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新乡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新乡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08]1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2008年新乡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二十一日2008年新乡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环保局等部门2008年河南省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08〕23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加强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确保处理水量和稳定达标排放,深入开展卫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电力企业脱硫工程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工作。
通过整治,使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保障,初步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确保完成2008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
二、工作任务与工作责任(一)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形成减排效能,建成的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1.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城市(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完善干、支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加快市污水处理厂脱氮能力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脱氮能力;建立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体系。
2.完成时限和工作责任2007年竣工的各县(市)污水处理厂2008年9月底前管网要达到初步设计批复的建设规模,10月底前实现稳定规范运营;小尚庄污水处理厂和骆驼湾污水处理厂2008年11月底前建成脱氮设施。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8.12•【字号】新政办[2006]147号•【施行日期】2006.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办[2006]14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新乡市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八月十二日新乡市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办发〔2004〕81号)、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城〔2006〕107号)、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6〕121号)和建设厅等有关厅局豫建〔2006〕102号、豫建〔2006〕103号、豫建〔2006〕104号文件精神,加强我市城市客运市场监管,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秩序,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全市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办发〔2004〕81号)等文件精神,加大对非法营运汽车的打击力度,改善城市出租汽车经营环境,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规范出租汽车市场秩序,促进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行业社会稳定。
二、目标任务重点对非法营运的轿车、面包车、无营运证照或伪造营运证照的假牌、套牌汽车、驻点营运的异地出租汽车和其他从事非法营运的社会车辆等进行全面清除和打击;对公务人员徇私舞弊、私养“黑车”、充当非法营运“保护伞”的要严肃查处;坚决查处和打击有组织的非法营运团伙;建立健全打击非法营运执法队伍和打击非法营运工作长效机制,保证出租汽车经营环境和城市客运市场秩序,维护行业和社会稳定。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集中治理外挂车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8.24•【字号】新政办[2006]140号•【施行日期】2006.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集中治理外挂车辆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06]14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全市集中治理外挂车辆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新乡市集中治理外挂车辆工作方案近两年,我市外挂车辆急剧增加,使我市税费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我市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带来了重大交通安全隐患。
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和正常的经济秩序,根据豫交征〔2006〕17号文件精神,决定于2006年8月2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开展全市集中治理外挂车辆统一行动。
一、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精神,维护我市车辆税费征收工作的严肃性,进一步加强我市道路运输管理,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证国家税费不流失,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各相关部门统一行动,齐抓共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实施步骤(一)2006年8月21日至9月10日为宣传阶段。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政策,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二)2006年9月份为调查取证阶段。
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通过稽查、核查等手段,充分调查取证,讲明政策,依法治理。
(三)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为集中治理阶段。
各相关部门针对治理重点、难点以及非法中介组织或个人采取强制措施,依法严管重罚。
对外挂车辆和无照经营车辆实施路检路查,巩固治理成果,防止反弹。
三、职责划分建立市、县由交通、发改委、公安、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治理外挂车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工作机构,加强领导。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集中整治市区摩的非法营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6.05•【字号】新政办[2007]116号•【施行日期】2007.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集中整治市区摩的非法营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07]11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关于集中整治市区摩的非法营运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六月五日关于集中整治市区摩的非法营运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近一个时期来,市区内机动、电动三轮“摩的”车无牌无证上路行驶、非法营运现象有所反弹,严重影响了我市营运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损坏了城市整体形象,为创造我市良好的交通和市容环境,市政府决定,对市区内机动、电动三轮“摩的”非法营运进行专项整治,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优化环境、树立形象、发展新乡”为目标,坚持正面引导为主、打击整治为辅原则,按照七部委文件(公通字〔2007〕28号)要求,规范管理,区分类别,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堵疏结合,妥善处置,全面完成集中整治市区“摩的”车非法营运工作任务,打造良好的城市营运交通秩序,建设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整治行动的领导,决定成立新乡市集中整治市区“摩的”非法营运专项行动工作指挥部。
政委:王保旺市政府副市长指挥长:丁保东市政府副市长副指挥长:李双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庆贵市政府副秘书长成员:刘国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修祯市城管局局长卢湘原市交通局局长宋树欣市工商局局长徐光市质监局局长王炜东市民政局局长吕书文市残联理事长王国凯市公安局副局长胥洪市城管局副局长解玉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溢功卫滨区区长鹿建宇红旗区区长王玉民牧野区区长张占祯凤泉区区长王兵法市开发区主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客运处。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整治市区摩的非法营运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6.06•【字号】新政文[2007]100号•【施行日期】2007.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整治市区摩的非法营运的通告(新政文[2007]100号)为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63号)、公安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交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关于规范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运营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的通知》(公通字〔2007〕28号)等有关规定,按照“区别对待、疏导结合、妥善处置”的原则,决定对非法营运“摩的”进行集中治理。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悬挂机动车号牌,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所有配备动力驱动装置且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超过国家有关标准的交通工具均属于机动车,按照机动车进行登记管理,禁止非法从事城市客运。
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按非机动车进行管理,根据公通字〔2007〕28号有关规定,下肢残疾、持有本市城市户口的残疾人,可向市残联提出申请,由市残联对其是否适合驾驶做出鉴定,经市公安、城管、民政、工商等有关部门审查,取得机动轮椅车驾驶证、行驶证和号牌、第三者责任险投保证明、承运人责任保险投保证明、客运证件和工商营业执照等有关手续后,方可在核定的运营期限内参与运营。
三、自本通告生效之日起,禁止所有属于机动车的机动三轮车参与城市客运活动;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暂停参与城市客运活动,符合要求的残疾人在取得运营手续后,方可恢复运营。
四、对上道路行驶的属于机动车的机动三轮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或者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并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1.04•【字号】新政办[2008]194号•【施行日期】2008.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08]19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治超成果,持续稳定地推进全市治超工作。
现将《新乡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十一月四日新乡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严厉打击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规范我市道路运输市场,保护公路设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意见》(豫政办〔2008〕56号)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按照“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的总体要求,通过源头治理与路面治理相结合,固定检测和流动稽查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卸货、罚款、强制拆解、暂扣车辆等手段,坚决打击超限超载运输、无牌无证车辆上路经营、非法改装运输车辆等违法行为,禁止货源生产经营企业为车辆超限装载、配载货物,从根本上规范车辆装载和运输行为,真正建立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保护公路设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领导综合治理工作由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全市交通、公安、发展改革、宣传、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监察、纠风等部门要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联合开展治超工作,加强治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和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道路交通“三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新政办[2005]121号【发布部门】新乡市政府【发布日期】2005.08.09【实施日期】2005.08.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道路交通“三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政办[2005]121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3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逃漏公路通行费和假冒军警公安车辆治理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05〕51号)、省政府召开全省“三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结合省《“三项治理”工作考核奖惩暂行办法》、《河南省道路交通“三项治理”联合执法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超限运输检查站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如下意见: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根据《2005年河南省治超工作要点》和省治超办《关于调整河南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组织人员通知》(豫治超〔2005〕1号)要求,为便于全市“三项治理”工作的开展,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调整我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组织人员。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赵国强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王学胜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连福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卢湘原市交通局局长成员:付书堂市公路局局长蔡胜林市交通局副局长王国凯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光亮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栓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马琪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副局长白存玉市工商局副局长段常庆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黄小萍市监察局副局长杜英语市纠风办副主任李分顺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牧童市委宣传部科长赵庆祯武警支队副支队长冯景山军分区助理员付吉远市高管处处长联席会下设“新乡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治超办),市交通局副局长蔡胜林任办公室主任,市交巡警支队副队长范锡波、公路局副局长刘宝贵任办公室副主任。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建材节能【发文字号】新政办[2016]99号【发布部门】新乡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9.30【实施日期】2016.09.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16]9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新乡市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9月30日新乡市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加快推进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及我市实际,制定全市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迫切需要。
要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各项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法律制约、政策引导和行政管理等多项手段统筹推动,力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数量减少,落后工艺装备按期淘汰,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我市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一)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营造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通过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着力使落后产能顺利退出。
(二)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律作用。
深入贯彻和严格执行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淘汰和依法监督。
(三)坚持统筹协调,促进经济发展。
切实把淘汰落后产能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把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问题,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1.16•【字号】新政办(2015)148号•【施行日期】2015.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15)1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新乡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1月16日新乡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大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研究,决定开展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以下简称大整治活动)。
为确保大整治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以提升全民文明交通素质为根本,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倡导文明交通、严查交通违法,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管理水平,实现人畅其行、车畅其道、物畅其流,努力提升我市城市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展示我市城市新形象、新风貌、新秩序。
二、目标任务通过大整治活动实现当月形成声势,初见成效;百日逐步好转,大见成效;年度持续整治,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的大好局面,全面有效改善全市道路交通秩序。
达到初步解决交通管理乱点、难点、盲点问题,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各种交通乱象、交通陋习得到有效整治,畅通、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初步形成,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
三、组织领导为加强全市道路交通秩序零容忍大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大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9.10.21•【字号】•【施行日期】2009.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河南省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要求,现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的《新乡市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补贴范围和标准第三章车辆报废更新及补贴资金申请、审核和发放第四章补贴资金管理第五章保障措施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新乡市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44号)精神,根据财政部等10部门《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333号)和省财政厅等10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河南省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豫财办金〔2009〕105号),确保我市汽车以旧换新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所称汽车以旧换新是指按本方案要求提前报废老旧汽车、“黄标车”并换购新车。
“黄标车”是指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Ⅰ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Ⅲ标准的柴油车。
老旧汽车、“黄标车”和新车均不包括三轮汽车、低速货车。
第三条本方案所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和省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资金。
第四条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局、市公安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有关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和本方案的规定,组织实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并指导各县(市)相关部门开展有关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新乡市汽车以旧换新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新车销售的管理工作。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过渡方案的通知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过渡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16)10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新乡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过渡方案》已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0月28日新乡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过渡方案为在确保我市社会交通秩序大局稳定的前提下,有效稳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豫政办〔2016〕139号)和《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新政办〔2016〕92号)要求,结合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实际,特制定改革过渡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政府、新乡市政府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减轻负担,稳改结合,和谐稳定;坚持注重质量,优胜劣汰,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品牌,促进出租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确保在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过渡期、融合发展期,不发生大规模停运罢运事件和极端冲突事件,不发生大规模司机聚集上访事件,不发生网上大规模线上传谣、线下信谣等恶性事件。
二、主要任务(一)重点解决巡游车经营权到期继续经营;(二)返还预缴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三)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秩序稳定。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1.07•【字号】新政办[2008]203号•【施行日期】2008.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08]20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新乡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一月七日新乡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努力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省政府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特制定如下方案:一、工作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综合治理、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
通过治理,使广大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行车秩序明显好转,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建设平安新乡、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市政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协调小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双安任组长,市公安局副局长王茂营任副组长,市公安局、交通局、教育局、农机局、工商局、安全生产监管局为成员单位。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专项行动结束后,协调小组自行撤销。
各县(市)也要建立相应机制,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流动稽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08•【字号】新政办[2008]148号•【施行日期】2008.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流动稽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08]1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新乡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流动稽查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八月八日新乡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流动稽查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大全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以下简称治超)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确保治超流动稽查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意见》(豫政办〔2008〕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治超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交通安全、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以维护路产路权、确保公路完好畅通为目标,按照“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结合我市治超工作实际,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治超成果,促进我市治超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建立治超长效机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治超流动稽查工作的领导,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新乡市道路运输治超流动稽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庆贵市政府副秘书长副组长:杜英语市纠风办主任王茂营市公安局副局长蔡胜林市交通局副局长刘宝贵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成员:张庆祥市纠风办副主任王中全市交巡警支队勤务科科长刘耀军市交通局运输科科长李新友市治超办科长赵庆祯市治超办科长刘军市公路管理局路政支队队长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检查和监督全市治超流动稽查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治超办,联系电话:3523370,3523325。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机制意见的通知正文:----------------------------------------------------------------------------------------------------------------------------------------------------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机制意见的通知新政办(2015)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机制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3月12日关于进一步完善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机制的意见(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2015年2月28日)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是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和《新乡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确定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也是省政府进行年度考核的一项刚性指标,事关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事关我市各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要求,确保完成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现就进一步完善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各县(市)、区政府对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负总责,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是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环保、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等工作的领导同志是直接责任人,要及时了解掌握淘汰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开展工作,明确牵头部门,确保强制注销车辆扣查并集中拆解归档到位,防止注销但未拆解车辆流入社会。
二、进一步明确部门分工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机制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4〕188号)要求,以及《新乡市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工作方案》(新政办〔2014〕119号)确定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工作责任,形成通力合作、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2.08•【字号】新政办(2017)130号•【施行日期】2017.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17)13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新乡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实施方案》已经2017年11月22日市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8日新乡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实施方案按照国家、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依据省政府国资委等12个部门《关于印发〈关于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的通知》(豫国资文〔2017〕16号)《河南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有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豫企改〔2017〕4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一)市场引导,依法处置。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环保、能耗、水耗、安全、质量、技术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开放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强化法治意识,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公开规范操作,依法依规处置债权债务,妥善做好职工安置。
(二)政府推动,企业主体。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社会保障、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补贴和各种形式的保护。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加快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布部门】新乡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9.10【实施日期】2015.09.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加快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新乡市加快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9月10日新乡市加快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按时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2014〕32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度河南省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66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加快黄标车淘汰更新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我市黄标车全面淘汰,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市符合定义的黄标车共29460辆,目前需交售办理报废的共28868辆。
2015年10月底前,完成我市三年总任务数28868辆的30%;2015年12月底前,完成50%;2016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淘汰任务。
本方案所称黄标车是指排放水平低于国家第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低于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柴油车。
三、工作原则(一)坚持先易后难。
对法规、政策有明确要求的黄标车提前淘汰。
对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属于注销状态的机动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先行强制淘汰、注销。
(二)坚持城乡同步。
以治理淘汰分布集中、污染严重的城区黄标车为突破口,推动农村地区开展农用车等老旧高污染车辆淘汰工作。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新乡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
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6.08
•【字号】新政文[2010]95号
•【施行日期】2010.06.08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新乡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
的通知
(新政文[2010]9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切实做好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市政府决定成立新乡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王治通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唐俊生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树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成员:杜建智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如意市工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丁庆春市监察局副局长
李分顺市财政局副局长
牛玉新市社会和保障局副书记
李世成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李纯茂市环保局副局长
刘咸民市农业局调研员
李海潮市商务局副局长
谢现民市国资委副主任
孙继青市地税局副局长
白存玉市工商局副局长
李清芳市质监局副局长
高建国市国税局总经济师
张翔人行新乡中心支行副行长
黄守惠市银监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张树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一○年六月八日。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开展非法改装超限运输车辆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5.31•【字号】新政办[2006]86号•【施行日期】2006.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开展非法改装超限运输车辆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06]8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新乡市开展非法改装超限运输车辆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新乡市开展非法改装超限运输车辆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全国、省治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有效遏制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国务院九部委制定的《2006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省政府“三项治理”工作要求,经市道路交通“三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非法改装车辆专项治理行动。
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依靠各部门的紧密配合,认真贯彻“规范行为、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科学治理”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为,为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通过专项治理行动,对擅自改变车辆外廓尺寸、加栏板、加钢板以及载质量等技术参数明显不实的非法改装车辆,强制车辆恢复原状,并以此为线索,追查出非法改装车辆来源,打击非法改装车辆的单位和企业,彻底遏制非法改装车辆行驶公路。
三、组织领导为加强专项治理行动组织领导,我市成立非法改装车辆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专项行动有关工作。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
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新政办[2014]119号
【发布部门】新乡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4.11.25
【实施日期】2014.11.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政办[2014]11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新乡市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1月25日
新乡市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按时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2014〕32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4〕125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为目的,认真贯彻落实《新乡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和《新乡市2014年大气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全市黄标车淘汰工作,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二、目标任务
目前,我市黄标车总数为3.7769万辆,其中市区1.5398万辆,县区2.2371万辆。
营运车1.6409万辆,非营运车2.136万辆。
按照省政府要求,全市2014年底前完成1.2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任务,2015年基本淘汰营运黄标车,2017年全部淘汰黄标车。
本方案所称黄标车是指排放水平低于国家第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低于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柴油车。
本方案所称老旧机动车是指使用时间较长,污染控制水平较差,未达到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辆,包括微、小、中、大型载客汽车,微、轻、中、重型载货汽车,中、重型半挂牵引车,中、重型专项作业车,低速货车和三轮汽车等。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先易后难。
对法规、政策有明确要求的黄标车提前淘汰。
对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属于注销状态的机动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先行强制淘汰、注销。
(二)坚持城乡同步。
以治理淘汰分布集中、污染严重的城区黄标车为突破口,推动农村地区开展农用车等老旧高污染车辆淘汰工作。
(三)坚持先公后私。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率先淘汰黄标车,带动引导广大私家车主加快淘汰步伐。
(四)坚持先大后小。
通过严格核发营运证和通行限行等措施,先行淘汰数量较多的营运黄标车。
(五)坚持补奖结合。
由各县(市)、区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对淘汰黄标车给予财政补贴。
(六)坚持疏堵结合。
坚持政策引导与严管严限并重,通过采取交通限行、禁止转移过户、宣传教育等措施,最大程度限制黄标车运行空间。