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的构成
- 格式:ppt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54
4.1物质的构成【知识与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3、能用事实证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1、利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的能力3、利用模拟实验来解决抽象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意识2、利用事实和证据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3、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分子间有空隙,并且大小不同,培养学生对“科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四】重点和难点建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间有空隙的微观思想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事实和证据来说明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是本节课的难点【五】课堂展开:师:昨天,我向一位魔术大师学了一个魔术,同学们想不想看?生:想师:这是一个容量瓶,先向容量瓶中倒入蒸储水,蒸储水的量约为容量瓶体积的一半。
这是酒精,为了与蒸储水区别,我把酒精染成了红色。
再缓缓的向容量瓶中倒入酒精,酒精的量也约为容量瓶的一半。
再在酒精的液面用标记纸标好。
同学们现在看到,上层是酒精,下层是水。
我将容量瓶上下倒置。
同学们,睁大眼睛注意观察。
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生:体积减少了师:魔术已经表演完了,这个小魔术中蕴含了科学原理。
你想和老师一起揭开这个魔术的神秘面纱吗?生:愿意师:在第三章里,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动物和植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生:细胞师:细胞很小,但是细胞里却含有水、蔗糖等等物质。
那么,像水、蔗糖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呢?我们现在以蔗糖为例,来了解一下。
师:学生打开1号实验包,完成课本123页活动一中的1。
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课本上。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看到的这些蔗糖颗粒是蔗糖的基本单位吗?生:不是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2号纸包,完成课本123页的活动2。
抽学生回答师:同学们,上次看到的蔗糖小颗粒不是构成蔗糖的基本单位,那这次看到的这些更细小的蔗糖颗粒总该是构成蔗糖的基本单位吧?生:思考,有些说可能是,有些说可能不是师:我们把它溶在水中看看师:学生完成123页的活动中3,抽学生回答。
第4章物质的特性4.1 物质的构成1.通常把青菜腌制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C)A. 炒菜时盐多一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 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容易进入C.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 盐分子间有斥力2.一只充满氢气且密封良好的气球经过几个小时后,体积会变小,原因是(C)A. 氢气没有固定的体积B. 氢气分子的体积减小C. 氢气分子穿过气球壁粒子间的空隙而逃逸D. 氢气被压缩了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D)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B.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变干了C.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4.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的是(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关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B. 该实验证明黄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 该实验是用来模拟两种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混合后体积小于各体积之和D. 该实验说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体积在大小上是不一样的6.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C)(第6题)A.甲B.乙C.丙D.乙和丙7.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第7题)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B.这种纸与油、水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这种纸能使细菌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D.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8.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说明(B)(第8题)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第9题)9.小明同学喜欢亲手做各种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原因,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分析。
课题 4.1 物质的构成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应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
2、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
能列举反应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重点难点分析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教、学预设调控对策【引入】从宇宙到细胞,让学生闭眼想象回顾,老师引导。
得出:所有这些占有空间的东西,都叫物质。
学生分六人为一组,每组定组长一人。
分组实验器材:水、酒精、注射器、玻璃棒,烧杯,红墨水,滴定管,漏斗引入一、学生活动: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你看到了什么?2、将方形蔗糖研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3、将碾碎后的蔗糖约一半放入小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再用放大镜观察,你还能看到蔗糖吗?。
蔗糖是不是消失了?如没有怎样证明蔗糖没有消失:。
结论:原来这些小颗粒在水中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即使用普通显微镜也看不到,我们把这些微粒叫做想一想:你最想了解关于分子的哪些信息?说说给大家听。
视频观看分子.分子很小,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
一滴水中含有的分子数让人去数,每秒钟数1个,需要数几十万亿年。
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按相同比例,乒乓球则有地球那么大。
得出结论观看演示100+100=200?演示一1、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沙粒。
4.1 物质的构成总分 100 分,共 4 大题 16 题基础乐园(总分 32 分,共 7 题)1. (4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分子B. 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C. 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分子D. 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分子【答案】C2. (4分) 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A. 分子很小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没有质量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答案】A3. (4分) 我们走进公园常常能够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A. 分子之间有空隙B.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C. 分子比细胞大D. 分子是一种不可再分的微粒【答案】B4. (4分) 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 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B. 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C. 室内喷空气清新剂,香气四溢D. 鸡蛋腌制几个月后,蛋清蛋黄都变咸了【答案】A5. (4分) 红墨水分别注射到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底部,可以看到…………………()A. 两杯水同时全部呈红色B. 两杯水都仍是下层红色上层无色C. 热水变成红色,冷水始终不变D. 热水先变成红色,冷水后变成红色【答案】D6. (4分)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B. 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C.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答案】D7. (8分) 如图A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 。
如图B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____ 中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4.1物质的构成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第二,固体第三),现象:气体很容易压缩,固体和液体不容易压缩。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扩散现象。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4、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2 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
常用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重、难)①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衡量两端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②称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③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4.3 物质的密度(重、难)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 密度的公式:ρ=m / v(公式变形:m=ρv v=m/ρ)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水银的质量为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其含义是:1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千克,或1立方厘米水的质量是1克。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物质的特性4.1物质的构成目录 (1) (2) (3) (5) (9)一、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等。
1.小颗粒用放大镜可看见,细胞要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只有用较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分子,所以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等。
如: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俗称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重要提醒】无论物质的状态如何,构成同种物质的分子种类相同。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体积小:水分子的直径约是2.8×10-10米,1亿个水分子排一排约2.8厘米长。
质量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6千克。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如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等。
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空隙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空隙较小,因此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分子间的空隙会随温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在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空隙会变大。
【重要提醒】当大小不同的两种分子混合时,小分子进入大分子的空隙里去,使总体积减小。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互相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人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会发生扩散。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重要提醒】①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快,运动过程中分子结构并不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可能会改变。
②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管物质处于什么状态,这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