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 1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19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2~5的乘法口诀。
2. 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除法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2~5的乘法口诀。
(2)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3)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4)教师点评学生的方法,总结出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强调注意事项。
4. 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2~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点评总结。
在“探究新知”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点评总结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学生分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制作标本: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练习。
教学内容:1. 乘法口诀的概念和意义。
2. 乘法口诀的组成和规律。
3. 乘法口诀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4. 乘法口诀的练习和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的概念、组成和规律,以及乘法口诀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组成和规律,以及乘法口诀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计算器、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乘法口诀表、练习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乘法口诀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新课:通过讲解乘法口诀的组成和规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的知识点。
3. 练习新课:通过让学生进行乘法口诀的练习和应用,巩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
4. 小结新课:通过让学生进行乘法口诀的小结和总结,检查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1. 乘法口诀的概念和意义。
2. 乘法口诀的组成和规律。
3. 乘法口诀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4. 乘法口诀的练习和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乘法口诀的练习题,巩固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
2. 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反思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应用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教师应反思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练习和应用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单元备课主备人:徐兴业单元名称:表内除法教材分析:第七单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是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2——92页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
所编排的知识结构较传统教材有很大的改变,知识跨度比较大。
本单元设有五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活动,引导学生提出并探索用2——5的口诀求商。
第二个信息窗是在参观蝴蝶标本的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信息窗是前两个信息窗的延续,学生在采集和参观之后,亲自动手制作动植物标本,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个信息窗,创设了学生在海边采集贝壳的场景,引导学生探索倍的意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第五个信息窗通过学生制作贝壳标本,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单元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逐步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体会“倍”的意义。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2、数学思考目标:通过估算,发展学生的数感。
3、解决问题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2)、能利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措施:1、加大对学生计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2、加大对“三环节”教学的研究力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3、加大培优转差力度,促进学生整体提高。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乘法口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1. 2~5的乘法口诀表。
2. 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2~5的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
2. 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巩固记忆。
二、新课讲解1. 老师讲解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三、实际应用1. 老师出示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老师点评学生的解答,总结解题方法。
四、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课后作业1.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实际应用等环节,让学生熟练掌握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作业的质量,避免过多的重复性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际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步骤。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可以加深对乘法口诀求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2-5的乘法口诀。
2. 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 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2-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乘除法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乘法口诀表、PPT、练习题。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引出2-5的乘法口诀。
2. 新课:讲解2-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熟记口诀。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进行除法计算,总结求商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以及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5的乘法口诀。
2. 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 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熟练运用口诀。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4. 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教案: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2.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1. 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乘法口诀与除法的关系。
3. 计算练习。
教学步骤: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2—5的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1. 老师讲解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巩固方法。
三、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挑选一些题目,让学生上黑板展示解答过程。
3.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
2. 每组挑选一道题目,进行解答展示。
3. 老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对2—5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练习中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可以和家长一起进行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
2. 学生可以尝试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2. 在练习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3. 在教学评价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在练习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这个方法的理解和运用都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