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岩土爆破设计与案例分析详解2013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11
4.2案例分析案例l 提高我国岩巷掘进速度的技术措施有哪些?岩巷掘进在煤矿建设和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井建设中,巷道掘进工程量一般约占总工程量的40%~ 50%,施工工期占35%~50%;在生产矿井中占总工程量的25%左右。
国有重点煤矿每年岩巷掘进进尺约为1250~1550km。
但岩巷掘进平均月进度较低,装载机械化程度也仅达84%,平均工效为0.125 m/工。
大多数局(矿)掘进速度低于《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的指标。
试问:以你所从事过的工程为例,说明提高我国岩巷掘进速度的技术措施有哪些?答案提示:采用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是提高岩巷掘进速度,最为有效的手段。
除考虑此因素外,还要从影响岩巷掘进中深孔爆破速度和质量的技术因素、大型钻眼台车和重型凿岩机具的应用以及施工组织管理三方面进行分析。
.岩巷掘进速度的技术措施研究表明: 目前提高岩巷钻爆掘进速度的关键技术和环节是提高钻眼爆破和运输的效率。
岩巷快速掘进是一项系统工程,把爆破、支护、出矸及施工工艺与劳动组织有机相结合,是实现岩巷快速掘的重要手段。
A、提高爆破钻孔水平采用中深孔光面爆破,全断面一次爆破技术是提高岩巷掘进速度,最为有效的手段。
钻孔时药注意一下技术措施。
光面爆破的具体要求是炮眼相互平行且深度不超过其他炮眼——形成贯穿裂缝;炮眼垂直工作面(一般与巷道轴线夹角3~5°);炮眼底落在同一个横断面上。
开眼位置偏差不超过30mm。
不能有偏向轮廓线里面;不耦合装药,同时起爆,降低作用于孔壁的冲击压力;控制装药量,200 g/m。
炮眼布置的方法和原则为“抓两头,带中间”:掏槽眼布置在断面的中央偏下,并考虑辅助眼的布置较为均匀和减少崩坏支护及其他设施的可能。
周边跟一般布置在巷道断面轮廓线上,顶眼和帮眼按光面爆破要求,各炮眼相互平行,眼底落在在同一平面上。
辅助眼均匀地布置在掏槽眼和周边眼之间,以掏槽眼形成的槽腔为自由面层层布置。
B、提高支护能力岩巷开挖后必须及时维护,以免围岩变形过大、冒落而影响使用和安全。
第1篇一、项目背景某城市新建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该项目地处市中心,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密集。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单位采用工程岩土施工技术,以下是对该工程岩土施工的案例分析。
二、工程岩土施工难点1. 地质条件复杂:项目场地位于城市中心,地质条件复杂,包括软土地基、膨胀土、岩溶等地层,对工程岩土施工提出了较高要求。
2. 地下管线密集:周边地下管线众多,包括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施工过程中需确保管线安全。
3. 施工场地狭小:项目场地面积有限,施工场地狭小,施工机械和材料堆放困难。
4. 施工周期紧张:商业综合体项目对施工周期要求较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岩土施工。
三、工程岩土施工方案1. 地基处理:针对软土地基,采用预压加固、强夯、砂石桩等加固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
2. 管线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评估和保护,确保管线安全。
3. 施工场地优化:合理规划施工场地,确保施工机械和材料堆放有序。
4. 施工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周期。
四、工程岩土施工实施1. 预压加固: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压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预压荷载,确保地基稳定。
2. 强夯:对强夯区域进行分块施工,采用强夯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
3. 砂石桩:对砂石桩区域进行施工,采用振动锤进行成桩,提高地基承载力。
4. 管线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下管线进行监测,确保管线安全。
5. 施工进度控制: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周期。
五、工程岩土施工效果1. 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经过工程岩土施工,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管线安全得到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周边地下管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 施工进度顺利:工程岩土施工进度按计划完成,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4. 工程质量良好:工程岩土施工质量良好,为整个商业综合体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岩土爆破设计案例一、引言岩土爆破设计是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破坏和改变地下岩石或土壤的物理性质,以便于后续的工程建设。
本文将以某个实际的岩土爆破设计案例为例,详细介绍该案例的背景、目标、方法、过程和结果。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是针对某个城市的隧道工程进行的岩土爆破设计。
该隧道工程位于一座山脉中,需要通过爆破技术来破坏和改变山脉中的岩石结构,以便于隧道的开挖和建设。
三、设计目标1. 确定合适的爆破参数: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爆破参数,包括爆破药量、装药方式、起爆方式等,以确保爆破效果和安全性。
2. 最小化振动和噪音影响:由于该隧道工程位于城市附近,需要最小化爆破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对周围居民和建筑物的影响。
3. 控制爆破碎块大小:根据隧道开挖和建设的需求,控制爆破碎块的大小,以便于后续的清理和处理工作。
四、设计方法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工作,获取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信息,包括岩石的硬度、密度、裂缝情况等。
2. 爆破参数计算: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利用爆破理论和计算方法,确定合适的爆破参数,包括药量、装药方式、起爆方式等。
3. 振动和噪音控制:通过合理的装药方式和起爆方式,控制爆破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碎块控制:根据隧道开挖和建设的需求,采用合适的爆破参数和装药方式,控制爆破碎块的大小,以便于后续的清理和处理工作。
五、设计过程1. 地质勘探:利用地质勘探设备对隧道工程所在地的地下岩石进行勘探,获取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信息。
2. 爆破参数计算: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利用爆破理论和计算方法,计算出合适的爆破参数,包括药量、装药方式、起爆方式等。
3. 振动和噪音控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装药方式和起爆方式,以减小爆破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4. 爆破实施:按照设计的爆破参数和方法,进行爆破实施,包括药量的准确控制、装药的精确布置和起爆的精确时机控制。
岩土爆破设计案例分析题解析史雅语2014.07幻灯片2案例分析题型:●——典型工程案例分析●该工程的特点、难点,采用何种技术措施,解决了什么问题;●采取技术措施的合理性;●还有什么技术措施可以采用。
●——事故案例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分析;●设计或施工的不合理性;●应该采用的正确设计或措施。
●——设计知识的考核●确定设计参数的依据;进行设计。
幻灯片3案例分析解答注意事项:●——看清题意●确定属何种题型。
●——贴近试题●答案应切题。
●——分析不漏项●要从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有公式、有计算要给出正确的设计。
幻灯片4●成功案例分析题样题之一案例6:深孔爆破不耦合装药●某采石工程总方量1300万立方米,采用台阶爆破,台阶高度15m,岩石坚固性系数f=8~12,倾斜孔超深1.0m。
在管理和技术上采取了两项强有力的措施,将平均单耗由0.45kg/m3降到0.35kg/m3,整个工程节省钻爆费用1000万元以上,这两项技术措施是:●(1)将钻孔施工允许偏斜率由3%降到1%,φ140mm钻孔孔网由4m×5m扩大到4.3m×5.4m:●(2)采用分段装药见图4—4,在确保爆破质量的前提下,每孔少装药50kg左右:底部6.0m全混合装药,延米装药量15kg/m,上部堵3.0m,中部7.0m装φl00mm药卷,延米装药量7.5kg/m。
●(1)怎样控制全耦合装药长度? ●(2)上部延米装药量减半,对爆破效果有何影响? ● (3)还有什么装药结构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幻灯片5● 成功案例分析题样题之一● 在瑞典,台阶爆破以倾斜钻孔为主,在进行参数设计时,考虑台阶底部夹制作用大,一般钻孔底部为集中装药或装密度高的炸药,上部采用柱状装药或装低密度炸药。
一般炮孔倾斜度为3∶1(钻孔角度71.6°),由于是斜孔上下部位抵抗线基本相等,但底部部位的抵抗线要加上钻孔偏差,台阶高度大于或等于2倍底部抵抗线。
岩土爆破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设计题参考答案(内部资料,个人见解,错误难免,仅供参考,灵活使用)设计1:某风景区改建工程中需要对一处山坡进行开挖,待开挖的山坡长22m ,宽6.5m 高约7.5m 。
爆区周围环境复杂,山坡脚距湖1.5m ,距开挖1m 处有围墙,距开挖前4m 为石碑和凉亭,属国家重点文物。
施工中要控制飞石,飞石避免落入湖中,还要控制爆破产生的振动强度。
要求采用浅孔分层台阶爆破,开挖边线采用预裂爆破。
设计要求:(1)孔距、排距、孔深、超深、单孔装药量、装药结构、填塞长度;(2)请给出预裂爆破设计:孔径、孔间距、孔深、线密度,单孔药量(可不计导爆索药量)、装药结构、填塞长度;(3)起爆网络设计(只说明孔内、空间、排间雷管段位即可,包含预裂孔)(4)安全防护措施。
总体方案:采用露天浅孔台阶松动爆破,边坡部位采用预裂爆破。
将7.5m 高的开挖体分5层进行爆破,每个台阶高度为H=1.5m 。
(1)由于是浅孔爆破,所以选择炮孔直径为40mm 。
假设岩性为中硬岩,单位炸药消耗量q 可取0.35 kg/m 3。
由公式α)(3max R Q K V =导出α33max ⎪⎭⎫ ⎝⎛=K V R Q ,爆区岩性属中硬岩,K 和α分别取200和1.65,R=40m ,国家重点文物允许质点振动速度取v=0.3cm/s 。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Q max =0.5kg 。
为了控制爆破振动,确定单孔装药量Q=0.45kg<Q max 。
采用药卷直径为32mm ,长度为200mm ,单卷药量150g 的炸药。
装药长度:Lc=3×200=600mm=0.6m抵抗线:W=(24-45)d 或 W=(0.4-1.0)HW=0.8H=0.8×1.5=1.2m超深:h=(0.1-0.15)H=0.15-0.225,取0.2m 。
炮孔深度:L=H+h=1.5+0.2=1.7m采用三角形布孔方式,炮孔密集系数m=1.15,即a=1.15b ,由题已知单耗q=0.35kg/m 3由于Q=q ·V= q ·a ·b ·H=1.15b 2·q ·H ,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排距b=0.85m ,孔距:a=1.15b=1.15×0.85=1.0m 。
岩土工程技术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本案例选取了一项位于城市中心的岩土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用地范围内存在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包括软土层、硬土层及岩层。
项目旨在建造一座高层商业建筑,地下室共三层,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0 平方米。
2. 工程目标本次岩土工程的主要目标为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沉降量,同时优化地下室结构设计,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3. 技术方案针对本项目所涉及的地质条件,经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以下岩土工程技术方案:3.1 地基处理3.1.1 软土层处理针对软土层,采用挤密注浆法进行处理。
通过注入水泥浆,提高软土层的强度,减小压缩性,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处理范围为建筑用地范围内全部软土层。
3.1.2 硬土层处理针对硬土层,采用预压加固法进行处理。
通过在硬土层中设置预压桩,提前将土层压密,减小地基沉降。
预压桩采用预制桩,桩长约为 20 米,桩径约为 0.6 米。
3.1.3 岩层处理针对岩层,采用爆破法进行处理。
在确保周边安全的前提下,对岩层进行爆破,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后续地下室开挖。
爆破作业遵循相关规范,确保施工安全。
3.2 地下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及工程需求,地下室结构设计如下:3.2.1 底板设计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约为 300 毫米。
底板设有防水层,防止地下水渗透。
3.2.2 侧墙设计侧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约为 300 毫米。
侧墙设有防水层,防止地下水渗透。
3.2.3 顶板设计顶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约为 300 毫米。
顶板设有覆土层,用于绿化及道路铺设。
4. 施工组织与管理为确保工程质量,本项目采取如下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4.1 施工流程控制严格按照技术方案确定的施工流程进行施工,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4.2 质量监控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3 安全文明施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
w ww .c i s e c .c n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 3D 2013®案例教程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古城西街19号研发主楼4层,100043ww w .c is e c.cn版 权 计算机程序PLAXIS 及全部相关文档都是受专利法和版权法保护的产品。
全球范围的所有权属于Plaxis bv 。
如果没有Plaxis 和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预先书面许可,未经许可的程序使用或任何形式的文档复制一律禁止。
更多信息和此文档的副本可从以下获得: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古城西街19号研发主楼4层100043电话:86-10-6892 4600传真:86-10-6892 4600 - 8电子邮件:support@网址: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3.ww w .c is e c .cn型目录超固结粘土上的基础沉降 (1)几何模型 (2)情形A :刚性基础 (3)1.1 几何模型输入 (4)1.2 材料数据组(Material data set) (6)1.3 结构单元定义 ............................................................................................................ 9 1.4 网格划分 .. (9)1.5 执行计算 (11)1.6查看计算结果 ........................................................................................................... 14 情形B :筏形基础 ................................................................................................................. 16 2.1几何模型输入 .. (17)2.2定义结构单元 (17)2.3网格划分 (19)2.4 执行计算 .................................................................................................................. 19 2.5查看计算结果 ........................................................................................................... 20 情形C :桩-筏基础 . (23)3.1几何模型输入 (24)3.2结构单元定义 (24)3.3网格划分 ................................................................................................................... 25 3.4执行计算 . (26)3.5计算结果查看 (26)www .c i s ec .c nnc.cesic.www1超固结粘土上的基础沉降本章是PLAXIS 3D 的第一个应用:超固结粘土上的基础沉降。
岩土爆破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设计题参考答案(内部资料,个人见解,错误难免,仅供参考,灵活使用)设计1:某风景区改建工程中需要对一处山坡进行开挖,待开挖的山坡长22m ,宽6.5m 高约7.5m 。
爆区周围环境复杂,山坡脚距湖1.5m ,距开挖1m 处有围墙,距开挖前4m 为石碑和凉亭,属国家重点文物。
施工中要控制飞石,飞石避免落入湖中,还要控制爆破产生的振动强度。
要求采用浅孔分层台阶爆破,开挖边线采用预裂爆破。
设计要求:(1)孔距、排距、孔深、超深、单孔装药量、装药结构、填塞长度;(2)请给出预裂爆破设计:孔径、孔间距、孔深、线密度,单孔药量(可不计导爆索药量)、装药结构、填塞长度;(3)起爆网络设计(只说明孔内、空间、排间雷管段位即可,包含预裂孔)(4)安全防护措施。
总体方案:采用露天浅孔台阶松动爆破,边坡部位采用预裂爆破。
将7.5m 高的开挖体分5层进行爆破,每个台阶高度为H=1.5m 。
(1)由于是浅孔爆破,所以选择炮孔直径为40mm 。
假设岩性为中硬岩,单位炸药消耗量q 可取0.35 kg/m 3。
由公式α)(3max R Q K V =导出α33max ⎪⎭⎫ ⎝⎛=K V R Q ,爆区岩性属中硬岩,K 和α分别取200和1.65,R=40m ,国家重点文物允许质点振动速度取v=0.3cm/s 。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Q max =0.5kg 。
为了控制爆破振动,确定单孔装药量Q=0.45kg<Q max 。
采用药卷直径为32mm ,长度为200mm ,单卷药量150g 的炸药。
装药长度:Lc=3×200=600mm=0.6m抵抗线:W=(24-45)d 或 W=(0.4-1.0)HW=0.8H=0.8×1.5=1.2m超深:h=(0.1-0.15)H=0.15-0.225,取0.2m 。
炮孔深度:L=H+h=1.5+0.2=1.7m采用三角形布孔方式,炮孔密集系数m=1.15,即a=1.15b ,由题已知单耗q=0.35kg/m 3由于Q=q ·V= q ·a ·b ·H=1.15b 2·q ·H ,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排距b=0.85m ,孔距:a=1.15b=1.15×0.85=1.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