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浮动胸壁连枷胸临床诊疗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八章胸部创伤第一节肋骨骨折【概述】肋骨骨折在胸部钝性和穿透性创伤中均最为常见,约占胸部创伤的60%以上。
其病因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
前者所致的骨折多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断端可向胸内凹陷而损伤肋间血管、胸膜和肺等,产生血胸、气胸或血气胸;而间接暴力多为胸部前后遭受挤压,常在肋骨中段折断,骨折端向外。
枪弹或爆炸伤产生的骨折多为粉碎性,且多伴有胸腔内脏器的损伤。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因咳嗽、打喷嚏等肌肉强烈收缩而发生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最常发生在4~7肋,1~3肋有锁骨及肩胛骨保护而不易折断;8~10肋软骨连接于肋弓,有弹性缓冲,亦不易折断;11肋和12肋为浮肋,活动度大,骨折更为少见,但当暴力强大时,这些肋骨仍可发生骨折。
第1或第2肋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胛骨骨折时,应密切注意有无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内脏器损伤。
对下胸部的肋骨骨折,要注意有无膈肌及腹腔脏器损伤,特别是肝、脾及肾脏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儿童及青年肋骨本身富有弹性,不易发生骨折。
因此,儿童及青年胸外伤,有时有内脏损伤而未发生骨折。
若发生骨折,说明暴力强烈更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损伤。
【临床表现】l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显著的症状,可随呼吸、咳嗽加重。
2压痛骨折处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或局部凹陷,或有骨擦音、骨擦感。
3.胸廓挤压试验用手前后挤压胸廓,可引起骨折部位剧痛。
【诊断要点】1.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及体征,肋骨骨折的诊断不困难。
2.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的损伤。
3.对下部肋骨骨折应注意腹腔脏器.特别是肝、脾破裂之可能,必要时行腹腔诊断性穿刺。
99100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4.对严重多发性肋骨骨折应进行连续血气分析,以便明确低氧血症程度。
5.x线胸部照片可观察骨折情况并可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及并发症(气胸、血胸、肺挫伤、纵隔增宽等)。
但应注意如骨折无明显移位或骨折在肋骨与肋软骨变界处,可能x线胸片不易显示骨折线,待3~6周后x线复查发现骨痂影。
第四章气管疾病第一节气管癌【概述】原发性气管癌发病率较低,以成人多见,仅占呼吸系统恶性肿瘤0.2%以下。
在所有恶性肿瘤的死亡病例中,气管癌不足0.1%,多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囊腺癌、类癌、腺癌及小细胞癌。
其他较为少见的气管恶性肿瘤还有恶性纤维瘤、黏膜表皮癌、软骨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浆细胞瘤等。
继发性气管癌多由甲状腺癌、喉癌、食管癌、肺癌、纵隔恶性肿瘤等直接侵犯所致,乳腺癌、黑色素瘤、鼻咽癌等亦可转移到气管。
一、原发性气管癌1.气管鳞癌多发生于气管下1/3段的后壁,容易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和累及邻近食管及其他器官。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占整个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50%。
约33%的患者出现颈淋巴结肿大和纵隔受累,2/3的患者可手术切除,1/3的患者因肿瘤过大、切除后气管长度不够重建或侵犯纵隔器官而不能手术。
手术治疗的预后与手术时机、有无淋巴结转移、切缘有无癌组织残留等因素有关。
由于气管属半软骨、半纤维膜结构,无伸缩性和代用品,其切除长度往往受限。
因此,既要做到安全重建,又要切除彻底比较困难。
Grillo和Regnard报道切缘阳性率分别达23%和26%,术后辅加放疔,较单纯手术可提高生存时间3倍,平均存活34个月,3年存活率达27%,5~10 年存活率可达13%。
2气管囊腺癌与气管鳞癌相比,气管囊腺癌好发于气管上1/3段。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肿瘤沿黏膜下潜行浸涡,这一病理特点往往造成切缘阳性,术后复发。
但是,由于其生长缓慢,即使复发,仍能存活较长的时间。
另一个特点是虽很少引起淋巴结肿大,但易转移到肺和其他脏器,而且预后并不取决于切缘是否阳性。
因此,术中肉眼切除干净,而病理报告仍为阳性却又不允许做更多切除时,切不可一味追求切缘阴性,切除过多会造成气管缺损、吻42第四章气管疾病43合口张力过大,影响愈合。
如能够做到安全吻合、切缘干净,则会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气管囊腺癌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鳞癌,平均存活时间为118个月,3年存活率达71%,5~10年存活率可达51%~73%。
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胸外科是外科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胸腔内脏物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操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胸外科治疗手段日益完善,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目前,许多常见疾病的症状都可以通过胸外科的手术治疗得到缓解。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本指南旨在提供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胸外科常见疾病肺癌肺癌是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早期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需要通过X线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具体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等个体差异进行确定。
胸膜肿瘤胸膜肿瘤常见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诊断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包括肺炎、结核、真菌感染等,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
诊断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查。
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抗结核治疗、抗真菌治疗等。
支气管疾病支气管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症状为胸闷、咳嗽、呼吸困难。
诊断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案包括抗氧化剂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
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常见症状是胸闷、呼吸困难等,诊断可以通过胸部透视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方案包括胸腔穿刺抽液和手术治疗等。
以上是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的内容,旨在提供对部分胸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和方法介绍。
由于个人情况存在差异,建议在诊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全部套用。
同时,也希望在医疗过程中,临床工作者能够做到专注、细心、负责,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
连枷胸救治的进展与争议标签:连枷胸;胸部损伤;死亡率创伤性连枷胸是外科急危重症的一种,由于损伤部位在胸前,而且多损伤较重,也常合并有多器官损伤,导致连枷胸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有文献指出死亡率在10%-36%,甚至更高。
笔者通过对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此类病症的救治和争议做出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连枷胸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1-64岁,平均(39±4.9)岁。
致伤原因较多,包括交通事故损伤22例,钝器击打致伤4例,高处跌落致伤3例,挤压伤3例,建筑工地杂物砸伤2例。
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胸壁活动软化等,单侧连枷胸26例,双侧连枷胸8例。
合并肺损伤19例,胸骨骨折4例,心脏损伤11例,血气胸6例,膈肌破裂4例,颅脑损伤5例,腹部损伤9例。
1.2诊断与治疗由于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在简单查体之后立刻行X光片,CT等影像学检查,待诊断确立则立刻进行救治。
由于连枷胸常合并多脏器损伤,病情较为严重也较为复杂,抢救的时机十分重要。
在治疗上给予镇痛,营养供给并及时建立通畅的呼吸道,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必要时气管切开,同时应用抗生素,对已经感染患者迅速进行药敏试验,对症选取抗生素。
建立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休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对症处理:20例患者行肋骨外固定,14例患者行开胸手术,用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接骨板进行手术肋骨内固定,术后记忆合金不取出。
1.3统计学处理本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
2结果本组患者共治愈29例,占85.29%,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5例死亡患者中3例因未能及时在第一时间送医院进行救治,导致错过救治时机死亡,2例则因经济条件未行手术内固定而选择了外固定,后因严重脑挫伤死亡。
连枷胸-是由于严重胸部外伤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而出现较大范围浮动胸壁时,出现严重的反常呼吸运动及纵膈摆动,而引起一系列呼吸、循环病理生理改变连枷胸-是由于严重胸部外伤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而出现较大范围浮动胸壁时,出现严重的反常呼吸运动及纵膈摆动,而引起一系列呼吸、循环病理生理改变。
连枷胸存在的“摆动气体”是引起缺氧及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连枷胸的病理生理研究认为,连枷胸所出现的呼吸困难,主要原因为肺挫伤和连枷胸所造成的胸壁浮动,呼吸时胸廓不稳定,两侧负压失衡,共同造成呼吸循环紊乱。
学术术语来源---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修复连枷胸:1年随访分析文章亮点:1 既往肋骨骨折多主张保守治疗,为了降低保守治疗导致的高并发症,一些学者建议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修复连枷胸,并报道其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炎发生率、改善肺功能、恢复胸壁的连续性,患者能够早期返回工作岗位。
2 然而连枷胸钢板等内固定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普通钢板内固定常因肋骨较薄,且为松质骨,螺钉容易松动等,常不能有效稳定骨折端,容易导致骨不连。
目前记忆合金环抱器因其具有可塑性强、使用方便、弹性模量与肋骨接近,减少术后应力遮挡,以及术后无需取出内固定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连枷胸的修复。
但其具体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
3 文章回顾分析50例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置入内固定修复连枷胸患者的病例资料,得出结论,该方案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可即刻稳定骨折端,恢复胸壁完整性,消除因胸壁浮动导致的反常呼吸运动和纵隔摆动,改善呼吸功能,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从而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
4 文章不足之处为回顾性分析,需要进一步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结论。
关键词:植入物;骨植入物;连枷胸;肋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主题词:肋骨骨折;连枷胸;内固定器;随访研究摘要背景:既往肋骨骨折多主张保守治疗,随着内固定材料学的进展,以及对肋骨损伤研究的深入,开始采用内固定修复肋骨骨折,以期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何种内固定方法最佳,目前还存在争论。
胸外科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胸外科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肺部肿瘤、食管疾病、纵隔肿瘤等。
为了使胸外科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以下是一份简要的胸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步:明确诊断在胸外科临床诊疗中,明确诊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医生需要首先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初步确定患者的诊断。
例如,对于肺部肿瘤患者,医生需要通过CT、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
第二步:制定治疗方案在明确诊断后,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肺部肿瘤患者,医生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第三步:实施治疗方案在制定好治疗方案后,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预期效果和可能的风险等。
在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医生开始实施治疗方案。
第四步:术后护理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术后护理。
例如,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
同时,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饮食指导,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第五步:随访观察在患者出院后,医生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例如,对于肺部肿瘤患者,医生需要定期对其进行CT、支气管镜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状况。
总之,胸外科临床诊疗指南旨在为胸外科医生提供一份实用的参考工具,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临床经验,灵活运用本指南,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也希望广大胸外科医生能够根据实际工作反馈,不断对本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第一章胸壁疾病第一节先天性胸壁畸形【概述】先天性胸壁畸形是一泛称,是指胸壁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外形及解剖结构发生的改变,形成各种胸壁畸形。
常见的胸壁畸形有:凹陷畸形(漏斗胸)、凸出畸形(鸡胸)、波兰综合征、胸骨裂或缺如等。
先天性胸壁畸形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约占1.5%。
中度以上胸壁畸形患者,除影响心肺功能外,可导致心理负担和性格改变,对这些畸形应手术治疗。
最常见的是漏斗胸和鸡胸胸壁畸形。
1.漏斗胸漏斗胸是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内凹陷畸形,又称胸骨凹陷。
病因尚不清楚,但与家族遗传有关。
据统计有家族史者占20%~37%。
漏斗胸大多发生在小生时或一岁以内的婴幼儿。
发病率男多于女,为4:1;约1/4的患者伴有脊柱侧凸畸形。
漏斗胸对肺功能有一定影响,患者对运动的耐受力降低。
漏斗胸可影响心脏、血管功能。
因胸骨向后移位,推压心脏向左移,右心室受压,右室压增高,心搏出量降低,仰卧位时受影响更重。
漏斗胸伴脊柱侧弯畸形者,心动超声检查可发现二尖瓣脱垂,发生率占18%~65%。
这与胸骨压迫有关。
手术矫正后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2鸡胸鸡胸是胸骨向前方凸起的一种畸形,较漏斗胸更为少见,占所有胸壁畸形的16.7%。
病因不十分清楚,认为与遗传有关,因为家族中有胸壁畸形患者,鸡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鸡胸根据肋软骨、胸骨向前凸出畸形的形状分为三种:I型是对称型畸形,为最常见类型,占90%。
胸骨体和下部肋软骨对称性向前突出,肋软骨的外侧部分和肋骨向内凹陷。
Ⅱ型是非对称性畸形,较少见。
占9%。
表现为一侧肋软骨向前突,对侧肋软骨正常或接近正常。
III型是软骨胸骨柄畸形,更少见,占1%。
表现为胸骨柄的突出和胸骨体的下陷。
鸡胸伴有脊柱侧凸畸形者’12%有家族史。
有一半患者,11岁以后才发现有畸形;另一部分患者出生时畸形轻,幼儿期有进展,特别在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时期更明显。
患者很少有心肺受压的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支气管喘息2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症。
连枷胸胸壁内固定术1. 适应症1.浮动胸壁有剧烈胸背部疼痛或有呼吸困难而难以卧床者。
2.胸内有脏器损伤或合并有进行性胸膜外血肿,须开胸手术时,可同时行肋骨固定。
3.肋骨骨折部有明显错位,预测胸廓可能发生变形者。
4.最好在受伤后3d内施行。
2. 禁忌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根据手术的部位取侧卧位或仰卧位。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Judet固定架肋骨固定术①选用后外侧切口或前外侧切口。
②胸内脏器有损伤时,可经肋间开胸检查肺、膈肌、纵隔脏器的情况,止血,必要时行肺部分切除术等。
冲洗胸腔后,锁骨中线第2肋间及腋中线膈肌上方各安置胸腔引流管。
③了解肋骨骨折情况,将骨折线前后骨膜全周剥离3~4cm,之后整复移位的骨折断端,有游离骨折碎片时尽量复位。
④根据肋骨骨折的情况,选择合适型号之Judet固定架,按肋骨之形态加以弯曲,将固定架锐角侧(55°)的2个爪或3个爪安放在肋骨的下缘,然后用专用钳将固定架紧紧固定在肋骨骨折处。
一般成年男子选用纵径16~18mm的固定架,成年女子选用纵径14~16mm的固定架。
两处骨折的距离较近者,可使用1个横径53mm的架,必要时2个架可并列使用。
2.克氏针肋骨内固定术①显露浮动胸壁骨折的部位。
②选定内固定的肋骨。
③骨折的前、后肋骨断端处各钻一小孔,将直径1.5~2.0mm的克氏针,自一端的小孔穿入,然后通过呈浮动的骨折段的髓腔,再从另一断端的小孔穿出。
④克氏针两端在小孔外各露出约1cm长,并略加弯折,使之能牢固地固定在肋骨上。
3.钢板内固定术①用骨科不锈钢钢板,其长度超过肋骨骨折段,按肋骨的弧度加以弯曲。
②用不锈钢丝经钢板之孔眼绕过肋骨4个点进行捆扎,其中在前后骨折的断端上各捆扎1点,另两点在中央的浮动肋骨上,使肋骨与钢板紧密固定在一起。
7. 并发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连枷胸胸壁外牵引固定术1. 适应症浮动胸壁反常呼吸运动明显,而肺挫伤不严重者,均可采用胸壁外固定牵引术。
如合并有严重的肺挫伤或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采用肋骨内固定及人工呼吸器控制呼吸为宜,以纠正呼吸衰竭。
2. 禁忌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暂无可参考资料。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胸壁外固定牵引架法①在浮动胸壁中部,选择1~2根能持力的肋骨,作为牵引点。
②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用消毒的肋骨牵引钩,沿肋骨上缘直接刺入皮肤,紧贴肋骨的后方绕过肋骨,将肋骨轻轻钩起,固定在铝合金牵引架上。
③调节元宝螺母松紧,使胸廓恢复到正常状态,以纠正反常呼吸运动。
④框架的支点应放在两侧正常的胸廓上。
根据浮动胸壁范围的大小,可一个点或多个点牵引。
双侧浮动胸壁采用“井”字型牵引架,单侧浮动胸壁采用“工”字型牵引架。
⑤一般牵引2~3周后,即可拆除牵引架。
2.巾钳重力牵引法①在所选定肋骨骨折段上下缘局部浸润麻醉,用尖刀分别刺一小口,用巾钳夹住肋骨。
②用牵引绳缚于巾钳尾部并连接于牵引架上。
③通过滑轮用2~3kg重量牵引,牵引时间为2~3周。
3.有机玻璃板外固定法①在浮动胸壁中部选2~3根持力的肋骨骨折段,作为牵引点。
②局部浸润麻醉后,用巾钳将软化胸壁提起,在选择牵引点肋骨上缘皮肤切一小口,用动脉瘤针或穿好线的大号皮肤缝合针,穿越胸壁软组织并绕过肋骨内侧面,连同壁层胸膜经游离胸腔从肋骨下缘穿出,导入钢丝。
③将钢丝固定在预制的有机玻璃板上,松紧以能纠正反常呼吸运动为度。
7. 并发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8. 后遗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10. 术后护理及时观察牵引情况,随时调整,并注意有无血胸、气胸发生。
若伤员有呼吸困难或有内出血倾向,应仔细检查,及时处理。
11. 注意事项注意牵引钩绕肋骨时或巾钳钳夹肋骨时或导入钢丝时勿伤及肋间血管及肺。
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对连枷胸的临床治疗价值分析目的考察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对连枷胸的临床治疗价值。
方法使用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对100例连枷胸患者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并与接受自体胸壁支撑牵引术治疗的30例连枷胸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接受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治疗的患者,其呼吸功能、胸壁浮动情况均恢复良好。
在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牵引时间等方面与自体胸壁支撑牵引术治疗组相比均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的使用方法与适用范围本研究中使用的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为我院自主研发(结构见图1),适用于除背部骨折且伴有昏迷情况以外的其他所有连枷胸患者。
使用时,将U型固定器支架固定于患者床上,将调节螺栓置于支架轨道。
耳钩与调节螺栓通过测力器连接,牵引钳与耳钩相连,使用牵引线将患者折断的肋骨固定于牵引钳上即可实现对患者胸壁的牵引。
1.3 治疗方法1.3.1 一般治疗患者入院后,立即对患者进行镇痛、注射适量激素与利尿剂,并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为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降低呼吸负荷,对37例患者采取了气管切开术,91例患者行闭腔式引流并进行呼吸机辅助。
对7例肺部挫伤严重患者进行了开胸肺部修复。
此外,对失血患者和有休克倾向患者进行输液血容量纠正、心电监护等。
1.3.2 胸壁肋骨牵引固定治疗130例患者接受初步治疗后病情稳定,考虑对其进行胸壁肋骨固定治疗。
其中,使用我院自制的多功能胸壁牵引固定器对100例患者行胸壁肋骨外牵引固定术(A组),30例患者行自体胸壁支撑牵引固定术(B组)。
多功能胸壁外牵引固定器的手术方法:对患者胸部软化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于消毒处注射0.5%普鲁卡因溶液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完成后,于胸壁软化最严重处沿肋骨方向切一长约3.0 cm的切口,由该切口依次深入切开胸壁各层直至肋骨。
使用牵引钳夹起游离的骨折肋骨,用10号线将肋骨固定到多功能胸壁外牵引固定器上。
连枷胸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连枷胸概述连枷胸(Flail Chest)又称塌陷胸、压碎性胸以及浮动胸壁,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创伤。
一般指胸部创伤时多根肋骨骨折,胸壁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失去肋骨支撑的胸壁出现软化,从而形成一段浮动的胸壁。
发病前多有胸部创伤史,临床表现为明显的胸痛、呼吸困难及胸廓反常呼吸运动。
一般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但若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则预后差,病死率高。
英文名称:Flail Chest其它名称:塌陷胸、压碎性胸、浮动胸壁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发病部位:肋骨常见症状: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胸廓反常呼吸运动主要病因:胸壁遭受到强大、暴力的钝性损伤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胸部 X 线、CT 扫描、多层螺旋 CT、胸部三维 CT 重要提醒: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创伤,当胸壁软化区范围较广泛时可致浮动胸,从而引起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请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连枷胸的发病特点三、连枷胸的病因病因总述:连枷胸的主要病因一般是由于患者的胸壁遭受到强大、暴力的钝性损伤而导致的,常见于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街头火拼等情况下。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连枷胸的症状症状总述:连枷胸的主要病因一般是由于患者的胸壁遭受到强大、暴力的钝性损伤而导致的,常见于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街头火拼等情况下。
典型症状:1、胸痛常有受伤部位的剧烈疼痛,按压损伤区和深呼吸时,通常会加重。
2、呼吸困难由于创伤使胸廓的稳定性降低,患者呼吸动度受限,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合并肺挫伤时,还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胸廓反常呼吸运动发生连枷胸时,与胸壁分离的骨折片段会在吸气时下陷入胸腔,而在呼气时向外膨出。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暂无资料。
胸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章贲门失驰缓症第二章食管癌第三章肋骨骨折第四章肺大疱第五章肺癌第六章气胸第七章血胸第八章技术操作规范—胸腔闭式引流术第一章贲门失驰缓症贲门失驰缓症指食管约肌肉松弛障碍,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临床上出现吞咽困难、反食、胸部不适或胸痛,严重时可有体重减轻。
其病因尚不清楚,已提出的可能病因有病毒感染,副交感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基因遗传因素。
精神刺激引起皮质精神障碍等。
【诊断】1、主要症状是间段性吞咽不畅、反食、胸痛。
吞咽困难时轻时重,轻时可以连续进餐,但可有胸骨后食物停滞或受阻感以及进食餐时间延长。
病程中吞咽困难不呈进行性发展。
随病程食管逐渐扩大,极度扩大的食管如胃一样,常存留大量食物及黏液。
严重食物潴留常合并食管炎。
少数患者长期贲门失迟缓症可继发食管癌。
2、多数患者合并反食,为未消化的食物,可发生在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不久。
同时夜间反流。
常含有不少黏液。
严重反食体重可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明显不良。
3、约1/2的患者有胸痛,发生的原因由于食物通过障碍,引起食管扩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明显增高,以及食管体部出现高幅度的同步收缩。
4、患者还可以出现呼吸道症状,尤其是有夜间反流的患者,长伴有咳嗽、咳痰、气促及睡时有鼾声。
久病有经验的患者,往往在睡觉前利用改变体位,引流食管内容物,或大量饮水以利用食管内容物进入胃内。
5、贲门失驰症患者可并发食管炎、食管癌。
6、严重扩张时胸部X线像长显示纵隔增宽,并有气液平面。
食管钡餐造影检查,吞咽时钡剂顺利进入食管,上段有蠕动收缩,卧位时钡剂不再被推进。
立位时钡剂充盈食管,食管体部和远端明显扩张,呈鸟嘴样,严重者呈乙状样弯曲,但食管内光滑。
仔细检查,LES区不随吞咽出现松弛,呈间端开放,少量钡剂可流入胃腔,有时钡剂完全停留在LES之上,长时间不能进入胃内。
7、纤维内镜下食管体部扩张,或弯曲变形,其内可见存留未消化的食物和液体,无张力。
LES区持续关闭,推送镜子时虽有阻力,但不难进入胃里。
损伤疼痛(肋骨骨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9 年)一、中西医病名:(一)中医病名: 损伤疼痛(TCD编码:BGU050)(二)西医病名:肋骨骨折(ICD编码:S22.300)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局部肿痛, 咳嗽、深呼吸及活动时疼痛加剧, 受伤部位压痛明显, 或触及骨擦感, 胸廓挤压征阳性。
(3) 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及了解是否合并气、血胸。
2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进行诊断。
①(1)病史: 可有外伤史。
②(2)临床表现:③主诉: 胸痛、气促、咳嗽、呼吸困难;体征: 伤侧呼吸运动减弱, 呼吸音低或消失, 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 ), 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
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 X线胸片检查或CT可观察骨折情况并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或其他病变, 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骨折分类1 •少数(W2)肋骨一处骨折: 骨折发生于少数肋骨。
局部肿痛, 压痛, 胸廓挤压征阳性, 少见并发气、血胸者。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 骨折发生于多根肋骨。
除肿痛, 胸廓挤压征阳性外, 常岀现呼吸困难等, 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3•肋骨多处骨折:骨折发生于多根、多处肋骨。
除肿痛, 胸廓挤压征阳性外, 表现为反常呼吸、呼吸困难等, 严重者可并发气、血胸, 常可岀现连枷胸。
(三)骨折分期和证候分型1・早期: 伤后2〜3周内气滞血瘀, 阻遏胸胁证:损伤早期, 胸胁部肿、痛并见, 气促, 呼吸困难。
或胸胁满闷、胀痛, 痛处不定;或胸胁刺痛, 痛有定处, 拒按拒动。
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弦或紧。
中期: 伤后4~8周营卫失调, 瘀血凝滞:损伤中期, 胸胁瘀血未尽, 筋骨未坚, 胸胁刺痛, 夜间隐痛、胀痛, 夜寐不安。
胸外科浮动胸壁连枷胸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浮动胸壁是严重闭合性胸部创伤乏一,单纯浮动胸壁的死亡率为16%,若合并肺挫伤其死亡率可高达42%。
由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或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分裂或合并胸骨骨折,受伤部位的胸壁失去肋骨支持而软化,形成浮动胸壁。
浮动胸壁多发生在前胸壁。
后胸壁因受脊柱和周围肌肉保护而少有发生。
当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失去支持的浮动胸壁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增大,浮动胸壁向外凸出,形成与正常胸壁方向相反的“反常呼吸运动”。
伤后早期反常呼吸运动多不明显,因早期骨折处发生剧烈疼痛使伤处肌肉处于痉挛固定状态,数小时后肌肉因疲劳而松弛,加上呼吸道分泌潴留,导致呼吸肌做功增加及呼吸动度加大,反常呼吸运动才逐渐明显起来。
浮动胸壁破坏了胸廓运动的稳定性,使两侧胸膜腔压力失去平衡,纵隔随呼吸来回摆动,致腔静脉不同程度的扭曲而影响血液回流,引起循环功能紊乱,导致和加重休克。
【临床表现】
1.患者受伤情况多较严重,可有呼吸困难、发绀,甚至休克。
2.除具有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外,骨折部位的胸壁有反常呼吸运动。
【诊断要点】
1.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多可作出诊断。
2.较单纯肋骨骨折更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损伤,尤其是肺损伤。
3.进行连续血气分析,明确低氧血症程度。
4.X线胸部照片
除可明确肋骨骨折的诊断,同时可发现血气胸、肺损伤及纵隔增宽。
5.CT及MRI检查伤情允许时应行CT或MRI检查,以判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范围,同时可发现肺内血肿及肺撕裂伤。
【治疗方案及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采用有效的止痛,除使用止痛剂外,尚可行肋间神经封闭或硬膜外麻醉止痛。
3.尽快消除反常呼吸运动
根据反常呼吸运动范围的大小,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及具体条件,可采用加压包扎、巾钳重力牵引、胸壁外固定架牵引,葚至手术固定。
4.有低氧血症者,如Paoz<8kPa (60mmHg),PaC02>6.66kPa (50rnmHg).肺内分流≥25%的患者,应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5.连枷胸患者常合并肺挫伤,因而在容量复苏时,避免输入过多晶体液,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