语:大义凛然豪情壮志勇往直前不屈不挠临危不惧舍生取义前仆后继同仇敌忾披荆斩棘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先人后己表里如一严于律己高风亮节描写人物知识广博的成语: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博闻强记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描写人物仪貌的成语:衣冠楚楚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白发苍苍面黄肌瘦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眉清目秀虎背熊腰肥头大耳油光满面身强力壮描写人物神情的成语:大惊失色垂头丧气勃然大怒得意洋洋眉飞色舞喜笑颜开面如土色愁眉苦脸呆若木鸡热泪盈眶面红耳赤目瞪口呆怒目而视兴致勃勃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心花怒放兴高采烈心旷神怡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火冒三丈怒气冲天闷闷不乐忐忑不安惊慌失措胆战心惊心如刀绞心惊肉跳心惊胆寒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形容动作的成语:大摇大摆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慢条斯理欢呼雀跃前俯后仰张牙舞爪指手划脚手忙脚乱七手八脚点头哈腰昂首挺胸反映技艺高超的成语:巧夺天工炉火纯青鬼斧神工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登峰造极描写感情深厚的成语:手足之情鱼水情深情深义重同甘共苦朝夕相处携手并肩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描写学习工作认真、勤奋的成语: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勤学苦练如饥似渴孜孜不倦脚踏实地温故知新手不释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孜孜以求废寝忘食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循序渐进.锲而不舍有始有终绳锯木断坚持不懈形容时间的成语:快: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岁月如流稍纵即逝慢:一日三秋度日如年如隔三秋宝贵:尺璧寸阴一刻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形容人很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来自寓言的成语: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坐井观天滥竽充数亡羊补牢守株待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对牛弹琴囫囵吞枣愚公移山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顾茅庐初出茅庐乐不思蜀望梅止渴鞠躬尽瘁铁杵成针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四面楚歌唇亡齿寒卧薪尝胆洛阳纸贵精忠报国手不释卷草木皆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关于古人刻苦学习故事的成语:十载寒窗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韦编三绝闻鸡起舞秉烛夜读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开天辟地天衣无缝牛郎织女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带有国字的成语:以身许国、为国捐躯精忠报国忧国忧民国泰民安兴国安邦形容情况紧急的成语: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火上眉梢刻不容缓含有贬义的成语:自私自利口是心非狼狈为奸阴谋诡计阳奉阴违丧家之犬、含有褒义的成语: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拾金不昧赴汤蹈火万古长存舍生忘死神机妙算含有夸张的:地动山摇惊天动地气吞山河震天动地气壮山河气贯长虹顶天立地含比喻的的成语:胆小如鼠骨瘦如柴骄阳似火泪如雨下呆若木鸡心如刀割泪如泉涌光阴似箭挥汗如雨含近义词的的成语:此起彼伏左顾右盼大惊小怪明察暗访前因后果争先恐后将功补过大公无私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丢盔弃甲调兵遣将甜言蜜语眼疾手快天长地久自言自语冥思苦想含反义词的的成语:东倒西歪惊天动地舍近求远扬长避短头重脚轻深入浅出前俯后仰大同小异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生离死别此起彼伏左顾右盼大惊小怪明察暗访前因后果争先恐后将功补过大公无私并列关系的成语:鸟兽虫鱼梅兰竹菊亭台楼阁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喜怒哀乐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酸甜苦辣风雨雷电吹拉弹唱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锅碗瓢盆吃喝拉撒吃喝玩乐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虎头蛇尾鸡犬不宁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狡兔三窟九牛一毛浑水摸鱼羊肠小道龙字成语: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凤呈祥龙蛇混杂望子成龙车水马龙龙潭虎穴龙吟虎啸虎字成语:虎口余生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谈虎色变生龙活虎藏龙卧虎含有“马”字的:马到成功快马加鞭五马分尸走马观花一马当先单枪匹马马不停蹄马仰人翻马首是瞻马后炮含数字的成语:五湖四海九死一生十拿九稳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两全其美含千字的成语: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千丝万缕千真万确千奇百怪千辛万苦千军万马千刀万剐千方百计千家万户千锤百炼千疮百孔千回百折千娇百媚千红万紫重叠的成语AABB式的成语郁郁葱葱吞吞吐吐鬼鬼祟祟熙熙攘攘战战兢兢兢兢业业沸沸扬扬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浩浩荡荡密密麻麻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风风雨雨风风火火堂堂正正偷偷摸摸ABAC式的成语善始善终诚心诚意大吉大利一模一样自作自受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AABC 式的成语滔滔不绝历历在目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源源不断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欣欣向荣芸芸众生头头是道津津有味奄奄一息念念不忘面面相觑振振有辞息息相关循循善诱彬彬有礼亭亭玉立铮铮铁骨飘飘欲仙夸夸其谈跃跃欲试井井有条绰绰有余ABCC式的成语:得意扬扬威风凛凛小心翼翼人海茫茫气势汹汹书声琅琅想入非非千里迢迢热气腾腾人才济济人心惶惶生机勃勃生气勃勃死气沉沉无所事事两手空空目光炯炯怒气冲冲气喘吁吁其他重叠的成语ABCB 心服口服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微乎其微 ABBC 不了了之描写春季的成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风化雨春色满园春满人间春雷滚滚桃红柳绿春雨绵绵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鸟语花香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描写夏季的成语: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绿树成荫烈日当空郁郁葱葱汗流浃背描写秋季的的成语:秋风送爽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秋高气爽秋色宜人金桂飘香描写冬季的的成语: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寒风呼啸粉妆玉砌白雪皑皑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八字成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书山有路,学海无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叶公好龙,徒有虚名二、名言警句、谚语、对联、歇后语等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初中语文知识 谚语及其解释谚语1)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靠近金像金,靠近玉像玉.比喻接近优秀人物会使人受到好的影响。
2) “矮檐之下出头难”:原指露出头部,转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比喻在受人压制的情况下,很难有出头的日子. 3) “爱叫的麻雀不长肉”:比喻虚张声势的人没有真正实力,不可怕.4)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平安的时候,不要忘记潜在着的危险;太平的时候,不要忘记动乱随时有可能出现.指人要有远见.5)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失势,就连普通人也不如.6)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白酒能使喝酒的人脸面变红,黄金能使贪财的人心肠变黑.指贪图不义之财,会使人变坏.也作“清酒红人面,黄金黑道心”。
7) “百病从脚起”:指多种疾病,都与脚受风有关.8) “百病可治,相思难医”:指各种疾病中,相思病最难医治.9) “百尺高楼从地起”:比喻成就大的事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可能一下就成功.也作“万丈高楼平地起”。
10)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爵禄,何处买青春”:只要有钱,骏马、美人、爵禄等都可以买到,只有人的青春,再有钱也买不到。
指青春一去不复返,一定要珍惜。
1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相隔百里左右,民风就不相同;相隔千里左右,习俗就有差异。
指各地的民风习俗互不相同。
12)“百密也要一疏”:指行动安排得再周密,也难免会有一时的疏漏。
也作“百密未免 一疏”、“百密总有一疏”。
13)“百闻不如一见”:听说百遍,也不如亲眼见一次。
指实地考察非常重要。
也作“千闻不如一见”。
14)“百艺百穷,九十九艺空”:各种各样的技艺都想学通,百分之九十九会落空。
指学艺贵在精,不宜贪多。
15)“百战百胜,不如不战”:即使总打胜仗,也比不上不打仗好。
16)“败子回头便作家”:败家子改邪归正了就能治理好家业。
17)“败兵之将,不敢言勇”:打了败仗的将领,不敢对人讲自己如何英勇。
多指人受了挫折之后,易失去自信心。
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俗语,使学生能够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一、教学目标1.了解俗语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2.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及其用法。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使其能够更加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俗语?俗语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使用、流传下来的集中反映某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语言形式。
它具有简明易懂、表现力强、寓意深刻的特点。
2.常见的俗语及其意义(1)宁可做鸡头,不做凤尾:表示宁愿做小事,不愿做大事。
(2)画龙点睛:形容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上关键的一笔或几笔,使之更生动,更有灵气。
(3)拍马屁:指向领导恭维奉承、迎合讨好。
(4)邯郸学步:指模仿别人,却模仿得不好。
(5)一石二鸟:一次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6)狐假虎威:指本来没有实力,但明明知道自己弱势,却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威吓、吓唬别人。
(7)欲速则不达:指急于求成,结果反而事倍功半。
(8)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思是不听长辈的话,容易受到损失。
(9)守株待兔:指不切实际、一厢情愿的幻想。
(10)望梅止渴:指空想救火,缓解不了目前的危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俗语的含义、用法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2.朗读法:让学生朗读俗语并注重语音语调,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3.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向学生传达俗语背后所反映的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
4.练习法: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俗语的背诵、填空、猜谜、接龙等活动,深化理解,提高造句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短小精干的“一句话”,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重点。
2.讲授:在介绍每个俗语时,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并在实践中熟练掌握。
3.背诵:适量背诵俗语,理解其中的深意,能够在课堂上熟练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练习:通过组织一系列练习活动,如填空、造句、接龙等措施,加强学生对俗语的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
常见的三字俗语集锦1.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墙头草,或者变色龙)2.笑脸迎面,两面三刀的人。
(笑面虎)3.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地头蛇).4.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哈巴狗)5.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替罪羊)6.孤漏寡闻、知识不广的人.(井底蛙)7.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老黄牛)8.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人中龙或者千里马)9.比喻外强中干的人.(纸老虎)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吹捧别人的人(马屁精)管束人的办法(紧箍咒)能使人情绪安定(定心丸)下台阶:找借口换话题遮羞布:指保护自尊的最后凭据安乐窝:指舒适的生活环境吹鼓手:吹捧别人的人爆冷门:指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交际花:擅长交际的女人桃花源:避乱隐居之地中山狼: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老古董:思想陈旧保守的人眼中钉:容不了的仇人装洋葱:指对事情故作不知的人黄粱梦:指无法实现的欲望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小广播:传播小道消息的人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丧家犬: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空城计:能虚张声势的策略老江湖:阅历多处事圆的人1、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2、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3、白眼狼:比喻忘恩负义的人。
4、半边天: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5、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6、保护伞: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7、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8、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9、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语文专题学案(1期)专题一名言俗语基础达标第五篇——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一、知识整理:(一)复习内容: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名言俗语)(二)复习要求:掌握学过的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适当拓展。
(三)复习过程:解题指要名言俗语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提炼和总结,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它经过了时间的筛选,精彩、凝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名言俗语,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格语、歇后语、对联等。
熟练掌握并运用一定数量的名言俗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效果,使语言精练、内涵丰富。
一、名言俗语常识1名言—著名的话。
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2-警句|--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如:“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萨迪】3 对联: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 俗语: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它简练形象,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 格言: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精炼。
如:“谦受益、满受损。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6 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
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7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它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如:“三个臭皮匠,赛诸葛亮”、“三百行,行行出妆元。
”二答题要点指导名言俗语知识的考查重在灵活运用,出题时往往是让我们根据情景恰当地选择并合理运用它们,或者是创设的情景进行创作。
因此,我们在考试中要尽量做到以下—点:1 认真审题讲读题。
把题目中的要求看清,弄明白题目创设的语言情境然后再做题。
2 合理进行链接。
根据题目创设的情境,迅速调集大脑中的名言俗语内存,然后加以筛选,选出最合理的内容进行答题。
俗语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几个常见的俗语及其含义。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俗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俗语,拓展幼儿的文化知识,促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
序号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俗语
2 常见的中文俗语
3 俗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教师将板书上“什么是俗语”四个字,询问幼儿们是否听说过“俗语”,并引导幼儿们谈论其认知和了解。
第二步:讲解
教师向幼儿讲解“什么是俗语”和其特点,例如:语言简单、形象生动、语言表述精练等等。
第三步:呈现
教师通过举例的形式,向幼儿展示几个常见的俗语,例如:一视同仁、人无完人、十年树木、一边倒、一箭双雕等等。
第四步:分析
教师让幼儿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每个俗语的意义、来源以及例子,并在小组内掌握该俗语。
第五步:运用
教师让幼儿列举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这些俗语的情境,例如:在班级中发现同学有偏见时,可以用“一视同仁”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六步: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幼儿们能够清楚了解“什么是俗语”及其特点;了解和掌握几个常见的俗语及其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俗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拓展了幼儿的文化知识,促进了幼儿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延伸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新俗语,并在读书、讨论、游戏中应用所学的俗语。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下一步教学中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品德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
俗语小学教案之学习和理解常见的俗语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俗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并掌握一些常见的俗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俗语的定义和特点
2.常见的俗语及其解释和用法
3.俗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俗语的认识和了解情况。
2.学习俗语的定义和特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俗语的基本概念和特
点,包括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等。
3.学习常见的俗语:通过课文和例子,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常见的俗语,
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例如,“八字没一撇”、“背黑锅”、“打酱油”等等。
4.分析俗语的应用场景:通过例子和情境模拟,让学生了解俗语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场景,包括口语交流、书面表达等。
5.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俗语进行口语
交流和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并强调俗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俗语及其含义和用法。
2.难点:理解俗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等。
2.作业:布置一些与俗语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包含所学俗语的短文等。
《俗语》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5个,会写8个。
2、通过朗读初步认识俗语,初步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能主动吸收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
学习重点: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书写生字第二课时进行)学习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俗语这种语言形式,基本懂得它所讲述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在我们民间有一种语言非常有意思,比如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等,我们把这种语句称为俗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起来学习识字二的第一课《俗语》。
板书课题:俗语(生齐读)师:俗语就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简练而形象化的定型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应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一)师生活动(录音范读)学生认真听,心里跟着默读。
(过渡:刚才老师给大家讲了什么是俗语,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课文中有哪些俗语。
我们一起来听录音范读一遍,大家要认真仔细地听,心里跟着默读。
)(二)学生活动1、自由读课文。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听录音朗读了课文,下面老师要求大家也来读读课文,不过,老师可有要求告诉大家哟。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对照生字表,勾出生字和生词并朗读。
(2)然后同桌交流学习生字。
(从组词,说话,怎样记住它等方面去进行)2、自主学习生字(三)师生共同学习生字1、反馈生字学习情况(过渡:刚才老师叫大家相互学习了生字,读了课文,下面老师就来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小朋友们看仔细了,老师用红色表示的就是生字,通过刚才的自学、相互学习,请小朋友们用拼音把生字的音节拼出来。
注意要读准哦。
)2、生字:小老师教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3、练习说话。
三、细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刚才我们一同来学习了生字,下面我们就去课文中初步感受一下俗语所讲的道理吧。
)(课件出示)1、生读课文,读句子。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认识常见的成语与俗语在三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学生们逐渐开始接触和学习成语与俗语。
成语与俗语作为汉语言文化的宝库,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词汇量,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成语与俗语,并通过语境之中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其寓意与用法。
【立意导入】朱熹曾说过:“言者无罕言之”,言语无处不包含智慧和哲理。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使用的成语与俗语,不仅能够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还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认识常见的成语与俗语,用它们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常见的成语与俗语。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成语与俗语的寓意与用法,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自如。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素材、课堂活动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成语与俗语,我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图片和情境。
请学生观察图片,猜测其中的成语或俗语,并解释图片中所表达的意思。
【二、认识常见的成语】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结合动画、故事等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并通过丰富的语境演示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比如,我们可以用动画来演示“画龙点睛”的故事,让学生理解这个成语的寓意即在画龙时精心点醒眼睛,以凸显整幅画的精彩和完美之处。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成语的字面意义,还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深意。
【三、认识常见的俗语】俗语是指在民间广泛传播、简洁明了的一类表达方式。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利用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俗语,并通过情境对话、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其用法和含义。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情景对话来解释“万事开头难”的含义,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理解并应用这样的俗语。
通过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俗语的运用技巧。
【四、练习与巩固】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将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运用所学成语与俗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初步学习成语与俗语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初步学习成语与俗语一、开始部分初步学习成语与俗语,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成语和俗语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和俗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 学生了解成语和俗语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解释和运用一些常用的成语和俗语。
2. 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对成语和俗语的理解能力,培养运用成语和俗语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1. 学生能够了解成语和俗语的含义,并能够简单地解释和运用。
2.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运用所学的成语和俗语。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解释一些复杂的成语和俗语。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成语和俗语进行表达。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1. 教师通过举例子和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成语和俗语的概念和特点。
2. 教师展示一些常用的成语和俗语,让学生尝试猜测其含义,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猜测结果。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或俗语,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所选成语或俗语的含义。
4. 教师通过情景故事和绘本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成语和俗语的运用。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通过接龙的形式,挑战学生对成语和俗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6.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成语和俗语。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评价学生。
2. 学生对成语和俗语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学生在小组活动和竞赛环节中对成语和俗语的解释和运用情况评价学生。
人名俗语大全
人名俗语大全
1 a cup of Joe
一杯咖啡。
A cup of Joe也就是a cup of coffee。
这个说法是从纽约一家公司Martinson's Coffee的Joe Martinson的名字得来的,据说当时临近街区都弥漫着咖啡的芳香,所以人们都称咖啡为a cup of Joe。
Martinson's Coffee在美国历史悠久,它的追随者25%都是纽约人。
2 average Joe
平常人,普通人。
An average Joe refers to someone who is just like everyone else;
a normal person.
'Average' means 'in the middle' or 'not extreme', and 'Joe' is a common male name. So 'average Joe' refers to a man who is not extremely different from everyone else.
Average意思是“平均的,一般水平的”,而Joe又是一个极其常见的名字,所以人们就用average Joe来表示很普通的一个人。
例如我们会说,雷•罗马诺是这个时代全美最受欢迎的电视明星之一,可他却似乎不把自己当成什么大人物,仿佛就是与你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的“average Joe”。
3 not know Jack about
对某事一无所知。
如: I don't know jack about fishing意思就是I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fishing(我对钓鱼一无所知)。
而I don’t know Jack的意思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关于Jack,还有两个常见的句子。
Do you know jack shit? 意思就是问别人, “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无知? 在美国的口语中, jack shit 算是一句粗话,意思是什么也没有。
4 John Q. Public
普通人。
在美语中,John Q. Public也是指“普通人,民众”。
类似的词组是:John Q. Citizen. 美语里还有很多与John有关的词组,如:big John(新兵),cheap John (乱杀价的商人; 叫卖小贩),honest John(诚实的人; 容易上当的人),square John(诚实可靠的人; 奉公守法的人)。
5 Jeez Louise
表示惊讶。
如:One million? Jeez-Louise! You get any of that? ( 一百万?老天!有你的份吗?)
Jeez Louise, don't you know that all banks are closed today? It is Saturday.(天啊,你难道不知道今天银行不营业吗?今天可是周六)。
6 For Pete’s sake
感叹词,用以强烈表达情绪,意为“哎呀,天哪”,有些地方也译作“看在上帝面上;千万;务必”等。
在这个短语中,Pete是耶酥大弟子St.Peter的昵称。
常在恳求或请
求他人时使用。
如:For Pete's sake,stop making so much noise.(哎呀,天哪!
别弄出那么讨厌的声音啦!) 此外,它还应用于其他种种不同的场合。
假设你向别人道了歉,他还没完没了,这时你可以说:I said I was sorry.What else do you want me to do, for Pete's sake?(我已经说对不起了,拜托,你还想叫我怎样啊?)
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for Christ sake,for heaven's sake,for mercy’s sake,for pity’s sake,for God’ sake. For Christ's sake和for God's sake有亵渎神明之嫌,一般避免使用。
但在重大事件的场合是可以使用的,不受限制。
正因为在严重事件的场合使用。
所以for Christ's sake和for God's sake语气最强,其次是for Pete's sake,其余的大致相同。
另外,在使用时,男女有别。
for Pete's sake和for God’sake多为男性使用。
for goodness’sake,for heaven's sake,以及for pity's sake的使用者以女性居多,但男性在表示特别强烈的感情时也可以使用。
但for mercy's sake几乎只有女性使用。
7 a doubting Thomas
生性多疑的人。
源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20章。
该篇讲到耶稣复活后出现在众人面前,十二门徒之一托马斯没有亲眼见到,声称除非看到他手上的钉痕,用手探入他的肋旁,否则不信他已复活。
后来人们用“doubting Thomas”指那些不肯轻易相信
别人的人。
He’s a real doubting Thomas —he simply wouldn’t believe I’d won the car until he saw it with his own eyes.他是一个真正的怀疑主义者—在没有看到之前他就是不相信我赢得那辆车。
8 a plain Jane
长相不起眼,外貌平凡的女人。
这里的plain是“不惹人注目的,朴素的”,而Jane是一般女人名,plain与Jane合辙押韵。
如:I wonder why a handsome man like Jeff married such a plain Jane.我很奇怪像杰夫这样出色的男子怎么与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姑娘结婚。
9 Joe Blow
老百姓,普通人。
Joe Doakes也可以表示这个意思。
美国口语中,Joe College指典型的美国大学生,Joe Miller则指滑稽书,笑话集。
10 Sheila
在口语中表示少女,年轻貌美的女子。
一般为女子英文名,译为希拉,类似于Shelly, Cecilia.
11 No way, Jose
“不可能的荷西”,常用于熟人之间拒绝做某事。
Jose并不表示叫这个名的人,而是跟way押韵,说起来响亮,好听。
这种说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乡村。
12 not know a person from Adam
不知(某人)模样如何,与(某人)素不相识。
源自《圣经•旧约•士师记》第2、3章。
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男人,取名为亚当(Adam)。
因为亚当非女人所生,所以没有肚脐,是最容易辨认的人,“not know somebody from Adam”就表示“完全不认识某人”。
Mr s. Smith is a friend of mine, but I don’t know her husband from Adam.
史密斯太太是我的朋友,但我完全不认识她丈夫。
13 Jack of all trades
万事通。
一般指杂而不精,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三脚猫”。
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门门精通,样样稀松。
14 Uncle Sam
美国。
它源自1812-1814年间美英战争时期的一个历史传说。
相传在纽约州的特洛伊城(Troy))有位年长的肉类加工商,名叫山缪尔•威尔逊(Samuel Wilson)。
他勤劳、诚实、能干,很有威信,人们亲切地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
他也是一位爱国者,与父兄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
在1812年的美英战争中,他的工厂与政府签了一份为军队生产桶装牛肉的合同,美国政府每当收到他交来的经其亲自检验合格的牛肉,就将肉装入特制的木桶,并在桶上盖上US的记号。
由于Uncle Sam的首字母是US,而美国(The United States)的缩写也是U.S.,于是人们便把这两个名称合二为一了。
当地的人们就把“山姆大叔”当成美国的绰号,并逐渐流传开来。
15 John Hancock
亲笔签名。
John Hancock是在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美国独立宣言)上署名的独立战士中,将自己的名字签得又好又大的一个人,他的签名美观大方而且个头也比别的签名大。
所以美国人常把John Hancock当作signature(署名,签名)的意思.。
如:I need your John Hancock.我需要您的签名。
16 Johnny One Note
五音不全的人。
也可以指思想狭隘,看问题片面的人。
Note在这里的意思是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